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944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丙烯产量为539.3万吨,同比增长14%,比去年全年产量多7.2万吨。

精甲醇、甲醛的产量增幅超过20%,同比分别增长28.9%和23.4%。

11月份,乙烯产量为53.1万吨,同比增长5.7%,内烯产量为51.9万吨,同比增长7.4%。

4、合成材料

今年前11个月,重点监测的18种合成材料有17种产量增长,且增幅大致保持在15%左右。

塑料树脂总量为1447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聚氯乙烯树脂370万吨,同比增长17.4%;

聚乙烯树脂375.8万吨,同比增长17.5%;

聚内烯树脂387.7万吨,同比增长135%。

合成橡胶114.5万吨,同比增长10.6%。

化学纤维1049.5万吨,同比增长17.6%。

11月份,塑料树脂产量为141.9万吨,同比增长13%,合成橡胶12.1万吨,同比增长23.6%,化学纤维113.7万吨,同比增长22.9%。

5、橡胶制品

今年前11个月,轮胎外胎产量为16736.9万条,同比增长13.5%,比去年全年产量多6908万条,今年前11个月轮胎外胎产量中,子午线轮胎产量为6106.4万条,同比增长37.8%。

胶鞋70529万双,同比降低8.9%。

11月份,轮胎外胎产量为1687.9万条,同比增长15.7%,其中子午线轮胎649.5万条,同比增长39.9%。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化学工业销售产值(现价)为85832亿元,同比增长25.4%,产销率为97.89%,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1858亿元,同比增长24.3%,产销率为98.18%。

(二)2003年化工行业投资分析

今年8、9月份,我国化工产品继续保持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升的运行格局。

9月份国际油价在经过连续4个月的上涨后出现下跌,一些石化产品价格增幅也随之趋缓。

塑料类产品通用料供给充足,价格基本稳定,专用料需求旺盛,价格呈逐步攀升态势。

聚氯乙烯由于下游产业需求增长较快,同时受反倾销立案及胜诉的裁定,价格自2002年初以来一直保持了较大的涨幅,目前上涨势头仍在延续。

预计沧州化工、氯碱化工、北京化二、锦化氯碱、齐鲁石化等相关公司利润将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受供需不平稳及产能扩张的过快影响,聚酯价格一直比较低迷,自年初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企业开工率不高。

但近期受棉花减产的影响,国内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上涨,10月初每50公斤棉花价格已达652.75元,比9月下旬上涨18.3%,较去年同期上涨达68%。

棉花价格的暴涨推动了市场对涤纶短纤的需求,预计聚酯需求有望增加,价格也有望回升。

与聚酯相反,受国内汽车业的迅速发展,橡胶市场价格一路飙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天然橡胶价格上涨35.3%,顺丁橡胶上涨31.77%,涨幅在所有生产资料中为最高。

预计橡胶价格仍有可能继续小幅上扬,一是需求依然旺盛;

二是橡胶生产和出口国泰国近期普降大雨,影响了国际橡胶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

随着冬季的来临,农膜需求量也将出现增长,预计塑料薄膜类产品价格将有所上扬。

去年我国塑料薄膜产量为279.93万吨,同比增长15.4%,预计今年产量有望达310万吨,可予以适当关注。

化肥行业在二季度“非典”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尿素出厂价出现快速下跌,三季度出现明显的止跌回升,目前受北方冬小麦、南方秋种等影响,价格进一步回升,目前多宭厂家尿素出厂价在1250~1300元/吨之间。

由于尿素原料成本仍在高位运行,且今年尿素冬储形势继续被厂商看好(预计合理冬储价将在1200-1250元/吨),预计一段时期内尿素仍将维持高位运行的格局。

全年尿素价格将呈现“~”形走势,并呈前高后低的特点。

尿素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是支撑化肥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此外,目前国内钾肥售价也大幅上涨,上市公司盐湖钾肥已决定提高产品出厂价100元/吨,预计对明年业绩有积极影响。

原油方面,布伦特现货价格从8月末的30美元/桶下滑到9月19日的最低25.51美元/桶,月底又升至28元/桶。

整个9月均价为27.11美元/桶,较上月下降9.3%,较去年同期下降4.5%。

国际成品油市场也呈现相似的波动。

9月份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波动较大,但零售价基本持平。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国内油价经过9月份的调整后,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将会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近一年来,化学工业景气指数呈震荡走高的走势,并在8月份创下了新高,行业景气继续走高主要受原油价格上升及国内下游产品需求拉动的影响。

由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石化行业业绩高峰在2004-2005年,因此,石化行业及其下游相关产业的景气度仍有望维持甚至增加。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

图表18:

近期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波动情况

市场

产品

8月

9月

价格(元/吨)

环比上升(%)

