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45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4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球竞赛规则电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4.1前场区

中线中心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

端线后两条边线的延长线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的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4.4自由防守队员替换区

自由防守队员替换区是无障碍区的一部分,在替补席一侧的进攻线延长线和底线延长线之间。

1.4.5准备活动区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球队席远端角落,各画有3米×

3米的准备活动区。

1.4.6判罚区

判罚区位于控制区内各端线的延长线后,放有两把椅子。

其长宽各1米,线为红色,宽5厘米。

1.5温度

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50°

F)。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的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77°

F),最低不得低于16℃(61°

1.6照明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场地的照明度,在距离场地地面1米的高度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2球网与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

2.1.2球网的高度应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10米(每边标志带外25~50厘米),网眼直径10厘米。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可根据赛事市场开发协议中的广告需求调整网眼大小,在竞赛规程中具体说明。

球网上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

帆布带的两端留有孔,用绳索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绳索穿过帆布带,拉紧球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下沿的全长缝有另外一条构造与球网上沿相同的5厘米宽帆布带,用绳索系在网柱上使网下沿拉紧。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的材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侧面。

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

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2.5网柱

2.5.1两根网柱分别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网柱应架设在边线外1米处,其外部必须进行柔软包裹。

2.5.2网柱应为光滑的圆形,并无拉链。

一切危险设施和障碍物都必须清除。

2.6附加设备

一切附加设备都必须符合国际排联的规定。

3球

3.1标准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皮革或合成革制成外壳,内装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球胆。

颜色:

可以是一色的浅色或是彩色。

正式国际比赛使用的合成革和彩色球必须符合FIVB标准。

圆周:

65~67厘米。

重量:

260~280克。

气压:

0.30~0.325千克/平方厘米((294.3-318.82百帕)。

3.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气压、牌号及颜色等,都必须是统一标准的。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国家联赛和锦标赛所有的球必须是国际排联批准的,或经过FIVB特许。

3.35球制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应采用5球制。

设6名捡球员,无障碍区的4个角各1人,第1、2裁判员后面各1人。

第二节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1队的组成

4.1.1一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另加:

-----1名教练员,最多两名助理教练员;

-----1名理疗师和1名医生。

只有登记在记录表上的运动队成员才可以进入比赛控制区,参加赛前的正式准备活动和比赛。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的成年比赛:

一场比赛记录表中最多可登记14名运动员上场参赛。

经主教练指定,最多5名官员(包括主教练)可以坐在球队席上,这5人必须登记在记录表和0-2(bis)表上。

不允许领队和随队记者坐在球队席或球队席后面的控制区。

在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中,理疗师和医生是球队的组成人员,而且赛前须通过国际排联注册。

但是,在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成年比赛中,如果理疗师和医生不属于坐在球队席的5名官员时,则必须坐在比赛控制区内的隔离板附近,在裁判员示意允许其处理场上运动员突发伤病时才能进入场地。

理疗师(即使未坐在球队席)可以协助球队进行热身活动,直至正式准备活动开始。

各类比赛的竞赛规程将体现在各自比赛技术手册之中。

4.1.2除自由防守队员外的1名队员担任队长,队长在记录表上被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录表上的队员才可以进入场地和参加比赛。

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录表(和电子记录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队的位置

4.2.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

教练员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在比赛中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做无球的准备活动如下: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或技术暂停时,在他们场区之后的无障碍区。

4.2.4两局比赛之间,队员可以在各自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在第2、3局之间的长局间(如使用),球员可以在本方场地用球做准备活动。

4.3装备

队员的装备包括上衣、短裤、袜子(比赛服)和运动鞋。

4.3.1全队上衣、短裤和袜子的颜色、式样必须统一(自由防守队员除外),比赛服必须整洁。

4.3.2运动鞋必须柔软轻便,鞋底为没有后跟的胶底或合成革。

4.3.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20。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成年比赛中,如遇赛期较长、赛程分散且允许报名人数较多的比赛,队员号码1---20容纳不下时可以向后顺延增加。

