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03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docx

一年级下童眼看云南电子教案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有趣的童谣:

1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认识我们云南是一个有着26个民族的省,童谣是我们云南民族风情的一部分。

2.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童谣。

3.学会诵读流传广泛的一些汉族童谣。

4.了解其它一些汉族的童谣。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念课本上的五首童谣。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五首云南汉族童谣,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以前学过或听过童谣吗?

知道什么是童谣吗?

谁来为大家说一说。

2.师: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还想学更多的童谣吗?

3.教师板书今天的课题:

《有趣的童谣》。

二、新授课:

1.教师根据课本向学生介绍云南的一些基本情况:

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共有26个。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童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2.介绍童谣:

教师介绍什么是童谣:

童谣包括儿童唱诵的歌谣和母亲哄孩子时所唱的摇篮曲。

人们常常通过童谣给孩子传授各种知识,同时增进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

1)师:

刚才有的同学们给我们诵读了一些童谣,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汉族童谣。

2)让学生翻到课本第三页,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本上的童谣:

《小老鼠》。

3)让个别学生试着读一读这首童谣。

4)教师带同学们读童谣:

小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叫妈妈,妈妈不在,

叽里咕噜滚下来。

5)学生自由读童谣。

6)教师分别让几个学生读童谣,比一比谁读得好。

4.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另外四首童谣:

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哥哥金钩钩,银钩钩我是小小诸葛亮

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螃蟹哥哥,你的东西分我吃,我是小小诸葛亮,

栽黄秧,一个一个壳壳,我的东西分你吃。

扳开指头算一算,

吃白米,八只八只脚脚,从小挨到老,今天要是不下雨,

青蛙出来讲道理。

求你莫来夹我。

不挨就是短命佬。

就请落到中指上。

5.老师教大家一些童谣的诵读方法:

可参看课本第8页上的方法先示范给学生,再让学生模仿,并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童谣。

三、小小比赛:

教师就刚才学的童谣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诵读比赛。

四、教师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都学会了哪些童谣,你们会念了吗?

练习设计

指名、分组诵读。

板书设计

1流传广泛的汉族童谣

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哥哥金钩钩,银钩钩我是小小诸葛亮

又出太阳又下雨,螃蟹螃蟹哥哥,你的东西分我吃,我是小小诸葛亮,

栽黄秧,一个一个壳壳,我的东西分你吃。

扳开指头算一算,

吃白米,八只八只脚脚,从小挨到老,今天要是不下雨,

青蛙出来讲道理。

求你莫来夹我。

不挨就是短命佬。

就请落到中指上。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有趣的童谣:

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们云南的其他童谣。

2.学会诵读课本上的其他民族的童谣。

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民族的童谣。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会念课本上的童谣。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课本上的童谣,准备一些其他民族的童谣,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导入:

1.同学们前一节课学习了我们汉族的一些童谣,学得都非常好。

同学们还有谁知道其他一些民族的童谣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别的民族的一些童谣。

3.教师板书课题《其他民族童谣欣赏》。

二、学习童谣:

1.师:

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9页,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第一首童谣,看看是否自己以前读过或自己是否会读。

2.指定一名同学试着读童谣《采果季节谣》,其他同学认真听。

3.读完后再让别的同学给先面的同学评价,看是否读得好或是否有错误。

4.教师给大家泛读课本上的童谣,学生跟读。

5.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指定学生起来读童谣,让别的同学仔细看。

7.再让别的学生评价刚才读童谣的同学。

8.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他几首童谣。

三、童谣游戏:

1.大家都学会念这些童谣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

我们2人一组,边念童谣边击掌。

老师先示范,再让学生跟着做。

2.让做的好的学生上来表演。

四、学习其他童谣:

教师出示一些别的民族的童谣,带领大家诵读。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另外一些童谣,大家都很不错。

练习设计

指名、分组诵读。

板书设计

2其他民族童谣欣赏

《人家姑娘哪样美》《摇篮曲》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好玩的游戏:

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游戏的知识。

2.学会“丢手娟”、“跳皮筋”、“拍巴掌”、“踢毽子”女孩子常玩的游戏。

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会课本上的女孩子玩的一些游戏。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手娟,皮筋,毽子。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引入:

师: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都喜欢玩什么游戏?

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提问:

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哪么,女同学都喜欢什么游戏呢?

谁来说一说?

(请女同学发言)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板书:

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二、学习游戏:

1.丢手绢:

1)同学们有没有玩过丢手绢的游戏?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玩的呢?

2)学生回答完后让学生看课本16-17页的游戏介绍。

3)看后再让学生介绍游戏的玩法。

4)教师小结这个游戏的玩法:

游戏时,女孩子围坐成圆圈,拍着手唱《丢手绢》的歌谣,一个女孩子拿着手绢在圈外跑,悄悄地把手绢丢在某个女孩子的身边后,然后围着大家再跑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在这期间,如果有人发现自己身后有手绢,拿起手绢并抓住那个女孩子,这个人就赢了。

输了的人被罚表演节目。

5)学唱《丢手绢》歌:

老师带领大家学唱《丢手绢》的歌,边拍手边唱。

2.跳皮筋:

用同样的方法教会学生跳皮筋这个游戏。

3.《拍巴掌》游戏:

教师教会学生这个游戏。

4.踢毽子:

教师按课本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

三、游戏实践:

教师带领大家到户外做本节课学习的游戏。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了这些多游戏,高兴吗?

