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14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docx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

 

姓名吴宁

学号0934********

指导老师许跃辉

年级09秋会计本

学校省直电大

 

论文提纲

绪论

一、我国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我国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二)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反映度不够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

(四)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方式较为单一

三、完善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

(一)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二)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

(三)制定相应会计准则,创新会计确认和计量标准

(四)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五)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报表

结论

财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初探

[内容摘要]财务报告是会计对象的综合与体现,是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人们对财务信息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演变,尤其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现行财务报告暴露出越来越多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现行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反映度不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方式较为单一等方面,对其进行重大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应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制定相应会计准则,创新会计确认和计量标准,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表,以此促进财务报表的改进,顺应财务会计改革的潮流

[关键字]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信息质量;现状;问题;建议

绪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到来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也日趋为企业所顾虑、为社会所关注。

2006年财务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企业财务报告的“三表体系”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通用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但是,由于财务报告是由利益对立各方中的一方或其代理者所编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和财务报告本身所能反映的客观经济状况的局限,现行财务报告滞后于环境变化所显现出它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本文拟从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谈谈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建议。

一、我国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是财务会计部门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

财务会计报告只要包括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需要披露的资料。

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由主表、附表两部分组成。

其中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表根据各行业、各企业的特点编制。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质量,充分发挥起作用,编制财务报表要符合:

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编报及时、指标可比的要求。

财务报告体系是指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信息的较为完整的系统。

财务报告体系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高低。

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和对外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

在维持和发展企业与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完善资本市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作了详细的规定,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金融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条例和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需要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金融企业,还应当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有关重大事项的说明,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重大事项的说明,如转让子公司等。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等,除特别重大事项外,可不作调整或披露。

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季度和月度终了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金融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股东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以及其他有关附表。

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金融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以及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说明金融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资和周转情况以及对金融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年度和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者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

二、我国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实行财政、税收和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采用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因此报告内容也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适应的。

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实体,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因此,财务报告职能应从满足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转为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投资者、企业经营者、债权债务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体的信息需求。

(二)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反映度不够

会计准则制定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会计原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是构成会计信息决策的两大特征。

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如实反映真实性作为可靠性的惟一内涵,表达会计信息应该是可证实性和如实表达。

在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尚未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其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

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

但是,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相关性又分为一般相关和决策相关,一般相关就是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变动信息都视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

决策相关是指财务报告使用者在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需要一些特定的决策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只有在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后,才在真正意义上符合相关性原则。

但相关性绝不是一个可以确指的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知识经济时代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资产形式、经营方式、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等无法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也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而无法包括在财务报告内。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网络化使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

与传统会计相比,信息技术时代的会计空间大为拓展。

此外,由于现行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事项必须以货币计量为基础,所以对于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和职工智力等一些非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无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得到充分的揭示。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

近年来,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特别是采用了衍生金融工具,不仅更新速度快、数量大、品种多,而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也越来越多。

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所带来的巨额金融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风险始终会存在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

然而,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受传统会计记账理论的制约,不能完全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等问题。

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企业财务报告应当充分披露这些风险信息。

按照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指标内涵及其计量原则,企业面临的未来风险则受到严重的制约而无法得到充分揭示。

根据会计分期假设,现行财务报告体系采取定期报告的制度,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因此,会计信息的报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

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等信息的使用者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

要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就需要及时报告财务信息,报送滞后的过时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

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

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

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现行财务报告已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

(四)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方式较为单一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对外提供的信息披露上表现不够完整,主要表现在:

一是运用统一货币计量原则提供历史信息,而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用的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员工的素质等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

二是不能提供有差别的财务报告。

由于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已不满足于通用的财务报告,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根据决策需要向企业提出有特定需要的有差别报告。

然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仍无法提供。

三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

特别是由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权益交换性证券品种的增多及其普及化,使股东经济利益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公司利润,而更多地来自于股份的市场价差,这使股东除关心公司创利的情况外,也十分关心股票的市场价值。

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多是股票市价高于股票账面值,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

