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69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docx

施工项目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二)、工程地理位置:

项目区耕作区西部,包括:

村、距县城12Km,距乡政府3Km,土地总面积569.77h㎡,其中项目建设规模为532.16h㎡。

(三)、自然条件:

(1)气象:

项目区属于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同时又是山间谷地气候,年平均7-10℃,无霜期平均179d,一般冻土深度85cm,最大冻土深度103cm,农作物为两年三熟。

(2)水文地质:

项目区地处托什干河北岸3级阶地冲洪积平原及平原边缘上,地下含水层主要为砂卵石层,地下水补给来源非常丰富。

地下水流方向顺托什干河谷地向下游,地下水埋深一般在6-10cm以下,灌区内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地下水水质对砼均无腐蚀性。

(3)土壤: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项目区土壤类型以灌於土为主,土层较厚,有效土层1.5m以上,部分地块有轻度盐碱,由于气候原因,有机质分解慢,灌溉渗漏多,部分土壤沙性大。

(4)自然灾害:

春季多风、干旱、时有霜冻,6月上旬时有干热风出现,5、6、7三月有暴雨、冰雹出现,对农田、村庄人畜造成威胁,7-8月有障碍型低温冻害,影响秋熟作物产量,因项目区地处沟谷内,灾害性大风并不多见。

(4)、合同内容: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及各类沟渠配套建筑物、田间道路工程。

(五)实际完成工程量:

土地平整工程:

平整土方128861m3;农田水利工程:

分支渠7105m、改建斗渠6430m、斗渠桥10座、涵桥54座、斗渠节制分水闸12座、分支渠节制分水闸19座、斗渠分水口93座;田间道路工程:

新建田间道12.751km、改建田间道9.389km、生产路9.518km等主要工程项目,经过自检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施工工期:

本工程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全部完成有关工程项目。

二、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优化工程,创建环保现场原则,充分体现出符合生产、生活、安全、消防、环保、卫生、劳动保障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依据现有条件,按照招标文件给定的条件及相关规范进行布置,布置既能满足工程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施工场地和道路,在现有的基础上规划,合理布置施工项目用地,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自然环境,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平面布置。

2、施工道路布置

施工范围内有进场的运输便道,在施工过程中这些道路完全满足工程运输强度及生产运输需要。

3、施工用水

本工程主要用水项目有道路养护用水、砼拌制养护用水和生活用水等。

根据工程用水需要,编制了用水详细计划,供水管按计划接入各施工点并自备有3台离心式水泵作为备用,及时提供施工用水。

5、施工供电

本工程主要用电项目有机械停放保养场、砼搅拌站、试验室以及现场照明等。

该工程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另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供照明用电。

本工程施工期间,室外照明将以高压汞灯、碘钨灯为主;室内照明将以日光灯、白炽灯为主;做到节约用电。

6、工地试验室

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各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所使用的材料及时进行检验、试验,试验室设在本项目区管理营地,并投入足够的试验设备和试验专职技术员,保证本工程及时进行检验、试验。

7、通讯与办公自动化

项目部配备4部对讲机,并给每位工程管理人员各配备1部移动电话,规定每天24小时开机,不得出现停机、关机现象,保证场内、场外施工期间通讯联系畅通,以及各项指令的准确及时传递和信息反馈。

项目部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各2台,用于工程技术文件资料以及各类报表的编制、打印、整理、统计等工作。

8、碴场规划

弃渣场由业主指定,配备1台装载机负责弃料场的平整,以及弃碴场外侧边坡的修整等,弃碴场将派专人负责规划、指挥、维护。

9、消防设施

本工程实施时,将在仓库、施工辅助企业区、备用发电机房、油库、办公生活区等配备足够的消防专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沙箱,组建一支兼职消防队,所有消防设施随时检查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

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联系,一旦发生险情,在自救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及时与消防部门联系求救,并上报有关部门,确保人、财、物及环境的安全。

10、各种信号及警示标志的设置

在项目区内设置一切必需的信号装置,这些信号包括:

标准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指示信号,以及其他监理指示需设立的信号。

在项目施工场地、办公及生产区域悬挂显眼字样及宣传标语、彩旗及各种交通标志、警示牌、安全标志等。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土地平整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网,结合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需要,在施工区域布设施工测量加密控制网。

平面控制加密网以首级网点业主提供的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点作为起算边,布置设四等三角网,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置在牢靠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埋设钢筋砼标墩。

顶部埋设强制对中不锈钢标盘,标墩建好稳定后即进行观测。

施工区原始地形测绘根据工程施工范围,在各项工程施工开工前按规范实测原始地形图,测绘比例尺选择为1:

5000,测量前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安排旁站监督或其它检查方式。

原始地形图测绘完毕后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

原始地形图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及时绘制原始横断面图,横断面的布置依照设计图的布设方式在设计断面间加密布置。

