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248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docx

磁石模块硬件说明三汇

独立网关配置说明

 

No.7信令是利用信号链路在两个信令点(简称SP)之间传递消息,直接连接两个信令

点的一束信号链路构成一个信号链路组,产生消息的信号点为此消息的信令起源点,而消息要到达的目的地为消息的目的点。

SS7网关,就是话路与信令分离传送,语音数据在信令点(SP)之间通过E1线直联传送,而控制话路接续信息的信令链路则通过信令网关通过TCP/IP网传送。

(具体示意图见图一)

网关转接它所汇接的信令点(SP)之间的信令消息,通常使用1E于局端SP信令点相连。

而网关与客户端SP信令点并无物理链接,信令以TCP/IP协议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端。

客户端处不需要7号信令服务器。

而客户端和局端之间的话路直连,之间E1线上只走语音数据,不走信令。

但是这种配置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和网关相连的E1线上同时也包含话路。

但是现在只用于传送信令,造成了浪费,解决方案就是在这条E1线中也走话路,而在网关和客户端之间再加一条E1线来传送这部分话路,信令仍然是以TCP/IP方式网络传送。

这样配置方法充分利用了与局端相连的E1线,是常用的配置方法。

独立网关是七号信令与TCP/IP的协议转换设备。

使用该网关,客户端可以使用TCP/IP协议调用一些简单的呼叫函数,即可实现通过7号信令网络进行电话呼叫,使得原先不具有七号信令能力的设备获得七号信令支持。

三汇七号信令网关有SHGW701和SHGW702两个型号,分别为单链路型号和双链路型号。

SHGW701可以有两种应用方式:

即用于单机单链路和双机双链路热备份方式。

采用双机双链路热备份方式时,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其中任意一台设备故障或关机时,均不会导致整个系统服务中断。

SHGW702是单机双链路型号,可以实现两条物理链路的热备份、负荷分担和倒换倒回功能。

网关应用结构(以单机单链路为例):

 

 

图1

独立信令网关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大容量,高处理能力,最多可支持128个客户端,4096个话路,每秒最多可处理110个完整的呼叫。

●支持双机热备份应用,任何一台单机故障均可维持系统不间断运行,支持负荷分担和倒换倒回操作。

●客户端软件可支持任何类型的数字中继卡,可以采用任何支持dll调用的编程语言开发应用软件。

●采用高度仅为1U的紧凑型标准机箱,方便上架安装,占用空间小。

No.7信令固定在信令链路的16时隙中传送

 

为了您能更直观的了解SS7独立网关的配置方法。

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

独立网关的配置

No.7信令网关程序使用的配置文件名称为Ss7Server.ini,是一个标准的文本文件。

要使网关正常运行,用户必须正确配置下列信息(注意:

不要随意更改未出现在下面的配置项中内容):

[Ss7SystemConfig]节

OPC=4.5.6源信令点(十进制),格式为:

主信号区.分信号区.信号点,由电信局分配

ServerIP=127.0.0.1No.7信令网关的本机IP地址,缺省值为127.0.0.1。

Port=5150用户不必设置本配置项。

SecondServerIP=201.1.1.1第2网关IP地址。

如该项配置,表示以双网关热备份方式运行,该IP不能和ServerIP相同,且两个网关不能在同一时刻启动。

SpCodeLen=24No.7信令点编码方式,缺省为24位,可以配置成14位。

[Ss7ClientInfo]节

本小节设置有关使用No.7信令服务的客户端计算机的信息。

MaxSs7Client=k设置使用No.7信令的客户端计算机的总数(k)。

IP[c]=127.0.0.1指示每个No.7信令客户端的IP地址,其中c为从0开始连续编号的IP地址序号,配置项内容为对应客户端计算机的IP地址。

注意:

本配置项的数目必须与前面“MaxSs7Client=k”中指定的数目保持一致。

例如如果为包括2台客户端计算机,则应如下配置:

