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02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docx

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9年XX市XX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毕业考试可以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老师们十分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从试卷命题和学生答题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怎样在课标指导下,用好语文教材,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教好语文,让语文学习更加有效?

2019年7月XX市XX区教育局进行了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主题网络教研活动。

第一部分命题说明与整体质量分析

一、命题特点及设计意图。

此次毕业考试试卷依然延续以往“重视基础、考查能力、素养加分、人文情

怀”的特点,试卷想向老师们传递这样的信息:

1.语文学科是铸造国民品格的基础学科、重要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天

然的优势,语文要用心地育人,语文老师要有责任和担当的意识。

这样的育人有时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而有时又是点燃,是照亮,是深深地触动。

例如积累运用第2小题,题目设计面向孩子们生命的真实——成长的烦恼,

希望这些名言警句不仅进入孩子们语言积累的系统,更能进入生命成长智慧的系统。

请根据本册教材积累的名言警句填空。

(6分)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烦恼渐渐增多,有时不能接纳自己或他人的不完美,

我们要明白“甘瓜苦蒂,。

”遇到挫折时,我们要记住“眼泪 。

”鼓励自己,“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

”泰戈尔说: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

”让我们自信快乐的成长、超越自我、日渐完美!

2.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既得

意、又得言、得法。

试卷关注语文表达的习得与运用,注重读写方法的渗透。

根据课文表达方法填空。

(3分)

要把一篇文章写的清楚、明白、有条理,我们要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知识,

本册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写,有详有略;《》既采用倒叙的手法又首尾呼应;《》运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三个事例之间也可以颠倒前后顺序。

请你体会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围绕“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中心,写写自己

读后感受。

(6分)

(要求也是方法的指导,指向表达的题目)

A.请你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B.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6分)

①文中的外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你用几个词语形容。

童年时的外公:

老年外公:

②外公童年时代是艰苦岁月,可外公老年回顾并讲述时充满了

(请写出你体会到的外公的情感)

(1、2小题关于得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文章写得极鲜活,精彩的人物描写以及巧妙的比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

如见其人之感。

(2+3+3=8分)

①请你填写文中划横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

②请你用波浪线划一句喜欢的比喻句。

这句话把比作这样写的

妙处:

③请你写比喻句,写今日毕业考试自己的见闻或感受:

(3小题指向文章表达方法的习得与运用,生活中的观察与练笔;习作与阅

读一体化设计,读童年,写童年,阅读渗透了写法)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曾经归纳的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为:

喜爱读书,能说会写,一手好字。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其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整合为“语言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为“人文修养”,崇尚真善美,能感知各个领域的种种美好,喜爱并愿意创造美好,在生活实践中,在文化积淀中,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

坚持附加题的设置:

课外阅读、诵读和书写;语文课外阅读题近两年坚持从

经典儿童文学中选取片断(高尔基《童年》),提升学生阅读品位,倡导经典阅读。

附加题。

(15分)

A.你也读过不少写童年故事的课外书吧,可能写得是真实人物的童年故事,

也可能只是作家笔下人物的童年故事,你最喜欢哪一本呢,请你介绍给大家。

(6分)

书名《》主要内容

喜欢理由:

B.把诗句补充完整。

(4分)

①,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②绿遍山原白满川,。

(宋)翁卷《乡村四月》

C.卷面书写:

+5+3+1

4.教师日常教学与备考要研读课标,研读教材。

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目标:

A.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能辨别词语

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B.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

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每一个小分句的内容在试卷中都有呈现。

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目标: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

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习作题目:

童年

童年是人生初始的一段阳光,明亮而温暖,偶有阴云遮蔽,也会很快云开雾散,选择自己最想讲给大家的童年经历写下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试习作要求与课标要求保持一致,并且阅卷时如发现抄袭作文直接按三类给分。

二、考试数据及质量分析

全区5456名考生参加考试,全区平均分82.31+7.74,全区优秀率23.75%(高于97.75分),及格率95.93%(高于69分),低分率0.48%(低于46分)。

基础知识得分率90.56%,积累运用得分率84.47%,课内外阅读得分率75.46%,习作得分率81.33%,课外阅读、诵读、书写附加题得分率51.59%。

小结:

