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94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索方法和技巧.docx

检索方法和技巧

4实验结果及分析

4.1动应力与动应变关系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也称土的动本构关系,是表征土的动力特性的基本关系。

试验中每级动荷有3次循环振动,第2次循环测定的动应力和动应变数据比较稳定,因此,在绘制骨干曲线和滞回曲线时,均采用每级循环中第2次循环的试验数据。

Theresultsandanalysisofexperiment

Dynamicstressanddynamicstrainrelations

Dynamicstressstrainrelationofsoilalsocalledsoildynamicconstitutiverelation,whichistherepresentationofsoil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hebasicrelations.Therearethreetimescyclevibrationineachleveldynamicloadoftest,dynamicstressanddynamicstraindataofcyclemeasurementatthesecondisstable,therefore,alluseeachlevelcyclesecondcycletestdataareusedtodrawmaincurveandhysteresiscurse.

纯砂与h=5mm的H-V加筋工况在不同围压动应力与动弹性应变的曲线如图5所示,同一围压50、100kpa下各工况动应力与动弹性应变如图6所示。

将试验所得数据点根据双曲线

进行拟合,即图中实线。

Dynamicstressandelasticstraincurveofthereinforcedconditionsofpuresandandh=5mmh–Vareshowninfigure5indifferentconfiningpressure,dynamicstressandelasticstrainofthereinforcedconditionsareshowninfigureunderthesameconfiningpressurefifty,100kpa.Thedatapointoftestwasfittedaccordingtothehyperbolic,namelyphysicallineinfigure.

图5表明,纯砂与H-V加筋土在不同围压下,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基本呈双曲线形状,同一动应变下的动应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

由图6知,同一围压下,水平加筋较纯砂有效地限制了动弹性应变的增长,而H-V加筋限制效果较水平加筋更为显著,并随着竖筋的高度增加而增强。

Figure5showsthatthedynamicstressanddynamicstraincurveofpuresandandH-Vreinforcedishyperbolicshapeunderdifferentconfiningpressure,thedynamicstressofthesamestrainwillincreasewiththeincreaseofconfiningpressureincreases.Thefigure6showsthatthehorizontalreinforcementeffectivelylimitsthedynamicelasticstraingrowthcomparedpuresandunderthesameconfiningpressure,however,H-Vreinforcedlimiteffectismoresignificantthanhorizontalreinforcement,andwillincreasewithincreasingoftheverticalbarheight.

4.2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关系

根据每级绘制的滞回圈,按式

(1)计算各种工况的动弹性模量,

式中:

Ed为动弹性模量;

分别为最大、最小动应力;

分别为最大、最小动应变。

绘制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曲线图。

纯砂与h=5mm的H-V加筋工况在不同围压动弹性模量与动弹性应变的曲线如图7所示,同一围压50、100、150、200kpa下,各工况动弹性模量与动弹性应变如图8所示。

Thelargestandsmallestrespectivelydynamicstrain.

4.2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ynamicstrainrelations

Calculating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asthetype

(1),accordingtothedrawingperlevelofhysteresisloops,

Type:

Edforthe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Thelargestandsmallestrespectivelydynamicstress;

Thelargestandsmallestrespectivelydynamicstrain.

Drawingthecurveof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ynamicstrain.theconfiningpressure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ynamicelasticstraincurveofthereinforcedconditionsofpuresandandh=5mmh–Vareshowninfigure7indifferentconfiningpressure,dynamicelasticmodulusanddynamicelasticstrainofthereinforcedconditionsareshowninfigure8underthesameconfiningpressure50,100,150,200kpa.

由图7知,随着动弹性应变的逐渐增加,纯砂与H-V加筋砂动弹性模量随之降低,出现刚度软化现象。

另外,同一动应变水平下,纯砂与H-V加筋砂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加。

Wecanseefromthefigure7,dynamicelasticmodulusofpuresandandH-Vreinforcedsanddecreaseswiththedynamicelasticstrainincreasegradually,itiscalledstiffnesssofteningphenomenon.Inaddition,dynamicelasticmodulusofpuresandandH-Vreinforcedsandincreaseswiththeincreaseofconfiningpressureinthemovingstrainlevel.

由图8知,相同围压同一动应变水平下,与纯砂相比,水平加筋有效地增加了饱和砂的动弹性模量,H-V加筋又进一步发挥了增强的效果,并随着竖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Thefigure8shows,underthesamewithconfiningpressureandstrainlevel,thereinforcementinleveleffectivelyincrease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ofthesaturatedsandcomparedwithpuresand,H-Vreinforcementplayanenhancedeffectfurtherly,andincreasingwiththeverticalbarheightincreases.

