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046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实测实量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实量制度.docx

《实测实量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实量制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测实量制度.docx

实测实量制度

桂林新城吾悦广场

 

实测实量制度

 

*******

审批人:

李见君

桂林新城吾悦广场监理项目部

二O一八年十月

 

1总则…………………………………………………………………………………………3

2实测实量制度………………………………………………………………………………3

3其他要求……………………………………………………………………………………3

4混凝土结构(室内)工程…………………………………………………………………3

4.1墙、柱截面尺寸偏差……………………………………………………………………3

4.2墙、柱表面平整度偏差…………………………………………………………………4

4.3墙、柱表面垂直度偏差…………………………………………………………………5

4.4墙、柱阴阳角方正偏差…………………………………………………………………5

4.5顶板净高偏差……………………………………………………………………………6

4.6顶板厚度偏差……………………………………………………………………………6

4.7顶板阴角方正偏差………………………………………………………………………7

4.8地面标高偏差……………………………………………………………………………8

4.9房间开间、进深偏差……………………………………………………………………8

4.10门窗洞口尺寸偏差……………………………………………………………………8

5混凝土结构(外檐)工程…………………………………………………………………9

5.1外檐构件位置、垂直度偏差……………………………………………………………9

6砌体、隔墙板工程………………………………………………………………………10

6.1表面平整度偏差………………………………………………………………………10

6.2表面垂直度偏差………………………………………………………………………10

7初装修工程………………………………………………………………………………11

7.1墙面平整度偏差………………………………………………………………………11

7.2墙面垂直度偏差………………………………………………………………………12

7.3陶粒砼地面平整度偏差………………………………………………………………12

8设备安装工程………………………………………………………………………………12

8.1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12

8.2同一室内接线盒及面板安装标高实测实量……………………………………………13

8.3并列面板高度偏差………………………………………………………………………13

8.4砼楼板和砼墙面给水管暗埋……………………………………………………………14

8.5二次结构墙面给水管暗埋……………………………………………………………15

8.6二次结构墙电线管暗埋………………………………………………………………16

9模板工程…………………………………………………………………………………16

9.1轴线偏差………………………………………………………………………………16

9.2底模上表面标高偏差…………………………………………………………………16

9.3截面尺寸偏差…………………………………………………………………………17

9.4垂直度偏差……………………………………………………………………………17

9.5平整度偏差……………………………………………………………………………17

10钢筋工程…………………………………………………………………………………17

11实测实量小组人员………………………………………………………………………18

 

一.总则

监理项目部实行实测实量制度,分栋号、楼层、户型进行实测实量,并对实测结果及时整理,项目部根据结果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实测结果不是“死后验尸”,要体现“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实测实量制度

2.1实测实量规定:

结构工程从基础钢筋、模板开始实测实量;二次结构先对样板墙进行实测实量,以后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实测;装饰装修工程先对样板间进行实测实量,以后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实测。

2.2实测实量评定:

项目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检验批,(含水电)根据实测实量的结果对检验批进行评定。

2.3项目部根据实测实量结果,及时编写有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4项目部按《实测实量评定表》的相关内容做好记录,有关检查人员在表中签字并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三.其他要求

3.1.实测实量用的仪器和工具精度要满足要求。

3.2.项目部配合实测实量工作,负责实测实量工作面的清理、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控制线、梯子等。

四.混凝土结构(室内)工程

4.1墙、柱截面尺寸偏差

4.1.1.合格标准:

截面尺寸偏差[-5,8]mm

4.1.2.测量方法

(1)墙体长度小于3米的为1个实测点,大于3米的不得少于3个实测点,每个实

测点从地面向上600mm至1800mm范围内的螺栓孔用卷尺进行测量。

4.1.3.示例

(2)柱子相邻的两个面作为1个实测部位,每个实测点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

测量截面尺寸1次。

(当主体是圆柱以相应的高度分别测量周长算出直径和图纸比较即可)

4.1.4.示例

4.2墙、柱表面平整度偏差

4.2.1.合格标准:

[0,6]mm

4.2.2.测量方法

(1)墙体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2)当墙体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

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3)砼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4.2.3.示例:

4.3墙、柱表面垂直度偏差

4.3.1.合格标准:

