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780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5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 全册教案4.docx

二年级上册第3册美术全册教案4

课题

16.老人和儿童

课时

2—2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老人和儿童不同的形体特征。

2.用泥塑的方法大胆表现老人与儿童的外形特征及活动情景。

3.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美德教育。

2

3

4

5

教学重点

用泥塑的方法来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基本特征。

6

教学难点

生动的细节的刻画。

7

教学准备

课件、泥塑工具材料、手工工具材料等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配带情况,回顾上一节课有关教学情况。

二、以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儿童和老人的外表特征。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道具,我们请一位小化妆师,再请一位小模特,看我们的化妆师把模特变成了什么样呢?

(准备:

棉花做成的白胡子、白眉毛、老花眼镜、拐杖、眉笔等)

请小模特表演!

师:

一位小朋友一转眼就变成了老人啦!

他是怎么变的呢?

你发现小朋友的外貌和爷爷奶奶的外貌有什么样的不同吗?

组织学生发言、讨论。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制作材料运用的认识与感知。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的脸红红的,皮肤很光滑,眼睛亮亮的很有神;爷爷奶奶的眼睛没有那么明亮了,眼角也有了皱纹,背也弯了,有的人还体弱多病……老人满脸是岁月的刻痕,儿童像幼芽一样稚嫩。

朝阳、晚霞各有各的灿烂,从儿童到老人,体现了生命的历程。

三、讲授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老人和儿童,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

今天,我们将用一些手工材料来表现老人和儿童。

1.出示手工制作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学习表现方法,感受艺术美。

(1)纸工粘贴,用各种纸张进行制作。

(2)废旧材料,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

(3)泥塑作品,用泥土塑造形象。

(4)用综合材料制作出来的作品别有一番趣味。

2.课件展示相关作品,引导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巧妙地利用废旧材料和陶土表现老人和儿童。

(1)拼接法:

要拼接得牢固,有生动的细节。

(2)泥塑技法:

捏、搓、团、压、粘、刻等。

(3)形态的描写和刻画,主要部分的突出表达。

教师适当示范。

四、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来表现老人和儿童的形态特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和精心制作。

七、小结本课。

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让爷爷、奶奶欣赏一下,请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第篇)

 

课题

17、纸线绳小浮雕

课时

1—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让儿童发现“平面”与“立体”的表现不同之处,体会“小浮雕”的美感。

2、儿童学会用纸、线、绳等材料,在纸面上尝试制作“小浮雕”。

3、让儿童体会到构想与制作的乐趣。

2

3

4

5

教学重点

儿童初步了解“小浮雕”的造型特点,学会制作“小浮雕”。

6

教学难点

根据纸条、线、绳子的质感、肌理特征来激发儿童的不同构想。

7

教学准备

教师:

纸、线、绳等不同的材料若干,剪刀、胶。

学生:

剪刀、胶,彩色纸、线、绳等不同的材料若干。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1.探究:

【取出一根毛线】问:

小朋友,五颜六色的毛线多漂亮!

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毛线在纸上既能舞起来又不会掉下来?

(儿童尝试实践)

【交流】看看谁的方法最可行呢?

发现谁的方法最独特呢?

请跟大家来说说。

【师生示范】1.将胶涂在毛线上,然后将有胶的毛线粘贴在纸上。

2.用胶先在纸上安构想“画”出图形,然后将毛线沿着胶痕粘上去。

3.用双面胶将线包住再粘在纸上。

哪个方法又快又能让毛线舞得“随心所欲”的呢?

(第一种方法可行,但容易将纸弄脏,妨碍下面的作业;第二种方法也可行,既美观又直接而且画面干净,最为儿童接受和掌握;第三种方法也能,可贴时由于线上都是胶一不小心很容易将作业纸弄破。

【出课题】这样的一张画与你用笔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什么地方很特别?

(儿童思考、交流)

我们就来学学做做“纸线绳小浮雕”。

2.深入:

【直观体会材质】小朋友,看看你们手上有许多的线,各种各样的线,用你们的小手摸一摸,感觉一样吗?

