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76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docx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技术要求概览doc

精品陈列展览数字化项目

工作要求和技术标准

第一部分数字化采集工作要求

一、安全性

1.拍摄人员不得触碰藏品,在拍摄时应在博物馆方有专业资质人员的陪同下进行拍摄采集;

2.拍摄人员、采集设备应与藏品保持在安全距离,拍摄人员的服装等条件也应符合文物拍摄的要求,如拍摄时应要求佩戴口罩,着软底鞋,不得在拍摄区域内饮水、吸烟与进食;

3.拍摄条件不得低于陈列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粉尘等条件都在文物保护范围之内。

二、真实性

1.拍摄的文物、遗址图像应忠实于文物、遗址本体,不对文物、遗址的图像进行艺术加工;

2.文物拍摄时应采用标准光源,建议采用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3.文物拍摄时加色卡、比例尺,供后期调色和加工参考。

三、适宜性:

采用成熟度高,价格适宜的技术,符合公众服务、宣传教育等用途,适用于互联网端及移动互联网端等设备。

四、高效性:

在保证藏品安全,不影响观众参观的情况下,保证拍摄质量。

快速、高效的完成采集工作,以便满足博物馆在数字化采集现实需求。

第二部分数字化采集技术标准

一、文物高清图片拍摄

1.拍摄对象:

古籍、画稿、图册、平面纹理等二维文物。

2.设备与器材

2.1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发相机(建议设备:

Canon/佳能5DMarkIII)

2.2镜头:

标准镜头(建议:

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

2.3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4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5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6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2.7小型手动转台

2.8不同刻度比例尺

2.9二维滑轨:

适宜二维文物长度的直形双轨。

3.拍摄环境:

拍摄环境的搭建应遵守以下标准,确保文物在安全范围内。

事项

内容

拍摄地点

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不受外界环境光线的影响

拍摄环境

搭建摄影平台,布置灯光,摆放色卡标尺,再次检查用电安全与设备安全,用电线缆应用胶带固定于地面。

拍摄对象的摆放

藏品应垂直固定于平整的物体或是墙体的表面,藏品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m

拍摄距离

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距离不小于被摄藏品的宽度(安全距离)

拍摄温度

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湿度

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4.拍摄流程:

4.1拍摄前的准备:

做好对拍摄对象的地理、天气、环境、交通以及是否允许试用三脚架、闪光灯等前期准备;检查拍摄地点用电安全;检查相机、镜头、色卡、标尺、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二维滑轨等装备是否安装牢固,设备是否完好。

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摆放藏品。

4.2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事项

内容

相机拍摄模式

手动模式(M档)

图片格式

JPEG+RAW

白平衡

自动

对焦模式

单次AF

光圈

f=5.6

感光度

iso=100

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包围曝光模式(±3档)

4.4用移轴拍摄模式进行拍摄时:

将相机安装在立体轨道上,调整相机位置水平放置,相机与被摄藏品保持平行。

用亿像素拍摄方法拍摄完整的亿像素照片时,每平米拍摄100张照片

4.5拍摄后的检查:

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等情况,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收回藏品。

4.6储存和备份:

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

5.采集标准:

5.1亿像素图片的格式:

PSB(大型文件格式)

5.2亿像素图片的尺寸:

不低于1亿像素

5.3亿像素图片的文件大小:

不低于300M(PSB格式)

二、文物360度环视图片拍摄

1.拍摄对象:

青铜金器、陶器等材质无特殊要求的立体可移动文物。

2.设备与器材:

2.1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反机(建议设备:

Canon/佳能5DMarkIII)

2.2镜头:

标准镜头(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

2.3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4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5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6标尺

2.7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2.8柔光箱:

2.9小型手动转台

2.10立体轨道:

适宜三维文物长度的环形双轨

3.拍摄环境:

拍摄环境的搭建应遵守以下标准,确保文物在安全范围内。

事项

内容

拍摄地点

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

采用柔光箱

选择边长、宽、高大于1m的桌子,根据藏品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柔光箱,并放置桌子中心

转台

根据藏品底部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动转台,并放置柔光箱内部,居中水平放置,将带有刻度的标定物放置转盘上方,(标定物放置的位置,标定的圆心要与转盘的圆心重合,以保证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标定物和放在标定中心的藏品不会偏离中心)藏品的大小不同,选择标定物的型号也不同,按被摄展藏品大小,选择25CM或40CM直径的标定物。

