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2450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8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花竹山风电场内道路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1.总概述

1.1概述

1.1.1花竹山风电场工程简介

贵州瓮安花竹山风电场(以下简称“花竹山风电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东南部的平定营镇、岚关乡、雍阳镇、永和镇交界区域。

根据风电场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以及风电场建设条件、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风电场主要工程任务是发电,风电场建成后,供电贵州电网。

花竹山风电场拟采用48台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电机组,工程规模分别为96MW。

本工程为贵州瓮安花竹山风电场场内道路及风机安装48台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2000kW,装机容量为96MW。

基础工程(Ⅰ标),主要合同内容为风电场场内1#、2#主线及其对应的下级支路和23#—48#风机范围内的所有道路施工、风机吊装平台开挖、风机及箱变基础开挖、基础环(锚栓)场内装卸、运输及安装,风机及箱变基础混凝土浇筑,其中风电场场内道路路线(含进场连接线)总长约23.946km,路基宽度5.5m,路面宽度4.5m,泥结碎石路面;风机基础总计26座(23#-48#风机),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浇筑。

花竹山风电场距瓮安县城约10km,与黔南州州府所在地都匀市直线距离约80km,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直线距离约90km,G60沪昆高速在福泉市附近通过,福泉市至牛场镇为瓮马高速,牛场镇至风电场为S205省道,风电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1.2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花竹山风电场场内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

总长度23.946km。

1.3路线基本情况

风电场场内道路为风电场各风机间的运行维护通道,同时要满足施工期运输机械对道路的技术要求。

场内道路路基宽度5.5m,路面宽度4.5m,泥结石路面。

风电场场内道路路线(含进场连接线)总长约23.946km,道路参照四级场外道路修建,同时要满足超长件(54m叶片)和超重件(82.15吨机舱)的运输要求。

道路结构应满足:

可承受的轮胎最大负荷4吨,路路面须平整,道路上方的限高不小于5m,一般情况下道路纵向坡度不大于12%(个别地段设计图纸可能大12%,但小于等于15%),道路横坡2.0%,道路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m,道路转弯处外侧8m内不得有不可移动的障碍物。

承包商在中标后应负责道路的修建和风机安装前的道路维护,并负责考虑重大件在纵坡坡度大于12%路段运输的辅助措施。

路基本路段按场外四级公路标准进行修建,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加强排水设施和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以确保公路路基稳定,排水通畅,无大病害,便于养护。

路基设计标高为未设加宽前路基中线标高,以半挖半填路基为主,在沟谷、陡峻地段采用仰斜式挡土墙路基。

在深挖路段视其地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形式的防护措施,确保开挖后与周围环境协调、路基边坡稳定,道路畅通。

路段开挖边坡坡度,视其岩石性质、构造情况采用适当坡比,节理发育、易破碎的岩体力求少挖。

1.3.1路基与防护

路基边坡开挖坡比按1:

0.25~1:

0.5控制,其中1#路主线及支线石质边坡坡比按1:

0.25开挖,1#路主线覆盖层边坡按1:

0.5坡比开挖,支线覆盖层边坡按1:

0.3坡比开挖;路基填方按1:

1.25~1:

1.3坡比填筑,其中石方填筑、土石混填路堤段坡比按1:

1.25填筑,土方路堤按1:

1.3坡比填筑。

1.3.2路面

场内道路地质条件较好路段直接采用12cm厚泥结碎石路面,土质路基及不良地质路基路段采用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10cm厚泥结碎石路面。

根据风电场风机的布置,场内路面宽4.5m,一般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50m,极限转弯半径为35m,今后检修运行的道路也利用该场内道路。

1.3.3排水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20。

路基边沟及排水沟采用土水沟及浆砌片石边沟,挖方路段采用梯形边沟,边沟尺寸采用深×(底)宽=0.4×0.4m,边沟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

浆砌石边沟设置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确定。

1.4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概况

1.4.1地形地貌

风电场初拟场址总体呈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10km,南北宽约6km,场内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在1100~1500m之间,相对高差小于500m,总体属溶蚀、侵蚀低中山地貌。