想想看这些感觉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欣赏】

图1:

鸵鸟——(学生作业)儿童巧妙地运用了毛线蓬松的质感,用盘线绕贴的方法,使小鸵鸟就从纸面上“浮起来了”。

细细的棉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鸵鸟的细脖和爪子,亮丽的白色花边线使画面有了跳跃感。

图2:

大树——(学生作业)以橙色为主色调的各种废线绳紧密盘贴,使参天大树有了厚实的感觉,橙色与背景的蓝色底纸相衬,使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

图3:

树——(学生作业)同样表现的是树,不同的纸材料却有各自的质感和肌理。

用水将卷筒纸泡软,在底版纸上涂上乳胶,就可以堆砌成浮雕画面了。

干后还可以涂上颜色。

图4:

图案——(学生作业)巧用各种皱纹纸并搓成条,点、线、面的相结合组合成图案,不同的排列、不同色彩的搭配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

图5:

头像——(艺术家作品)民间艺人用纸、线、绳等材料做的艺术品别有风味。

3.尝试1

毛线、绳子、小纸条,贴成画儿象浮雕,配颜色,选材料,画底稿,贴贴牢,你也能!

(请小朋友选择纸、线、绳等材料尝试做一个小浮雕)

4.评价

看看自己的、周围小朋友的“小浮雕”什么地方与众不同?

线有没有贴牢?

你有什么建议或想法可以和小朋友、老师交流。

5.尝试2

【赏析】(学生作业)——猫,它也是用纸,小朋友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用纸裁成条,折一折、贴一贴,小花猫就跃然纸上了。

将纸条立起来贴成画,你觉得难吗?

你怎么做,可以又快又好看还粘得牢呢?

【示范】1.先在纸上画好形。

2.沿图形轮廓涂上胶。

3.将纸条折一折贴上去。

遇到转折处可以剪些小口子,再贴。

你还有自己的好方法吗?

试一试就知道了。

6.拓展

壁饰——(艺术家作品)在生活中,用纸、线、绳等材料装饰环境可以美化生活。

这是艺术家用线绳做的软雕塑壁饰,把它挂在家里一定也很美!

 

(第篇)

 

课题

18、画触觉

课时

1—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这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笔触来外现成符号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迁移力)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3

4

5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觉和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形式感。

 

6

教学难点

如何让有趣的触觉体验,通过学生的联想化为画面。

 

7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勾线笔、水粉、魔术盒。

学生:

勾线笔、水粉、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导入——游戏体验

1.师:

今天,老师想跟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拍拍手的小游戏!

想玩的小朋友坐好啰!

嗯!

真不错,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仔细听、学一学,就像老师这样,示范《幸福拍手歌》跟着音乐拍手。

好!

大家试着一起来玩一玩!

看谁拍得响亮又整齐!

2.师生一起进行游戏,活跃气氛。

师:

好玩吗?

告诉我,你们的小手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

麻麻的感觉。

师:

已经能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了,真棒。

小朋友们拍得越用力,这种麻麻感觉也就越强烈!

你能用画笔把这种麻麻的感觉画出来吗?

我看很多小朋友在摇头,觉得不会画,没关系,我们先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

很简单哦。

3.欣赏学生作业(课件展示)

原来,用这样的点点线线就可以画出自己的感觉,你学会了吗?

那好,老师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哪个小朋友胆最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刚才的感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设计意图:

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初次体验手与手相拍后的感觉,用学生的作品进行点拨,孩子觉得画感觉并不难,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4.作业点评

(根据学生的作画情况进行点评,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可以用点、线、面、色彩来表现触觉。

总结:

原来,我们的感觉不仅可以说出来还能画出来,真神奇!

我们人身上有好多感觉器官,用来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用眼睛看到美丽的色彩叫“视觉”用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叫“听觉”;用鼻子闻到各种味道叫“嗅觉”。

我们刚才拍手所感受到手和手的碰撞就叫触觉。

板书:

触觉。

师:

触觉就是当我们身体发生碰触时候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画触觉”!

(PPT展示课题)

二、教授新课——感受触觉

1.师:

接下来我还要请小朋友做一个游戏,只有最勇敢的小朋友才能完成。

看,我这里有一个魔术盒,里面藏着很多的东西,有好玩的也有不好玩的,有怪怪的也有摸上去不太舒服的东西,老师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有把你的手伸进去,摸一摸,把你的感觉说一说,猜一猜,猜对了这个东西就是你的,猜错了,魔术盒里的东西你就拿不走了,黑乎乎的小洞,谁敢伸进去摸一摸呢?

设计意图:

魔术盒的设置符合低年级的孩子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让他们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不但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还和课题紧紧相扣,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感受能力。

2.摸物猜物:

(1):

我感觉硬硬的,像石头,毛毛糙糙的,

师:

这里有一支笔。

你能画一画吗?