4.3.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4.3.3.2胸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背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至少2厘米宽。

4.3.4队长上衣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4.3.5禁止穿着不符合规则规定号码的服装或与同队其他队员不同颜色的服装(自由防守队员除外)。

4.4服装的更换

第1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4.4.1赤脚比赛;

4.4.2局间或换人后更换浸湿或损坏的服装,但必须是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4.4.3天气较冷穿训练服比赛时,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自由防守队员除外),号码符合规则4.3.3规定。

4.5禁止佩戴的物品

4.5.1禁止佩戴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及加力的物品。

4.5.2队员可以戴眼镜和隐形眼镜比赛,但风险自负。

4.5.3可以使用加压护具(带护垫的损伤防护器具)进行保护和支撑。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的成年比赛中,此类护具应与比赛服颜色一致。

黑、白或其他中间色调被允许使用。

5队的领导

队长和教练员应对全队成员的行为和纪律负责。

自由防守队员不能担任队长和场上队长。

5.1队长

5.1.1比赛前:

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抽签。

5.1.2比赛中:

队长担任场上队长。

当队长不在场上时,教练员或队长应指定除自由防守队员以外的另一名队员担任场上队长代其行使职权,直至该队员下场或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

只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5.1.2.1请求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转达本队成员提出的问题或请求。

如果他对解释不满意,可以选择抗议并立即向第1裁判员声明,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正式抗议写在记录表上的权利。

5.1.2.2请求允许:

a)更换全部或部分服装;

b)核对双方队员的位置;

c)检查地板、球网和球等。

5.1.2.3在教练员缺席的情况下请求暂停或换人。

5.1.3比赛结束时,队长:

5.1.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录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5.1.3.2如果他曾向第1裁判员提出过声明,进一步确认后可将对裁判员的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录表上。

5.2教练员

5.2.1教练员应自始至终在比赛场区之外进行指挥,他与第2裁判员联系填写位置表、请求暂停或换人。

5.2.2比赛前:

教练员在记录表上登记和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5.2.3比赛中,教练员:

5.2.3.1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

5.2.3.2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以暂时离开。

5.2.3.3请求暂停或换人。

5.2.3.4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

教练员进行指导时,可以在球队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域之间的无障碍区内站立或行走,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教练员自始至终应在教练员限制线后履行职责。

5.3助理教练员

5.3.1助理教练员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利。

5.3.2教练员因任何理由,包括被处罚必须离队但不包括作为队员上场时,须由场上队长向裁判员提出请求,1名助理教练员可以在教练员缺席期间承担其职责。

第三节比赛方法

6得1分、胜1局与胜1场

6.1得1分

6.1.1得分

某队得1分:

6.1.1.1球成功落在对方场区;

6.1.1.2对方犯规;

6.1.1.3对方受到判罚。

6.1.2犯规

当队员的比赛行为违背规则(或其他方式的犯规)时,裁判员按以下规则做出判定:

6.1.2.1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只判第1个犯规;

6.1.2.2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

6.1.3比赛过程和完整比赛过程

比赛过程是指从发球击球起至该球成死球止的比赛行为。

完整比赛过程是造成了得分结果的比赛行为。

包括:

——判罚得分;

——发球超时犯规失掉发球权。

6.1.3.1如果发球队获胜,得1分并继续发球;

6.1.3.2如果接发球队获胜,得1分并获得发球权。

6.2胜1局

每局(决胜的第5局除外)先得25分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1局。

当比分24:

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

24、27:

25……)为止。

6.3胜1场

6.3.1胜3局的队胜1场。

6.3.2如果2:

2平局时,决胜的第5局打至15分并领先对方2分的队获胜。

6.4弃权与阵容不完整

6.4.1某队被召唤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

对方以每局25:

0的比分和3:

0的比局获胜。

6.4.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达比赛场地,则宣布该队为弃权,结果同规则6.4.1。

