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382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docx

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2006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分区

为了适应分级管理的要求,各项成果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市(州)二级划分,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并保持全国、流域、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一致。

(流域分区成果见表一、附图1)。

表一甘肃省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名称

水资源分区代码

面积(km2)

一级

二级

三级

西北诸河

河西走廊内陆河

石羊河

K020100

40687

黑河

K020200

59354

疏勒河

K020300

169983

小计

 

270024

黄河

龙羊峡以上

河源至玛曲

D010100

6502

玛曲至龙羊峡

D010200

3678

小计

 

10180

龙羊峡至兰州

大通河享堂以上

D020100

2525

湟水

D020200

1302

大夏河

5878

洮河

D020300

25225

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

D020400

10701

小计

 

45631

兰州至河口镇

兰州至下河沿

D030100

29752

清水河与苦水河

D030200

1233

小计

 

30985

龙门至三门峡

北洛河状头以上

D050200

2330

泾河张家山以上

D050300

30979

渭河宝鸡峡以上

D050400

25790

小计

 

59099

小计

 

 

145895

长江

嘉陵江

广元昭化以上

F040100

38313

汉江

丹江口以上

F080100

171

小计

 

 

38484

合计

454403

二社会经济指标

2006年全省耕地面积6948.9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57.37万亩,农田实灌面积1600.44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209.27万亩;人口2608.2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06.83万人,城镇人口701.40万人;工业增加值836.74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736.2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86.55亿元,火电工业增加值13.94亿元;粮食总产量826.96万吨,比上年减产1.2%;国内生产总值2275.00亿元。

(见附表1、附表2)。

2006年内陆河流域耕地面积1261.28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70.20万亩,农田实灌面积916.93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142.29万亩;人口469.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19.36万人,城镇人口149.68万人;工业增加值316.63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286.5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8.59亿元,火电工业增加值1.49亿元;粮食总产量256.79万吨,比上年增产18.0%;国内生产总值704.08亿元。

2006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4756.8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85.13万亩,农田实灌面积610.68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64.16万亩;人口1829.1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38.15万人,城镇人口491.02万人;工业增加值488.38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422.53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53.40亿元,火电工业增加值12.45亿元;粮食总产量486.55万吨,比上年减产6.6%;国内生产总值1458.80亿元。

2006年长江流域耕地面积930.8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04万亩,农田实灌面积72.83万亩,林牧渔用水面积2.82万亩;人口310.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49.32万人,城镇人口60.70万人;工业增加值31.73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增加值27.1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56亿元;粮食总产量83.62万吨,比上年减产14.8%;国内生产总值112.12亿元。

三来水分析计算

(一)降水

1.降水量地区分布

2006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48.7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130.17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258.306亿立方米减少128.131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0.2%,年降水量频率为80.0%,属偏枯年。

实测最大年降水量878.5毫米,发生在临夏市的牙塘站,最小年降水量6.6毫米,发生在酒泉的西湖站。

(见表二,附表3、附表4、附表5,附图2、附图3)。

表二2006年流域一级区降水量

流域

当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

降水总量

(亿立方米)

与上年

比较

(±%)

与多年平均

比较

(±%)

频率

(%)

(毫米)

(亿立方米)

内陆河

114.9

310.278

352.147

-7.2

-11.9

67.1

黄河

428.6

625.285

675.495

-10.9

-7.4

66.2

长江

505.7

194.612

230.664

-19.5

-15.6

80.3

全省

248.7

1130.175

1258.306

-11.5

-10.2

80.0

2006年内陆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114.9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310.27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52.147亿立方米减少41.869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1.9%,年降水量频率为67.1%,属偏枯年。

其中,疏勒河年降水频率为86.7%,属偏枯年;黑河、石羊河分别为61.27%、39.53%,属平水年。

2006年黄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428.6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625.28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675.495亿立方米减少50.21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7.4%,年降水频率为66.2%,属偏枯年。

其中,河源至玛曲年降水频率为35.9%,属偏丰年;洮河、北洛河状头以上、渭河宝鸡峡以上分别为52.62%、53.55%、56.19%,属平水年;兰州至下河沿为92.22为%,属枯水年。