[0,6]mm

4.3.2.测量方法

(1)墙体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

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

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2)当墙体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

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

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竖向居中测

1次垂直度。

(3)砼柱:

选择相邻的两个面(圆柱测点在0和90度方向),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

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4.3.3.示例:

4.4墙、柱阴阳角方正偏差

4.4.1.合格标准:

[0,3]mm

4.4.2.测量方法

(1)每面墙体阴角都可以选择为实测点,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4.4.3.示例:

(2)墙、柱(柱子以对角两个部位)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

测量1次。

4.4.4.示例:

4.5顶板净高偏差

4.5.1.合格标准:

[0,±8]mm

4.5.2.测量方法

激光水平仪置于房间的几何中心,为了提高实测效率尽可能将激光束和墙柱标高吻

合,距墙体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较差。

偏差值≤8mm时实测点合格。

4.5.3.示例:

4.6顶板厚度偏差

4.6.1.合格标准:

[-5,8]mm

4.6.2.测量方法

当采用非破坏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

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

板的厚度。

4.6.3.示例:

另一种测量方法是利用顶板预留孔洞(如给排水、消防、施工泵管、测量内控点、烟

风道等等)测量。

4.6.4.示例:

4.7顶板阴角方正偏差

4.7.1.合格标准:

[0,3]mm

4.7.2.测量方法

测量人员蹬在梯子上面采用角尺直接测量每面墙顶的两端,距离两侧墙300mm位置取

点测量。

4.7.3.示例:

4.8地面标高偏差

4.8.1基本要求和测法同4.5

4.9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4.9.1.合格标准:

[0,10]mm

4.9.2.测量方法

同一房间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

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4.9.3.示例:

4.10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4.10.1.合格标准:

[5]mm

4.10.2.测量方法

门窗洞口平面位置以墙体模板控制线或者门窗洞口边线测量,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

纸设计尺寸,小于等于5mm时合格。

洞口的宽度、高度净尺寸及两侧垂直度测量如下图

所示。

4.10.3.示例:

五.混凝土结构(外檐)工程

5.1外檐构件位置、垂直度偏差

5.1.1.测量项目:

反映整个外檐空调板、飘窗板、阳台栏板装饰墙、柱以及大角的位置

和垂直程度。

5.1.2.合格标准:

[平面位置:

5,垂直度:

≤5米8,>5米10,H/1000且≤30]mm

5.1.3.测量方法

(1)施工作业面平面线放完以模板控制线测量每个构件(空调板、飘窗板、阳台栏板、

装饰墙和柱)的相对位置。

每个构件作为一个实测部位。

5.1.4.示例:

(2)仪器置于平行结构(构件)侧面,后视施工层外檐剪力墙、柱(构件)表面的标尺,

前视首层外檐剪力墙、柱(构件)的标尺,计算两个标尺差值可得墙、柱出(空调板、飘

窗板、阳台栏板、装饰墙和柱)的垂直度偏差。

六.砌体、隔墙板工程

6.1表面平整度偏差

6.1.1.合格标准:

[砌体0,10/隔墙板0,5]mm

6.1.2.测量方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部位,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要增加测量数量。

(2)墙面长度小于3米,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

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

6.1.3.示例:

6.2表面垂直度偏差

6.2.1.合格标准:

[砌体0,5/隔墙板0,3]mm

6.2.2.测量方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部位,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要增加测量数量。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

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

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

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

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竖直方向

居中测1次垂直度。

6.2.3.示例:

七.初装修工程

7.1墙面平整度偏差

7.1.1.合格标准:

[0,3]mm

7.1.2.测量方法

(1)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2)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

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7.1.3.示例:

7.2墙面垂直度偏差

7.2.1.合格标准:

[0,3]mm

7.2.2.测量方法

(1)墙体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方

法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

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2)当墙体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

分别按以下方法测量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

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竖直方向

居中测1次垂直度。

7.2.3.示例:

八.设备安装工程

8.1.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

8.1.1.排水管孔洞实测实量分为结构预留洞和预留管施工完毕后两次实测实量。

通过控

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

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8.1.2.合格标准:

[正负20mm]

8.1.3.测量方法

(1)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2)结构阶段,对预留洞尺寸根据图纸位置计算后进行测量;装修阶段,通过图纸确定

