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30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毎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坏垃为组织液

D.钙离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3.如图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f为突触前膜,上面的褶皱是由于释放神经递质形成的

②e属于内环境,当其中的蔗糖含量过低时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③d处进行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

④e处出现了神经递质也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在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②通过作用于垂体b,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激素③钙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減少

C.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身体体矮小、智力低下

5.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

D.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

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8.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幼苗生长状况,图乙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B、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不相同

B.若某植物幼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f

C.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B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B-D对应的浓度区间

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10.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11.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1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森林群落的演替会导致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13.下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Ⅰ和Ⅱ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Ⅰ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D.Ⅰ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1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D.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8.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实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

C.多为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D.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19.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20.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21题—24题为必做题。

第25题和2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情况做答)

21.(6分)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d是细胞。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填字母)。

(3)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填编号)。

(4)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

22.(6分)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

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

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23.(8分)为了探究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科学家曾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将肾上腺素施加到肝脏切片上,发现有大量的葡萄糖生成,生成量较没有施加过肾上腺素的肝脏切片超出许多。

实验二:

将肝脏细胞制成匀浆,并将部分匀浆离心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然后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选择肝脏切片或由肝细胞制成的匀浆为材料,主要理由是肝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2)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肾上腺素具有的作用。

(3)实验二中,涉及的自变量包括;第1组实验表明:

肾上腺素的施加能够酶A的含量;第2组实验表明:

肾上腺素很可能是通过实现它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第3、4组实验表明:

肾上腺素的受体蛋白存在于(上清液、沉淀物)中。

(4)科学家在进行实验二时,发现施加过肾上腺素的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均检测到物质X,将物质X直接添加到其对照实验中,发现酶A的相对含量明显上升。

请推测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机理是。

24.(9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结构。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鹰属于第营养级。

(2)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麻雀和蝗虫的种间关系为,若麻雀所获得的能量3/4来自于牧草,1/4来自于蝗虫,则麻雀每增长10g,至少需要消耗牧草g。

(3)当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减少,主要原因是。

(4)狼和野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这体现出信息具有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多代选择的结果是反应敏捷的野兔和跑得快的狼均得以生存,这说明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

三、选考题:

25.【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Ⅰ.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小题共6分。

(1)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流程为: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卤汤装瓶→加盐腌制→密封腌制

B.在毛霉生长期间应将温度控制在18-25℃,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C.因豆腐的含水量、发酵条件及加辅料的不同,可制成不同风味的腐乳

D.腐乳制作过程中要防杂菌污染,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常用干热灭菌

(2)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

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3)在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常常加入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主要为细菌提供氮源

B.刚果红染液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加入前需要将刚果红溶液灭菌

D.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Ⅱ.(15分)已知青蒿素,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挥发;而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

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理由是;并且通常在提取前将黄花蒿茎叶进行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干燥过程应控制好和时间,以防止青蒿素分解。

②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加热以防止燃烧、爆炸;所得液体浓缩前需进行。

③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气蒸馏中的法,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加入NaCl(目的是)、Na2SO4;要提高玫瑰精油的产品质量,应采用的措施是。

26.【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Ⅰ.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小题共6分。

(1)中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B.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

C.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

D.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

(2)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生物武器用微生物、毒素、干扰速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3)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Ⅱ.(15分)下图为绿色荧光小鼠制备流程图,Gfp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请分析回答:

①基因表达载体包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

Gfp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能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从而实现过程。

②图中载体上的NEO基因是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图中步骤③所用的G418是一种抗生素(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添加G418的目的是。

③图中所用的胚胎干细胞来自于。

④图中步骤⑤要将细胞注射入图中囊胚的位置,图中步骤⑥胚胎移植前要对代孕母鼠进行处理。

⑤可以使用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鉴定小鼠是否存在绿色荧光蛋白。

 

驻马店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BCDAB6—10CCDAC11—15BCCBD16—20CDCCB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21题—24题为必考题,没有标注的每空1分。

第25题和2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情况做答。

共50分)

21、(6分)

(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 效应T

(2)b、c、d、e、g

(3)④

(4)b 免疫缺陷病

22、(6分)

(1)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

23、(8分)

(1)(肝)糖原

(2)促进(肝)糖原分解

(3)有无肾上腺素、有无添加酶B、不同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增加促进酶B转化为酶A沉淀物

(4)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物质X→酶B转化为酶A→糖原分解(2分)

24、(9分)

(1)水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三、四

(2)能量流动关系捕食和竞争 100

(3)能量更多的以较长的食物链流向鹰,鹰获得的能量减少(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共同进化

选做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非选择题15分,共21分)

25、Ⅰ.(每小题2分,共6分)

(1)C

(2)B(3)A

Ⅱ.(没有标注的每空2分,共15分)

(1)青蒿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但易溶于有机溶剂(3分) 粉碎 温度

(2)过滤

(3)水中蒸馏 增加水的比重,使油水分层 (严格控制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26、Ⅰ.(每小题2分,共6分)

(1)D

(2)D(3)C

Ⅱ.(没有标注的每空2分,共15分)

(1)标记基因、启动子稳定维持和表达转化(1分)

(2)鉴定和筛选出导入目的基因的胚胎干细胞

(3)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4)内细胞团同期发情

(5)抗原-抗体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