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021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docx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

仪器分析教学要点(4篇)

第一篇:

关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意见

摘要: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很重要的实验必修课,仪器分析理论课和实验课本质一脉相承。

本文分析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最后分析了改革后实验教学的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仪器分析

自上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持续丰富的分析化学内涵使分析化学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析化学领域将面临更深刻、更广泛和更激烈的变革。

现代分析仪器的更新换代,仪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应用,都是这些变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仪器分析课程在高等院校理工科类课程中所处的地位日趋重要。

高等院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从容迎接用人单位的挑战,已将仪器分析列为化学类、环境类、生物类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作者从仪器分析实验课现状和目前存有的问题、今后的教学改革建议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现状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对象一般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从而导致仪器分析的常规实验教学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提升实验室效果,各高校花费巨资购买了很多大型仪器。

仪器在分析和检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检测机构的必备设备。

进一步增强实验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深造。

从长远来看,增强仪器的操作和维护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秉承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念,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中心实验室通过争取中央与地方共建、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点建设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经费2000多万元,用于更新、补充购置仪器设备,使实验设备配置更完备、更合理,功能实验室布局更科学合理,符合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拥有的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元素分析仪(E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0多台,合计2000多万元。

这些大大地改善了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条件。

二、目前存有的问题

1.理论课和实验课脱节严重。

仪器分析理论课程原理性强,概念抽象难懂。

现有的教材都是以图片形式联系实际问题展开的教学模式,缺乏实际和理论结合的课堂形式,很少给出物理意义或者工程意义上的详细解释。

因此抽象的概念和陈旧的教材内容是造成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的原因之一。

学生通过理论课学习一些基本理论,没有见过实物,加之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比较枯燥,学生也仅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未认识到仪器分析的使用价值,从而导致所学仪器分析理论知识未能与其使用有效结合。

2.课前预习不够,听课效果差。

首先,每次实验课前充分预习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所需仪器和药品,把握仪器的操作要领、每一操作步骤的原理和作用,思考每一步骤实验结果的影响大小和是否是实验成功的最关键步骤。

因此,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写好预习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应认真检查预习报告,并给予指导;其次,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记录原始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指导教师认真检查和监督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

3.大组教学,学生上机时间少。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从教学的效果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看是最好的。

但实际上,每组学生人数受大型仪器数量的限制,每个学生个体实际上机操作的时间仍然偏少。

教与学的互动流于形式,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4.实验报告不规范,结果和讨论偏少。

实验报告普遍存有抄袭实验教材、教师授课课件等现象。

因为长期以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实验报告普遍存有抄袭现象,上交上来的实验报告千篇一律,有的实验报告甚至错误都一样,而结果和讨论部分内容偏少,这里面的原因复杂,也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

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完整情况来评定实验成绩的,因为实验内容完全一致,指导教师很难在实验报告中考察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验报告评定的实验成绩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建议

1.增强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的联系。

目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中心实验室的大型仪器,完全可以满足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要求。

环境类、水利类专业学生都已经开设《仪器分析》课程,《仪器分析》中很多仪器理论和对应的实验项目可同时进行授课,教师授课时可以直接在实验室里面上课,课本上的插图、多媒体教案flash和仪器零部件实物三者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跟单纯的理论授课相比,明显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官印象,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改善教学效果。

2.增加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间增加仪器设备各部分的实物,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提升仪器分析实验理论的学习兴趣。

现在很多高校教学实验用仪器,但大多数价格昂贵,教学仅限于参观。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仪器操作过程中去,增强其“体验感”。

最后,实验课程中引入虚拟仿真软件的教学,其直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基础薄弱学生的理解能力。

3.将仪器维护经验贯穿到实验教学中。

大型仪器在安装调校之后,厂家都会进行现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仪器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和故障诊断排除等内容。

在培训期间,仪器管理员应当向现场培训工程师系统深入地学习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方法,编写操作手册和日常维护手册,使仪器维护工作制度化,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执行到位。

同时,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提升仪器的使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4.利用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

因为普通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在课堂中插播与课堂内容相关特别是仪器原理的小视频,来提升学生的印象。

5.将大型仪器与科技创新结合。

学校在大二、大三阶段开设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创性课题里面增加相对应的仪器分析部分,有助于提升仪器分析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提升仪器的使用价值。

同时学生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使得在实验课上学习到的简单仪器维护知识得到了的实践,这有利于培育出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

鼓励实验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学习,优化实验教学师资力量。

设立特色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基金,支持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建设,并建立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生产体验。

四、结束语

针对目前仪器分析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需要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在讲授仪器分析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把学习兴趣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源泉,就必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学习、总结、积累和改进,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康学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J.大学化学,2005,(20):

20-22.