公司利润增加有可能是建立在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上的,这种利润增加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无利,在现行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反映原股东权益稀释的信息,只能反映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

三、完善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

(一)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

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

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2.表内优先原则

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3.满足需求原则

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

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4.有效披露原则

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

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由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

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5.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竞争劣势等。

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的企业声誉等。

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二)扩展信息披露范围,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

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

因此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适当扩展信息披露的内容。

不仅要有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有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有确定的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有历史信息,还要披露预测信息;不仅要有整体信息,还要披露分部信息。

因此,财务报告的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要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揭示,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二是要注重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软资产信息的披露。

三是要重视对企业未来价值预测信息的披露。

在保持有用历史信息的同时,要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材料成本升降、新产品开发、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等。

四是要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信息的披露。

如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治理污染的成本以及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五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否则公司经营者易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降低利息费用,虚增企业利润,可能诱导投资者作出有损经济利益的决策。

六是增加财务报表附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

而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有用信息的披露,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也是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全面性、相关性的有效手段。

(三)制定相应准则,创新会计确认和计量标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

会计确认和计量必须创新,才能解决内容复杂,而纳入报告进行确认、计量有困难的难题。

一是会计确认的范围要扩大,确认的标准要更新。

二是计量属性须重新解释。

要从广义上理解货币量度,不以货币量度为限,鼓励使用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

例如:

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可以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度量:

市场占有率可用百分比来量化;顾客满意度可用“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概念量化;企业风险可用概率来量化。

可见,会计在计量问题上若不跳出货币度量的框框,就很难在确认和披露上有所改进。

三是要适当拓展计量标准的范围。

由单一计价模式向多元计价模式转变,由历史成本计量向现行价值计量转变,同时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解决诸如自创商誉等项目如何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四)缩短报告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

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

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

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

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

通过互联网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

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

我们可要求需要外送财务报告的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这样不仅给使用者获取企业财务报告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遏制一家企业两套帐甚至多套帐的做法。

再有,职能部门可将查处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在网站上公布,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问题揭露,使会计信息的用户早做防范。

(五)调整财务报表结构,改进财务业绩报表

一方面,要调整财务报表结构。

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将这三张报表结构进行调整,将披露的会计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

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正常的或经常的交易或事项。

例如,正常或经常性的经营活动以及经常性的非经营利得或损失。

而非核心业务是针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说是非典型的经济业务或偶发性的交易或事项。

当然,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划分是相对的,也是因企业而不同的。

将企业的经营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可以力保集中资源向使用者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会计信息。

另一方面,应改进财务业绩报表。

在改进财务业绩报告时,可以充分借鉴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两张财务业绩报表的观点,即在保留现行利润表的前提下,增加一张与之同等重要的全面收益表,来更有组织地列示那些已经得到确认但直接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进行报告的末实现利得项目。

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优点:

一是可以保留使用者熟悉的利润表格式,避免因报告全面收益使现行实务发生太大的改变;二是增加了末实现利得项目对使用者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和公司间报表的可比性;三是全面收益表根据现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加工而成,编制成本可降至最低。

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是因为:

首先,在现阶段推行全面收益表,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使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其次,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

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利得项目绕过利润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部分,如外币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利得等。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在抓紧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如果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工具的计量属性,那么就必须解决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报告问题。

可行的解决办法还是在现行财务体系中增加全面收益表。

再次,推行全面收益表还是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结论

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无法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改革。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现状与改进的研究,可以丰富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相应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改进会计计量模式,使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国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

《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起着重要作用,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改进,顺应财务会计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2~13.

朱元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J].会计研究,2002,(07):

2~3.

熊焰韧.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报告[J].财务会计,2003,(03):

13~15.

阎达五,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5~56.

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4.

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姚正海.关于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J].财会研究,2002,(02):

9.

裘宗舜.财务会计概念研究[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10~12.

姚正海.财务报告理论与应用研究[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3~34.

韩嫣.浅谈21世纪财务报告发展趋势[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3~34.

徐小华.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7,(07):

67~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