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947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doc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目的 3

四塔吊性能 3

五塔吊布置情况 4

六塔吊交叉作业概况 6

七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9

八塔吊指挥人员安全措施 9

九施工单位安全措施 10

十塔吊机组安全施工措施 10

十一事故的应急措施 12

十二塔吊平面布置图 13

塔吊防碰撞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建设简介

工程名称

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一期)

项目地点

珠海市高新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施工单位

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珠海华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东德晟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广东华晨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建筑面积

37280.95㎡

栋数/层数

1栋6层

合同价

15851.66万元

2.1工程总体概述

1、建筑工程项目明细表

建筑工程项目明细表

名称

建筑面积/长度(平方米/米)

层数

基底面积

地上

地下

地上

地下

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一期)

7356.10

27665.55

9615.40

6

1

总建筑面积:

37280.95㎡

地上建筑面积:

27665.55㎡

地下建筑面积:

9615.40㎡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工程施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4-2001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8.《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0.《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1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集团公司CI形象标准》

三、编制目的

群体塔吊集中布置,交叉作业为近年来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本工程特点:

规模较大、工期长、场地狭小,四周有三面都是在建工程,不单我项目部内部塔吊覆盖范围重合,且部分塔吊伸入相邻工地与他司塔吊覆盖范围重合。

为了保证塔吊作业安全,响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

为此,我们制定了塔吊平面布置和高度平衡协调方案。

确保各塔吊“错落有致,互不干涉”。

四、塔吊性能

(1)QTZ80

名称

单位

参数

最大起重量

t

6

最大幅度处额定起重量

t

1.3

工作幅度

m

2.5~55

起升高度

固定式

m

40

附着式

m

174

起升

速度

倍率

2倍率

4倍率

起升速度

m/min

8.5

40

80

4.25

20

40

最大起重量

t

3

3

1.5

6

6

3

回转速度

r/min

0.6

变幅速度

m/min

40/20

顶升速度

m/min

0.5

塔机重量

平衡重

t

13.7

整机重量

t

33.2(固定式)

66.2(附着式)

最大回转半径

m

55

最大工作风速

m/s

6

正常工作风速(不大于)

m/min

20

顶升工作风速(不大于)

m/min

12

工作环境

-20~40

五、塔吊布置情况

塔吊

编号

塔吊基础所在的位置

塔吊型号

塔吊起重

高度(M)

1#

B1-B2轴交G-F2轴

广西建机QTZ80(QTZ5513)

40

2#

1轴交B-C轴

广西建机QTZ100(QTZ6012)

55

塔吊平面布置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进度计划安排以及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并考虑尽可能利用塔吊工作半径,共设置4台塔吊,具体位置详见下表及布置平面图。

各塔吊间水平关系表

塔吊编号

臂长(M)

相互关系

水平距离(M)

交叉距离(M)

1#

60

1#与2#

116.2

3.8

60

2#

55

2#与1#

106.2

3.8

各塔吊安装高度关系表

序号

1#塔吊

2#塔吊

首次安装高度

24.5

33

相对高度

24.5

33

相邻高差距离

(m)

比2#塔吊低8.5m

比1#塔吊高8.5m

二次安装高度

16

16

相对高度

40.5

49

相邻高差距离

(m)

比2#塔吊低8.5m

比1#塔吊高8.5m

三次安装高度

16

相对高度

56.5

相邻高差距离

(m)

比2#塔吊高7.5m

最终安装高度

56.5

49

相对高度

56.5

49

相邻高差距离

(m)

比2#塔吊高7.5m

比1#塔吊低8.5m

六、塔吊交叉作业概况

1、塔吊交叉作业:

1#、2#塔吊为两塔交叉作业,交叉距离为3.8m;水平高度差8.5米,最终高度差7.5米。

(1)组织协调与管理、使用

1)组织领导:

成立由项目经理部塔机管理负责人为首和各塔机管理负责人参加的塔机作业指挥中心,负责对施工现场各塔机之间关系的指挥与协调工作。

指挥中心组长:

周文超(13427702186);副组长:

李新明(13902860792);组员:

郑文龙(13112387070)、叶家富(13527229989)、刘子炫(18926928020)

2)塔机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施工现场的塔机使用、维修、顶升和运行工作。

各塔吊管理负责人,负责本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检查评比等项工作,负责向塔机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服从塔机指挥中心的整体部署、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

3)塔机升降根据施工情况协商确定,意见一致后方可进行,且要求各塔的高度要相互错开。

4)加强对塔吊司机的管理:

严把人员关,选派责任心强、有较长驾龄、技术较全面的司机担任驾驶任务。

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塔机司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规定,做到严格自律、一丝不苟,禁止各行其是。