2006年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505.7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94.61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230.664亿立方米减少36.05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5.6%,年降水频率为80.3%,属偏枯年。

其中,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年降水频率为82.2%,属偏枯年;丹江口以上为21.7%,属偏丰年。

2006年行政分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河西的嘉峪关市、金昌市共2市属丰水年;庆阳市、甘南州、天水市、定西市、武威市、张掖市共6市(州)属平水年;酒泉市、兰州市、平凉市、临夏州、陇南市共5市(州)属偏枯年;白银市属枯水年。

2.降水量年内分配

2006年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主要特点是汛期雨水集中,特别是秋季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39.7-75.4%,春季雨水少,占全年降水量的1.8-10.1%。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季分配比较,以张掖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中、西部春季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夏季偏少15.6个百分点,秋季偏多19个百分点,冬季偏少4.1个百分点;以兰州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东部和中部地区,春季偏多6.3个百分点,夏季偏多5.3个百分点,秋季偏少18.8个百分点,冬季偏多7.2个百分点;以西峰站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春季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夏季偏少14.3个百分点,秋季偏多20.8个百分点,冬季偏少7个百分点;以武都站为代表的陇南、甘南等地春季偏少2.2个百分点,夏季偏少4个百分点,秋季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冬季偏多4.7个百分点。

(见表三)。

表三代表站2006年降水量年内分配

站名

2006年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数

多年平均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数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张掖

6.3

15.8

75.4

2.6

5.5

31.4

56.4

6.7

兰州

10.1

34.4

39.7

15.8

3.8

29.1

58.5

8.6

西峰

5.9

14.3

75.4

4.5

5.3

28.6

54.6

11.5

武都

1.8

30.5

54.1

13.7

4.0

34.5

52.5

9.0

(二)地表水资源

1.自产地表水资源量

2006年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12.188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6.7毫米,产水模数4.6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2.139亿立方米比较,减少69.951亿立方米,减少了24.8%,与上年比较减少了28.1%。

(见表四、附表6、附表7、附表8、附图4)。

2006年内陆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64.53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3.9毫米,产水模数2.3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6.616亿立方米比较,增加7.920亿立方米,增加了14.0%。

其中疏勒河增加3.650亿立方米,黑河增加1.527亿立方米,石羊河增加2.743亿立方米。

与上年比较,疏勒河增加了1.3%,黑河减少了0.8%,石羊河增加了1.6%。

2006年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92.18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63.2毫米,产水模数6.3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25.159亿立方米比较,减少32.973亿立方米,减少了26.3%。

按流域三级区划分,河源至玛曲、玛曲至龙羊峡、大夏河、洮河、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兰州至下河沿、清水河与苦水河、北洛河状头以上、泾河张家山以上、渭河宝鸡峡以上比多年平均值均有所减少,减少最多的是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减少了54.1%;大通河享堂以上、湟水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增加了82.2%、71.1%。

与上年比较,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减少了33.0%,减少最多的是渭河宝鸡峡以上,减少了46.1%;增加最多的是清水河与苦水河,总共增加了51.5%。

2006年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5.46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44.1毫米,产水模数1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0.364亿立方米比较,减少44.898亿立方米,减少了44.7%,其中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减少44.746亿立方米,汉江丹江口以上减少0.152亿立方米。

与上年比较,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减少了40.7%,其中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减少了40.7%,汉江丹江口以上增加了33.1%。

表四2006年流域一级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

径流深

(毫米)

当年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

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

与上年

比较

(±%)

与多年

平均比较

(±%)

频率

(%)

内陆河

23.9

64.536

56.616

0.6

14.0

15.6

黄河

63.2

92.186

125.159

-33.0

-26.3

84.8

长江

144.1

55.466

100.364

-40.7

-44.7

93.7

全省

46.7

212.188

282.139

-28.1

-24.8

87.6

2006年行政分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分布情况:

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定西市、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甘南州、陇南市9个市(州)均有所减少,减少最多的是临夏州为58.3%,其次是陇南市为54.6%;河西5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均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是金昌市为29.6%,其次是武威市为18.1%。

与上年比较,除酒泉市增加1.7%,金昌市增加19.9%,武威市增加3.2%外,其余各市(州)均有所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陇南市为46.1%,其次是天水市为45.1%。