断面中心桩间距按工程结构特征和地形变化情况在5m~30m之间选择。

实测原始地形线剖绘完成后,再依据甲方提供的原始地形图剖绘出相应的勘测原始地形线,对两条地形线进行认真分析比对,并将比对计算的结果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2)土方平整施工

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方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

如存在较大差错时,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25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推土机推土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土地平整采用推土机推土的施工方法,本工程机械推土工作量较大,在较大面积的平整场地施工中,采用两台或三台推土机并列推土,并列推土时,铲刀间距15~30cm,可增加推土量15%-30%。

(3)土方的平衡调配

根据上方测定的高程、挖填区面积、方量,并考虑各种变更因素(如土的松散率、压缩率、沉降量等)进行调整后,即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调配。

土方调配原则:

挖方与填方,寻找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

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运输路线和路程合理,运距最短,总土方运输或运输费用最小,好土必填,用在回填区。

全场调配相协调:

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4)土方调配方法

通过土方计算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可减少重复倒运,即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划分调配区,根据方格网平面图上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计算各调区的土方量标注于图上,计算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距,确定最优调配方案,绘制土方调配图,标出土方调配方向、土方量及平均运距。

依据拟定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施工顺序,组织车辆运输,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现象,同时便于机具的调配,机械化的施工。

2、渠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沟槽开挖→砂砾石铺设→预制渠板→渠板安装→回填→压顶及渠肩→外观检查、放水试验→完工验收

(2)渠道测量放线

(2.1)渠轴线控制

依据给定的高等级坐标点,建立施工导线,校核渠轴线及转点,并严格保护各弯道转点控制点,在施工不受影响面处,沿渠线加密轴线控制点。

(2.2)高程控制

依据给定的高级高程控制点沿渠线每200米设立四等高程控制点,并加密至渠断面,将主控点引至设计断面以外,以备检查校核,各断面及渠系建筑物工程项目施工时,对各控制点做到经常性检查,各测量控制点以水泥桩永久性设置。

(2.3)场地清理

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挖掘机进行清理,自卸车装运到监理指定的地点堆放,清基后及时进行平整压实。

按施工图纸要求回填密实,并报监理工程进行验收。

(3)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的挖深要求选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机械开挖前采用人工清理,土方开挖前,要测量放线,控制好开口线。

(3.1)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的平面位置、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严格控制超挖。

(3.2)边坡修整:

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3.3)渠底修整:

开挖过程中,随时进行标高测量,避免超挖,渠底由人工修整平整。

施工控制要点:

渠道几何尺寸,渠道挖深,渠底标高,轴线位置,渠道坡度及土体无扰动

(3.4)土方回填:

对于渠道高程比两侧田地高的位置,需要补填土,填筑渠身,土方回填时采用人工运土,木夯夯实。

根据具体情况,填土施工按设计断面制作可拆卸钢模,按高程位置安装模板后,再由人工把土料填到模板内,然后用人工木夯夯实,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再拆除钢模,进入下道工序。

(3.5)渠道边坡修整:

以人工修坡为主,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人工边坡修整,个别预留较厚的地方可先用为挖掘机清理,再用人工按设计断面控制线清坡,以保证坡面平顺,无凹凸、尖角或土棱,并符合设计要求。

(3.6)夯实:

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夯实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砂砾石铺设

渠道土方开挖并修整完毕或填筑完毕后,即可进行渠底和坡面砂砾石垫层工作,砂砾石铺设要平整,并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压实度不得小于0.95,砂砾石垫层相对密度不得小于0.75,砂砾石垫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重量应小于砂砾石总重量的10%,砂砾石垫层铺设完成后,先渠底后坡面均匀铺设3cm厚砂垫层,用厚尺刮平压实,再用小板夯拍打密实。

(5)砼板预制

(5.1)施工程序

混凝土搅拌→预制→养护→运输。

(5.2)施工准备

砼拌合站的布置:

砼工程总量较大,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砼浇筑强度较大。

据此在综合加工场内布置砼搅拌站,砼搅拌站占地面积300㎡,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砼搅拌站设置0.4m3砼搅拌机6台。

砼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进行运输。

(5.3)材料的选用

水泥:

水泥质量应符合中国标准GB175-1999,工程上采用的水泥标号应与混凝土设计标号相适应,但不宜低于32.5Mpa。

每批300t水泥完成除7天及28天抗压强度试验及水化热试验以外,所有测试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采购水泥,同时供货方应提供每批水泥的厂方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外加剂:

混凝土中掺入的引气剂,减水剂,缓凝剂,速凝剂应符合中国标准SD108的要求;采用高效增塑剂应符合中国标准SD105的要求。

混凝土中采用的外加剂应优选具有引气,减水缓凝作用的优质复合型外加剂。

所有外加剂宜从同一生产者获取,以保证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外加剂应为液态,并通过试验和试拌和确认所有外加剂是与其它混合料成分相容,同时具有氯化钙的速强剂不应使用。