5)加强对信号指挥人员的管理。

各台塔机水平交叉、立体多层次的作业,塔机司机视野有限,有时需要信号传递。

因此信号指挥人员至关重要,必须选派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能够照顾全面的信号指挥人员担任现场的信号指挥工作。

同时必须经相关部门统一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指挥。

6)各塔吊起重臂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开不得小于2m。

7)在日常施工作业时,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以减少同一作业面范围的吊运作业。

8)加强对现场特种工作人员的管理

现场塔吊的安装维修工(包括机械工和电工)、操作工等必须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信号指挥员采用对讲机与司机联系指挥,每台塔吊专设频道,严禁串台互相干扰。

司机应定人定机,严禁私自调整岗位。

因本工程的特殊性,管理人员设定人定点指挥与协调,每天现场均安排2名机械维修工和2名电工值守,现场人员,各就各位,随时可取得联系,塔吊故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9)加强塔吊的维护保养

塔吊进场应严格质量把关,安装后应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维护与保养。

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是不可缺少的,只用不养必将加速设备的磨损与消耗,不正确的维护保养也将会埋下隐患,威胁安全,阻碍其效能的发挥,我们同时进行保养,正确维护与保养的方法、材料工具、时间、执行人员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确保维护与保养不间断的穿插进行。

检查与修理工作。

贯穿于设备管理与使用的全过程。

每台塔吊要求司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周检,月检;维修人员除日常修理外,每月安排一次巡检,分公司组织月检、季度检查等,并做好检查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设备带病运转,不留任何隐患。

(2)群塔运行控制:

1)运行原则

低塔让高塔。

低塔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后塔让先塔。

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动塔让静塔。

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轻车让重车。

在各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

客塔让主塔。

以各栋号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栋号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

2)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

信号不清。

吊物下方有人。

吊物上站人。

埋在地下物。

斜拉斜牵物。

散物捆绑不牢。

立式构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环。

零碎物无容器。

吊装物重量不明。

有起点无落点不准吊。

3)运行控制:

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

对讲机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该频率。

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

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

现场用指挥语言采用普通话。

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指挥错误。

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

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塔机编号,待塔机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

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与被吊物。

塔机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必须环顾相邻塔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

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

起重工在作业前、作业中和交班时,必须对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与鉴定,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

在每次使用完或者非工作状态下,必须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

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及以上,相当于风速达到10.8~13.8m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

七、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1、施工过程中各台塔吊的安全高差不得小于2m。

2、相互交叉的塔吊运转时吊钩绳与大臂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

3、吊装发生矛盾时各塔塔司和司索要做到安全礼让,原则上轻钩躲让重钩,不得有意阻碍其它塔吊运转。

4、严禁多台塔吊同时在交叉区域内吊装作业。

5、各台塔吊的大臂回转时,小车的安全幅度为20m,严禁在此幅度外转臂。

6、各塔吊的起重臂或平衡臂进入交叉区域时,塔司、指挥人员及监护人员都要精力集中,回转不得使用高速,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7.防碰撞措施

(1)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2)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3)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各区域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

(4)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塔同时使用时发生碰撞。

(5)塔吊在起吊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地点时,再将材料运到施工地点时。

(6)塔吊同时作业必须照顾相邻塔吊作业情况,其吊运方向、塔臂转动位置、起吊高度、塔臂作业半径内的交叉作业,并由专业信号工设立限位哨,以控制塔臂的转动位置及角度,同时控制器具的水平吊运。

(7)禁止相邻塔吊同时向同一方向吊运作业,严防吊运物体及吊绳相碰,确保交叉作业安全。

八、塔吊指挥人员安全措施

1、施工单位为每台塔吊配备专职哨工。

2、施工单位在各塔吊交叉区域内设立监护哨,每区的作业层面只设立一名指挥哨,防止令出多人,造成混乱碰撞。

3、监护哨负责交叉作业塔吊的安全运转,监督各塔吊哨工的动作指令,发现指挥错误或存在碰撞隐患时及时向哨工和塔司发出停止信号。

4、监护哨要专人负责,佩带明显标志,站在明显位置,发出的信号要区别于哨工的信号。

5、哨工和塔司要服从指挥监护人员的指挥监护信号。

6、哨工和监护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7、指挥人员和指挥信号必须旗语、哨音同时进行。

8、任何非塔吊指挥人员不得指挥塔吊运转。

9、各塔吊的指挥人员应从佩带的袖标或安全帽上明显区别开,不得混合指挥其它塔吊。

10、塔吊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吊十不吊”的规范,严禁违章指挥。

九、施工单位安全措施

1、施工单位合理设置各台塔吊的吊物区,严禁在交叉区域内设置塔吊吊物区。

2、施工单位应根据塔吊的安全高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前与塔吊单位协商、安排塔吊顶升附着计划。

