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185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docx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doc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

常用数据汇总表汇总

一、水泥部分表1常用几种水泥的物理化学品质指标水泥品种代号碱含量氧化镁三氧化硫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不溶物烧失量字样颜色硅酸盐水泥P.Ⅰ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愤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应≯0.6(P.Ⅰ、P.Ⅱ、P.o);其它水泥按厂家与用户协商意见办理。

5.0~6.0≯3.5比表面积≮300m2/kg≮45min≯6.5h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0.75≯3.0红色P.Ⅱ≯3.5≮45min≯10h≯1.5≯3.5红色普通水泥P.O≯3.580μm筛余≯10≮45min≯10h≯5.0红色矿渣水泥P.S≯4.080μm筛余≯10≮45min≯10h绿色火山灰水泥P.P≯3.580μm筛余≯10≮45min≯10h黑色粉煤灰水泥P.F≯3.580μm筛余≯10≮45min≯10h黑色复合水泥P.C≯3.580μm筛余≯10≮45min≯10h黑色表2各品种各等级水泥各龄期强度最低低限值水泥品种强度等级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3d28d3d28d普通水泥32.52.55.511.032.532.5R4.05.516.032.542.54.06.516.042.542.5R5.06.521.042.552.55.07.022.052.552.5R5.57.026.052.5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32.52.55.510.032.532.5R3.55.515.032.542.53.56.515.042.542.5R4.06.519.042.552.54.07.021.052.552.5R4.57.023.052.5复合水泥32.52.55.511.032.532.5R3.55.516.032.542.53.56.516.042.542.5R4.06.521.042.552.54.07.022.052.552.5R5,07.026.052.5

二、砂子部分表3砂的分类表分类依据分类名称砂名称按产源分天然砂山砂河砂海砂人工砂机制砂混合砂按细度模数分(μf)3.7~3.1粗砂3.0~2.3中砂2.2~1.6细砂1.5~0.7特细砂注细度模数μf平行试验计算时精度为0.01,其平均值结果取值时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则精至0.1。

表4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5.00㎜5.00㎜4.75㎜2.50㎜2.50㎜2.36㎜1.25㎜1.25㎜1.18㎜630μm630μm600μm315μm315μm300μm160μm160μm150μm80μm80μm75μm表5砂的颗粒级配区划分累计筛余级配区()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5.00㎜10~010~010~02.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630μm85~7170~4140~16315μm95~8092~7085~55160μm100~90100~90100~90注①.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中某一区域内;②.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比,除公称粒径为5.00㎜和630μm(表中斜体所标数值)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③.当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④.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表6天然砂中含泥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含泥量(按质量计,)≤2.0≤3.0≤5.0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0。

表7砂中泥块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1.0≤2.0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

表8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石粉含量(按质量计,)MB<1.4(合格)≤5.0≤7.0≤10.0MB≥1.4(不合格)≤2.0≤3.0≤5.0表9砂的坚固性指标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其性能要求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①.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②.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③.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

≤8其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10表10砂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名称含量限值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1.0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渗于标准色。

当颜色渗于标准色时,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注①.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0。

②.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表11海砂中贝壳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35~C30≤C25~C15贝壳含量(按质量计,)≤3≤5≤8注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不应大于5。

表12不同水温对砂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水温(℃)1516171819202122232425αt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0.0060.0070.008表13砂常规试验项目测试精度及结果处理规定总汇试验项目名称称量精度要求计算精度要求结果处理规定筛分析筛余量精确至1g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均精精确至0.1,各号筛筛余和筛底存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和两次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须重做。

以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精确至1)评定试样颗粒级配含泥量称量精确至1g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重做含水率称量精确至1g含水率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泥块含量称量精确至1g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坚固性指标试样称量精确至1g,筛余量精确至0.1g各粒级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总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1以一次试验计算结果确定压碎值指标称量精确至1g压碎指标值计算精确至0.1压碎指标值取3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表观密度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10kg/m3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0kg/m3,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须重做体积密度称量精确至10g体积密度计算精确至10kg/m3,空隙率计算精确至1体积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

三、石子部分表14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2.502.502,365.005.004.7510.010.09.5016.016.016.020.020.019.025.025.026.531.531.531.540.040.037.550.050.053.063.063.063.080.080.075.0100.0100.090.0表15碎石或卵石的级配范围级配情况公称粒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质量计,)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0连续粒级5~1095~10080~1000~1505~1695~10085~10030~600~1005~2095~10090~10040~800~1005~2595~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5~4095~10070~9030~650~50单粒级10~2095~10085~1000~15016~31.595~10085~1000~10020~4095~10080~1000~10031.5~6395~10075~10045~750~10040~8095~10070~10030~600~100注①.单粒级宜用于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②.当卵石的颗粒级配不符合本表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表16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2≤0.5≤0.7注①.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不应大于1.0。

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泥量可由本表中的0.5、1.0、2.0分别提高到1.0、1.5、3.0。

②.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表17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55~C30≤C2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8≤15≤25表18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项目质量要求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1.0卵石中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应不深于标准色,当颜色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抗压强度比应不低于0.95注当碎石或卵石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表19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指标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其性能要求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有腐蚀性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或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等要求的混凝土≤8在其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12表20碎石的压碎值指标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碎石压碎值指标()沉积岩C60~C40≤10≤C35≤16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C60~C40≤12≤C35≤20喷出的火成岩C60~C40≤13≤C35≤30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表21卵石的压碎值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40≤C35卵石压碎值指标()≤12≤16表22碎石或卵石常规试验项目测试精度及结果处理规定总汇试验项目名称称量精度要求计算精度要求结果处理规定筛分析筛余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0.1(1g)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各号筛筛余和筛底存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做。