另外,在低围压(50、100kpa)下,随着竖筋高度的增加,H-V加筋比水平加筋增加的效果较为显著,如图8(a)、(b)所示;但随着围压的增加,增加的效果有所减弱,如图8(c)、(d)所示.

Inaddition,H-Vreinforcementeffectsincreasesignificantlythanlevelreinforced,inlowconfiningpressure(50,100kpa),withtheincreaseoftheverticalbarheight,asshowninfigure8(a)and(b);However,theeffectwillweakenwiththeincreaseofconfiningpressure,asshowninfigure8(c),(d).

4.3最大动弹性模量

假定土的动应力幅值-动应变幅值关系满足Hardin-Drnevich双曲线型。

由式

(2)

式中:

为动应力;

为动应变;a,b为系数。

4.3thelargest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

Assumingthatsoildynamicstress-dynamicstrainamplituderelationshipmeetHardin-Drnevichhyperbolicform

Type:

fordynamicstress;Fordynamicstrain;A,bforcoefficient.

可得

关系曲线,再由直线的截距取倒数可得骨干曲线的初始斜率,即最大动弹性模量,各种工况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

Availablecurve,againbylinearintercepttakereciprocalavailablebackbonecurveoftheinitialslope,includingmaximumdynamicelasticmodulusunderdifferentconditions,thelargest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withconfiningpressurechangecurveasshowninfigure9shows

由图知,纯砂与H-V加筋饱和砂的动弹性模量都随着围压增加而增加,同一围压下,水平加筋增大了砂的最大动弹性模量,H-V加筋砂的动弹性模量增大效果更为显著,且随着竖筋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围压100ka下,水平加筋较纯砂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增加了39.13%,竖筋5mm高的H-V加筋增加了45.45%,而竖筋10mm高的H-V加筋砂增加了60%。

.

Thediagramknow,dynamicelasticitymodulusofpuresandandH-Vreinforcedsaturatedsandwillincreasewithconfiningpressureincreases.Thehorizontalreinforcementincreasesthesandmaximumdynamicmodulusofelasticityinthesameconfiningpressure,H-Vreinforcedsanddynamicelasticmodulusincreasessignificantly,andalongwiththeverticalbarheightincreaseswiththeincreaseofconfiningpressure100ka,thelargestdynamicelasticmodulusofhorizontalreinforcementcomparedwithpuresandincreased39.13%,theverticalbar5mmhighH-Vreinforcementincreased45.45%,andtheverticalbar10mmhighH-Vreinforcedsandincreasedby60%.

 

4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动应力与动应变关系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也称土的动本构关系,是表征土的动力特性的基本关系。

试验中每级动荷有3次循环振动,第2次循环测定的动应力和动应变数据比较稳定,因此,在绘制骨干曲线和滞回曲线时,均采用每级循环中第2次循环的试验数据。

纯砂与h=5mm的H-V加筋工况在不同围压动应力与动弹性应变的曲线如图5所示,同一围压50、100kPa下各工况动应力与动弹性应变如图6所示。

将试验所得数据点根据双曲线

dddab

进行拟合,即图中实线。

图5表明,纯砂与H-V加筋土在不同围压下,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基本呈双曲线形状,同一动应变下的动应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

由图6知,同一围压下,水平加筋较纯砂有效地限制了动弹性应变的增长,而H-V加筋限制效果较水平加筋更为显著,并随着竖筋的高度增加而增强。

4.2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关系

根据每级绘制的滞回圈,按式

(1)计算各种工况的动弹性模量,

dmaxdmin

d

dmaxdmin

E

(1)式中:

dE为动弹性模量;dmax、dmin分别为最大、最小动应力;dmax、dmin分别为最大、最小动应变。

绘制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曲线图。

纯砂与h=5mm的H-V加筋工况在不同围压动弹性模量与动弹性应变的曲线如图7所示,同一围压50、100、150、200kPa下,各工况动弹性模量与动弹性应变如图8所示。

由图7知,随着动弹性应变的逐渐增加,纯砂与H-V加筋砂动弹性模量随之降低,出现刚度软化现象。

另外,同一动应变水平下,纯砂与H-V加筋砂的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加现象。

另外,同一动应变水平下,纯砂与H-V加筋砂的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加高度的增加,H-V加筋比水平加筋增加的效果较为显著,如图8(a)、(b)所示;但随着围压的增加,增加的效果有所减弱,如图8(c)、(d)所示。

4.3最大动弹性模量

假定土的动应力幅值-动应变幅值关系满足Hardin-Drnevich双曲线型。

由式

(2)

ddd

/(ab)

(2)

式中:

d为动应力;d为动应变;a、b为系数。

可得dd1/E关系曲线,再由直线的截距取倒数可得骨干曲线的初始斜率,即最大动弹性模量,各种工况最大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

