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02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docx

届高考历史必修过关复习训练题8

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

过关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80分)

1.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葡萄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D.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4.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航路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5.“……幸而一路上都是顺风,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

水手们越来越不安。

……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他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他的计算,已经应该到达日本了。

10月9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

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

”材料中的“他”及其航行结果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到达印度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

6.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现了美洲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7.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世界各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暴跌

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①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引起了“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揭开了欧洲列强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④结束了世界各地和各种文明间相互孤立和隔绝的状态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

9.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10.掌握着17世纪的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西班牙人B.荷兰人C.英国人D.法国人

11.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其矛头指向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法国

12.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充满了暴力、血腥和罪恶,表现为①进行欺骗性贸易②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③进行黑人奴隶贸易④进行鸦片走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1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

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

”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15.英国的工业革命从以下哪个部门率先开始A.制呢业B.采煤业C.棉纺织业D.陶瓷业

16.推动英国工业革命迅速深入地开展,使得建立工厂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少的重大发明是A.手摇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蒸汽机车D.汽船

17.工业革命的诸多重大发明中,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骡机B.改良蒸汽机C.水力纺纱机D.汽船

18.工业革命减少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依赖,生产力因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人类进入了A.蒸汽时代B.钢铁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19.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0.能表明蒸汽时代到来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1.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步向外扩展。

紧随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①俄国②法国③美国④日本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2.工业革命开始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主要目的是

A.掠夺黄金、白银等财富B.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C.输出资本D.扩张版图

23.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

24.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中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5.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最终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他们赖以征服世界,并使世界形成紧密联系的主要工具是A.廉价商品B.坚船利炮C.人文思想D.宗教精神

26.史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

2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8.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使用B.内燃机驱动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石油化工工业兴起D.钢铁工业取得巨大进步

3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设备工业高速发展。

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大王是A.法拉第B.卡尔·本茨C.爱迪生D.莱特兄弟

3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

①汽船②汽车③电灯④骡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①汽车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纺织工业④石油化工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在A.轻纺工业获得新的发展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部门C.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D.机器工业取代手工工业

3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普及B.垄断组织形成并迅速发展C.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福利制度国家在欧美大量出现

35.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大约80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

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人人数的增加       B.开采技术的进步 C.石油行业的利润丰厚   D.内燃机的发明 

36.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37.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

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

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8.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D.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大量创新

39.《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40.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过关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20分)

41.简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

过关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80分)

1.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B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葡萄牙D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D.居欧洲商业中心地位C

4.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航路的是A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5.“……幸而一路上都是顺风,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

水手们越来越不安。

……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他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他的计算,已经应该到达日本了。

10月9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

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

”材料中的“他”及其航行结果是B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到达印度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

6.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B

A.发现了美洲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7.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世界各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暴跌D

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①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引起了“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③揭开了欧洲列强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④结束了世界各地和各种文明间相互孤立和隔绝的状态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D

9.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10.掌握着17世纪的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B

A.西班牙人B.荷兰人C.英国人D.法国人

11.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其矛头指向C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法国

12.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充满了暴力、血腥和罪恶,表现为①进行欺骗性贸易②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③进行黑人奴隶贸易④进行鸦片走私D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D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1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

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

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

”这主要说明C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15.英国的工业革命从以下哪个部门率先开始A.制呢业B.采煤业C.棉纺织业D.陶瓷业C

16.推动英国工业革命迅速深入地开展,使得建立工厂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少的重大发明是A.手摇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蒸汽机车D.汽船B

17.工业革命的诸多重大发明中,不属于英国人的是D

A.骡机B.改良蒸汽机C.水力纺纱机D.汽船

18.工业革命减少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依赖,生产力因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人类进入了A.蒸汽时代B.钢铁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A

19.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C

20.能表明蒸汽时代到来的是A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1.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步向外扩展。

紧随英国之后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①俄国②法国③美国④日本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D

22.工业革命开始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主要目的是B

 

A.掠夺黄金、白银等财富B.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C.输出资本D.扩张版图

23.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B

 

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

24.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8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中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C

25.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最终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他们赖以征服世界,并使世界形成紧密联系的主要工具是A.廉价商品B.坚船利炮C.人文思想D.宗教精神A

26.史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B

2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C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8.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B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使用B.内燃机驱动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石油化工工业兴起D.钢铁工业取得巨大进步A

3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设备工业高速发展。

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作出巨大贡献的发明大王是A.法拉第B.卡尔·本茨C.爱迪生D.莱特兄弟C

3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C

①汽船②汽车③电灯④骡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其中包括①汽车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纺织工业④石油化工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D

3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在A.轻纺工业获得新的发展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部门C.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D.机器工业取代手工工业B

3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普及B.垄断组织形成并迅速发展C.自由资本主义发展D.福利制度国家在欧美大量出现B

35.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大约80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

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人人数的增加       B.开采技术的进步 C.石油行业的利润丰厚   D.内燃机的发明 D

36.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C

37.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

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

说的“科学时代”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D

38.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而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至今仍广泛存在。

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C.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D.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大量创新D

39.《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A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40.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20分)

41.简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国各地间的交往更为频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13分)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分)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3)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3分)

(4)观察下列图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3分)

图1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图2设在路边的“咖啡茶座”图3文明婚礼

21.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重大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它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出现了大企业、跨国公司等新型的经济组织。

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5分)

(3)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

(3分)

(4)变化:

传统经挤结构的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婚俗礼仪)的变化。

(3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1870年1913年

——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1870—1910年世界船舶数(单位:

百万吨)

材料三世界贸易总额变化(1870-1910年)单位:

10亿法郎

材料四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一些。

不过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