1.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适中。

2.各部分题目得分率正常分布,试题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难度不大,教师重视,学生也整体掌握较好。

与以往相同,在卷面100分内,阅读题得分率最低,75.46%的得分率说明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可以客观反应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差异。

附加题得分率51.59%,附加题考查内容不做硬性要求,只做倡导,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予以重视。

 

三、试题命题改进方向

众所周知高考语文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卷面字数增加,阅读题量

增加,阅读面更加广泛,对学生阅读的速度、阅读的广度、阅读的深度,语文基本功等都是新的考验。

我们小学语文试卷改革也势在必行,六年级语文卷将在坚持“注重基础、考

查能力、素养加分、人文情怀”的基础上,尝试将试卷题目和答题卡分离,卷面字数、题量、教材外内容比例会增加,试题灵活程度也会增加。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

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基础知识老师们平时还是比较重视的,一些易错字和易读错的音在新授时教学到位,也注重时常复习,所以整体来说答题效果比较好。

其中一些孩子huì的声调标错位置,低年级掌握的知识也应根据学情及时温习。

失分情况最为严重的是诗词内容连线题、缩句和修改病句,得分率81.53%。

连线部分好多的孩子没有分清楚诗与词,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有疏漏。

缩句练习主要的问题:

一是缩不干净;二是并列关系的宾语要保留完整,有的孩子只保留了一个。

修改病句中出现的问题是,一部分孩子根本就没有找到病因,胡乱修改,一部分是找到了病因,但是所用的词语不合适、不恰当,例如有的孩子改为“树枝上贴着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根据以上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古诗词积累

孩子们可以分类背诵,送别诗、思乡诗、边塞诗、田园诗、励志诗、爱国诗、

哲理诗、咏物诗、节日诗、季节诗等,老师们可以从一年级有计划地组织孩子们背诵这些诗词。

每学期老师们还可以上几节诗词赏析课。

二、缩句练习。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

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

”——“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缩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句中主语或宾语有并列关系时,要把并列关系内容全部留下,就像考试

题中“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生命和信念就是并列关系,都要留下。

2.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

例如:

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大家登上了长城。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

子的原意。

例如:

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我没有找到包。

4.复句缩句

原句是个复句,缩完也应该是个复句

例如:

阳光照进窗来,把吊兰的小叶照得如同碧玉。

阳光照进窗,把小叶照。

三、修改病句练习

修改病句运用典型病因结合典型病句归类教学效果较好。

修改病句常见的有

以下几类:

1.成份残缺。

例:

看了这场电影后,受到了很深的教育。

2.重复累赘。

例:

我们全校师生和我们班都参加了这次运动会。

3.前后矛盾。

例:

我敢保证,这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4.词序颠倒。

例:

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5.搭配不当。

例: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6.用词不当。

例:

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7.指代不明。

例:

黄虹和赵燕一起去登仙楼山,她比她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楼山顶峰。

8.不符合事实。

例:

秋天,校园里盛开着桃花、梨花、一串红、菊花和芙蓉花。

9.关联词误用。

例:

不但黄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览一下。

第三部分阅读部分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次毕业考试的阅读部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教

材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课外延伸,真正考查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分值占10分,平均得分8.44分,主要考查学生体会句子含义、写读后感受。

总体来看得分率较高,主要失分点在围绕“跨越百年的美丽”写读后感受一题。

课外阅读分值占17分,平均得分12分。

主要考查两点,第一点考查学生

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感知文本人物形象、体会文本传递情感的阅读能力;第二点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解析及运用。

主要失分点集中在“用词语形容外公留下的印象”和“结合毕业考试以比喻的形式写感受”两题上。

综合以上课内外阅读,纵观整个答题情况还是较乐观的,但是仍有一些失分,现将失分原因分析如下:

一、读文囫囵吞枣

从答题情况来看。

部分学生文本没有读懂,文中的人物关系没有理清,或是

只看到文章表面,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准确提取信息,就草率答题导致失分。

例如课外阅读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上,有部分学生写成“爷爷给我讲故事”或“伯父给我讲故事”“外公给我讲他外公的故事”更甚者有写“我给外公讲我童年时的故事”