IP[0]=203.203.203.200

IP[1]=203.203.203.201

[Ss7PcmLinkInfo]节

本小节设置有关使用No.7信令服务的信令链路的信息。

MaxSs7Pcm=l设置信令链路的总数

Ss7PcmLink[i]=IP[j],LocalPCM[k]设置信令链路对应的物理位置,即第i条信令链路对应客户端j上的第k个PCM

[LinkSetInfo]节

本小节设置有关使用No.7信令服务的链路组的信息。

MaxLinkSet=k设置NO.7信令的链路组的总数

LinkSet[i]=Ss7PcmLink[m]

或LinkSet[i]=Ss7PcmLink[m]+Ss7PcmLink[n]设置链路组由哪几条信令链路组成,即第i条链路组由第m个信令链路(或第m个信令链路和第n个信令链路)组成,该链路组对应的OPC为[Ss7SystemConfig]节中的OPC

或LinkSet[i]=Ss7PcmLink[m],a.b.c

或LinkSet[i]=Ss7PcmLink[m]+Ss7PcmLink[n],a.b.c设置链路组由哪几条信令链路组成,该链路组对应的OPC为多少,即第i条链路组由第m个信令链路(或第m个信令链路和第n个信令链路)组成,该链路组对应的OPC为a.b.c

[DPCInfo]节

本小节设置与本机节点相连的信令点(SP/STP)的信息。

MaxDPC=1用户不能修改。

DPC[0]=x.y.z,LinkSet[0]指定目的信令点编码及到达该信令点的路由信息。

x.y.z=主信号区.分信号区.信号点,由电信局分配。

[TUPRouter]节

本小节设置有关TUP消息的路由信息。

当No.7信令网关收到TUP消息时,网关自动从收到TUP消息的CIC字段中取出PCM编号信息,并检查该PCM编号是否已经在本节的“CIC_PCM[i]=”配置项被映射到了某个客户端的本地PCM链路上。

如果找到,就将收到TUP消息送到该客户端;如果没有找到,网关进一步检查本节中“DefaultTupRouterClientIpId=”配置项是否被指定:

如果指定就将收到TUP消息发送到相应客户端,否则该消息将被丢弃。

DPC[o],CIC_PCM[p]=IP[j],LocalPCM[k]

设置TUP消息CIC字段中的PCM编号与客户端计算机IP地址逻辑编号及客户端本地PCM逻辑编号的映射关系。

o:

表示DPC编号

p:

表示CIC中PCM链路编号,由电信局分配。

不必从0开始编号。

j:

表示该链路所在计算机IP地址的逻辑编号,该逻辑编号必须在前述[Ss7ClientInfo]节中指定的范围内;

k:

表示该链路在本地计算机中的逻辑编号,该逻辑编号必须与在《ShCti驱动程序用户手册》“系统配置文件ShConfig.ini”的[PcmInfo]节中指定的PCM逻辑编号相对应。

注意:

(1)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如果使用驱动程序提供的TUP协议,必须配置本配置项。

(2)本配置项的数目必须与电信局分配的使用TUP协议的PCM相一致。

[ISUPRouter]节

本小节设置有关TUP消息的路由信息。

当No.7信令网关收到TUP消息时,网关自动从收到TUP消息的CIC字段中取出PCM编号信息,并检查该PCM编号是否已经在本节的“CIC_PCM[i]=”配置项被映射到了某个客户端的本地PCM链路上。

如果找到,就将收到TUP消息送到该客户端;如果没有找到,网关进一步检查本节中“DefaultTupRouterClientIpId=”配置项是否被指定:

如果指定就将收到TUP消息发送到相应客户端,否则该消息将被丢弃。

DPC[o],CIC_PCM[p]=IP[j],LocalPCM[k]

设置TUP消息CIC字段中的PCM编号与客户端计算机IP地址逻辑编号及客户端本地PCM逻辑编号的映射关系。

o:

表示DPC编号

p:

表示CIC中PCM链路编号,由电信局分配。

不必从0开始编号。

j:

表示该链路所在计算机IP地址的逻辑编号,该逻辑编号必须在前述[Ss7ClientInfo]节中指定的范围内;

k:

表示该链路在本地计算机中的逻辑编号,该逻辑编号必须与在《ShCti驱动程序用户手册》“系统配置文件ShConfig.ini”的[PcmInfo]节中指定的PCM逻辑编号相对应。