把你的感觉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生黑板上画出感觉。

师:

原来硬硬的毛毛的感觉是这样的呀,拿出来看一下,是什么?

生:

是洗澡用的干海绵球。

师:

原来就是它。

(课件图片)你的感觉不错,画的也不错,这些线条块面和点点把毛毛糙糙的感觉画的很到位。

这个小球球就是你的啦。

黑板上板书(点线面)谁再来?

(2):

我感觉软软的,非常的软。

可能是个玩具。

师:

是吗?

你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图形来表现?

生:

弯弯的线条,淡淡的颜色。

师:

试着选择你觉得适合的工具和颜色来表现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吧!

(学生选择一种油画棒颜色画一画)

师:

表现得真好!

感觉我也摸到了那样东西!

拿出来看看是玩具吗?

真是的,哈哈,这个玩具也是你的了。

(出示小熊玩具)谁还想来呢?

生(3)呀?

很烫。

师:

烫可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这里有很多颜色。

你们试着把这个小朋友的感觉画一画,用什么颜色合适呢?

黑板上板书“颜色”生进行小练习。

师:

我看见你们都选择了红色,老师也觉得这个颜色很合适,除了烫,我再来摸一摸,还很软呢,我在你的烫的感觉的里再加点圆圆的形状,(在孩子的作业里添加圆形)瞧,又烫又软的感觉是这样的呀,我们的触觉感受还能用各种形状来表现呢!

(黑板上板书“形状”)

师:

总结:

刚才,小朋友们摸到了很多东西,也分别说出了它们给我们带来的触觉感受,有柔软的小绒毛玩具、有热热暖暖的暖水袋、还有硬硬的石头……你猜到了吗?

而且,小朋友们也把这些触觉感受表现了出来:

直线表示坚硬的感觉,波浪线表示柔软的感觉,老师还用圆形表现了软软的感觉……不同的触觉感受用的颜色也不一样。

(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

三、欣赏作品——感悟触觉

师:

下面我们来猜一猜,有些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了自己感受到的各种触觉,你能猜出来吗?

图1《黏黏糊糊的感觉》

图2《麻麻的感觉》

图3《松软的蛋糕》

图4《锋利的尖刺》

图5《清凉的感觉》

图6《脏脏的感觉》

设计意图:

教师和学生在孩子的各种触觉作品中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些作品直接给孩子最好的启示,他们看到了各种触觉可以通过颜色、形状、线条来表达,这比教师抽象的讲解点线面色要直观有趣得多。

再来看看这些感觉,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

用了哪些工具呢?

图7《毛茸茸的感觉》是用画笔转出来的。

图8《锋利的感觉》是用尺子刮出来的。

图9《沙地的感觉》是真的有沙子哦。

图10《烫》用了暖暖的红色

图11《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很凉》用的是蓝色,多合适呀。

图12《摸起来很粗糙》用了许多方块的形状。

图13《手碰岩石的感觉》

图14《碰了一手碎鸡蛋》

图15《松软的棉花糖》

图16《手滑过水的感觉》

图17《摸到了石榴的籽》

图18《摸到冰的感觉》

师:

这些触觉感受你能感觉到吗?

他们用了颜色、形状、点、线、面结合的方法,甚至还用了其他工具材料来表达触摸到很特别的感受,你学会了吗?

你们也很了不起,猜出了很多,说明我们的小画家表现的也不错,否则你们是猜不出的。

总结:

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触觉,你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周围的东西,感受一下它们带给你的感觉,不同的东西会给你不同的感受,试一试吧,把你觉得最特别的触觉牢牢记住,一会我们来把它画下来。

体验:

学生触摸身边的每一样东西,体会不同的触觉感受。

师:

如果你们觉得这些还不特别,再看看这些图片,这是不同材质的布料,粗糙的树皮,带尖刺的仙人掌,光滑的书和光滑的不锈钢面它们的感觉一样吗?

凉凉的水,带着籽的石榴,他们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同时粗糙的表面,它们摸上去会一样吗?

总结:

欣赏了这么多触觉图片,其实画触觉就是用笔和纸把手中传达到心里的触觉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十分简单、轻松的绘画方式。

设计意图:

从看画猜画,从画中感受不同的触觉,直接体验触摸感受,到最后各种肌理图片的展现,让学生不断想象触觉,在一次次的体验、感受、实践中,学生早已把体会牢牢记住,此刻让学生作业,自然是水到渠成,不再有不知如何下笔的窘迫。

四、想想画画——展现自我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触觉,相信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表现一下了吧!