2赵博.兴趣是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向导J.新课程教研版,2009,(4):

94-94.

3胡小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10,(25):

28-30.

4邹晓川.新建本科院校仪器分析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化学教育,2014,(18):

18-21.

第二篇:

浅谈仪器分析课程的对比教学法

摘要: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在化学、材料、生物等众多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仪器分析课程是化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针对课程内容复杂、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的情况,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了对比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这一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仪器分析;对比法;知识体系

仪器分析是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仪器分析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有重要作用。

仪器分析课程涉及多种分析方法和仪器,学生常反映内容多、原理和仪器复杂。

针对这些问题,广大教师在仪器分析教学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1-3]、讨论式教学[4]、换位教学[5]等教学方法。

对比法是将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对比法在仪器分析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1对比法在色谱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核磁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通常情况下,色谱分析法是仪器分析课程中讲述的第一类分析方法。

因此,有效地将对比法应用于色谱分析法的教学对后续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作者所在教学团队采用“设问-直观印象-绘制表格”的方式进行色谱分析法教学,具体如下:

在详细讲解色谱分析方法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色谱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明确学习意义和目标。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色谱?

什么是色谱分析?

”,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随后,教师播放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研究植物叶片色素成分的实验动画;请学生总结实验用仪器(如石英管、烧杯等)。

第三,教师指出现代色谱分析法中所用仪器,同时展示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照片。

第四,学生观察、总结两种仪器的不同(如气相色谱是一体机形式,而高效液相色谱积木式搭建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两种仪器一个为“气相色谱仪”,一个是“液相色谱仪”。

第五,教师请学生绘制色谱分析法简表(见表1),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及时归纳、合理填写表格。

教师在讲述气相色谱分析法时同样可以采用“表格式+对比式”方法。

鉴于气相色谱分析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类具体的分析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学生学习总结的表格,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

教师在讲述液相色谱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绘制总结表,也可以将总结以作业的形式下发,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将气相色谱法与液相色谱法相对比,总结相同和不同之处。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选择在讲述完成后,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表格填写。

2对比法在光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光学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它也是仪器分析中涵盖面最广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生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因此,在光学分析方法的教学和学习中应用对比法将有利于学生弄清楚知识脉络,从而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首先,在学习光学分析方法之初,教师应带领学生将其包含的分析方法进行合理分类,如图1所示。

随后,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光谱分析方法,什么是非光谱分析方法?

二者有何区别?

”在学生明确光分析方法大类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不同,如:

原子外层电子能级和电子跃迁相对简单,只存有不同的电子能级,因此其外层电子的跃迁仅仅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进行,光谱为线光谱;分子外层电子能级和电子跃迁相对复杂,不仅存有不同的电子能级,而且存有不同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宏观上光谱为连续光谱,即带光谱。

讲述原子光谱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比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差异。

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一个是吸收,另一个是发射,二者完全不同”,那么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学生“二者仅有这一点差异吗?

”、“二者仅有不同吗?

有没有联系?

”等类似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讲完红外光谱后,教师可以将之前讲过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生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四大类分析方法放在一起对比,加深学生对于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

3对比法在知识运用中的作用

仪器分析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原理等,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科研、工作中做到合理使用,即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一些实际案例放入课程中,让学生提出多种合理的分析测试方法,并比较各方法之间的差别。

如“毒牛奶事件”。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

分析毒牛奶为何有毒可以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

如何确定有毒物质结构?

如何确定有毒物质含量?

这些问题都是很好的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将装修后家庭的甲醛含量测定方法、食品添加剂测定方法、蔬果农残分析方法等引入课堂。

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在这些分析中突出每类方法的优势及最优方法的好处,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结语

对比法重在引导学生比较相似方法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比较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姣霞,潘瑾,刘雪莲,等.仪器分析教学新探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

143-144.

[2]张智宏.《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7):

78-80.

[3]夏静芬,唐力,叶汉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仪器分析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

(2):

156-158.

[4]任玉兰,邵艳秋,罗玉杰.讨论式教学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1):

151-152.

[5]黄时海,何鑫平,康超,等.换位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9(8):

24-26.