二、审题草草了事

认真审题是答题的基础,审题也有一定的技巧。

从考试中来看一些学生不会

从问题中找出关键考点或关键感点,只是草草读过一遍,明白大概问什么,就开始作答。

例如课内阅读围绕“跨越百年的美丽”写读后感受一题,“围绕”就是考点,“跨越百年的美丽”即是感点,那么感点中的“美丽”和“跨越百年”就是答题时要围绕的中心,这些都是要从审题当中找出的关键。

三、感受不够深刻

从卷面中来看大多学生根本不会谈感受,如若谈到也是较为表面或肤浅的词

语,或是将原文中的句子换了一种说法,没有读懂文章背后的意思,对于人物的印象概括也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看到人物内在,例如,课内阅读谈感受一题,学生多写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她的精神值得学习;课外阅读第二题老年外公留下的印象,学生多写外在样貌干瘦,枯瘦,或者性格和蔼可亲之类的词语,没有写人物内在例如充满活力、善于表达。

综上所述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日常教学和学习中最直接的体现,只要不

断的反思、总结、改变就会有提升,所以结合以上学生的错因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阅读课文段落整体

书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尤其是精读课文,每位老师都进行细致的讲解,但是

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把一些重点句、重点词单独拿出来反复讲解,而忽视了这些重点是存在于一整段或一整篇文章当中的。

对于学生而言,就只会记得那些老师强调过的点,在学生脑海中一篇文章就变成了一些词一些句。

例如试卷中课内阅读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片段,相信画线的三句话,每一句都单拿出来讲过,如果考出任意一句学生的回答也会是满分,可考试中一次考三句,让综合作答,因为学生没有这样的整体段落意识,答案就势必不完整有所遗漏。

所以任何文章的讲解都要建立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上,而不是将文章拆分,择重而讲。

2.锻炼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到,“1.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结合新课标回顾试卷,不难发现课内外阅读的任意一题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都要围绕年段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要紧扣这些目标去进行,从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锻炼好某种意识,某种能力,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没有谈到感受或不会写感受,理解文本太过表面等等这样的状况。

例如,围绕“跨越百年的美丽”谈感受一题,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型的读后感,

可是对于孩子们而言写读后感是普遍的难题,我们通常看到的读后感是引用文章太多,自己的感想太少,读后感是阅读中较高的层次,如果能写好一篇读后感,那就证明孩子真正走到了文本的背后,深刻的理解了文本。

为什么孩子不会找感点,不会围绕感点,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谈自己的感受,还是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训练,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训练呢?

再以这道题为例,怎样围绕“跨越百年的美丽”来写,例如“美丽”什么美丽,是指居里夫人漂亮端庄的外表吗?

除此之外的美丽体现在哪里,课文的哪个部分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跨越百年”,为什么说美丽跨越百年。

当学生的感受用简单的词语或短语初步谈完后,再整体回顾“你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什么新的理解或感受吗?

”由词到句,由浅到深,长此以往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学会围绕中心找感点,围绕感点谈感受,再次面对这样的题也会应对自如。

例如《匆匆》一课,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多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

修辞手法写出时间流逝的踪迹。

《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提到“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5-6年级)提到“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以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为例,低中年级只要很好的将本体和喻体匹配就可以,例如“妹妹的脸红红的像苹果一样”“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但是高年级不仅要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还要更生动,例如《匆匆》一课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相比而言高年级的比喻内容就要更丰富更贴近一些,所以类似的写作方法其实在课上就要进行系统的教学,首要的就是仿写,对比低中年级的仿写要更提高一个层次,更有语言的优美感;其次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在课上就要进行练习,比如为什么不把过去的日子比作流水、比作浓烟,为什么不把时间比作一杯水等等,通过对比阅读从而感知所给修辞的好处。

3.语文要回归实际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将课本内的知识理解过后还得回归生活,不能把教语

文只当成教语文知识,近年来的考试题当中不断的有时事,或是生活中的场景出现,例如“冬雨”“雾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以比喻的形式写写今日的考试感受”等等,都将语文回归到了生活,所以生活中的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关注生活,将语文和生活接轨,灵活变通。

第四部分习作部分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次毕业考试的习作部分,以“童年经历”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具体描写,

