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02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题目。

(3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疼。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才D.如果就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那位老师爱心助学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

B.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C.他整天沉湎于这种低俗的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D.听到儿子考取名牌大学的消息,他真是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美国“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近日拍下了“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上。

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这位艺术家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主要特征,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B.童话和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女娲造人》是一则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D.《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5.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故事的寓意。

(4分)

《伊索寓言》的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狼和小羊》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                  ;《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                         。

 

6.你们班围绕名著《西游记》开展了两项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4分)

【大画西游】某同学根据第五回内容画了一幅画,并用“乱蟠桃行者偷丹”来命名。

有同学指出“行者”应换成“大圣”。

请你说说理由。

(2分)

 

【大话西游】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什么磨难?

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

(2分)

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

我们趁早去来。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15分)

①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②“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③“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

”典礼官说。

④“对!

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

”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⑤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⑥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⑦“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7.第①段中写骗子为皇帝穿新装用了一个“弄”字。

你认为这个词用得好吗?

请说明理由。

(3分)

 

8.“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9.人们为什么都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

(2分)

 

10.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分)

 

11.第⑤段描写了那些托后裙的内臣们的形象。

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从东摸西摸到托着空气开步走,心里会想些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6题。

(15分)

奥利弗与其他鸵鸟

[美]詹姆斯·瑟伯

一天,一只具有权威、态度严厉的鸵鸟向年轻的鸵鸟讲演,认为他们比其他一切物种都优越。

“我们为罗马人所知,”他说,“他们称我们为‘鸵鸟’,我们称他们‘罗马人’,希腊人称我们为‘诚实的鸟’。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因此也是最好的鸟。

所有的听众都大叫起来:

“说得好!

说得好!

”但富有思想的鸵鸟奥利弗没有欢呼。

“我们不能像蜂鸟那样向后飞。

”他大声说。

“蜂鸟向后飞是撤退,”这个老鸵鸟说,“我们向前飞是前进,我们永远向前进!

“说得好!

说得好!

”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我们生的蛋最大,因此也最好。

”这个老学究继续说。

“知更鸟的蛋更漂亮。

”奥利弗说。

“知更鸟的蛋,除了生知更鸟什么都不生,”老鸵鸟说,“知更鸟吃草虫成性。

“说得好!

说得好!

”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我们用四个脚趾走路,而人需要十个。

”这个老学究提醒他的学生说。

“可是人可以坐飞机飞行,而我们却根本不能。

”奥利弗评论说。

老鸵鸟先用左眼,后用右眼,严厉地看了看奥利弗,说:

“人飞得太快。

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后者很快会追上前者,发生相撞。

人永远不会知道,从背后撞他的也是人。

“说得好!

说得好!

”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在危险的时刻,我们可以把头埋进沙子里使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老学究慷慨激昂地说,“别的物种都不能这么做。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看不见人家而人家也看不见我们呢?

”奥利弗问道。

“胡说!

”老鸵鸟叫喊道。

除了奥利弗,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道:

“胡说!

”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老师和学生们都听到一阵令人惊慌的奇怪的声音,这是一种惊雷般的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近。

但是这不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雷声,而是一大群因受惊而狂奔的野象所发出的雷鸣般的轰响。

老鸵鸟与其他所有的鸵鸟——奥利弗除外——都迅速地把头埋进沙子里。

奥利弗躲在了附近的一块石头后边,直到这群狂风暴雨似的野兽过去。

当他出来以后,看到一片沙子、白骨和羽毛——这些就是那个老学究和他的弟子们留下的一切。

然而,为可靠起见,奥利弗开始点名。

可是没有任何回答,最后他点了自己的名字:

“奥利弗。

“说得好!

说得好!

”奥利弗说。

这是沙漠中仅有的声音,除了远处的地平线上渐渐消失的最后一阵隆隆的雷声。

1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上面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13.那只“具有权威、态度严厉的鸵鸟”认为鸵鸟比其他物种优越的理由有哪些?

(4分)

 

14.文中说奥利弗是“富有思想的鸵鸟”,请概括指出他的这种“富有思想”的内涵。

(3分)

 

15.“‘说得好!

说得好!

’其他所有的鸵鸟都叫喊起来,除了奥利弗。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3分)

 

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有“鸵鸟政策”一词。

请根据文中描写,探究“鸵鸟政策”是什么政策。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19题。

(10分)

江上婴儿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①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

“此其父善②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③,亦必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①引:

牵。

②善:

擅长。

③任物:

处理事情。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        )

(2)人问其故(        )

(3)其父虽善游(        )

18.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是“ ”。

(3分) 

19.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4分)

 

三、写作(40分)

20.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

“如果你肯救我一命,那么请你分担一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

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

马哭着说:

“真倒霉!

我怎么这样不幸?

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是啊,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请以“帮助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第六单元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

1.