区内植被发育较好,自然边坡总体相对较缓且整体稳定,区内未见规模较大的滑坡体、危岩体、崩塌堆积体、泥石流等存在,场地整体稳定性好。

1.4.2地层岩性

场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依次为:

(1)第四系全新统

残坡积层(Qedl):

坡、残积含砂砾土、粘土、石灰华,含褐铁矿团块;主要分布在山体斜坡、台地及冲沟地带,一般厚度1.0~3.0m,局部达5.0m左右。

(2)中生界三叠系

下统大冶群(T1d):

上部浅灰色厚至薄层白云岩;下部厚层灰岩夹薄片状含泥质蠕状灰岩;底部褐黄色页岩。

厚603~880m。

下统茅草铺组(T1m):

上部浅灰、灰带红色厚层至块状白云岩,顶部具角砾状;下部浅灰色厚层夹中厚层灰岩。

厚350~480m。

下统夜郎组(T1y):

紫红色页岩夹同色瘤状泥质灰岩;薄层至块状灰岩;灰黄、灰绿色页岩,上部夹泥质灰岩薄层。

厚250~397m。

(3)上古生界二叠系

上统长兴组(P2c):

灰绿色中厚层至厚层燧石灰岩、沥青质灰岩。

厚12~20m。

上统吴家坪组(P2w):

上部为褐黄色页岩及硅质岩,常夹1~2层硅质灰岩,局部地区偶夹煤层;下部为深灰、灰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夹1~2层硅质岩及页岩;底部为页岩夹煤层,局部地区含菱铁矿及多水高岭土。

厚85~140m。

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深灰至灰绿色厚层块状拉斑玄武岩。

厚40~70m。

下统茅口组(P1m):

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下部含白云岩团块。

厚15~120m。

下统栖霞组(P1q):

深灰、灰色中厚层灰岩,含泥质、有机质及燧石结核或条带,下部间夹少量棕色片状钙质页岩。

厚30~75m。

下统梁山组(P1l):

褐黄色页岩夹砂质页岩及炭质页岩;浅灰色石英砂岩;杂色铝土页岩或豆状铝土岩。

厚0~26m。

(4)下古生界寒武系

上中统娄山关群(∈2-3ls):

灰至灰色中厚至厚层细至中粒白云岩,含少许燧石团块,夹鲍状白云岩及角砾状白云岩数层,顶部夹硅质白云岩。

厚420m~640m。

1.4.3地质构造

区域资料和现场地质测绘表明,场区内岩层倾角较平缓,约12°~20°,部分地区达35°,从场区地层出露情况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场区内主要发育有两条褶皱,分别是营定街背斜和黄家门口向斜,且两褶皱轴向在区内近似平行。

营定街背斜,区内轴长约3.5km,褶轴走向从区外近似南北向经打铁槽过渡到区内北东向,核部主要岀露寒武系地层(∈2-3ls)、二叠系地层(P1)、(P2w+c)、(P2β),褶皱两翼基本对称,主要岀露二叠系地层(P1)、(P2w+c)、(P2β)三叠系地层(T1y),岩层倾角14°~16°;黄家门口向斜区内轴长约5.0km,褶轴走向从区外近似南北向经田坎院过渡到区内北东向,核部主要岀露三叠系地层(T1y),褶皱两翼基本对称,主要岀露寒武系地层(∈2-3ls),二叠系地层(P2w+c)、(P2β)、(P1),岩层倾角17°~24°。

场区内断层发育较少,仅南部边缘外发育有两条断层,主断层(F1)属逆断层,长约20km,倾北西,倾角70°;次生断层(F2)亦属逆断层,长约5公里,倾西北,倾角50°。

受断层影响,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产生明显错动,水平断距约1.8km。

1.5对外交通

花竹山风电场距瓮安县城约10km,与黔南州州府所在地都匀市直线距离约80km,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直线距离约90km,G60沪昆高速在福泉市附近通过,福泉市至牛场镇为瓮马高速,牛场镇至风电场为S205省道,风电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1.6风、水、电供应