客户端配置

客户端的配置文件名称为UserNo7.ini,是一个标准的文本文件。

要使客户端正常运行,用户必须正确配置下列信息:

[SystemConfig]节

TotalPcm=1配置PCM的数目

DefaultPcmLinkStatus=0x0000缺省PCM状态,缺省值为0x0000,表示同步

 

[AppChToPcmTsTable]节

配置应用通道与PCM时隙的映射关系

TotalAppCh=30//应用通道总的数目

AppCh[i]=j,k..l//i:

应用通道起始编号;j:

PCM编号;k:

时隙起始编号,大于0;

//l:

时隙结束编号,小于32,但大于k;

或AppCh[i]=j,k//i:

应用通道编号;j:

PCM编号;k:

时隙编号,大于0但小于32

 

[SS7]节

高级选项

Ss7ServerIP=127.0.0.1//设置No.7信令服务器或网关的IP地址,缺省值为127.0.0.1。

单机运行时可以不设置本配置项

LocalIP=127.0.0.1//设置No.7信令服务器或网关的IP地址,缺省值为127.0.0.1。

单机运行时可以不设置本配置项

AutoHandleTup=1//设置是否由驱动程序自动处理TUP消息。

=1:

自动处理(缺省值);=0:

由应用程序处理。

如果应用程序希望自行处理TUP消息,则应将本配置项设置为0以关闭驱动程序自动处理TUP消息的功能。

TotalIsupPcm=1//ISUPPCM的数目

IsupPcm[0]=LocalPcm[0]//ISUPPCM对应本地PCM

AutoHandleIsup=1//设置是否由驱动程序自动处理ISUP消息。

=1:

自动处理(缺省值);=0:

由应用程序处理。

如果应用程序希望自行处理ISUP消息,则应将本配置项设置为0以关闭驱动程序自动处理ISUP消息的功能。

[ISUP]节

必须配置项

DefaultRcvPhoNumLen=0//缺省的收号长度,处理TUP协议自动呼入时使用。

>0:

使用定长收号方式,号长由本配置项决定,而是否接收主叫号码由下述的“DefaultRcvCallerID=”配置项决定。

=0:

使用入局字冠方式收号,入局字冠信息在后面的“MaxPhoNumRule=”及“Rule[i]=”配置项中指定。

DefaultRcvCallerID=1//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大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定长收号方式下是否接收主叫号码信息。

=0:

不需要收主叫;=1:

需要接收主叫。

MaxPhoNumRule=3//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等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按照入局字冠方式进行号长分析时收号规则的总数。

收号规则在下面的“Rule[i]=”配置项中指定。

Rule[i]="a…x",n,f,y//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等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入局字冠与收号长度等的关系。

i:

规则编号,从0开始编号,最大不能超过配置项“MaxPhoNumRule=”指定的参数-1。

"a…x":

入局字冠,如“114”、“127”等。

“n”:

遇到上述入局字冠时的总收号长度。

“f”:

是否接收主叫。

=1:

收主叫;=0:

不收主叫。

“y”:

号码长度是否固定。

=1:

不固定,收号长度“n”无效;=0:

固定,收号长度“n”有效。

若用户不使用相应功能(当配置成号码长度不固定时,局号接收完成后驱动程序将不自动设置KB,并等待应用程序设置相应KB值,驱动程序根据KB值决定是否继续收号或收号完成)可不配置此项,该项不配置则认为y=0。

高级选项

CalloutCallerId=a…x//设置本端号码(去话呼叫时的主叫号码),缺省值为空。

AutoSendACM=1//设置是否由驱动程序自动发送ACM信号的标志。

=1(缺省值):

是;=0:

否。

对于No.7信令ISUP协议的来话接续,当驱动程序收齐被叫号码和/或主叫号码后,如果本配置项设置为1,则驱动程序自动向对端交换机发送地址齐消息ACM,然后转移到“振铃”状态;否则驱动程序将进入“挂起”状态并等待应用程序的进一步指示。