别急!

先看看老师的作业要求吧!

作业要求:

1.表现印象最深的触觉感受;

2.表现与众不同的触觉感受;

3.用油画棒或水粉在你选择的纸上表现。

选择作业要求中的其中一种,根据你需要表现的触觉感受用油画棒或水粉在黑纸或白纸上表现出来。

比比谁画的触觉最特别。

五、相互评价——拓展延伸:

师:

这么多的作品表现了不同的触觉感受,请同学自己介绍一下呢,我们看看你画的触觉感受对不对?

生:

……

师:

今天我们用画笔画出来我们心中认为最特别的触觉,大家表现的都不错。

知道吗?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触觉感受,就连大师也画感觉哦。

你看,这是荷兰的画家德库宁表现的光滑的感觉,画的多好,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了温暖滑润的感受。

除了德库宁,我们熟知的画家:

画《向日葵》的凡高、还有蒙特里安、毕加索等等:

这些画家都非常注重感觉和内心的感受,他们不但有敏锐的各种感觉、还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美术作品。

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多观察,多体验,让自己向大师们一样能把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好吗?

 

(第篇)

 

课题

19、想想说说写写画画

课时

2—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欣赏象形文字,认识用图记事的方式,感受人类文明的智慧。

2.能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改编自己的作文,创作图文并茂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经历“三个游戏”的学习过程,掌握图画与文字相结合表达作品的方法。

2.以学定教,启迪学生自主实践,尝试运用多种方法体验图文结合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图文结合的表达价值,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2

3

4

5

教学重点

尝试各种绘画材料,掌握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法,体验图文并茂表达的乐趣。

6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图画表达文字的意思,并合理安排文字与图形的位置、大小。

7

教学准备

教师:

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若干张小图片、多媒体课件、白板、实物投影等。

学生:

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一篇精品小作文。

8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薛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请你竖起耳朵注意听,故事中还藏着一个小问题呢。

有一只熊,它在森林里走啊走啊,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坑中,有谁知道这只熊是什么颜色吗?

(板书:

想想说说)

生:

……

师:

一切皆有可能。

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熊呢?

师:

熊妈妈把大坑中的熊救了上来,现在你知道熊的颜色了吗?

(课件预设:

圈出熊字,出示小熊图片)

师:

同学们,你觉得是用文字描述好呢还是像这样以图片代替好呢?

生:

……

2.师:

其实,文字和图片的联系源远流长。

  设计意图:

创设熊妈妈救出小熊的故事,营造学习氛围,聚焦“熊”字,引出熊的图片,这样的童趣的内容以童趣的方式呈现,学生更容易接受,为学习新知做了内容上的铺垫。

二、欣赏象形文字感知图文作品

1.师:

请你猜猜看,这是图画还是文字呢?

生:

……

师:

左边是古代的象形文字,也就是右边的现代汉字大象的“象”字。

2.师:

我们智慧的祖先用绘画象形的方式创造了象形文字。

不仅如此,古代印第安人也是用图画来记录他们的历史和传说。

还有云南纳西族的文字,更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呢!

3.师:

不仅仅是这些,图文并茂的结合形式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运用。

在古代,有一本著名的医学书籍《本草纲目》,就是用图文并茂的结合方式来记载药材及治疗方法。

便于阅读理解,因此流传至今。

4.师:

直至现在,人们仍以这种方式来表情答意。

你看,熟悉的眼保健操示意图,帮助同学们轻松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

再看看这份形象的菜单,各种佳肴,美味可口。

写写画画的日历牌,形象生动的记录每天的事情。

5.师: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作品都是通过写写画画的方式得到的。

(板书:

写写画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想想说说写写画画”来创作更多的图文并茂的作品。

  设计意图:

以象形文字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古今图文结合的范例,渗透历史文化。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用“经典”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不仅使学生们感受到人类文化的文明,也初步了解图文作品的基本特征,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分层游戏图文并茂连成文

游戏

(一):

结合图片编写故事

1.师: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这里有几张图片,你能从中挑选几幅,将它们连贯起来,说一两句话吗?

生:

……

2.师:

薛老师也来编一个小故事。

谁能将这个故事再复述一遍呢?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记录刚才的故事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想想看,再添加些什么呢?