高压聚乙烯

7413.44

2.65

7652.78

3.23

聚丙烯

7160.21

7271.15

1.55

聚氯乙烯

6761.31

4.13

6954.79

2.86

聚酯切片

8627.92

0.45

8635.00

0.08

乙醇

3806.21

0.71

3884.11

2.05

天然橡胶

11777.19

0.55

12368.85

5.02

顺丁橡胶

9693.68

3.25

10126.84

4.47

硫酸

583.51

0.14

571.89

-1.99

纯碱

1270.11

-2.84

1243.57

-2.09

天然橡胶3#

(新加坡)

8695.00

3.80

9166.00

5.46

天然橡胶1#(纽约)

9866.00

/

10474.00

6.16

聚氯乙烯(韩国)

5132.00

7.83

5297.00

数据来源: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二、行业政策分析

欧盟委员会于2002年11月20日发布了欧盟第2076/2002号法规,对今后农药的使用及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

欧盟于1991年、1992年、2000年和2002年陆续发布指令,对各种农药的使用要求、安全评估程序及阶段性计划作了详细规定。

欧盟第2076/2002号法规发布后,将对中国农药出口和农产品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一)法规的主要内容

1、2003年7月25日前应停止使用的320种农药名单,并规定其宽限期不得迟于2003年12月31日。

2、一部分农药的评估期延长至2005年12月31日,另一部分评估期延至2008年12月31日。

在此之前,成员国可允许相关农药投放市场。

3、2007年6月30日之前成员国可以继续使用的农药名单及相应的使用条件。

(二)对我国农药出口的影响

2003年12月31日前应停止使用的320种农药名单中有60多种是我国正在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其中不少是我国常用产品,如三唑磷和氧乐果。

今后,如果含有这些农药的产品出口到欧盟,就可能遭到退货或销毁的危险。

因此,正在准备向欧盟出口农产品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应高度警惕,并提前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农药出口企业也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据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药年产量已达4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杀虫剂产量在我国农药产量中名列第一,年产量约占全国农药总产量的60%。

(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欧盟第2076/2002号法规发布后,实际上相当于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贸易技术壁垒。

由于实施的最后期限不得迟于2003年12月31日,因此这一法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量化,但仍可找出贸易实例进行参照。

据新加坡农粮兽医局统计,目前,新加坡进口蔬菜来源主要有中国、马来西亚等。

2002年,中国超过了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最大蔬菜的来源地,出口创汇达5547万美元。

但中国蔬菜出口面临着农药残留问题。

今年除个别月份外,新加坡检验检疫部门均从我向新出口蔬菜中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个别品种(如菠菜)在某段时间内药残超标严重,数量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每月我向新出口蔬菜平均约110批次,检出药残超标的批次约占4.7%。

药残超标不仅给出口企业造成损失,也给进口商带来很大麻烦。

(四)技术贸易壁垒应予以足够重视

中国有关部门早已注意到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今年8月下旬,海关总署政法司在海关总署威海教育培训基地联合举办了“农药进出口海关管理培训班”。

培训中介绍了进出口农药的商品归类情况和农药基础知识、我国农药管理制度、国际农药管理制度、有关农药贸易的国际公约(PIC、POP'

s公约)以及我国农药进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尽管如此,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业务仍存在反应周期较长的缺陷。

农业专家王素芝指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现象,而是一些国家和贸易实体逐步提高的新指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形成了更高的技术贸易壁垒。

2001年以前,中国一直是蜂蜜的最大出口国,出口份额占世界的50%以上。

2001年以后,欧盟和美国相继提高了对蜂蜜的农药残留标准的要求,致使长期以来稳居世界第一的中国蜂蜜出口大幅下降,阿根廷跃居第一。

如果要恢复中国蜂蜜出口的原有份额,将面临一个从蜜源环境、手工作坊到盛载容器等全方位的产业升级问题。

因此对农产品出口来说,针对某项法规做出反应,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一)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通过鉴定

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对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技术中心与常州市生富公路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项目“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技术及在土工产品方面的应用”鉴定会,于日前在常州市召开。

由国内着名的土工材料、土工工程技术专家和纳米材料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经过认真评审,一致认为:

该项目成果在技术研发和与产品的结合应用有多项创新,提高了我国土工材料质量和工程安全性,解决了国家的需求,生富公司的中试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鉴定获得一致通过。

土工材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型岩土工程材料,分为土工编织布、土工隔栅、盲沟管、土工膜等,在高速公路和防洪堤坝等基础工程中,起到加强和保护土体、过滤、排水、隔离、防渗等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土工材料的质量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安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部、中科院、江苏省科技厅、常州市政府、常州市科技局等有关领导参加了鉴定会,对这项“院地”合作取得的高新技术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坚持以国家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企业难题为目标,与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开展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思路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国产浆液催化剂工业化试用成功