2.自产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1)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2006年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频率为87.6%,属偏枯年。

2006年内陆河流域频率为15.6%,属偏丰年,其中疏勒河频率为16.5%,属偏丰年;黑河频率为29.3%,属偏丰年;石羊河频率为20.4%,属偏丰年。

2006年黄河流域频率为84.8%,属偏枯年,按流域三级区划分,其中大通河享堂以上、湟水为偏丰年,河源至玛曲、玛曲至龙羊峡、清水河与苦水河为平水年,大夏河、洮河、泾河张家山以上、渭河宝鸡峡以上为偏枯年,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兰州至下河沿、北洛河状头以上为枯水年。

2006年长江流域频率为93.7%,属枯水年,其中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频率为93.7%,属枯水年;汉江丹江口以上频率为69.4%,属偏枯年。

(2)主要江河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

内陆河流域的疏勒河昌马堡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3.9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60.7%,属丰水年;黑河莺落峡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8.2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14.2%,属偏丰年;石羊河水系的西大河站天然年径流量为2.65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68.6%,属丰水年;西营河九条岭站天然年径流量为4.09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29.7%,属偏丰年;杂木河杂木寺站天然年径流量2.86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了20.7%,属偏丰年;古浪河古浪站天然年径流量为0.43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38.7%,属枯水年。

黄河流域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天然来水量丰枯差异较大。

洮河红旗站天然年径流量为36.1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25.2%,属偏枯年;祖厉河靖远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17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1.2%,属偏枯年;泾河杨家坪站天然年径流量4.61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7%,属偏枯年;马莲河雨落坪站天然年径流量为3.0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5.4%,属偏枯年。

长江流域嘉陵江谈家庄站天然年径流量为8.03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3.4%,属偏枯年;白龙江武都站天然年径流量29.7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了28.1%,属枯水年。

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

全省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水量集中,冬春水量小,春末夏初干旱,是我省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的基本特点。

2006年,杂木河、黄河兰州段、祖厉河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5—8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数分别为69.1%、43.2%、69.2%;昌马河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6—9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数为71.5%;黑河、石羊河蔡旗段、洮河、黄河玛曲段、马莲河、泾河、渭河、白龙江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7—10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在49.3%—68.6%之间。

4.入、出境水资源量

2006年全省入境水资源量293.35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287.328亿立方米增加6.024亿立方米。

内陆河流域黑河入境水资源量15.579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入境水资源量249.554亿立方米,其中大通河享堂以上26.760亿立方米,湟水14.040亿立方米,大夏河0.955亿立方米,洮河1.138亿立方米,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204.898亿立方米,兰州至下河沿0.057亿立方米,泾河张家山以上1.458亿立方米,渭河宝鸡峡以上0.24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广元昭化以上入境水资源量28.219亿立方米。

2006年全省出境水资源量383.652亿立方米。

内陆河流域黑河正义峡水文站按照自然年下泄水量为11.26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出境水资源量294.194亿立方米,其中兰州至下河沿278.135亿立方米,清水河与苦水河0.148亿立方米,北洛河状头以上0.300亿立方米,泾河张家山以上7.393亿立方米,渭河宝鸡峡以上8.21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出境水资源量78.198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77.991亿立方米,汉江丹江口以上0.207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6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28.748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95.656亿立方米,平原区48.14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5.0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120.551亿立方米,不重复计算量8.1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7.302亿立方米增加0.895亿立方米,增加了12.2%。

(见附表9、附表10)。

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54.029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21.611亿立方米,平原区47.320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4.90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49.809亿立方米,不重复计算量4.22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4.675亿立方米减少0.455亿立方米,减少了9.7%。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43.167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42.493亿立方米,平原区0.82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1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39.190亿立方米,不重复计算量3.97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627亿立方米增加1.350亿立方米,增加了51.4%。

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31.552亿立方米,全部为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41.504亿立方米减少9.952亿立方米,减少了24.0%;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重复计算量31.552亿立方米,即没有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并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

200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20.38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289.441亿立方米减少69.056亿立方米,减少了23.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12.188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8.197亿立方米。

