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04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docx

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

2010年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在鉴赏诗词作品时,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词的意象,领会形象所蕴涵的精神内涵。

这个鉴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觉。

鉴赏从诗词作品中获取到具体的、感性的知觉形象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第二阶段是感染。

就是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也即受到诗作的感染。

所谓感染,简言之,就是鉴赏者与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阶段是感触。

感触,就是鉴赏者读诗时所激发出来的感慨与思考。

这可能是对诗词本身形象的感触与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想到对其他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从而深刻理解诗词主题思想。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研读:

(感觉——感染——感触)

那么,解析诗词主题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

总括起来有“八看”。

 

(一)归纳诗词主题思想的方法——“八看”

 

1.看诗题

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常常起到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因此分析诗题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据题可知,作者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在他乡洛阳因听到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从而勾起故园之情:

 

2.看作者:

不熟的作者有注释,熟悉的作者没有注释。

请牢记他们的性格特征。

①李 白——怀才不遇、豪迈奔放。

②杜 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③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

④王 维——淡薄功名,热爱自然。

⑤刘禹锡——今昔对比,国运衰微。

⑥李商隐——意境朦胧,有苦难言。

⑦苏 轼——屡遭贬谪,渴望功业。

⑧陆 游——国土沦丧、悲愤慷慨

⑨辛弃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⑩李清照——国破家亡、凄凄切切

⑾文天祥——忠贞爱国、宁死不屈

——据此,推知诗词主题与此有关。

例如:

2009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主张抗金,却被解官的郁闷情绪,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愤激情感,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3.看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对理解和鉴赏该诗是很有帮助的。

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如,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南宋战乱)、作者经历(做官、贬官、归隐)。

借助注释可以帮助自己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

 

温庭筠《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过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注:

①五丈原:

在今陕西歧山县南,蜀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兵伐魏,病逝于此。

 ②象床宝帐:

祠庙中神龛里的陈设。

③谯周: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后劝后主刘禅降魏。

(刘禅shan,字公嗣,小字阿斗。

公元223——263年在位,计40年。

降魏后封安乐公,乐不思蜀是也)。

从诗题注①看,此诗是诗人经五丈原怀念曾病死于此的诸葛亮而作。

诗中以柳营为典,把诸葛亮比做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

根据注②、注③可知,蜀汉虽有威武铁骑,雄兵数万,无奈后主刘禅昏庸不化,宠信奸佞之徒,堵塞言路;诸葛孔明虽料事如神,竭忠尽智,而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表达诗人对国事虽竭忠尽智,仍无力回天的烈烈忧心和郁郁感情。

 

4.看词语

   一首诗中往往就有那么一两个关键词,而使全诗境界全出,而这一两个词往往又是由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充当。

鉴赏诗歌,我们如果从这些关键词语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

做诗歌鉴赏题时只要抓住了作为诗眼句眼的关键词语,就能很快理解句子含义,如:

2007年(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晚唐均为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

(1)从“晚翠”“落日”“秋声”和“老木”“寒云”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5.看句意

   通过翻译句意,来推断作者思想感情。

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我们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句子表达的意思很熟悉,从而对诗中创造的意境很熟悉悉。

据此,推断作者思想感情是家国之思。

(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6.看典故

   古代诗歌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常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常隐含在古诗中的某些具有暗示性的词语中。

解题时若能理解其中典故,诗歌的思想内容便迎刃而解。

例如:

1996年全国高考题,阿鲁威的元曲《蟾宫曲·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却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审视全曲,可抓住的具有隐含信息的词语应是“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借得”、“赤壁东风”、“南阳卧龙”、“西蜀”、“江东”等。

由这些词语自然得出“曹公”即曹操,“南阳卧龙”即诸葛亮,“借得赤壁东风”是指江东的孙权。

此处不能忽视“紫盖黄旗”这一句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它是指一种紫盖黄旗状的云气,古人认为是天子之气。

所以此诗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曹操、孙权和诸葛亮三位英雄人物。

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7.看风格流派

   古代作家因其诗的风格不同而各属不同流派。

如盛唐诗人就分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在词家来说,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分。

诗词风格,常与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婉约派常常表达浓重的离情别绪,或惜春伤春。

例如2009宁夏固原二模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

雉雊(zhìgòu):

野鸡鸣叫。

  式微:

《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8.这首诗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字共写了那几幅图画?