(1)hè 

(2)掂 踮 (3)B

2.B 解析B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一般是指坏事情。

无论是从语义上讲还是从感情色彩上讲,都与句意不符。

3.B 解析B项缺少宾语,可在句子最后加上“的照片”。

4.C 解析C项,《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不是寓言。

5.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6.【大画西游】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之后唐僧才给他起了个禅名,称为“行者”,因此此处不能用“行者”命名。

(或:

大闹天宫时石猴自封为“齐天大圣”,所以此处用“大圣”合适)

【大话西游】“磨难”:

唐僧被红孩儿捉走。

“人情世故”:

孙悟空想利用和牛魔王的关系救师父。

二、阅读理解

7.解析要看词语的准确性、形象性,指明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弄”字用得好。

一个“弄”字,与上文的“装作”、下文的“好像”“系”相互照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骗子装模作样的形象,从而对表现皇帝的昏庸愚蠢起到有力的衬托作用。

8.解析从文学作品中人物行为折射人物情感、心理、性格的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皇上在镜子面前转身扭腰,是装出欣赏自己的新衣服的样子,以便掩饰自己看不到新装的事实。

这反映了他虚伪、愚蠢而又荒唐的性格特点。

9.解析结合前文骗子所说的新装的特性揣摩人物心理。

参考答案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谁也不愿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10.解析要结合小孩子的特点分析原因,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小孩子天真单纯,无私无畏,所以讲真话。

这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敢于讲真话。

11.解析可以模仿文中大臣和皇帝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描写。

要点明看不见的事实、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假装看见的愚蠢、装到底的虚伪。

参考答案我怎么看不见新衣呢?

难道我就那么愚蠢?

且不管它,说不定我能摸着后裙呢!

哎呀,这后裙到底在哪里呢?

难道我真的不称职?

或许根本没有这件新衣。

管它呢,我就装作拾起后裙吧,那些愚蠢而不称职的家伙是看不出我在装的。

好了,皇帝要走了,看样子我是真的拾起后裙了。

就是没有,我也要装到底,不能让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

12.鸵鸟奥利弗因能客观冷静地看待事物、看待自己而幸免于难,其他鸵鸟却因不敢正视现实而死于非命。

13.

(1)“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2)“我们生的蛋最大”;(3)“我们用四个脚趾走路”;(4)“在危险的时刻,我们可以把头埋进沙子里使自己什么都看不见”。

14.解析那只“具有权威、态度严厉的鸵鸟”认为鸵鸟比其他物种优越,他依次指出理由后,奥利弗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结合这些意见思考和概括。

参考答案独立自主,善于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清醒冷静。

15.这句话反复出现有强调的作用。

一方面强调了“其他所有的鸵鸟”的愚蠢、轻信、盲目听从别人的说法;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奥利弗的冷静、深思、有主见、不盲从的特点。

16.解析结合“在危险的时刻,我们可以把头埋进沙子里使自己什么都看不见”来思考。

参考答案“鸵鸟政策”指不敢正视现实的政策。

17.

(1)想 

(2)原因 (3)他的

18.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19.任何人对任何事,都有个学习的过程,不能以为与他相关的人掌握了什么,他也就掌握了什么。

对任何一项新的技能,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刻苦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三、写作

20.写作指导在当今全民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批判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社会现象,呼吁人们团结互助,共创和谐,无疑是顺理成章的。

材料所提示的作文主旨是“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认真想想,人们在“帮助别人”,彰显人间“最好的美德”时,有多少值得书写的感人场景、动人事迹,有多少值得赞颂的高尚情操、伟大精神啊!

而“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其间又有多少故事、教训、启示需要我们去讲述、反思、铭记啊!

如对寓言材料进行深入挖掘,更易写出有见地的佳作。

寓言结局悲惨而又极具讽刺性,马的自私冷漠、目光短浅,在某些人身上不是也反映得淋漓尽致吗?

由此,我们既可以从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还可以从正反两面立意。

只要紧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中心就行。

参考例文

最卑微的帮助

李阳失业了,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经济来源,一个月来他一直没有找到新工作。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马路旁的路灯亮得有些刺眼。

路上行人少了,李阳孤独地在街头闲逛,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愈发显得孤单。

前面的天桥下坐着个乞丐,头发脏乱,衣服又脏又破,蜷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阳心头一紧——他们都是被命运抛弃的人,好像汪洋大海中的两个落难者。

他在乞丐面前站了很久,手心里已经被攥得温热的三十元,是他最后的生活费了。

“喂!

”李阳喊道。

乞丐茫然地抬起头,一头长长的乱发下一张轮廓清晰又脏得难以分辨的脸。

“这是给你的,买点吃的吧。

”李阳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都自身难保了,还帮别人,搞不好这乞丐就是个骗子!

但他还是掏出了十元,递给了乞丐。

“给我的?

”乞丐诧异地问。

李阳回答:

“当然是给你的!

“谢谢!

谢谢!

”乞丐不住地道谢。

捧着皱巴巴的十元钱,他眼里有了泪水:

“这几个月,你是第一个帮我的人!

原来我都觉得生活没希望了……”他不说话了。

“不用这么谢我,十元钱,我只能给你十元钱而已……”李阳低着头走开了。

自己能给一个人带去生活的希望,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失败呢?

李阳沉思着。

他往家的方向走去。

巷子里,他看见母亲焦急地站在门口张望,一股暖流融进他的心田。

一个月后,他找到了工作。

尽管他后来一直没再见到过这个乞丐,但他内心非常感谢乞丐那时眼里的泪水。

一点点的帮助看似平凡,却能给别人生活的希望,同时也照亮自己人生的道路。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