1.6.1施工供风

本合同段施工供风采用小型柴油空压机(3m3/min、6m3/min)、中型空压站(12m3/min柴油空压机)相结合的供风方式。

1.6.2施工供水

由于施工现场附近可靠水源较少,由于施工期正值雨季,临时设施区供水考虑从附近冲沟引(抽)取,在交通便利及开阔处附近布置一个100m3蓄水池作为调节。

蓄水池为浆砌石结构,内侧采用砂浆抹面防渗。

由于本标风机工作面分布十分分散,因此本标风机道路施工用水拟采用10t洒水车运水的方式解决。

1.6.3施工供电

道路施工不考虑电网供电,道路沿线供电采用柴油发电机。

1.7主要施工特点和技术措施

1.7.1主要施工特点

(1)公路沿线整体地形、地质条件较好。

危险路段,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需采取浆砌石挡墙等处理措施,并严禁联网进行大面积爆破。

(2)本标段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大,工期较紧,采取半挖填施工方案。

(3)沿线土石方平衡后,充分利用可用料作砌石工程、填筑料等,多余的土石方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弃渣场。

1.7.2主要技术措施

本合同段施工战线长、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技术措施围绕尽快实现全路线施工,多工作面、“全面开花”的原则组织施工。

(1)本合同段采用机械化施工,有利于土石方调配与平衡。

(2)采用多个施工工作面,公路工程1#路段每区段均自起点与终点两端各开一个工作面展开施工,支路部分采用单工作面施工。

(3)土石方开挖坚持自上而下的开挖程序,主要采用手风钻为主,爆破时控制爆破药量,严禁在顺向坡路段联网爆破。

爆破石渣采用推土机集渣,挖掘机挖装,配15t自卸汽车运渣。

1.8本标段工期与质量、安全

反复研究了瓮安风电场场内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难点,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管理,采用多工作面、“全面开花”的施工措施,尽量使大中型机械尽早进入工作面,做到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T19002—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及质量管理模式,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施工,使工程施工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工程质量达到省、部级优质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终身制。

施工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施工中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及机械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负伤频率低于行业标准。

2.施工进场准备说明

2.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做好进场前的精心组织和准备工作,迅速组建符合本标段工程实际的施工管理机构,组织施工队伍进场。

合同签订后,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等先期进入施工现场,为设备及施工队伍进场做好安排,设备和施工队伍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陆续进入各施工路段。

主要施工机械分两批进场,其中土石方推、挖、装施工机械在第一批进场,路面施工机械在第二批进场。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10天,主要机械和人员动员周期控制在3天内。

其他设备及相应人员随工程进度和工作场面的展开陆续进场。

2.2设备、人员进场方法

本标段施工设备主要来自我公司即将竣工的一些省内项目以及相邻施工工地上的富余设备。

2.3材料进场方法

水泥、钢筋、油料和炸药等材料主要由瓮安及附近城市购置。

块石、片石、砂、碎石等材料主要采用现场开挖石料现场加工或在当地购买。

3.施工总平面布置

3.1施工布置条件和原则

3.1.1布置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本标施工场地的征用、搬迁和移民安置由发包人实施,但施工场地范围原有建筑物的拆除、清理及场内场地清理(包括工程区域内的全部树木、树桩、树根、杂草、垃圾、表层杂填土以及监理工程师认定的其它有碍物)由本标实施。

3.1.2布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特点、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制定本工程的施工总布置原则为:

(1)所有改建或新建施工道路力求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少的占用当地耕地,并且不对当时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2)临建设施的规模和容量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调度灵活、运行方便、安全可靠、节约用地。

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简化临时设施设置;

(3)按国家有关规定,所有的施工设施布置要体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各施工设施区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足够可靠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避免施工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并考虑为他人提供方便。

3.1.3主要临时施工道路布置

本标段施工辅助设施利用原有公路运输到工地后按进度沿施工线路布置,其他临时道路根据现场就近村寨乡村道路扩建形成。

3.1.4施工工作面划分

根据招标文件中公路及现场勘察情况,拟将本标段分为两个工区进行施工,各工区施工特性见表3-1。

表3-1施工工作面划分表

工作面

主(次)路

起点

终点

备注

一工区

主路1#

K0+000.00

K4+556.637

公路工程,总长4.56Km

支路

1-23#、1-24-25#、1-26#、1-29-27#、1-29-28#、1-29#、1-32#、1-34#、1-36#、1-36-37#风机支路公路工程,总长6.48Km