近日,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广州石化共同开发的国产浆液催化剂,在广州石化聚乙烯装置通过工业化试验,标志着国产浆液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

和使用固体催化剂相比,浆液催化剂加料准确而且易于控制、催化剂活性高、产品残留灰分低、产品性能优越、单位产品催化剂成本大大降低等特点,具有同类型固体催化剂

不可比拟的优点。

目前国内的聚乙烯装置大部分使用固体催化剂,国产浆液催化剂的工业化使用,每吨聚乙烯产品的生产成本能降低50元~100元,将给国内聚乙烯生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频繁试验与多方努力,北京化工研究院于2002年7月制造出第一批国产浆液催化剂,并进行了实验室小试,以验证催化剂性能。

2002年11月,由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北京化工研究院、奥达石化开发中心、广州石化及有关专家在北京对催化剂进行了小试评议。

去年年底,广州石化聚乙烯凭借浆液催化剂使用的经验及技术优势,在国产浆液催化剂未进行中试的情况下,大胆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化试验。

共生产了聚乙烯树脂368吨。

在试用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问题,并对一些性能进行了改良和反应器参数优化,为下一步浆液催化剂的完善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攻关方向。

广州石化今年8月份对国产浆液催化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长周期、多牌号生产运行,以考核国产浆液催化剂在生产装置使用的全方位性能。

试用过程中生产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优良。

此举表明,国产浆液催化剂的工业化试用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同类型进口催化剂的水平。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技术总结和项目鉴定准备工作。

四、国际市场情况

2003年国际化工大事回顾:

1、油价一度高位波动运行

2003年第一季度,受委内瑞拉石油工人大罢工和伊拉克局势的双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

至3月中旬,OPEC一揽子油价超过了33美元/桶。

油价的高位运行导致天然气的价格也居高不下。

能源及原料价格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化工行业成本的提高,使化工企业不得不向其下游的用户转移成本。

部分企业转移成本比较成功,经营业绩良好,如陶氏化学等;

另一些公司成本转移则不成功,如从孟山都公司剥离出去的首诺公司。

2、SARS短期影响行业发展

2003年初,SARS疫情突然爆发,使得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迅速减少,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减缓了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步伐,使得原计划在华投资的外商纷纷将项目延期;

二是中国国内和亚洲地区的重要化工行业会议纷纷推迟甚至取消;

三是影响了化工行业的进出口和生产率。

3、反倾销案屡涉化工产品

根据WTO相关的法律条款,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3年1月7日中国商务部对进口己内酰胺和进口苯酐做出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对这两个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以来,反倾销案例陆续到来。

其中包括中国对其他国家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也包括其他国家对原产或出口于中国的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4、欧盟新化学品政策波澜迭起

2003年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新的《化学品政策咨询文件》,并面向全球征询意见。

与两年前的化学品政策白皮书相比较,此次欧盟委员会已经做出了一些让步。

但对化工企业来说,该系统运行的费用问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迫于各方压力,欧盟委员会对草案再次做了适当的修改,最终出台了修改版本,这一版本目前仍然遭到多方非议。

5、日企检修丑闻引发市场失衡

2003年6月以来,东曹、日本石油和三井化学等几家日本大型石化企业相继卷入伪造高压气体装置检修报告的丑闻,引起了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的高度重视。

该事件致使亚洲地区部分石化产品供应短缺,引起了第三季度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

METI将撤销这几家企业的安检认可。

6、企业购并重组风潮依旧

面对较高的能源和原料价格,化工企业不得不尽可能压缩成本,并购或进行资产重组被认为是不错的选择。

2003年化工企业界虽然没有类似前几年的轰动性举动,但并购和重组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放慢的迹象。

这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案例,当属杜邦出售其Invista公司和拜耳剥离其化学品与部分聚合物业务。

7、中日俄石油管线博弈未果

中俄两国从1994年就开始探讨石油管线问题,并于2001年签订可行性研究协议。

然而,由于日本插足和俄罗斯的国内分歧,使得原有望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俄石油管线计划突生变故。

日本的介入加重了俄罗斯从中获利的砝码,使得其对未来管线铺设方向的态度左右不定。

在三方博弈的态势下,也许将会在2004年达成一个均衡,即在新方案中,未来的安纳线输油管道将铺设通往中国大庆的支线。

8、中东石化工业发展提速

由于巨大的原料成本优势,中东地区越来越受到石化巨头的关注。

卡塔尔化学公司宣布,在卡塔尔建立一座世界规模的石化联合企业。

阿托菲纳表示,将进一步增加在中东地区的投资力度。

海湾地区的企业,如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伊朗国家石化公司等纷纷加大了在中东地区的投资力度。