藏品由专业人员水平放置转盘中心,并保证整个拍摄过程展藏品安全

拍摄距离

建议距藏品的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

拍摄灯光

分别在柔光箱左侧右侧和上方放置摄影灯,并调整灯光参数已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拍摄温度

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湿度

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4.拍摄流程:

4.1拍摄前的准备:

做好对拍摄对象的地理、天气、环境、交通以及是否允许试用三脚架、闪光灯等前期准备;检查相机、镜头、色卡、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和全景云台等装备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摆放藏品。

4.2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事项

内容

相机拍摄模式

手动模式(M档)

图片格式

JPEG+RAW

白平衡

自动

对焦模式

单次AF

光圈

f=5.6

感光度

iso=100

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包围曝光模式(±3档)

4.4拍摄过程:

拍摄步骤

拍摄内容

第一步

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固定。

三脚与藏品平行摆放,距藏品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

再次检查设备是否安全。

第二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水平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三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底部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上仰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四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顶部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下俯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备注

完整的物体360°全景由36x3=108张照片组成

 

4.5拍摄后的检查:

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等情况。

确认无误后,请库管员收回藏品。

4.6储存和备份:

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

5.采集标准:

5.1360度环拍文件的格式:

由36张JPG图片组成的swf文件

5.2360度环拍文件的尺寸:

单张图片不低于1500万像素

5.3360度环拍文件的文件大小:

swf文件在10M以内

三、文物3D模型建立

1.拍摄对象:

陶瓷、石器、铁器、木质等材质的馆藏文物。

2.设备与器材:

2.1基于多图像的三维文物模型构建方法

2.1.1可控云台: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云台转动以及移动的方向

2.1.2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建议设备:

Canon/佳能5DMarkIII)

2.1.3控制系统:

控制云台转动;

2.1.4镜头:

标准镜头(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

2.1.5相机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1.6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1.7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1.8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2.2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馆藏文物的建模方法

2.2.1可控云台: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控制云台转动以及移动的方向

2.2.2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建议设备:

Canon/佳能5DMarkIII)

2.2.3控制系统:

控制云台转动;

2.2.4镜头:

标准镜头(50mm标准镜头、100mm微距镜头、200mm长焦镜头)

2.2.5相机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2.6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2.7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2.8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2.2.9三维扫描仪:

能够达到扫描精度为微米级别的三维扫描仪,参考型号:

JWSCAN-200.

3.拍摄环境:

温度、湿度、光源等

事项

内容

拍摄地点

选取符合文物展藏品拍摄的场地.

采用柔光箱

选择边长、宽、高大于1m的桌子,根据藏品的体积选择合适的柔光箱,并放置桌子中心

采用转台

根据藏品底部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动转台,并放置柔光箱内部,居中水平放置,将带有刻度的标定物放置转盘上方,(标定物放置的位置,标定的圆心要与转盘的圆心重合,以保证转盘旋转的过程中,标定物和放在标定中心的藏品不会偏离中心)藏品的大小不同,选择标定物的型号也不同,按藏品大小,选择25CM或40CM直径的标定物。

藏品由专业人员水平放置转盘中心,并保证整个拍摄过程藏品安全

拍摄距离

将立体轨道和藏品水平摆放,距藏品离不小于被摄物体的宽度(安全距离)

拍摄灯光

分别在柔光箱左侧右侧和上方放置摄影灯(安全范围内),并调整灯光参数已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拍摄温度

现场安置温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拍摄湿度

现场安置湿度检测设备,在安全范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4.拍摄流程:

拍摄步骤

拍摄内容

第一步

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固定,三脚架与藏品平行摆放,距藏品距离大于三脚架的高度。

第二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由博物馆藏品管理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水平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三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底部中心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上仰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

第四步

调整相机位置,将镜头中心与藏品顶部在一条中心线上,调整相机下俯45°,由专业人员在保证藏品安全的情况下转动转台(根据标定物的刻度从0°开始转动每10°转一次,共计转动36次),每转动一次拍摄一张照片,此方向共计拍摄36张照片;调整相机的角度然后在另外一个角度拍摄36张,直至将物体的所有角度拍摄完整;

备注

完整的物体360°的多图像由36x5=180张照片组成

四、博物馆展线的拍摄

1.拍摄对象:

博物馆展厅内部、外部环境

2.设备与器材:

2.1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建议设备:

Canon/佳能5DMarkIII),或一体化全景摄像设备

2.2镜头:

鱼眼镜头(建议15mm鱼眼镜头)

2.3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4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5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6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3.拍摄环境:

清空拍摄现场与文物展览无关的器物,调整光源到适宜拍摄的亮度。

4.拍摄流程:

4.1拍摄前的准备:

做好对拍摄对象的环境、照明等前期准备;检查相机、镜头、色卡、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和全景云台等装备是否完好;

4.2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事项

内容

相机拍摄模式

手动模式(M档)

图片格式

JPEG+RAW

白平衡

自动

对焦模式

单次AF

光圈

f=8

感光度

iso=100

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包围曝光模式(±3档)

4.4拍摄过程:

拍摄步骤

拍摄内容

第一步

规划展厅内的拍摄线路,并在展厅内做好记录,供后续拍摄执行

第二步

支稳三脚架,对准镜头节点,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路线选取拍摄的理想位置

第三步

单反相机:

水平一圈360°,分别以60°、120°、180°、240°、300°、0°转动相机,水平拍摄6张照片

一体化全景摄像头:

一次成像

第四步

相机上仰90°拍摄一张照片;相机下俯90°拍摄一张照片

备注

完整的球形全景由8张照片(水平6张,天空和地面各1张)

4.5如采用一体化拍摄设备,预先与博物馆方沟通,在展厅内规划出拍摄线路和拍摄机位,利用一体化采集设备在规划好的线路、机位上迅速采集展厅信息。

4.6拍摄后的检查:

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补天图四周是否有足够的细节和纹理、有太阳的那张图是否有耀斑、光晕、补地图检查等情况。

4.7储存和备份:

异机保存两份,并用1000G以上的移动硬盘保存;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

5.采集标准:

5.1全景图片的格式:

TIFF(高位彩色图像格式)

5.2全景图片的尺寸:

8000x4000(长边不低于8000像素的2:

1图片)

5.3全景图片的大小:

不低于5M(JPG格式);不低于20M(TIFF格式)

五、大遗址环境360度全景拍摄

1.拍摄对象:

遗址遗迹、考古现场等室外环境

2.设备与器材:

2.1相机:

全画幅数码单发相机(松下GH4)

2.2镜头:

鱼眼镜头,标准镜头(适马12-24mm镜头,蔡司21mm镜头)

2.3云台:

节点云台(NodalNinja4),球形阻尼云台

2.4三脚架:

全部展开高度不低于160cm(BENRO百诺C474TH10碳纤维)

2.5色卡:

专业校色卡(x-rite爱色丽ColorChecker/DigitalSG140色数码色卡)

2.6摄影灯:

标准光源,D65光源,色温6500K,功率18W

2.7搭载平台:

适宜负载拍摄设备的手推车,或背包式设备。

3.拍摄环境:

在文物遗址保护范围内,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天进行拍摄。

4.拍摄流程:

4.1拍摄前的准备:

检查相机、镜头、色卡、三脚架、清洁工具、快装组件、和全景云台等装备是否完好;

4.2遵照以下参数,设置相机拍摄模式:

事项

内容

相机拍摄模式

手动模式(M档)

图片格式

JPEG+RAW

白平衡

自动

对焦模式

单次AF

光圈

f=8

感光度

iso=100

4.3设置曝光值(试用矩阵测光或平均测光、包围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包围曝光模式(±3档)

4.4拍摄过程:

拍摄步骤

拍摄内容

第一步

规划遗址的拍摄线路,并做好记录,供后续拍摄执行

第二步

选取合适的拍摄机位,将三脚架架好支稳,对准镜头节点,根据预先规划好的路线选取拍摄的理想位置

第三步

水平一圈360°,分别以60°、120°、180°、240°、300°、0°转动相机,水平拍摄6张照片

第四步

相机上仰90°拍摄一张照片;相机下俯90°拍摄一张照片

备注

完整的球形全景由8张照片(水平6张,天空和地面各1张)

4.5拍摄后的检查:

检查曝光值、清晰度,及是否有漏拍,补天图四周是否有足够的细节和纹理、有太阳的那张图是否有耀斑、光晕、补地图检查等情况。

4.6储存和备份:

异机保存两份;在拍摄完毕后第一时间备份原始拍摄素材;备份的文件名称(时间+地点+场景名+图像原始名)填写拍摄工作表格及存储表格。

5.采集标准:

5.1全景图片的格式:

TIFF(高位彩色图像格式)

5.2全景图片的尺寸:

8000x4000(长边不低于8000像素的2:

1图片)

5.3全景图片的大小:

不低于5M(JPG格式);不低于20M(TIFF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