以后大家下课后都可以玩这些游戏,有别的游戏的,大家互相学习玩。

练习设计

请同学示范动作,其他同学学习。

板书设计

1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丢手绢

跳皮筋

拍巴掌

踢毽子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好玩的游戏:

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游戏的知识。

2.学会“斗鸡”、“砸三角”、“纸飞机”男孩子常玩的游戏。

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会课本上的男孩子玩的一些游戏。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大学学习了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大家下课以后有没有玩?

好不好玩?

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

上节课学了女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些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好不好?

3)教师板书:

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3)教师让大家说一说男孩子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

二、学习玩法:

1.《斗鸡》游戏:

1)男同学很喜欢这个游戏,谁来说一说这个游戏怎么玩?

2)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根据课本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

2.《砸三角》游戏:

1)师:

同学们有玩过这个游戏吗?

怎么玩呢?

谁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看课本23页的内容,再让学生说玩法。

3)教师小结这个游戏的玩法。

3.《纸飞机》游戏:

1)师:

男同学都会折纸飞机吧?

2)教师介绍:

折好以后把飞机投向高空,让它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4.纸飞机的折法:

教师按课本教学生折纸飞机。

三、游戏实践:

1.教师带领大家到户外玩本节课学的游戏。

2.让学生玩他们自己知道的另外一些游戏。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大家都学得很好,玩得很高兴。

练习设计

请同学示范动作,其他同学学习。

板书设计

2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

斗鸡

砸三角

纸飞机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好玩的游戏:

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一些平时大家都爱玩的游戏的知识。

2.学会“石头、剪子、布”、“挑木棍”、“城门城门几丈高”、“蹲的蹲、站的站”、“东南西北”大家常玩的游戏。

3.了解除课本以外的其它一些游戏。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会课本上的大家喜欢玩的一些游戏。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纸,小棒。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游戏吗?

都喜欢玩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游戏,好不好?

3.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并板书:

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

二、学玩游戏:

1.学习“石头、剪子、布”:

1)同学们都玩过“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谁能具休说一说是怎么玩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捏起拳头代表石头,伸出食指和中指代表剪子,整个手掌打开代表布。

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

孩子们一起说:

“石头、剪子、布”!

同时用手比出石头、剪子、布中的一种手势、看看谁会赢。

3)学生玩这个游戏。

2.游戏“挑木棍”:

1)同学们玩过“挑木棍”这个游戏吗?

谁能说一说?

2)教师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

各自拿出相同数量冰棒棍撒在地上,其中一个孩子用自己留在手上的一根小木棍,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挑动地上这些小木棍。

如果没有碰到别的木棍,那么挑起的小木棍就归自己了;如果碰到了别的小木棍,就要停下来让别的孩子来挑。

3)学生试玩这个游戏,教师指导。

3.“城门城门几丈高”:

1)师:

同学们应该也玩过这个游戏,谁来为我们演示一下?

2)教师说玩法,让同学来演示。

4.“蹲的蹲、站的站”:

1)教师介绍这个游戏的玩法。

2)学生试玩这个游戏。

5.“东南西北”:

1)教师先介绍这个游戏,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东南西北”。

2)用折好的“东南西北”让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

三、游戏实践:

让学生玩一玩刚才学过的这几个游戏。

四、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练习设计

请同学示范动作,其他同学学习。

板书设计

3大家都喜欢玩的游戏

“石头、剪子、布”

“挑木棍”

“城门城门几丈高”

“蹲的蹲、站的站”

“东南西北”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1鸡蛋用草串着卖,

粑粑饼子叫饵块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

2.知道云南第一怪是哪一怪。

3.认识云南的特产,饵块。

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一怪。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引入:

1.师:

同学们知道云南的十八怪吗?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2.师:

同学们知道云南的第一怪吗?

3.学生回答后教书板书:

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

4.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第一怪。

二、学习云南第一怪:

1.师:

同学们请自己先看一看课本35-36页的内容,待会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云南的第一怪是怎么回事。

2.学生读完后让几个学生起来讲解一下“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是怎么一回事。

3.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讲解:

鸡蛋用稻草包裹串起来卖,通常是十个鸡蛋串成一串。

这样包装鸡蛋不易破碎,就像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饵块是一种用米做成的食品,可以切成丝、切成片,可以煮了吃或者炒来吃。

有一种圆形薄饼似的饵块,放在炉子上烤一烤,再抹点酱,吃起来特别香。

4.师:

同学们还知道饵块的别的做法和吃法吗?