外加剂都应该具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

每6个月厂商应提交一次生产合格证以证明其材料特性与原来相同。

混凝土拌和用水:

拌和用水中不应含有害成分如油、砂、盐、有机物、酸、碱或其它有害物质。

生产用水通过管道供水,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砂石骨料:

用于混凝土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应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

应有均匀的含水量,粒形应尽量为方园形,避免针片状颗粒。

粒形一般应为方园形,不应有活性骨料,尽量避免针片状颗粒。

含水量应均衡,并小于6%。

(5.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工地试验室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指令,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并将各种配合比试验的配料及拌和、制模和养护等的配合比试验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砼配合比试验内容应根据中国标准GBJ107和SD105用15cm的混凝土立方体进行抗压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和试拌和程序均应按规范进行。

试拌和程序应用以确定满足规范要求的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的最优含量。

每一级混凝土均应准备不少于3个不同的水灰比,每个水灰比作不少于10次试拌和。

应按标准SD105准备出对每一次试拌和作不少于6个试验立方体,每组立方体中的三个分别作7天和28天抗压强度。

对有抗冻或抗渗要求的每一级砼,应按标准SD105作抗渗性和抗冻融试验。

对每一级砼的每一次试拌合的混凝土应作坍落度,密实度沉陷、掺气、析水和砂浆凝固时间。

对每一级混凝土的每一次试拌和分别进行不少于三个试件的7天,28天的抗拉强度和28天的极限拉伸值试验。

(5.5)砼的制备: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该工程所需砼均采用抗冻、抗渗性砼,砼应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几何体满足级配要求,和满足大体积砼的浇筑强度及适应以夏季高气温条件下的砼浇筑等条件。

定秤:

开机前,由搅拌站操作工,根据试验室签发的当班《砼生产安排表》进行定秤,定秤过程中,当班调度、质检员、试验员均到位,定秤时认真审视并最后对定秤过程确认、并在安排表上四方签字。

监理审核后,才能开机生产。

配料:

配料前严格检查所用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砼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或施工配合比,使称量允许偏差值控制在TGPS06-1998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拌和:

投料顺序为:

2~4cm碎石→砂→水泥→0.5~2cm碎石,每盘砼搅拌时间不少于2.5min。

每班第一盘砼增加10~15kg水泥及相应的砂、水。

混凝土搅拌时间按规范规定的时间并不少于90S。

拌和时间的调整必须经试验室批准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

出料:

质检员,对开机前三盘和每隔四小时的出机口温度进行检测,试验员每四小时检查1次塌落度,确保出机混凝土质量。

放料员,对每一盘混凝土的衡量精度,和易性、外观情况、是否有生料等情况均进行认真观察,保证合格砼出站。

(5.6)砼的制作成型

砼按现场试验人员提供的“砼级配单”配料,利用0.4M3拌和机拌制砼,人工手拉车或机动翻斗车运到预制板成型机平台后,人工入仓,经震捣达到设计要求后,再采用人力平板车运到预制板堆放处进行养护。

(5.7)砼的养护

砼的养护工作在砼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为确保砼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施工的养护工作。

用输水管沿渠轴线布设通往各施工现场,并设立养护小组,派专职按时按期对浇筑后的砼进行养护,气温过高时应采取覆盖砂料和草帘,防止阳光直接照射砼表面,并使砂子和草帘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28天。

(5.8)砼运输

根据砼浇筑强度和拌和系统位置等,渠道现浇部分砼水平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浇注现场。

(6)预制板安装

铺筑之前,首先将砼预制板运送到施工作业面上,码放整齐,并留有施工道路。

对砼预制板要进行验收,内外侧表面必须平顺光滑,端面平整并与轴线垂直,不得有翘曲和蜂窝麻面。

安装时采用人工倒运预制板,要求轻拿轻放,避免破坏边角,在安装前,复测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其平整度,如符合要求则进行找平处理,方可进行铺砌工作;安装时应平整方正,完成后检查平整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重新调整。

渠道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封口。

(7)渠道填筑

回填土应严格的控制填土质量,回填土应选用承载力较好的碎石土,戈壁土,角砾土分层回填。

回填厚度为每层不超过25cm,平板振动夯打夯,纵横交错不少于4编,振动夯达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每层按回填土检测标准取样做密实度检验。

3、分水闸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闸室基底平整夯实→砂砾石垫层→浇筑闸墩→闸门安装→交工验收

(2)土方开挖:

闸门基础为浅基础,采用人工开挖,一次挖至基底。

(3)砂砾石垫层:

采用人工摊铺,并灌水拍打密实。

(4)现浇砼振捣:

采用机械集中搅拌,用小型运输车至浇注地点,砼振捣采用自备发电机发电,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密实。

(5)闸门安装

(5.1)钢闸门制作

预埋件采用小型构件可在现场加工制安,钢闸门在专业厂家加工制作,钢闸门制作所需用钢材,焊接材料、外购件应接受监理人的检查,每批到货的材料附有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

并对到货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抽样检验,并报送监理人,焊接材料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必须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启闭机、螺栓外购件轻装轻卸在室内按批号规格分类存放,防止生锈污染和损坏螺纹。

切割和焊接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焊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施焊顺。

钢闸门必须控制好制作、安装时的变形,制作和安装的钢结构尺寸,位置误差应符合图纸规范要求。

闸门在检查验收后,即可运输至现场安装调试,安装前应对门槛门坎进行清理,不得有水泥渣油污及焊渣等,闸门和启闭机在安装前进行调试。

(5.2)闸门静平衡试验:

将闸门自由地吊离地面100mm,通过滑道的中心测量上、下游方向与左右的方向倾斜,单吊点平面闸门的倾斜不超过门高的1/1000且不大于8mm,平面链轮闸门的倾斜不超过门高的1/1500,且不大于3mm。

当超过上述规定时,应予配重调整。

(6)启闭机安装

螺杆式启闭机到场后,应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复测,必要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

安装时根据起吊中心线找正,其纵、横中心线偏差不超过±3mm,高程偏差不超过±5mm,水平偏差不大于0.5/1000。

螺杆与闸门连接前,其不垂直度不大于2/1000,螺杆下端如与滑块装置连接时,其倾斜方向应与后与滑块槽方向一致。

4、涵桥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

施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准确放出基础位置,并在施工中及时复核。

对设计确定的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孔径、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与实际地形地貌有出入的,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必要时进行变更设计。

(2)基础开挖

1)根据图纸所示测量数据进行定位放样,在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并获得认可后开挖基础,预留20cm厚人工清基。

保证基础开挖符合图纸要求及规范有关规定。

2)严格控制平面尺寸和标高,严禁扰动基底。

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

0.5,采用推土机、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

在基槽底面留一层适当厚度土层,以便压实后达到设计标高;石质基坑采用小型松动爆破,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

弃土石、材料及机具堆放设置在距坑顶边缘1.0~2.0m外的地方,且不小于基坑深度,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

3)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时,对基底进行地基检测,如实际基底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当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

(3)基础施工

1)基槽验收合格后,先将浮土清除,若有超挖现象,用砂砾补填夯实。

地基允许承载力不小于设计规定值,若达不到要求,及时反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基坑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混凝土基础按规范规定施工,需要立模时,采用标准化的组合钢模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模板,采用方木支撑加固。

涵洞基础和涵身按图纸要求每隔4~6m设置沉降缝1道。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利用滑槽将混凝土滑入模内,按照混凝土施工作业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浇筑基础顶面时,应控制好流水面高程和大面平整度,。

(4)、涵桥台墙施工

1)立模

涵洞模板采用标准化的组合钢模板。

台墙施工分左、右半幅两部分进行。

立模前进行测量放样,按照测量的轴线和设计标高,拉起施工线,按照设计尺寸立两侧台身模板,立模过程严格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台身模板采用内拉外撑的方法固定。

内拉杆为圆钢,按1.5m×1.5m的间距梅花型布设。

模板底部用15cm×15cm的方木由外侧支撑固定,模板中部用的钢管由两侧斜撑固定,间距1.5m,与内拉杆错开布置。

立模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每隔4~6m设置沉降缝1道,并且与基础的沉降缝一一对应。

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模板上脱模剂涂抹均匀,模板接缝间粘贴海绵双面胶,防止漏浆。

为防止模板部分移位或跑模,确保台墙的直线度和平整度,在模板外预埋地锚,加设立木支撑固定。

模板立毕,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浇注底板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送,采用汽车吊将混凝土吊入模内。

当高度大于2m时,利用串桶将混凝土送入模内。

台墙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

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插入间隔距离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不得漏振和重捣。

振捣时注意观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抽出速度过快可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

同时,由专人负责观察模板的变化,随时检查支撑等,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3)拆模

台身和翼墙侧模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

拆模时要左右对称,自上而下的按顺序进行拆除,拆除中要注意成品保护,避免缺棱掉角的现象发生。

模板拆除后及时用草袋覆盖,专人浇水养护。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对台背进行回填养护。

5、管涵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运输与装卸:

涵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吊具进行;除非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

存放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2)施工阶段

1)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要求。

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挖临时过水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

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

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耽误,无论是何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坏。

2)垫层和基座

砂垫层应压实到设计要求密实度,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灰土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承包人应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其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3)混凝土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4)管涵基础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