预计2010年前,每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的一半将在海湾国家。

预计到2007年,中东将是全球最大的PE树脂出口地区。

9、研发中心争相落户中国

10月,美国通用电器全球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投入运作。

该研发中心是继美国和印度之后,GE的第三个全球研发中心。

11月,杜邦研究和开发中心也落户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此次杜邦公司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是继在美国本土、日本之后成立的第三家全球性研发中心。

12月,瑞士汽巴特种化学品公司表示,该公司正在计划努力拓展其在亚洲地区的研发力量,在中国大陆的新建研发中心已经启用,在印度的现有研发中心正在扩建。

10、中国原油储备提上议事日程

12月有媒体报道,中国石油储备办公室准备首期投资60亿元,在沿海地区建设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四大基地可能为镇海、岱山、大连、黄岛。

业内人士呼吁多年的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终于提上议事日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预测认为,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的下限为3.8亿吨,上限为4亿吨,届时中国石油产量的下限为1.7亿吨,上限为1.8亿吨。

因此,只有把石油安全战略提高到国家资源安全的高度来运筹,才能在未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五、行业发展趋势

自2002年下半年起,国内化工市场明显好转,其中以下几种产品涨势最猛:

以合成橡胶、聚丙烯(PP)、精对苯二甲酸(PTA)为代表的石化产品;

以二甲苯为代表的苯类产品;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甲醛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品;

以粘胶长丝为代表的化纤产品;

以及尿素等氮肥产品。

价格上涨四种类型

化工产品作为基础消费品,其价格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细究原因也可以发现,导致这些化工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是不尽相同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四种类型,包括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国家政策调控促使价格上涨、反倾销诉讼推动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拉动价格上涨。

一是成本推动型。

由于大多数化工产品是以原油或者油类产品为生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又需要大量的水、电、气、煤,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水、电、气、煤价格的上调都必将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产品价格的水涨船高。

例如以原油为生产原料的苯类产品,受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影响,今年以来价格一路走高,其中二甲苯的价格最高已经达到了5300元/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齐鲁石化(600002)等石化企业均因此扩大了苯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力争在这一轮产品价格上涨中取得最大的收益。

二是政策调控型。

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

国家势必从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考虑,对整个行业进行强有力的政策调控。

以化肥行业为例,近两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鼓励农民施肥的政策;

与此同时国家大规模地关停小化肥厂,整顿化肥市场;

今年以来国家又将硝胺产品列为爆炸品加以管制,用尿素替代硝胺原有的市场份额。

受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和影响,尿素产品一改近几年来的颓势,价格节节攀升,由年初的1280元/吨最高涨至1480元/吨。

云天化(600096)、川化股份(000155)、泸天化(000912)、赤天化(600227)等尿素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随之提高,其中川化股份(000155)更是实现了半年盈利同比增长约100%,位居全行业之首。

三是反倾销诉讼推动型。

我国化工行业总体而言规模较小、基础较弱、科技水平不高,在同国外化工巨头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而国外化工企业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通常采用倾销的手段压低市场价格从而达到冲垮国内企业、独霸国内市场的目的。

因此国内化工企业只有运用反倾销这一法律武器才能有效的保护自身,而反倾销诉讼申请一旦提出,相关产品的价格必将有所上涨。

以异氰酸酯行业为例,自2001年起日韩生产异氰酸酯的企业向中国大规模倾销MDI和TDI,造成国内MDI和TDI价格一路走低,甚至一度接近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国内异氰酸酯生产企业奋起反击,于2002年9月向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提交了反倾销调查申请,受此影响国内MDI和TDI的价格开始一路走高,目前聚合MDI价格已经达到了15000元/吨,纯MDI价格也接近18000元/吨,均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烟台万华(600309)作为国内生产MDI的龙头企业,今年半年实现的盈利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公司预计三季度利润还将增长50%以上。

再以PVC行业为例,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于2002年3月4日向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提交了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来自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四国和台湾地区的共48家企业的进口PVC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3年5月1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裁定上述倾销确实存在,已经对中国大陆相关产业产生实质性损害,并决定采用现金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初裁公布后,PVC价格立刻上涨了200-300元,目前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

四是市场需求上升拉动型。

市场需求上升拉动价格上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国外需求增长拉动产品价格上升。

例如粘胶长丝等化纤产品的出口需求由于欧美关停部分化纤企业而不断增多,化纤产品的价格因此随之上涨,其中粘胶长丝的价格从去年年初至今已经上涨了约6000元/吨,而粘胶短丝的价格也有了不小的涨幅。

新乡化纤(000949)作为国内生产粘胶长丝的龙头企业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受益匪浅,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利润的一半。

另一种是国内需求增加拉动产品价格上涨。

例如国内聚脂生产商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