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847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员专业知识Word下载.docx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不需再进行检验。

2.1.5 

外加剂:

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减水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须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1.6 

要紧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磅称〔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木抹子,长抹子,铁板、胶皮水管、串桶、塔式起重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墙柱部位:

1、核实墙内预埋件、预留孔洞、水电预埋管线、盒〔槽〕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形。

2、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拼缝处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

3、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

常温下用水潮湿模板。

2.2.2 

梁板部位: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混凝土输送泵的泵管铺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输送管线路宜直,如管道内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堵塞。

3、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除,在浇筑前同时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潮湿,以免木模板吸取混凝土中的水分,阻碍混凝土浇筑后的正常硬化。

2.2.3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要求:

1、项目部已对搅拌站下达任务单,下达任务单时,必须包括工程名称、地点、部位、数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或工期〕、交接班搭接要求,以及供需双方和谐内容,连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一起下达。

2、搅拌站设备试运转正常,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满足要求。

3、搅拌站材料供应充足,专门是指定的水泥品种有足够的储备量或后续供应有保证。

4、搅拌站全部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粉煤灰及外加剂等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

5、搅拌站、浇捣现场和运输车辆之间有可靠的通讯联系手段。

2.2.4 

对所有机具包括混凝土输送泵、振动器〔棒〕经检验试运转正常,并预备一旦显现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人力、物力、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现场砼试块养护池和试块试模预备就绪。

2.2.5 

工长依照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落实浇筑方案。

每个施工人员对浇筑的起点及浇筑的进展方向都做到心中有数,混凝土浇灌令已被批准。

2.2.6 

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天浇筑混凝土。

在天气多变季节施工,为防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物质。

2.2.7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浇筑。

要预备测温监控措施以及防止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因水化热过高、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体积变形产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并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指导施工。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采纳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工艺

作业预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板、墙、楼梯混凝土浇筑秘振捣→养护

采纳商品混凝土浇筑工艺

作业预备→商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查→卸料→泵送至浇筑部位→柱、梁、板、墙、楼梯混凝土浇筑秘振捣→养护

3.2 

作业预备:

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洁净,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

假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潮湿,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闭。

剪力墙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剔除洁净。

3.3 

混凝土现场搅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临时供应不上的应急措施和零星砼的现场拌制,原材料和配合比应与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3.3.1 

依照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称标准。

在上料时车车过磅,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

要过称。

3.3.2 

装料顺序:

一样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

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时,粉状应依照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粗细骨料同时加入;

液状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

3.3.4 

混凝土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经调整后再进行搅拌。

3.3.5 

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泵送等。

2、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连续时刻,不能超过初凝时刻。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至浇筑完毕的连续时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坦顺畅,假设有凹凸不平,应铺垫桥枋。

在楼板施工时,更应铺设专用桥道严禁手推车和人员踩踏钢筋。

3.4 

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3.4.1 

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统计驻场。

3.4.2 

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

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

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4.3 

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

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3.4.4 

搅拌车卸料前不得显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3.5 

泵送混凝土施工

3.5.1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潮湿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3.5.2 

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承诺值范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3.5.3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

幸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那么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3.5.4 

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临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队,再正转、反转一定时刻,待正转顺利后方可连续泵送。

3.5.5 

泵送中途假设停歇时刻超过20分钟,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分钟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纳每隔5分钟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刻停泵〔超过45分钟〕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3.5.6 

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步拆管。

3.5.7 

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3.5.9 

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3.6 

混凝土浇筑的一样要求

3.6.1 

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3.6.2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米时,应采纳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3.6.3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并行筑高度应依照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样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6.4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平均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平均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样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排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3.6.5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时刻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刻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样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3.6.6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看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形,发觉问题应赶忙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3.7 

柱混凝土浇筑

3.7.1 

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平均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截了当倒入模内。

3.7.2 

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操纵在500mm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3.7.3 

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截了当下灰浇筑,超过3米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箍劳。

3.7.4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

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连续浇筑。

3.7.5 

浇筑完毕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7.6 

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3.8 

梁、板混凝土浇筑

3.8.1 

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筑梁,依照梁高分层浇筑成时期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时期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

3.8.2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3.8.3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一直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操纵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3.8.4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连续浇筑。

3.8.5 

施工缝设置:

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

单向板的施工颖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1、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2、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许多于1.2Mpa时,才承诺连续浇筑。

3、在施工缝处连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洁净。

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连续浇筑混凝土。

3.9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3.9.1 

剪力墙墙浇筑,应在底面上平均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3.9.2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刻不应超过2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操纵在60㎝左右,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位置和振动器操作人员数量。

3.9.3 

振动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每一振点的连续时刻经表面出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

振动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显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9.4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混凝土找平。

3.10 

楼梯混凝土浇筑

3.10.1 

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10.3 

施工缝位置: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多层建筑的楼梯,依照结构情形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畴内。

3.11 

混凝土的养护

3.11.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3.11.2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或施工振动。

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用棉布包住,浇水在棉布上养护,以确保立面结构表面保持潮湿状态。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

3.12 

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浇筑起点,按照规范要求随机取样留置抗压和抗渗试验试件。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1 

一样规定

4.1.1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对采纳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28天。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等的规定取值。

4.1.2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下表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4.1.3 

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腔作势、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依照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4.1.4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纳非破旧或局部破旧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4.1.5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4.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4.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

GB175等的规定。

当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许多于一次。

检查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2.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等有关环境爱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质量操纵标准»

GB50164的规定。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

检验方法:

4.2.3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总含量运算书。

一样项目

4.2.4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4.2.5 

一般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一般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

一般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2的规定。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2、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1/4,且不得超过40㎜。

4.2.6 

拌制混凝土宜采纳饮用水;

当采纳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同一水源检查许多于一次。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4.3 

配合比设计

4.3.1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的有关规定,依照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专门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4.3.2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3.3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依照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每个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4.4 

混凝土施工

4.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与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依照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4.2 

对在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留置组数可依照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4.3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承诺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承诺偏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复称。

4.4.4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刻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刻。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全数检查。

观看,检查施工记录。

4.4.5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隙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4.4.6 

后浇带的留置应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4.4.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刻:

对采纳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纳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聚水;

5、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当采纳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刻应依照所采纳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依照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验收标准

5.1 

5.1.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依照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阻碍的严峻程度,按下表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1、建筑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使用性质(即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

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可分为砖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按建筑物的层数分类,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按建筑物承重受力方式分类,可分为墙承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构架式承重结构的建筑物、筒体结构或框架筒体结构的建筑物、以及大空间结构的建筑物。

2、建筑制图的差不多规定是指对图纸幅面、图标和会签栏、比例尺的选用、轴线、尺寸及单位、标高、索引号等所作的具体规定。

3、建筑工程施工图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使用的〝工程语言〞。

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基础施工图、主体结构施工图〕、暖通及空调施工图〔采暖施工图、通风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

各工种的施工图又分为差不多图和详图两部分。

4、建筑设计的差不多要求:

一是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二是采纳合理的技术措施;

三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成效;

四是对建筑物美观的要求;

五是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建筑设计的要紧内容有:

建筑平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以及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

建筑设计须考虑的因素:

一是建筑的受力因素;

二是自然界的阻碍;

三是各种人为因素的阻碍。

5、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依照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的耐久〔年限〕等级;

依照建筑物耐火能力确定的耐火等级;

依照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的重要性等级。

6、建筑一样由基础、墙、柱、梁、板、屋架、门窗、屋面(包括隔热、保温、防水层)、楼梯、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