6.4.3某队被宣布1局或1场比赛阵容不完整时,则输掉该局或该场比赛,判给对方胜局或该场比赛所必要的分数和局数。

保留阵容不完整队所得的分数和局数。

7比赛的组织

7.1抽签

比赛开始前由第1裁判员主持抽签,决定第1局首先发球的队和场区。

进行决胜局比赛前,应再次抽签。

7.1.1抽签由双方队长参加。

7.1.2抽签获胜方可以选择:

7.1.2.1发球或接发球;

7.1.2.2或场区。

另一方挑选余下部分。

7.2准备活动

7.2.1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专门供比赛队进行活动,他们可以上网活动6分钟;

如果没有,则活动10分钟。

国际排联、世界和正式比赛,比赛队应共同上网活动10分钟。

7.2.2如果任何一方队长要求分开使用球网进行准备活动,两队可以各自使用3或5分钟。

7.2.3如果两队分开进行准备活动,首先发球的队先使用球网。

7.3开始阵容

7.3.1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6名队员进行比赛。

队员的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至该局结束。

7.3.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应及时将开始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或用电子方式直接发送到电子记录表中。

7.3.3未列入开始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补队员(自由防守队员除外)。

7.3.4位置表一经交给第2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其阵容不得更改。

7.3.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7.3.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无其他判处;

7.3.5.2一局开始前,场上有1名或更多队员未登记在位置表上,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无其他判处;

7.3.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他必须以相应手势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录表上。

如果队员的场上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没有及时发现,发现时位置错误一方必须恢复正确站位,对方所得比分保留的同时得1分并获发球权,位置错误一方在位置错误期间所得的分数一律取消。

7.3.5.4一名没有在记录表上登记的队员在比赛中被发现,对方所得比分保留的同时得1分并获发球权,该队将失去该队员上场后的所有比分和/或局数(0:

25,如果必要),同时必须提交一份修订后的位置表并选派1名新的注册队员进场,代替非注册队员的位置。

7.4位置

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7.4.1队员场上位置为:

7.4.1.1靠近球网的3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

7.4.1.2另外3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7.4.2队员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7.4.2.1每一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中线更远;

7.4.2.2前排和后排队员左右之间的位置按规则7.4.1的规定站位

7.4.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判定:

7.4.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1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7.4.3.2每一名右(左)边队员至少有1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7.4.4发球击球后,队员可以在自己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其中包括通过不合法的换上场的队员。

7.5.2当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

7.5.3如果是发球队员击球后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对方位置错误在先。

7.5.4位置错误的处理如下:

7.5.4.1该队被判失去1分,由对方发球。

7.5.4.2队员必须恢复到正确位置。

7.6轮转

7.6.1一局比赛中,轮转次序、发球次序以及队员位置的确定,均以位置表为依据。

7.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1个位置:

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7.7轮转错误

7.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为轮转错误,应依照顺序做如下处理:

7.7.1.1记录员按下蜂鸣器停止比赛,对方得分和发球权;

如果因为轮转次序错误造成比赛过程中止,不管当时比赛状况如何,对方只能从这个比赛过程中得到1分。

7.7.1.2队员的错误轮转次序必须纠正。

7.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犯规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犯规发生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犯规发生的时间,则仅判失1分,由对方发球。

第四节比赛行为

8比赛的状态

8.1进入比赛

经第1裁判员允许,发球队员击球为进入比赛。

8.2比赛的中止

裁判员鸣哨即为比赛的中止。

如果裁判员是因出现犯规而鸣哨,则比赛的中止是由犯规一刻开始的。

8.3界内球

任何时间球的任何部分触及比赛场区地面包括界线为界内球。

8.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8.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

8.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队员;

8.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8.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过网区以外过网(规则10.1.2除外)

