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124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Word文档格式.docx

(多选)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

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解析】蔗糖分子通过胞间连丝,水解后形成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速度加快,A正确;

图示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B错误;

图中蔗糖运输不消耗能量,单糖顺浓度梯度运输也不消耗能量,故ATP合成抑制剂对其没有影响,C错误;

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D错误。

【答案】BCD

4.【2017新课标Ⅱ卷】将某种

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

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解析】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下降后上升,所以该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复原。

0~4h内细胞发生自动复原,说明物质A能进入细胞,A错误;

0~1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原生质体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等,B错误;

2~3h内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细胞吸水,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

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错误。

【答案】C

5.【2016上海卷】将紫色洋葱鳞

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

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原生质,②为细胞液,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

6.【2016海南卷】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正确;

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错误;

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正确;

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正确。

7.【2016海南卷】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

【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

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故选D。

【答案】D

8.【2016课标1卷】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由“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A、B错误;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阻碍氧气运输,导致呼吸速率下降,生成的ATP减少,使主动运输过程减弱,因此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载体蛋白因变性而失去运输物质的功能,所以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

9.【2016江苏卷】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解析】由图可知载体①逆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

载体②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不消耗ATP,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

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正确;

协助扩散有载体协助,自由扩散没有,前者快,D正确。

10.【2015课标II卷】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0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

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

【答案】A

11.【2015

课标II卷】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

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

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12.【2015海南卷】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反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两者浓度相等时,吸水量与失水量相等,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过程中,甲吸水、乙水分进出平衡、丙失水,所以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外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水分进出平衡,B错误;

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13.【2015上海卷】图2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

【解析】物质P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物质Q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

氧气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A错误;

水分子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但物质Q出细胞可能是协助扩,也可能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B、C错误;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但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正确。

14.【2018届辽宁阜新二高高三第一次考试】将萎蔫的菜叶放人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这一过程属于()

A.主动吸水B.自由扩散

C.主动运输D.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解析】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水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使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故选B。

15.【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名校大联考】下列有关“胞吞”、“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胞吞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能完成

C.胞吐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二者主要用于排除细胞代谢废物和摄取养分

【解析】“胞吞”、“胞吐”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

胞吞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能完成,B正确;

胞吐过程中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

通过胞吐可以分泌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等胞外蛋白,D错误。

16.【2018届陕西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一次施钾肥过多导致烧苗的主要原因是()

A.H2O通过自由扩散大量出细胞B.K+通过主动运输大量进入细胞

C.O2通过自由扩散大量进入细胞D.细胞呼吸增强,释放大量能量

【解析】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即H2O通过自由扩散大量出细胞,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故选A。

17.【2018届湖南益阳高三9月调研】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B.胰岛素的分泌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人的红细胞处于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D.物质进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不断移动

【解析】水盐调节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非跨膜运输,通过胞吐的方式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只有有细胞壁的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错误;

物质进出细胞有赖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如胞吞、胞吐,D正确。

18.【2017届山东聊城高三三模】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

B.置于蒸馏水中的细胞水分流出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D.阻断ATP水解会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解析】小分子物质不一定是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如递质,A错误;

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B错误;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C错误;

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阻断ATP水解会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正确。

19.【2018届河南林州一中高三7月调研】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

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解析】甲组细胞与乙组细胞的不同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甲组在完全营养液中,可从中摄取细胞需要的矿质营养;

乙组处于蒸馏水中,将从中吸收水分,故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细胞液浓度要大于乙组。

这样两组外表皮细胞与0.3g/mL的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不同,失水量也不同。

甲组细胞液浓度与0.3g/mL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与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所以水分渗出应较乙组少。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

20.【2018届深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X,实验得到如下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溶液中X的浓度低于细胞中时,也会发生X的吸收

②在一定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升高,该细胞对X的吸收速率会随之增强

③物质X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且有一个最适温度

A.①说明该物质能逆浓度梯度吸收进入细胞,该物质可能为二氧化碳

B.②说明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消耗能量,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③说明该物质的吸收受温度影响,原因是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

D.综合①②③判断,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当溶液中X的浓度低于细胞中时,也会发生X的吸收,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需要消耗能量,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D正确;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升高,该细胞对X的吸收速率会随之增强,说明该物质吸收的方式消耗能量,该物质的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吞,B错误;

物质X的吸收随温度变化,而且有一个最适温度,说明吸收过程与酶的作用相关,C错误。

21.【2018届河北大名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取同一个白萝卜,切出若干个长度为5cm的萝卜条,平均分为四组,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甘油溶液、KNO3溶液和清水中,测得萝卜条长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B.蔗糖溶液中萝卜细胞液的吸水力先增大然后保持稳定

C.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可能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

D.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膜上运输这两种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相同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萝卜条放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变小;

萝卜条放在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小后增加;

萝卜条放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变大。

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A正确;

KNO3溶液中萝卜细胞先失水,后吸水,则细胞液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则吸水力先增大后减少,B正确;

甘油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萝卜条先变小后增加,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甘油和钾离子、硝酸根离子进入细胞,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C正确;

甘油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D错误。

22.【2018届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或运出有关物质的图解,其中钠泵是一种载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钠钾离子。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运输同一种物质的载体相同

B.细胞膜上同一种载体运输的物质可能不同

C.钠泵运输Na+和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D.细胞呼吸强度对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都有影响

【答案】据图可知,细胞膜上有两种运输Na+的载体,A错误;

细胞膜上同一种载体可运输Na+和氨基酸,B正确;

钠泵逆浓度梯度运输钠钾离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细胞呼吸强度对需要载体的被动运输没有影响,D错误。

23.【2018届山西45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图示小肠上皮细胞部分物质的转运。

下列关于葡萄糖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需要载体协助就可确定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协助扩散

B.依据逆浓度梯度运输就可确定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

C.依据需要载体协助就可确定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细胞外液是主动运输

D.依据顺浓度梯度运输就可确定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细胞外液是协助扩散

【解析】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需要载体协助,但前者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后者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均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但前者需要载体协助,后者不需要载体协助。

图中显示,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一侧,即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正确;

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中进入细胞外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且需要载体的协助,为协助扩散,C、D错误。

24.【2018届江西金溪一中高三9月月考】如下图所示U形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慨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0.1mol/L的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怎样变化?

若向U形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

胰岛素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

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

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

蒸馏水

【解析】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从图示信息可知,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A、B错误;

此时如果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麦芽糖酶,麦芽糖将水解为葡萄糖,由此形成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于左侧的蔗糖溶液,从而导致右侧液面升高,C正确;

此时如果向麦芽糖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由于蒸馏水可以通过半透膜而二糖分子不可以,所以最终两个液面还是等高的,D错误。

25.【2018届贵州黔东南州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为用玻璃纸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

A.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

B.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

C.渗透平衡时无物质通过半透膜

D.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平衡时△h更大

【解析】实验中出现了液面差,说明发生了渗透作用,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漏斗内的溶液增多,说明实验开始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A正确;

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产生的水分运输的动力与液面差产生的水分运输的动力相抵消,故渗透平衡时浓度不相等,只要存在液面差Δh,仍然是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B正确;

在达到渗透平衡后,S1溶液中水分子与S2溶液中水分子仍然在透过半透膜,只是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所以并不是无物质通过半透膜,C错误;

如果将浓度S2降低,则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增大,水分子向漏斗外向漏斗内运输的速率更快更多,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h会更大,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