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

如墙

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

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8.1.4.示例:

8.2.同一室内接线盒及面板安装标高实测实量

8.2.1.对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接线盒(面板)与同一水平线距离进行

检查。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8.2.2.合格标准:

[0,10]mm

8.2.3.测量方法

(1)原则上在成活接线盒(或插座)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后测量。

(2)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3)在所选户型的某一功能房间内进行测量,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接

线盒(或面板)下口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

测量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距离。

8.2.4.示例:

8.3.并列面板高度偏差

8.3.1.对同一类型并列电气面板下口标高进行测量,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8.3.2.合格标准:

[0,0.5]mm

8.3.3.测量方法

(1)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2)同一实测房间内选全数同一类型并列的面板,以水平尺或钢尺紧靠并列面板上边。

以0.5mm钢塞片插入水平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

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8.3.4.示例:

8.4.砼楼板和砼墙面给水管暗埋

8.4.1.反映砼墙面、地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破坏结构、产生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

点。

8.4.2.合格标准:

(1)线槽形式:

线槽采用预留方式,严禁人工打凿;砼楼板和墙面的给水管预留线槽

不得损坏结构钢筋。

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砼面齐平;地槽用细石混凝土填补密

实,并做出保护坎。

(2)线槽尺寸:

砼楼板和砼墙面预留槽深≤15mm,槽宽≤dn+30mm。

8.4.3.测量方法

(1)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2)采用目测结合尺量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8.4.4.示例:

(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5.6节砌筑节点)

8.5.二次结构墙面给水管暗埋

8.5.1.实测二次结构墙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8.5.2.合格标准:

(1)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

与砌体墙平;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竖向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孔洞内,并在安装完后用

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实,如采用开槽工艺,线槽部位必须用细石砼灌注密实。

(2)线槽尺寸:

砌体墙槽深度≤dn+10mm,槽宽≤dn+30mm。

8.5.3.测量方法

(1)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检查结合尺量检查的方式对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进行检

8.5.4.示例:

(节点构造尺寸示意图,实测区参照第5.6节砌筑节点)

8.6.二次结构墙电线管暗埋

8.6.1.对二次结构墙面电线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8.6.2.合格标准:

(1)二次结构墙面电线管应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与开洞,严禁人工打凿;墙槽用

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砌体墙平;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竖向电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

小砌块孔洞内,并在安装完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实;

(2)线槽尺寸:

砌体墙槽深度≤dn+20mm,墙槽宽度≤dn+30mm,墙槽用水泥砂浆

填补密实。

8.6.3.测量方法

(1)项目部对当月施工部位不少于20点进行实测实量。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检查结合尺量检查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8.6.4.示例:

九.模板工程

9.1.轴线偏差:

9.1.1.合格标准:

5mm

9.1.2.测量方法:

采用50m长卷尺或5m卷尺,沿纵轴方向选择一条线,以控制线为起点向两侧逐一测量各轴线的实际长度和图纸对照,记录偏差值;横轴方向抽查主要房间的轴线长度,实测数据与图纸设计尺寸对照,并记录偏差值;量取轴线到洞口两边线实际长度与图纸设计对照,记录偏差值;

9.2.底模上表面标高偏差:

9.2.1.合格标准:

[-5,5]mm

9.2.2.测量方法:

测量板中心点及四角附近的标高,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9.3.截面尺寸偏差:

9.3.1.合格标准:

[-5,4]mm;

9.3.2.测量方法:

选择安装好的模板,测量构件中间和靠近两端处的尺寸偏差,记录较大的偏差值;

9.4.垂直度偏差:

9.4.1.合格标准:

6mm

9.4.2.测量方法:

使用吊线和尺进行检查,长度不大于3米时测三处,大于3米时测四处,测量上部和下部模板外侧到垂线的距离;

9.5.平整度偏差:

9.5.1.合格标准:

5mm

9.5.2.测量方法:

使用两米工程检测尺和塞尺检查平整度,卷尺检查对角线长度,以两对角线差作为方正度;

十.钢筋工程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十一.实测实量小组人员

10.1.组长:

桂树文;

10.2.土建专业成员:

陈世浩、潘超、

10.3.水电专业成员:

陆龙榜

10.4.记录人:

潘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