(学生交流后汇报)

三、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练习设计

指明说“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1鸡蛋用草串着卖,粑粑饼子叫饵块

不易碎米做的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2石头长到云天外,

山洞能与仙境赛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二怪“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

2.知道云南第二怪是怎么回事。

3.认识云南的一些自然风光。

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二怪。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云南的第一怪,同学们都还记得是哪一怪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云南的另一怪:

“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

(边说边板书)

3.师:

有哪个同学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谁来回答一下。

4.师:

下面就请大家看课本37和38页,先自习一下课本。

二、新授课:

1.师:

同学们看了课文以后知道“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是什么意思了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同学们有到过石林玩的吗?

(有到过的让学生谈一谈石林的情况)昆明市区东南面的石林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那里有形状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高耸入云,有的秀丽多姿,这样的风景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教师用一些石林的图片或电影展示给学生看。

3.师:

同学们有的到过石林,觉得很好玩,有没有别的人到过一些好玩的溶洞玩过吗?

谁来说一说?

4.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云南有许多溶洞与地下河流,这些溶洞里千姿百态的景观以及穿洞而过的地下河流,在灯光的映照下,犹如仙境一般。

2)展示一些云南溶洞的图片或影像给学生看。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四、作业:

找一些反映云南风光或风俗的照片贴在课本上的方框里。

练习设计

画一画云南的风光。

板书设计

2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与仙境赛

高耸入云千姿百态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3花腰斗笠反着戴,

日月星辰披起来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

2.知道云南第三怪是怎么回事。

3.认识云南的一些民族特异的穿戴。

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三怪。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几课都是学云南的十八怪。

同学们学得都很不错,谁来向大家说一说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

2.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

3.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云南的第三怪。

二、新授课:

1.同学们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他们的穿戴是怎么样的,和我们汉族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2.学生讨论后自己发言。

3.教师小结:

1)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

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带的花腰傣姑娘,头上常常戴着一顶奇怪的斗笠,这种斗笠凹面朝天,既挡住了阳光又接住雨水,远远看去,就好像反戴斗笠。

2)生活在丽江的纳西族妇女所穿羊皮披肩的背饰上,有七个圆形彩线绣花布盘,象征日月星辰,因此,纳西族妇女的服饰被称为“披星戴月”,它表现了纳西族妇女勤劳的美德。

3)图片或影像展示一些别的民族的服饰。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练习设计

指明说“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3花腰斗笠反着戴,日月星辰披起来

斗笠服饰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4这边下雨那边晒,

四季衣服同穿戴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

2.知道云南第四怪是怎么回事。

3.认识云南的一些特异的气候。

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四怪。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师:

同学们学习了云南的三怪,有没有人知道云南的第四怪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板书:

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

3.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云南的第四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

二、新课:

1.师:

同学们有谁知道“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师:

同学们说的都不够准确,不够好,请大学看课本42-43,看一看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的。

3.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学看书的结果。

4.教师小结:

“这边下雨那边晒”形容的是云南多变的气候。

在云南,经常可以看到同一座山的两面有着不同的天气,这边太阳高照,那边却下着大雨。

同学们有看到过这种情况吗?

看到的谁来给大学说一说。

云南大部分地区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样的气候使得人们一年四季的衣着没有太大变化,经常在同一天里看到人们有的穿衬衣,有的穿毛衣,有的甚至穿棉衣。

但是一到下雨的时候,气温就会变得很低,被称为“一雨便成冬”。

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

让学生说一说。

三、总结:

师: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

四、作业:

完成课本44页的练习。

练习设计

指名说“这边下雨那边晒”形容的是云南的什么。

板书设计

4这边下雨那边晒,四季衣服同穿戴

气候多变四季如春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5有话不说歌来代,

峡谷溜索比船快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1.向学生介绍云南十八怪中的另一怪“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

2.知道云南第五怪是怎么回事。

3.认识云南的一些习俗。

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道什么是云南的第五怪。

教法

学法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

准备

图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面学过了云南的四怪,还记得吗?

谁来说一说?

2.同学们有知道云南的第五怪的吗?

(学生发言)

3.教师板书:

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南的第五怪:

“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

二、新课:

1同学们有谁知道“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师: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不太清楚,请大家看课本45-46页的内容。

看完后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

云南的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隔山相望的人们互相交流时,唱歌确实要比讲话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云南的少数民族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有没有哪一个同学会唱云南的一些山歌?

会唱的唱给大家听一听。

云南不仅高山峡谷众多,而且峡谷间水流湍急,在这样的水流中行船非常危险。

于是,看似危险的溜索就成为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们最快捷、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有谁见过课本上介绍的溜索或亲自坐过的吗?

有的和大家说一说。

教师图片或影像展示云南的山歌和溜索。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练习设计

指名说为什么用唱歌方式对话,溜索过江。

板书设计

5有话不说歌来代,峡谷溜索比船快

唱歌对话溜索过江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XX年月日

上课时间

20XX年月日

备课教师

李晓林

科目

地方教材

年级(班级)

一年级

课题

云南十八怪:

6火车没有汽车快,

火车最早通国外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