答:

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

   9.分析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描绘了渭河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诗人渴望归隐,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译文】: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

村中一位老叟。

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

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

吐穗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

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

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

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写作背景】: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王维晚年所写的田园诗。

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一些常见景色:

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极其寻常,作者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

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王维把农村表现得这样平静闲适、悠闲可爱,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诗人渴望归隐,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又如:

全国高考题。

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常用含蓄的手法。

审视全词可知,这首词通过对主人与侍女的问答,写了风雨之夜后对海棠的关心。

作者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绿肥红瘦”应是借代,代花、叶,又可以代人。

所以此诗也可能有对人生美好时光流逝的伤感,或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

此为李清照早期作品,流露的还仅仅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对自然风物,对个人生活。

到后来,就更多了一份国破家亡的浓浓的哀怨之情。

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阅读鉴赏诗歌时应该注意作家的流派,从而准确辨析其艺术技巧,参悟其思想情感的真谛。

8.看试题:

   命题者往往将一些已知信息巧妙地隐藏在问题当中,一方面作为已知或引导条件为你备用,另一方面则提醒考生要所答为所问,不要偏题和答非所问,请各位考生要利用好“问题”。

如2004年全国3卷: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  注]姑苏台:

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试题为: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这里有这样的信息隐藏在其中:

一是告诉你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二是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三是要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二) 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

 

全国I卷

全国Ⅱ卷

新课标·宁夏卷

2004年

唐诗

宋词

 

2005年

唐诗

唐诗

 

2006年

宋诗

宋词

 

2007年

宋词

唐诗

宋诗

2008年

宋诗

宋诗

宋诗

2009年

宋诗

唐诗

宋词

 

    高考关于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往往是唐诗和宋诗交错命题。

掌握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对我们理解诗意有很大帮助。

 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典型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题材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一般的说,唐诗多具抒情性,而宋诗多具哲理性:

1.同写庐山: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2.同写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哲理:

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3.同写春色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

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压抑茁壮成长。

4.同写冬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

人们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同写农家: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哲理:

事情似乎走到绝境,令人一筹莫展;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出现转机,就会有新的希望。

6.同样以水为喻: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是有其原因的,其中都有规律可循。

7.同写江河: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哲理:

新生事物刚刚萌发,就有人敏锐的觉察到,并争相追求。

8.同写读书:

杜 甫:

昔甫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不能只靠书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9.同写江南: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哲理:

人不能骄傲自满,优秀之上还有优秀。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得出如下结论:

唐诗重抒情,宋诗重哲理。

(三)理解诗歌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的途径。

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方法如下:

(1)以意逆志——挖掘词语的深层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欣赏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

孟子说: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意思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在解读字词诗句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语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

这些语汇,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

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成了某一特定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例如全国卷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我们对作者不太熟悉,但是对词中的杜鹃的啼叫声“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很熟悉,对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很熟悉。

据此,推断作者思想感情是游子思乡的情怀。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另外,我们的生活体验,对欣赏古典诗歌也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随时留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诗,就能从作品中领会生活情趣。

如,杜牧《山行》一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不少欣赏者认为“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句最妙,说是从中看到了作者心情之悠闲。

但是,如果我们有过“山行”的经验,就会知道此诗首先写了路途之“远”、气候之“寒”、山径之“险”、天色之“晚”,诗人显然行色匆匆,绝不只是漫步山间,悠闲看景,但诗人在第三句却置天晚、秋寒、山远、径斜于不顾,“停车”赏看枫林,这就凸现了霜染枫叶之美,美景诱人之深,诗人爱赏之切。

这“停”与“行”的矛盾,恐非有山行经验者不能深悟。

所以,我们看到的诗的主旨除美景之外,还要看到诗人在秋季到来之际,没有哀伤感叹,在寒霜普降的秋天,歌颂的却是大自然的秋色之美,不正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到排挤,却不甘沉沦,豪迈向上、英爽俊拔的乐观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2)知人论世——结合作者身世,透视作品主题。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人探究他们的平生经历和思想性格,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特征,这样才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时,要尽量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全面的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比如说,我们在读杜甫《蜀相》诗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人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又如:

2007年全国I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末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

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被贬密州任地方官。

②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解析:

本题考察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感情揣摩词的内容。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答:

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情”的角度:

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

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虽然都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诗中也都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但是由于《书愤》写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风慷慨悲壮;而写《临安春雨初霁》时,作者已经奉宋孝宗之召到了临安,被任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事,所以诗中幽愤之情已经淡然,主要反映了他对朝廷已经不抱多大希望,只是述说旅居京城的孤寂心情,诗风清淡、婉丽。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我们要深人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最好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否则,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解作品的精神,错误地过分拔高或贬低作品的思想境界。

(3)置身诗境——进入所描绘的境界去体味画面的意境美

把握古典诗歌中意象,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例如:

2009年全国Ⅰ卷

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答:

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藉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藉花飘香。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答:

⑵同意:

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

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

“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

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共鸣、审美的认同。

 (4)缘景明情——体会独特的景物所抒发的特定情感。

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