3、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提供足够的照明条件。

4、施工单位应保证塔吊机组有足够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

5、施工单位应负责协调塔吊的安全高差。

十、塔吊机组安全施工措施

1、机组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2、机组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十不吊”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3、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塔作业。

4、塔吊司机要明确本塔吊指挥人员佩带的标志。

5、塔司要服从哨工的指挥信号,不得擅自操作。

6、对错误的指挥信号和非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有权拒绝操作。

7、严禁非塔吊司机上塔操作。

8、塔吊每次运转前,机组人员必须进行空运转,确保塔吊正常运转。

9、起升、回转、变幅应分别进行操作,严禁多项操作同时进行。

10、塔吊运转完毕要将大钩提升到最高限度,小车拉回起重臂根部,起重臂顺向风源;如其它塔吊仍在运转,起重臂停放位置不得影响其它塔吊的正常运转。

11、各塔吊应分别安装警示灯和警示旗,塔司做每个动作之前应先观察周围塔吊起重臂位置,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12、施工单位要召开专门的安全布置会,对塔吊、哨工及指挥监护人员作特殊的安全交底。

十一、事故的应急措施

1、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和影响:

(1)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有倒塌、倾覆,吊装设备、构件、材料坠落伤人,人体高空坠落,高空坠物伤人,电击伤人、高压线撞击、建筑物撞击等。

(2)出现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塔吊使用高度和吊臂长度较大,如出现倾覆或高空坠物事故,极有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输电线路、一般或危险库场(如易燃、易爆或化学有毒品仓)、公共场所,繁华街市、各类禁区等。

如有上述环境,应详细叙述并注明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危害及隐患和成立应急救援组。

组长:

周文超(13427702186)副组长:

李新明(13902860792)

组员:

刘子炫  郑文龙  陈玉光

火警:

119医院救护:

120

报警电话:

110现场负责人电话:

13016328929

2、应急程序:

重大事故→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切断电源,同时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成立指挥部(组)→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善后处理。

一般伤害事故→首先发现者大声呼救,切断电源→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系有关人员→实施紧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等→事故调查处理。

3、事故的应急处置:

1)倾覆倒塌:

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发现者立即用对讲机向有关人员汇报或报警,切断相关电源;按照应急程序处理,指挥部门迅速成立;有关人员迅速与容桂门诊部联系要求派遣医生到工地和联系120急救中心;迅速判断事故的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的方法施救。

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二次倒塌伤人,必要时要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措施;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是否死亡应由医生来判断;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塌机影响范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并组织治安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范围,同时疏通救护车通道;发现事故预兆后,应急救援技术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抢险措施,并以最快速度实施抢救,密切注意周边环境,是否有输电线路,繁华街市,危险品或化学品仓。

如一旦有事故发生,判断对其影响的危险程度,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防范措施。

必然要时报警110、报消防电话119或市应急救援指挥部。

及时疏散无关人员并作警戒,预防事故进一步扩大;当110、119、120等专业人员到达后,指挥部应指派人员汇报当前事故状态和已采取的措施,协助专业人员实施救援并听从他们的指挥。

2)塔吊构件摔落伤人:

发现者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给伤者及时止血,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迅速解救伤员。

因此类伤害多有骨折现象发生,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3)吊装设备构件材料坠落伤人或挤压碰撞:

发现者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给伤者及时止血,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迅速解救伤员。

因此类伤害多有骨折现象发生,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4)高空坠物:

发现者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给伤者及时止血,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迅速解救伤员。

因此类伤害多有骨折现象发生,因此在施救过程中要特别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5)触电伤人:

最早发现者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方法:

条件许可应首先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布绑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按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如是一时昏迷,但未失去知觉,让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面静卧休息;如已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或虽有呼吸但比较困难,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有关人员迅速与容桂医院联系或报120急救中心;急救人员按照救护常识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过程中,不要放弃和停止施救,是否死亡应由医生判断。

4、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救援措施:

1)触碰高压线路:

当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发现者立即用对讲机向有关人员汇报或报警,如有可能切断相关电源;按照应急程序处置,指挥部门迅速成立;有关人员迅速与容桂门诊部联系要求派遣医生到工地和联系列120急救中心;迅速判断事故的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的方法施救。

在救护过程中要注意地面跨步是否压电击伤人,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措施;指挥部迅速派出工地电工联系供电部门,切断该区高压线路电源,以免进一步扩大事故。

在未能确认电源被断开前,由电工指挥治安保卫人员在以高压线落地点为中心,半径20米范围内设置警戒区域,任何人不得进入。

十二、塔吊平面布置图

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第14页共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