8.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空间穿过。

9击球

比赛队必须在其本场区及空间内击球(规则10.1.2除外),但可以越出本方的无障碍区救球。

9.1球队的击球

比赛中,队员与球的任何触及都视为击球。

每队最多击球3次(拦网除外)将球击回对区,如果超过则判为“4次击球”。

9.1.1连续击球

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规则9.2.3、14.2和14.4.2除外)。

9.1.2同时击球

两名或3名队员可以同时触球。

9.1.2.1同队的两名(或3名)队员同时触到球时,被记为两次(或3次)击球(拦网除外)。

如果只有其中1名队员触球,则只记1次。

队员之间的碰撞不算犯规。

9.1.2.2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比赛继续进行,获球一方可再击3次。

如果该球落在某方场区之外,判对方击球出界。

9.1.2.3如果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并造成短暂停留,则比赛继续进行。

9.1.3借助击球

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之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支持进行击球。

但是队员可以挡住或拉住另一名即将犯规(如触网、过中线等)的同队队员。

9.2击球的性质

9.2.1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9.2.2球不能被接住和/或抛出。

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9.2.3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必须是同时。

下列情况除外:

9.2.3.1拦网时,1名队员或多名队员可以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9.2.3.2在第1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

9.3击球时的犯规

9.3.14次击球:

一个队连续击球4次。

9.3.2借助击球:

队员在比赛场地内借助于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

9.3.3持球:

球被接住和/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

9.3.4连击:

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不同部位。

10球网附近的球

10.1球通过球网

10.1.1球必须通过球网上空的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

过网区是球网垂直平面的一部分,其范围:

10.1.1.1下至球网上沿;

10.1.1.2两侧至标志杆及其延长线;

10.1.1.3上至天花板。

10.1.2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进入对方无障碍区,可以在下列情况下将球击回:

10.1.2.1队员不得触及对方场区;

10.1.2.2球被击回时,球的整体或部分必须从同侧非过网区通过。

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击球。

10.1.3球从网下飞向对方场区时,球的整体越过网下垂直平面之前比赛继续进行。

10.2球触球网

球通过球网时可以触及球网。

10.3球入球网

10.3.1球入球网后,可以在该队的3次击球内再击。

10.3.2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该球重新进行。

11球网附近的队员

11.1越过球网

11.1.1拦网时允许拦网队员越过球网触球,但不得在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干扰对方。

11.1.2进攻性击球后允许手过网,但击球时必须在本场区空间。

11.2网下穿越

11.2.1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

11.2.2穿越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11.2.2.1队员的1只(两只)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其余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

11.2.2.2队员脚以上的身体任何其他部位,触及对方场区是允许的,但不得干扰对方比赛。

11.2.3比赛成死球后,队员可以进入对方场区。

11.2.4在不干扰对方比赛的情况下,队员可以穿越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

11.3触网

11.3.1击球行为触及标志杆以内球网部分为犯规。

击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起跳、击球(或试图击球)、落地至准备下一个动作。

11.3.2队员可以触及网柱、网绳或标志杆以外的其他任何物体,包括球网本身,但不得干扰比赛。

11.3.3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的球网触及队员,不为犯规。

11.4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11.4.1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

11.4.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干扰对方比赛。

11.4.3队员的双脚(单脚)全部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

11.4.4队员干扰比赛有下列情况(但不限于):

——击球行为触及标志杆及标志杆以内球网任何部分;

——利用球网进行支撑或稳定身体;

——造成了对本方有利;

——妨碍了对方合法的击球试图。

——拉网/抓网。

12发球

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行动是发球。

12.1首先发球

12.1.1第1局和第5局由抽签选定发球权的队首先发球。

12.1.2其它各局由前一局未首先发球的队首先发球。

12.2发球次序

12.2.1队员发球的次序按位置表上的顺序进行。

12.2.2一局的首先发球后,队员按下列规定进行发球:

12.2.2.1当发球队胜1球时,原发球队员(或其替补队员)继续发球;

12.2.2.2当接发球队胜1球时,获得发球权并轮转,由前排右队员轮转至后排右发球。

12.3发球的允许

第1裁判员检查发球队员已持球在手,而且双方队员已做好比赛准备时,鸣哨允许发球。

12.4发球的执行

12.4.1球被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后,必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

12.4.2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1次,但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是允许的。

12.4.3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发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包括端线)和发球区以外地面。

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

12.4.4发球队员必须在第1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8秒内将球发出。

1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