二工区

主路2#

K0+000.00

K6+392.240

公路工程,总长6.39Km

支路

2-38#、2-44#、风机支路,总长5.21Km

3.2主要临时施工设施布置

3.2.1办公及生活设施布置

由于本标工期只有6个月,根据本标施工进度安排,施工企业临时办公、生活区为租赁,总建筑面积约1000m2,总占地面积约2000m2。

3.2.2施工辅助企业及设施布置

(1)综合加工厂

综合加工厂担负本合同工程所需钢筋、其他小型金结等的加工任务。

加工厂建筑面积180m2,占地面积1500m2。

综合加工厂布置在施工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场地范围内,内设加工间、原材料及成品堆放场。

综合加工车间主要采用轻型钢结构,其生产方式按二班制生产。

表3.8-1钢筋加工厂主要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单台功率(kw)

备注

1

钢筋调直机

GTJ-4/14

2

9

2

钢筋切断机

GQ403

1

7.5

GJ5-40

1

7.5

3

钢筋弯曲机

GW40

1

7.5

GJ7-40

1

2.8

4

对焊机

uN1-75

1

75KVA

uN1-100

1

100KVA

5

交流电焊机

Bx1-330-1

2

6

交流电焊机

Bx1-500

2

7

电动除锈机

1

8

电动葫芦

CD3T

1

(2)机修汽修厂及施工机械停放场

根据本工程规模特点,为保护环境,减少临时征地,现场不设机修汽修厂。

施工机械需要修理时,可利用附近地方机修汽修厂进行修理。

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场布置在1#主线K0+800米段租用当地荒地,占地面积为500m2。

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场主要承担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停放、组装、拆卸等。

(3)仓库

本合同工程在施工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场地范围内设置一处综合仓库。

综合仓库建筑面积160m2(轻型钢结构),占地面积1000m2。

主要存储施工中所需的五金、电气、化工产品以及各种工具、配件、设备、劳保用品等。

施工辅助企业及设施其建筑面积和主要临建工程量见表3-2。

表3-1施工辅助企业面积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m2)

占地面积

(m2)

结构形式

备注

1

钢筋加工厂

180

1500

轻型钢结构,蓝色彩钢波纹瓦屋面

2

综合仓库

160

1000

轻型钢结构240m2,余砖混结构,蓝色彩钢波纹瓦屋面

3

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场

500

20cm厚碎石垫层

4

前方值班室

50

100

集装箱

地点现场选定

5

施工供水、供电系统

100

100

砖混结构,蓝色彩钢波纹瓦屋面

地点现场选定

6

其它

80

150

集装箱

厕所等

7

合计

390

1850

3.3施工供风、供水及通讯系统

3.3.1施工供风系统

施工用风部位主要为路基石方开挖,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主要用风设备为YT-28手风钻和YQ100B潜孔钻,按开挖强度和设备配置计算,系统最大用风量为180m3/min,根据公路工程开挖战线较长的特点,本标段供风选用12台3m3/min柴油空压机(2台备用)、10台12m3/min电动空压机、5台6m3/min电动空压机供风。

施工供风主要设备及工程量见表3-5。

表3-1供风系统主要机械设备及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柴油空压机

3m3/min

12

2台备用

2

柴油空压机

6m3/min

5

3

柴油空压机

12m3/min

10

4

橡胶软管

φ32

m

1000

5

橡胶软管

φ50

m

500

6

橡胶软管

φ80

m

1000

7

手风钻

YT-28

20

8

潜孔钻

YQ100B

5

3.3.2施工供水系统

由于施工现场附近可靠水源较少,由于施工期正值雨季,临时设施区供水考虑从附近冲沟引(抽)取,在交通便利及开阔处附近布置一个100m3蓄水池作为调节。

蓄水池为浆砌石结构,内侧采用砂浆抹面防渗。

由于本标风机工作面分布十分分散,因此本标风机施工用水拟采用10t洒水车运水的方式解决。

3.3.3施工通讯

施工区无线通讯可直接利用社会公网,不另建其他通讯设施,通讯采用对讲机和手机。

3.3.4施工期排水及防洪措施

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工程或附近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或形成淤积,在施工区周围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临时设施和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3.4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污染措施