  生:

……

  3.师:

现在这个故事,既具体又完整。

(板书:

具体完整)

  4.师:

让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吧!

从材料篮里挑出几张你喜欢的图片,并添加文字,使它成为具体完整的一句话。

(学生尝试练习一)

教学建议:

课前教师要准备好若干张小图片,提供感性材料,便于学生选择运用,降低练习难度。

设计意图:

出示几张小动物图片,学生先自主选择图片连成简单的话,教师再用文字将图片连接起来,初步让学生感受图文结合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练习,便于感知图片与文字的内在联系。

游戏

(二)根据文章择用图片

1.师:

刚才我们是根据图片来想想说说,现在换个游戏。

请看这段文字。

谁来读一读。

生:

……

2.师:

你觉得这段话完整吗?

谁来补充完整?

生:

……

3.师:

请你能在这里,选择合适的图片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生:

上台操作

教学建议:

没有白板的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用鼠标操作。

4.师:

你喜欢用图片来补充句子吗?

为什么?

生:

有趣、生动形象。

(板书:

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

设计一段不完整的文字内容,学生通过阅读,然后选择两种方法补充:

文字和图片。

通过对比,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切实体验到用图片补充能体现有趣、生动形象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游戏(三)选择文字替换图片

1.师:

看来,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小明也和你们一样,热爱学习,喜欢写作文。

请看,他的作文:

我的爸爸。

你能帮助小明将这篇作文改成一遍图文并茂的作品吗?

师:

请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把哪些文字可以改成图片?

(2)替换成什么样的图片比较合适?

生:

上台操作

教学建议:

没有白板的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用鼠标操作。

2.师:

请你观察一下,哪些词语合适用图片表示呢?

  生:

……

  师:

是的,一些能够表示具体形象的词语合适替换;还有一些表示动作、表情、符号的词语,也可以巧妙替换,或者放在文字后面补充说明。

例如:

努力学习。

3.师: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小作文,试一试,用红笔圈出需要替换的词语,并在旁边画出草图。

  (展示)1-2名同学作品,给大家看看、说说自己的练习成果。

  教学建议:

课前请学生准备好一篇精品小作文,便于课堂小练习运用。

  设计意图:

学生阅读一篇小作文,先找出可以方便替换的关键词,如:

爸爸、妈妈、家、米饭等,并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词合适替换”,师生小结出替换的方法,最后学生用自己课前准备的小作文尝试练习,充分体验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小练习中,教师给予学生自由的思考、创作空间,等待他们回忆生活中的点滴事,既释放了情绪,又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创造力。

四、学生作品欣赏渗透创作方法

1.师:

我们再来看一些小朋友是怎么创作的。

(读一读比一比)

2.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找出优劣作品的差异

(1)图文排版要合理,注意行距。

(2)文字精简,图片要合适。

  设计意图:

学生在欣赏活动中,通过比较、讨论、思考得出的独特见解,印象一定会比教师直接讲解灌输要深刻得多。

通过作品欣赏,为后续学生的独立作业提供了创作样板。

五、教师示范指导画法

折叠纸(也可轻划线)

排好版(直线排、曲线排)

写文字

空图位

画图形(也可边写边画)

作装饰

  设计意图:

教师的“示范”具有不同的层面,有的是思维的引领、有的是方法的启示、有的是重点的提示,也有的是细节的提醒,但绝不是创造样板让学生来描摹。

六、学生作业实践提高

将原有的小作文或自行创作的一段话变成图文并茂的形式。

◎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

◎图片要能形象的表达文字的意思哦!

◎可适当装饰美化作品。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独立的作业,创作的过程可以自由的选择,不必拘泥于样板。

通过实践进一步地巩固新知,运用一些辅助线条、造型或色彩表现自己的心情。

七、作业展示互动评价

1.请1-2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作品;

2.教师总结,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

教师把学生画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请大家共同欣赏,学生自告奋勇地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谈心得体会,品味作者的心情,体验图画与文字的关系,讨论改进的方法。

八、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

这节课,我们通过想想说说写写画画的方式,创造了许多的作品。

聪明的贝贝用这种方法创作了旅游日记,留下了一幕幕精彩难忘的回忆!

生活中,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更精彩生动的作品!

  设计意图:

将课堂学到的新知链接到生活,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旅游日记,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及审美情趣。

 

(第篇)

 

课题

19、想想说说写写画画

课时

2—2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1

教学目标

1、古今中外用来记事的画或如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