第三篇:

以任务为驱动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要:

为了适应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培养学生快速对接岗位。

基于此,本文探索以任务为驱动的路径,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任务驱动;仪器分析;教学模式

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为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分析检验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工作、科研工作及后续进一步深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半产品、产品质量控制要求持续提升,食品生产中利用现代大型仪器进行质量控制与保障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学生仪器操作的技能要求显著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作者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与探讨。

1仪器分析教学模式现状

①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通过授课、答疑、作业这一教学模式完成的。

作业的题目与课本上的例题基本一致,仅仅数据不同,学生完成作业基本是按例题套入即可。

最终学习效果的检测,仅仅依据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很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强化记忆即可通过考试,无法真正理解仪器分析技术在实际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更不能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

②教学重、难点偏向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缺乏直观的、生动形象的了解。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学习了抽象的概念,缺乏感官认知,更不能学以致用。

故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也无法满足新时期食品分析检验岗对人才的需求1。

2仪器分析教学模式改革

2.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尚未真正接触分析仪器的在校生而言,分析仪器的结构是比较抽象的,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是晦涩难懂的,可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结合Flash动画、3D动画、VR视频讲解分析仪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变抽象为直观,如此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各类仪器的结构及原理。

操作步骤不好掌握,可提前将各类仪器的操作录制成微课,结合微课讲解分析仪器的操作步骤,如此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步骤。

通过多样化的视频动画演示,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化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直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较快掌握教学重难点。

2.2利用云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云课堂。

建设和完善仪器分析课程的云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课前教师通过微信、QQ等方式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在云课堂上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完成课前在线测试。

将课堂学习提前至课前,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的灵活性2。

通过“学习通”云课堂,学生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或便利:

①课程介绍,包括课程性质、地位、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②电子教案,课件,可供学生随时学习。

③课程网上答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在云课堂提出疑问,学生、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可在线解答。

④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在线完成测试,平台自动打分,学生可以随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交互式学习。

⑤各类仪器的原理、结构及操作步骤的视频、动画,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全面了解分析仪器。

⑥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如食品仪器行业发展趋势、新型仪器的发明及食品检验岗位招聘信息等,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对仪器分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食品分析检验岗的认识3。

2.3利用仿真软件,提升学生对仪器操作的熟练性分析

仪器一般都是较为贵重的精密仪器,学习实际操作仪器时,不仅容易将仪器损坏,更会占用学生大量操作时间。

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模拟操作,在教师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的仿真操作。

教师将分析仪器开停车及事故排除等仿真操作录制成微课程传至云平台,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随时查阅视频,形成多元化的面对面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学生操作,巡回指导纠错,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生共同存有的问题,教师统一指导点拨。

当小组成员均顺利完成仿真操作,懂得常见事故的排除后,方可进入分析仪器的实际操作。

如此便可提升学生学生时效性,降低仪器的损耗率,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2.4注重过程考核,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要正真意义上提升仪器分析教学效果,首先就要端正学生学习仪器分析的态度,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成绩评定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依托信息化的过程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及在各环节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按不同权重给出本次任务的综合成绩。

经过教学实践可知:

考核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对仪器分析的重视水准,提升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设计多个综合设计性实验,传至云课程,系统随机分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

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合作,通过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均有很大的提升,使学生对未来工作及科研充满信心5。

3结语

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为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分析检验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的各环节,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分析检验知识及实践能力。

通过调查可知,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食品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知识过硬、技能娴熟、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2董慧茹.仪器分析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孟奇.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

(1):

58-61.

4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

(2)34-36.

5程建军,王辉,江连洲,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7(4):

77-79.

第四篇:

浅谈应用型本科环境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为了响应新的教育理念,很多高校都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而环境科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自然是改革的对象之一。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环境科学专业中的仪器分析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了改革应用型本科环境科学专业中的仪器分析课程应采取哪些措施,并结合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希望能为本科院校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环境科学专业;仪器分析

课程仪器分析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中的一门重点课程,它集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近些年的持续发展,仪器分析课程已经由原先淡出的提供测试数据阶段上升到了最大限度获取静态及动态的物质信息的阶段,因此,学好仪器分析课程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1当前环境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存有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失调

在当前绝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当中,理论教学都占据着仪器分析课程的很大比例,而实验教学占仪器分析课程的比例则非常小,这种比例失调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生们而言,理论教学所讲的内容是非常繁琐和枯燥的,而学校安排这么多的理论教学课程,必然会让学生们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感到厌烦和抵触,这导致很多的学生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愿意听教师所讲的内容,经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睡觉等等。

这些大学生大多会采取临阵磨枪的方式,在考试前的一个星期进行突击式学习来应付考试,这种学习方式很难让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1.2评价体系不全面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所使用的评价体系是:

理论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表现占10%,很明显,用这种评价体系来进行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是无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

因为笔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过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验成绩和平时表现,这导致在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死记硬背、抄袭作业、迟到旷课、临时突击等不良风气严重,很多学生都将考试及格作为学习的目标,真正掌握实验技能的学生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1。

2对环境科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大实验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若想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