1)路堤要先挡护后施工,防止污染农田和河流等。

2)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顺畅,排水良好。

临时设施均按标准硬化地面,四周设置排水沟,生活污水经过滤沉淀池处理后排入沟谷。

3)汽车要加高车厢挡板,在公路上和居民区周围不掉碴、不污染,不向农田河道弃土,规划区弃土要平整,加设防护设施。

污水、油污、化工产品废料不直接排放。

(2)噪音控制

1)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处运行较多动力机械设备。

2)机动车辆,现场只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3)减少粉尘措施

1)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

2)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3)运输道路要定时洒水防尘,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

(4)保护场地周围环境

不在工地围蔽外堆放材料、垃圾。

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范围使用占地。

(5)施工期间爱护环境,保护绿化

保护好已成建筑物、路面,不损坏、不污染,完工时彻底清场,恢复原有道路、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洁净,达到一次顺利交付。

(6)加强施工环境监测

在整个施工期内,由指挥部环保部门负责对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控。

3.5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秩序管理

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和群众,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

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当地的规章制度。

着装整齐,挂牌上岗;文明施工,防止野蛮作业。

(2)施工场地管理

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分段、分片区进行场地规划,运输道路、材料场库、机械停放场、搅拌场和生活区要按照总平面图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布置整齐并在施工区域设醒目标牌。

要求布置合理,秩序井然。

设置施工标示牌。

并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图三牌。

一图:

即平面布置图;三牌:

即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牌。

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做到生活区和施工区划分明确,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

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并落实到专人。

临时用电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扯,供电设施良好,光照充足。

建筑材料堆码按要求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严禁混堆乱放。

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律配带标识身份或工种的证牌。

完工时派专人负责彻底清场,恢复原有道路、设施及复耕,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洁净,达到一次顺利交付。

(3)环境卫生管理

场内建筑垃圾随时清理。

不用料具和机械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内场地清洁。

所有工点和住区排水畅通,并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

生活区内设置垃圾箱,每日专人清运。

3.6弃、存渣场规划

本标段工程开挖土方可利用料就近作为路堤填筑及路肩培土料,多余部分作弃料处理;开挖石方就近用于回填路堑,可利用料加工砂石骨料或砌筑浆砌石挡土墙,多余部分作弃料处理。

弃料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碴场堆放,弃料位置及方案提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弃料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周围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破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项目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4.1主要设备配置计划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及试验检验设备见表4-1。

表4.1主要施工设备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

能力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CAT330

6

卡特

2010

152kw

1.6m3

土石方开挖、填筑

2

挖掘机

CAT320

6

小松

2011

103kw

1.0m3

土石方开挖、填筑

3

液压钻

A.ROC742

2

阿特拉斯

2007

土石方开挖

4

潜孔钻

CM351

2

宣化

2010

土石方开挖

5

手风钻

YT28

15

宣化

2012

土石方开挖

6

装载机

ZL50

2

柳工

2009

3m3

土石方开挖、填筑

7

推土机

SD22

2

山推

2011

220kw

土石方开挖、填筑

8

空压机

3m3/min

10

开山

2012

7.5KW

土石方开挖

9

振动平碾

YZ18C

3

中联

2006

土石方填筑

10

手扶振动碾

RD11A

2

威客

2008

土石方填筑

11

蛙式打夯机

HW60

3

鑫隆

2008

土石方填筑

12

平地机

PY160

1

中国柳工

2010

160kw

土石方填筑

13

汽车吊

100t

1

中联

2012

钢结构及预埋件

14

汽车吊

16t

2

中联

2012

钢结构及预埋件

15

自卸汽车

15t

15

中国重汽

2009

土石方开挖、填筑

16

载重汽车

15t

2

东风

2007

混凝土工程

17

洒水车

10t

2

东风

2008

路面及防护

18

柴油发电机

50kW

6

株洲

2009

50kW

开挖、混凝土工程

4.2劳动力配置计划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人员见表4-2。

表4-2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工种名称

数量(人)

备注

1

技术及管理人员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