此主题在兼具课本习作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既可以写童年当中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可以写令自己难以忘怀的景物,更可以写童年过往之中的伙伴甚至陌生人,可以说,此次毕业考试的习作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材空间,孩子们尽可以徜徉于童年生活的每个角落,去搜寻点滴记忆的片段,只要以通顺的语言、详实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每一篇习作都将具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与打动人心之处。

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多数学生对于作文主题的把握较为准确,同时能调动自己积累的描写方法及好词佳句将童年的经历进行细致具体的刻画,但与此同时,孩子们的习作却也有差强人意之处,30分的习作平均得分仅为23分左右

一、习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作文审题存在问题

在此次习作中,有部分学生出现跑题现象,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并未按要

求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展开描写,而是通篇进行单纯的抒情,还有个别学生虽写了童年经历,但写的却是他人的童年,使作文出现了令人遗憾之处,白白失分。

2.描写写内容千篇一律

此次习作中出现的最显著的问题当属内容千篇一律,许多学生将日常积累的

习作范文直接套用,导致习作出现了内容上的趋同,此次习作的内容归结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技能习得类(学自行车、学游泳、学滑冰等)

∙童年趣事类(喝墨水、洗衣机洗菜、孵小鸡等)

∙人间真情类(生病父母照料、受伤同学送医、雨中朋友借伞等)相同的事例反复出现在考试的习作中,说明一些学生并未真正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思考描写出来,而只是单纯的为了得分在“默写”范文,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

3.表达情感矫揉造作

由于内容的套用,所以在情感的表达上,学生自然不会有真情实感的表露,

情感不真实,文章自然不会打动人心。

  

4.叙述内容有失详细

在此次习作中,也不乏一些真实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同学,但其中的部分习

作中,又存在难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具体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事例的描写,仍然停留在“流水账”式的描写层面上,描写方法单一,难以突出重点,导致了作文失分。

以上问题并非仅仅出现在此次毕业考试中,在日常的习作训练中,也常常会

出现这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写作单纯依靠范文,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构思的能力,导致几乎每一次习作都会出现很多类型化作文。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生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素材

2.教师重形式和技能,忽视素材的指导

3.内容思想性要求过高,导致千篇一律

二、日常教学建议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选材和构思方面的指

导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以此次毕业考试的作文“童年经历”为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或许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指导。

1.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

说假话、空话、套话。

”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

兴趣是很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

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童年经历,但提笔时究竟该选择哪一段经历进行描写,

这是多数孩子面对这一主题时脑海中产生的第一个问题。

反观我们日常的习作教学,选材环节往往被我们忽视,我们总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上,而事实上写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却恰恰是题材的选择,所以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在选材的辅导上下更多的功夫。

优秀的习作源自深入的思考,深入的思考有赖于观点的碰撞。

在习作教

学过程中,我们应意识到,习作的起点并非“写”,而在于“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印象较为深刻的两三件童年经历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指导选材,而后请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再由全班进行点评。

每一段童年经历在学生中间都将引发很多共鸣,但相同的经历又会带来每个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仅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使学生在表达、倾听与点评的过程中在作文的选材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知道“写什么”就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以教材内容为媒介,读写结合,提高兴趣。

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读写结合,达到练笔的目的。

让学生学完文章后,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教学环节中,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乐趣。

纵观全套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册的课文都会不约而同的涉及到“童年”二字,

所以,与其在习作课上将“童年经历”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不如将习作指导融入到日常的课文教学中;与其在习作课上引入范文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不如就立足于课文,将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范文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适时的进行读写联动训练。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此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安排了5篇课文,《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写作很好的范文素材,学生将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写作启示。

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为例,教学过程中,在一次次深入文本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们更应将学生学习的目光聚焦到内容之上的文本当中,透过“得意”,引导学生“得言”与“得法”。

“得言”——积累语言,体会平实质朴的语言对作者情感表达的裨益;“得法”——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感情的写法,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

作为课堂的读写联动训练,我们可在整节课的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出来,全班共读。

如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恰当的对课文进行利用,加之平时读写联动的训

练,学生的写作将呈现阶梯循环式上升,在单元习作的描写上也不会觉得唐突和生疏,自然“下笔如有神”。

3.加强课外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

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

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没有作文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课外练笔则相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爱憎,好恶,陈述自己的观点。

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因而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

它的范围很广,方式很多,如观察笔记、读书笔记、随笔、随感,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学生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