(见表五、附表11、附表12)。

2006年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总量68.75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1.291亿立方米增加7.465亿立方米,增加了12.2%,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4.536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4.220亿立方米。

2006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127.786亿立方米减少31.623亿立方米,减少了24.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2.186亿立方米,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3.977亿立方米。

200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55.466亿立方米,全部为地表水资源量。

比多年平均值100.364亿立方米减少44.898亿立方米,减少了44.7%。

分区

降水总量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地表水

不重复地下水

合计

全省

1130.175

212.188

8.197

220.385

内陆河

310.278

64.536

4.220

68.756

黄河

625.285

92.186

3.977

96.163

长江

194.612

55.466

 

55.466

表五2006年流域一级区水资源总量表

四蓄水动态分析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06年大中型水库(含刘家峡、碧口及昌马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34.671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减少4.532亿立方米,其中河西地区水库年末蓄水量5.670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减少1.176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水库年末蓄水量27.177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减少3.49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水库年末蓄水量1.825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增加0.142亿立方米。

另外,刘家峡水库年末蓄水量27.090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减少3.310亿立方米,碧口水库年末蓄水量1.680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蓄水量增加0.150亿立方米。

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见表六,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见附表13。

 

表六2006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表单位:

亿立方米

水库

名称

蓄水量

水库

名称

蓄水量

水库

名称

蓄水量

水库

名称

蓄水量

党河

0.3310

双树寺

0.1204

西营河

0.0419

锦屏

0.0086

昌马堡

1.4800

翟寨子

0.0745

南营

0.0581

东峡

0.0123

双塔

0.2510

李桥

0.0326

红崖山

0.2668

崆峒峡

0.0000

赤金峡

0.5520

祁家店

0.0288

黄羊河

0.2113

巴家嘴

0.0272

鸳鸯池

0.1400

西大河

0.2707

大靖峡

0.0442

红河

0.1051

解放村

0.0372

金川峡

0.2208

刘家峡

27.090

晚家峡

0.0394

鹦鸽嘴

0.0773

皇城滩

0.4732

高崖

0.0385

碧口

1.6800

瓦房城

0.9580

(二)河西走廊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2007年1月1日8时与去年同期相比:

酒泉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05米,地下水蓄变量为637万立方米,其中肃州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75米、地下水蓄变量为1306万立方米;金塔盆地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193米、地下水蓄变量为-1066万立方米;玉门踏实盆地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53米、地下水蓄变量为1606万立方米;安西敦煌盆地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024米,地下水蓄变量为1493万立方米。

嘉峪关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44米,地下水蓄变量为284万立方米。

  张掖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104米,地下水蓄变量为2857万立方米,其中甘州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042米、地下水蓄变量为319万立方米;临泽县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048米、地下水蓄变量为398万立方米;高台县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241米、地下水蓄变量为2778万立方米。

  武威市民勤沙漠边缘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71米。

河西走廊(不包含武威市)地下水蓄水量较上年相比,增加了10418.8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蓄水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酒泉市肃州区,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张掖市甘州区。

河西走廊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计算成果见表七,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见附表14。

表七2006年河西走廊平原区地下水蓄变量计算成果表

分区名称

平原区面积

(平方公里)

地下水位变幅

(米)

变幅带给水度

地下水蓄变量

(万立方米)W=100*F*Q

酒泉市合计

23245

0.005

0.05

637

肃州区

3482

0.075

0.05

1306

金塔盆地

1103

-0.193

0.05

-1066

玉门踏实盆地

6060

0.053

0.05

1606

安西敦煌盆地

12600

-0.024

0.05

-1493

嘉峪关市

1298

0.044

0.05

284

张掖市合计

5483

0.104

0.05

2857

甘州区

1521

-0.042

0.05

-319

临泽县

1657

0.048

0.05

398

高台县

2305

0.241

0.05

2778

武威沙漠边缘

-0.271

0.05

合计

30026

3778

五用水调查统计

调查统计对象为本年度的河道外用水,内容包括供水量、用水量和耗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资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水量。

按供水系统分为水利供水工程和自备水源供水工程,自备水源包括工业和城乡供水的自备部分;按水资源性质分为地表水供水工程和地下水供水工程,地表水供水工程按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