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66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整合中外历史上事件素材战役会议等

一、中外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古代史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产生的标志

禹建立夏朝(公元前2070年)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标志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新疆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标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开设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1898年)

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结束的标志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五四运动(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标志

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0世纪20年代)

红军长征开始的标志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1934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底)

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1937年)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揭开了解放战争中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新中国大陆统一的标志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957年)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的标志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

我国改革开放开端的标志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标志

港澳回归(1997年、1999年)

中国第一支海军建立的标志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1949年)

中国成为有核国家的标志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2年)

世界古代史

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646年)

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

明治维新(1868年)

世界近代史

世界由分散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新议会召开(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光荣革命(1688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689年)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北美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美国诞生的标志

《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7月4日)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

改进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领域(1785年)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标志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员成立(1917年11月)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

苏联通过新宪法(193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德战争爆发)的标志

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6月2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943年2月)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2日)

美苏“冷战”开始(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949年,1955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最终崩溃的标志

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苏联解体(1991年底)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中外历史之最、第一

中国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原始居民培育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及白菜、芥菜等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司(后)母戊鼎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武的《孙子兵法》

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时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成书于东汉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东汉华佗发明的“麻沸散”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

南朝祖冲之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

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

唐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朝长安城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

我国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毕升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王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秦赵之间)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长平之战

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

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商朝的甲骨文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秦王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60年)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的《史记》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

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开放于

元朝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元朝(行省制)

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戚继光抗倭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施耐庵的《水浒传》

近代中国同西方的第一次真正较量

中英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近代赔款数额最大的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

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

魏源的《海国图志》

中国最早的近代化军工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最早的近代民用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企业

汉阳铁厂

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李大钊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

南昌起义

中共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组建的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国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百团大战

中国近代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

淮海战役

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影

《定军山》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淞沪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

第一个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苏联

中国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1999年)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2003年)

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

袁隆平(1973年)

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容国团(1959年第25届世乒赛)

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许海峰(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

世界史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世界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的最高峰

(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期间

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文艺复兴的国家

意大利

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

哥伦布

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航路的航海家

达·伽马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

麦哲伦的船队

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美国

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者

拿破仑

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英国

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制造者

史蒂芬孙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

西班牙和葡萄牙

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人

葡萄牙人

18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英国的“宪章运动”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三、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战役

中国史

城濮之战

公元前7世纪,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在城濮大战,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桂陵之战

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大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孙膑为军师,直捣魏都大梁,魏国撤军回救,走到桂陵中了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激战于长平,赵国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虏,绝大部分被坑杀。

从此,东方六国再无力与秦抗衡

官渡之战

200年,袁绍与曹操交战于官渡。

曹操火烧袁军粮草,趁袁军军心动摇之际进攻,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想要统一南北,率军南下与刘备和孙权组成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雅克萨之战

1685年,康熙帝以水陆两军围困雅克萨,抗击入侵我国东北的沙俄军队,并成功阻击了沙俄的援军,迫使守城俄军投降。

清军撤走后,沙俄卷土重来,次年清军再次包围雅克萨,直到沙俄表示愿意和谈。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鸦片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1840年,派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后沿海北上,不断逼近,清军节节失利。

而后中国战败,于1842年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企图侵占朝鲜,入侵中国。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最终清军战败,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年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义和团奋勇抗击,侵略军死伤多人,最后攻占天津,8月攻占北京,清帝西逃,清政府被迫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北伐战争

1926年国民政府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决定出师北伐。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口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日军进军山西,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日军南下徐州,中国军队将日军阻击在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最终歼敌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振奋抗日精神,1940年起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集结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取得了胜利,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抗日战争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于1931年炮轰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后加紧对华北的侵占,于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最终于1945年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抗战的胜利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47万人,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等以徐州为中心指挥华东野战军歼敌55万余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林彪、聂荣臻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术,歼敌52万余人,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北平和平解放,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瞬间崩溃,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南京政权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朝鲜,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政府决定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起,共同抗击侵略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打击下,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世界史

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迦太基战败,史称布匿战争。

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繁荣昌盛

希波战争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向外扩张,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战争胜利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北美殖民地人民在来克星顿与英国殖民军交火,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经过萨拉托加、约克镇等战役,最终美国人民取得胜利。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势力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后,黑人踊跃参军,最终于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美国统一得以维护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发生在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残酷、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经过四年的残酷交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军英勇反击,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二战爆发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苏联军民誓死捍卫斯大林格勒。

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

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号,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东战争

由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种种复杂矛盾,自1948年开始,阿以之间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小范围流血冲突不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四、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中国史

重庆谈判

(1)时间: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2)目的:

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经过: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等的陪同下到重庆谈判

(4)结果:

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第一届全国

政协

(1)时间、地点:

1949年、北平

(2)内容: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和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意义:

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1954年、北京

(2)内容: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意义:

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亚太经合

组织会议

(1)时间、地点:

2001年10月、上海

(2)概况: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世界史

巴黎和会

(1)时间:

1919年

(2)主要参加者:

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美国(威尔逊)

(3)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涉及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方面

(5)作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

(1)时间:

1921—1922年。

(2)中心议题(目的):

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九国公约》的内容: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上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便利

(4)作用: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慕尼黑会议

(1)时间:

1938年9月

(2)参加者: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

(3)内容:

英、法、德、意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影响: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雅尔塔会议

(1)时间:

1945年

(2)主要参加者:

美国(罗斯福)、苏联(斯大林)、英国(丘吉尔)

(3)目的:

为了进一步协调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4)内容: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5)影响:

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确定了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

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年

(2)求同存异: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万隆精神:

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五、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割地

中英《南京条约》

英国割占香港岛

中俄《瑷珲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沙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中俄《改订条约》等五个条约

沙俄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南京条约》

赔款2100万元

《马关条约》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辛丑条约》

赔款白银4.5亿两

开埠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三大不平等条约影响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中外历史上的其他重要文件

《尼布楚条约》

1689年

从法律上规定了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