SetSTSignal=0//是否发ST信号

DefaultIAM_CAT=0x0a//主叫用户类别

DefaultIAM_ForwardCallInd=0x0040//前向呼叫指示语

DefaultBackwardCallInd=0x1416//后向呼叫指示码,主要用于ACM和CON消息

DefaultIAM_CallerParam=0x1001//主叫号码参数

DefaultIAM_CalleeParam=0x1003//被叫号码参数

DefaultNatureOfConnectionInd=0x00//连接性质表示码

DefaultCauseInd=0x0000//原因指示码的编码标准部分参数

DefaultIAM_TransmissionMediumRequirment=0x02//传输媒介要求

[TUP]节

必须配置项

DefaultRcvPhoNumLen=0//缺省的收号长度,处理TUP协议自动呼入时使用。

>0:

使用定长收号方式,号长由本配置项决定,而是否接收主叫号码由下述的“DefaultRcvCallerID=”配置项决定。

=0:

使用入局字冠方式收号,入局字冠信息在后面的“MaxPhoNumRule=”及“Rule[i]=”配置项中指定。

DefaultRcvCallerID=1//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大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定长收号方式下是否接收主叫号码信息。

=0:

不需要收主叫;=1:

需要接收主叫。

MaxPhoNumRule=3//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等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按照入局字冠方式进行号长分析时收号规则的总数。

收号规则在下面的“Rule[i]=”配置项中指定。

Rule[i]="a…x",n,f,y,z//本配置项只有在“DefaultRcvPhoNumLen=”等于0时有效,用于指定入局字冠与收号长度等的关系。

i:

规则编号,从0开始编号,最大不能超过配置项“MaxPhoNumRule=”指定的参数-1。

"a…x":

入局字冠,如“114”、“127”等。

“n”:

遇到上述入局字冠时的总收号长度。

“f”:

是否接收主叫。

=1:

收主叫;=0:

不收主叫。

“y”:

号码长度是否固定。

=1:

不固定,收号长度“n”无效;=0:

固定,收号长度“n”有效。

若用户不使用相应功能(当配置成号码长度不固定时,局号接收完成后驱动程序将不自动设置KB,并等待应用程序设置相应KB值,驱动程序根据KB值决定是否继续收号或收号完成)可不配置此项,该项不配置则认为y=0。

“z”:

是否按配置总收号长度n收取被叫号码,=1收号长度>n,返回前n位被叫号码,=0返回实际收取的被叫号码,该配置项只有在y=0(固定长度收号)有效,缺省值为0.

高级配置项

CalloutCallerId=a…x//设置本端号码(去话呼叫时的主叫号码),缺省值为空。

AutoSendACM=1//设置是否由驱动程序自动发送ACM信号的标志。

=1(缺省值):

是;=0:

否。

对于No.7信令TUP协议的来话接续,当驱动程序收齐被叫号码和/或主叫号码后,如果本配置项设置为1,则驱动程序自动向对端交换机发送地址齐消息ACM,然后转移到“振铃”状态;否则驱动程序将进入“挂起”状态并等待应用程序的进一步指示。

SendGRMRange=1//设置驱动程序是否采用“全0范围字段”方式发送GRM电路群消息。

=0:

使用全0范围编码字段;=1(缺省值):

使用非全0范围编码字段。

对于No.7信令TUP协议,应用程序控制的PCM与电信换机之间通常采用直联方式,整个E1PCM链路上的30个时隙(1~15、17~31)都用作话路,因此可以采用全0范围字段编码。

如果对端交换机只支持非全0范围字段编码,应将本配置项设置为1。

对于全0和非全0范围字段编码,驱动程序自动按照下列方式发送GRM消息:

(1)全0范围字段编码:

GRM消息中CIC字段的时隙为1,范围字段为0;

(2)非全0范围字段编码:

对于前15个时隙(1~15),发送GRM消息的CIC字段中时隙编号为1,范围字段为14(十进制);对于后15个时

隙(17~31),发送GRM消息的CIC字段中时隙编号为17,范围字段为14(十进制)

DefaultACM=0x05//驱动程序在来话接续中,当收齐被叫号码后,驱动程序需要向主叫方发送表示被叫空闲的ACM消息。

本配置项用于设置驱动程序发送的十六进制的ACM消息内容(“0x”表示十六进制),缺省值为5。

ACM消息中消息表示语各比特的含义如下:

比特BA地址全信号类型表示语

00地址全信号

01地址全信号、计费

10地址全信号、免费

11地址全信号、投币式电话

比特C用户闲表示语

0未指示

1用户闲

比特D来话回声抑制表示语

0未包括来话半回声抑制器

1包括来话半回声抑制器

比特E呼叫前转表示语

0呼叫不前转

1呼叫前转

比特F信令通道表示语

0任何通道

1全部是No.7信令方式通道

比特GH备用

SetSTSignal=0//设置发送主叫号码后是否送脉冲终了信号(ST),=1:

发送;=0不发送,缺省为0

RcvPhoNumCfgLen=0//TUP是否按ShConfig.ini文件中[TUP]DefaultRcvPhoNumLen配置的被叫号码长度返回给应用程序,=0:

实际长度(缺省值),=1:

配置长度,配置项DefaultRcvPhoNumLen>0有效

CalloutIAM_MsgPntr=0x0000IAI/IAM消息:

消息表示语字段(LKJIHGFEDCBA)配置项(缺省值0x0000)

比特BA:

地址性质表示语

01市话用户号码

02备用

10国内有效号码

11国际号码

比特DC:

电路性质表示语

00在接续中无卫星电路

01在接续中有卫星电路

10至11备用

比特FE:

导通检验表示语

00不需要进行导通检验

01该段电路需要进行导通检验

10在前段电路进行了导通检验

11备用

比特G:

去话回声抑制器表示语0未包括去话回声抑制器1包括了去话回声抑制器

比特H:

国际来话呼叫表示语0不是国际来话呼叫1是国际来话呼叫

比特I:

改发呼叫表示语0非改发呼叫1改发呼叫

比特J:

需要全部是数字通道表示语0普通呼叫1需要全数字通道

比特K:

信号通道表示语0任何通道1全部是N0.7信号方式通道

比特L:

备用

CalloutIAM_CAT=0x18IAI/IAM消息:

主叫用户类别字段(FEDCBA)配置项(缺省值0x18)

比特:

FEDCBA

000000来源未知,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001话务员,法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010话务员,英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011话务员,德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100话务员,俄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101话务员,西班牙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110双方协商采用的语言(汉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0111双方协商采用的语言,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1000双方协商采用的语言(日语),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使用

001001国内话务员(具有插入性能)

001010普通用户、在长(国际)——长,长(国际)——市,局间使用

001011优先用户、在长(国际)——长,长(国际)——市,市——市局间使用

001100数据呼叫

001101测试呼叫

001110至001111备用

010000普通、免费,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001普通、定期,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010普通、用户表、立即,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011普通、打印机、立即,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100优先、免费,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101优先、定期,在市——长(国际)局间使用

010110备用

010111备用

011000普通用户,在市——市局间使用

011001至111111备用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调用层次

一个七号信令网关可以支持多个应用系统。

网关和客户端应用程序接口通过TCP/IP网络为整个网关应用系统提供MTP消息和TUP、SCCP、ISUP消息处理的服务。

每个客户端应用程序只需要调用标准的UserNo7.DLL动态连接库的接口函数,就能方便的处理本子系统的信令业务。

独立网关客户端配置程序

客户端配置文件UserNo7.ini的配置较多,不容易手工配置,为此我们提供了客户端配置程序UserNo7Cfg.exe,用于UserNo7.ini的配置

 

 

如上图所示,打开配置程序后:

1)首先在“PCM总数”处填入客户端所使用的PCM数,并在“通道总数”处填写相应的通道数。

2)PCM设置,此处配置应用通道与PCM时隙的映射关系。

因为1个PCM的32个时隙中,一般0时隙作为同步时隙,16时隙作为复桢同步或信令时隙,不能配置为话路,故只能配置30个时隙用于话路。

点击“增加”进行配置,在1-15时隙对应0-14通道,17-31时隙对应15-29通道

3)如果信令方式为SS7TUP,则配置“SS7和TUP设置”,如果信令方式为SS7ISUP,则配置“ISUP设置”。

配置方法和ShConfig.ini中相应字段配置方法完全相同,请参考《7号信令配置说明》文档。

 

您可以使用TestShg.exe来进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