由图知,纯砂与H-V加筋饱和砂的最大动弹性模量都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围压下,水平加筋增大了砂的最大动弹性模量,H-V加筋砂的动弹性模量增大效果更为显著,且随着竖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围压100kPa下,水平加筋较纯砂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增加了39.13%,竖筋5mm高的H-V加筋增加了45.45%,而竖筋10mm高的H-V加筋砂增加了60%。

检索方法是为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核手段的总称。

检索方法很多,在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核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编辑本段常用方法

顺查法

按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

一般用于重大课题和各学科发展史以及新兴学科等方面的研究课题的全满检索。

倒查法

是一种逆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回溯性查找文献地方法,目的是获取近期发表地最新文献信息。

是一般科研人员最常用地方法。

在确认某项成果是否创新时,也适合用倒查法。

抽查法

是针对某一学科内的课题,重点对某一时间段进行检索,这种方法多用于检索专题调查报告。

追溯法

是利用已掌握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追踪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也叫追踪法或引文追溯法,具体检查法有2种:

一种是利用原始文献新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检索;另一种是利用专门编制的引文索引进行追溯查找。

分段法

是将常用法(工具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的方法,也称循环法或交替法。

浏览法

即对纸质型或电子文献目录内容的浏览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文献检索方法

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

1.直接法

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

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

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

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

综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

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

二、文献检索途径

检索工具有多种索引,可以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一般来讲,检索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和其他途径。

1.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

分类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检索工具的分类表,将待查项目划分到相应的类目中去。

一些检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是按分类编排的,可以按照分类进行查找。

2.主题途径

主题途径是指通过文献资料的内容主题进行检索的途径,它依据的是各种主题索引或关键词索引,检索者只要根据项目确定检索词(主题词或关键词),便可以实施检索。

主题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分析项目、提炼主题概念,运用词语来表达主题概念,是一种主要的检索途径。

3.著者途径

著者途径是指根据已知文献著者来查找文献的途径,它依据的是著者索引,包括个人著者索引和机关团体索引。

4.其他途径

其他途径包括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专用索引来检索的途径。

专用索引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各种号码索引(如专利号、入藏号、报告号等),专用符号代码索引(如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等),专用名词术语索引(如地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等)。

三、文献检索程序

文献检索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不同的项目,可能采取不同的检索方法和程序。

检索程序与检索的具体要求有密切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待查项目,明确主题概念

首先应分析待查项目的内容实质、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明确要查证的文献内容、性质等,根据要查证的要点抽提出主题概念,明确哪些是主要概念,哪些是次要概念,并初步定出逻辑组配。

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策略

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是成功实施检索的关键。

选择检索工具一定要根据待查项目的内容、性质来确定,选择的检索工具要注意其所报道的学科专业范围、所包括的语种及其所收录的文献类型等,在选择中,要以专业性检索工具为主,再通过综合型检索工具相配合。

如果一种检索工具同时具有机读数据库和刊物两种形式,应以检索数据库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检索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

为了避免检索工具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滞后性,还应该在必要时补充查找若干主要相关期刊的现刊,以防止漏检。

3.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标识

一般的检索工具都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提供多种检索途径,除主要利用主题途径外,还应充分利用分类途径、著者途径等多方位进行补充检索,以避免单一种途径不足所造成的漏检。

4.查找文献线索,索取原文

应用检索工具实施检索后,获得的检索结果即为文献线索,对文献线索进行整理,分析其相关程度,根据需要,可利用文献线索中提供的文献出处,索取原文。

基本检索方法

一、布尔检索

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三种,分别是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

用这些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组配构成检索提问式,计算机将根据提问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匹配,当两者相符时则命中,并自动输出该文献记录。

下面以“计算机”和“文献检索”两个词来解释三种逻辑算符的含义。

(1)“计算机”AND“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既含有“计算机”又含有“文献检索”词的文献。

(2)“计算机”OR“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或含有“文献检索”以及两词都包含的文献。

(3)“计算机”NOT“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而不含有“文献检索”的那部分文献。

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对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

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

另外,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

布尔算符使用正确但不能达到应有检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二、截词检索

截词检索就是用截断的词的一个局部进行的检索,并认为凡满足这个词局部中的所有字符(串)的文献,都为命中的文献。

按截断的位置来分,截词可有后截断、前截断、中截断三种类型。

不同的系统所用的截词符也不同,常用的有?

、$、*等。

分为有限截词(即一个截词符只代表一个字符)和无限截词(一个截词符可代表多个字符)。

下面以无限截词举例说明:

(1)后截断,前方一致。

如:

comput?

表示computer,computers,computing等。

(2)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