以一次筛分析各筛的累计筛余评定试样颗粒级配含泥量称量精确至1g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重做含水率称量精确至1g含水率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泥块含量称量精确至1g含泥量计算精确至0.1取两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针片状颗粒含量称量精确至1g针片状颗粒含量计算精确至1以一次试验计算结果确定坚固性指标试样称量精确至1g,筛余量精确至0.1g各粒级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总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1以一次试验计算结果确定岩石抗压强度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岩石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岩石抗压强度取6个试件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MPa;当其中两个试件强度于与其它四个试件强度平均值相差三倍以上时,取四个试件强度接近的平均值压碎值指标称量精确至1g压碎指标值计算精确至0.1压碎指标值取3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0.1表观密度称量精确至1g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10kg/m3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0kg/m3,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须重做体积密度称量精确至10g体积密度计算精确至10kg/m3,空隙率计算精确至1体积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取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精确至1

四、矿物外加剂部分表23矿物外加剂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指标磨细矿渣磨细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ⅠⅡⅢⅠⅡⅠⅡ化学性能MgO,≤14SO3,≤43烧失量,≤3586Cl-,≤0.020.020.020.02SiO2,≥85吸铵值,Mmol/100g≥130100物理性能比表面积,m2/㎏≥75055035060040070050015000含水率,≤1.01.03.0胶砂性能需水量比,≤10095105110115125活性指数3d,≥8570557d,≥1008575807528d,≥1151051009085908585表24矿物外加剂一次搅拌用胶砂配比搅拌用料材料名称基准胶砂受检胶砂磨细矿渣磨细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硅灰水泥450±2225±1315±1405±1405±1矿物外加剂225±1135±145±145±1ISO标准砂1350±51350±51350±51350±51350±5水225±1使受检胶砂流动度达基准胶砂流动度值±5㎜时的用水量

五、高性能混凝土部分表25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碳化环境T10.552800.602600.65260T20.503000.552800.60260T30.453200.503000.50300氯盐环境L10.453200.503000.50300L20.403400.453200.45320L30.363600.403400.4034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453200.503000.50300H30.403400.453200.45320H40.363600.403400.40340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453200.503000.50300D30.403400.453200.45320D40.363600.403400.40340磨蚀环境M10.503000.552800.60260M20.453200.503000.50300M30.403400.453200.45320表26素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碳化环境T1、T2、T30.602800.652600.65260氯盐环境L1、L2、L30.602800.652600.6526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503000.50300H3※※※※※※H4※※※※※※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503000.50300D3※※※※※※D4※※※※※※磨蚀环境M10.552800.602600.65260M20.503000.552800.60260M3※※0.503000.50300注“※”表示不宜采用素混凝土结构。

表27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胶凝材料的要求环境作用等级水泥品种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的掺量()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H1普通硅酸盐水泥≤8≥2030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300H2普通硅酸盐水泥≤8≥2533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20300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300H3、H4普通硅酸盐水泥≤6≥3036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25360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20360表28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环境条件无抗冻要求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混凝土D1D2、D3D4含气量()≥2.0≥4.0≥5.0≥5.5表29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56d电通量(C)<C30<2000<2500C30~C45<1500<2000≥C50<1000<1500注本表是对所有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或冻融破坏环境时,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还应满足表6、表7的规定。

表30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L1L2、L3L1L2、L356d电通量(C)<1000<800<1500<1000表31化学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H1、H2H3、H4H1、H2H3、H456d电通量(C)<1200<1000<1500<1000表32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D1、D2、D3、D4D1、D2、D3、D4D1、D2、D3、D4抗冻等级(56d)≥F300≥F250≥F200表33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3.53.53.5潮湿环境3.03.03.5含碱环境※3.03.0注①带※号项目混凝土必须换用非碱活性骨料。

②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

其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

粉煤灰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粉煤灰总碱含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矿渣粉总碱含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硅灰总碱含量的1/2。

③干燥环境是指不直接和水接触、空气平均相对湿度长期不大于76的环境;潮湿环境是指与水直接接触、干湿交替变化的环境、水下或与潮湿土壤接触以及空气平均相对湿度长期大于75的环境;含碱环境是指直接与海水、含碱工业废水、钾(钠)盐等接触的环境;干燥环境或潮湿环境与含碱环境交替变化时,均按含碱环境对待。

④处于含碱环境中的设计年限为60年、30年的混凝土工程,在限制混凝土碱含量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表面作防水、防碱涂层处理,否则应换用非碱活性骨料。

表34水泥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程检验项目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比表面积≤350m2/kg(对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厂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

2烧失量≯5.0√√3游离CaO含量≤1.0√√4MgO含量≯5.0√√5SO3含量≯3.5√√6Cl-含量钢筋混凝土不宜大于0.1,预应力混凝土≤0.06√√7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1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8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9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10强度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规定值√√√11碱含量≤0.8√√12熟料中的C3A含量非氯盐环境不应超过8,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10√13助磨剂名称及掺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14石膏名称及掺量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15混合材名称及掺量6~15√表35粉煤灰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术要求检验规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程检验项目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细度()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20(12)√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同厂家、同批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