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514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机电加热器.docx

电动机电加热器

低压电动机、电加热器及执行机构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固定式交、直和同步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

2引用标准

GB5030,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统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3施工准备

3.1设备及材料要求

3.1.1电动机应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电动机的型号、容量、频率、电压、电流、接线方法、转速、温升、工作方法、绝缘等级等有关技术数据。

3.1.2电动机的容量、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文件。

3.1.3电动机的控制、保护和起动附属设备,应与电动机配套,并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规格、型号及出厂合格证等有关技术资料。

3.1.4各种规格的型钢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型钢无明显的锈蚀,并有材质证明3.1.5螺栓:

除电机稳装用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镀锌螺母平垫圈、弹簧垫。

3.1.6其它材料:

绝缘带、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变压器油、润滑脂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

3.2主要机具:

吊链、龙门架、绳扣、台钻、砂轮、手电钻、联轴节顶出器、台虎钳、油压钳、扳手、电锤、板锂、锒头、钢板尺、圆钢套丝扳、电焊机、汽焊工具、塞尺、水平尺、转速表、摇表、万用表、卡钳电流表、测电笔、试铃、电子点温计。

3.3作业条件:

3.3.1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

3.3.2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门窗玻璃安好。

3.3.3在室外安装的电机,应有防雨措施。

3.3.4电动机的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电缆管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3.3.5电动机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3.3.6电动机驱动设备已安装完毕,且初检合格。

4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4.2设备拆箱点件:

4.2.1设备拆点件检查应有安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4.2.2按照设备供货清单、技术文件,对设备及其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详细核对;

4.2.3电动机本体、控制和起动设备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应完好;

4.2.4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3安装前的检查

4.3.1电动机安装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4.3.1.1电动机应完好,不应有损伤现象。

盘动转子应轻快,不应有卡阻及异常声响;

4.3.1.2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机,其铁心转子和轴颈应完整无锈蚀现象;

4.3.1.3电机的附件、备件应齐全无损伤;

4.4电动机的安装:

4.4.1电动机安装应用电工、钳工操作,大型电动机的安装需要搬运和吊装时应有起重工配合进行。

4.4.2应审核电动机安装的位置是否满足检修操作运输的方便。

4.4.3固定在基础上的电动机,一般应有不小于维护通道。

4.4.4采用水泥基础时,如无设计要求,基础重量一般不小于电动机重量的三倍。

基础各边应超出电动机底座边缘100-150mm。

4.4.5稳固定电机的地脚螺栓应与混凝土基础牢固地结合成一体,浇灌前预留孔应清洗干净,螺栓本身不应歪斜,机械强度应满足要求

4.4.6稳装电机垫片一般不超过三块,垫片与基础面接触应严密,电机底座安装完毕后进行二次灌浆。

4.4.7采用皮带传动的电动机轴及传动装置轴的中心线应平行,电动机及传动装置的皮带轮,自身垂直度全高不超过,两轮的相应糟应在同一直线上。

4.4.8采用齿轮传动时,圆齿轮中心线应平行,接触部分不应小于齿宽的2/3伞形齿轮中心线应按规定角度交叉,咬合程度应一致,螺帽应有防松装置。

4.4.9采用靠背轮传动时,轴向与径向允许误差,弹性联接的不应小于,钢性联接的不应大于。

互相连接的靠背轮螺栓孔应一致,螺帽应有防松装置。

4.4.10电刷的刷架、刷握及电刷的安装:

4.4.10.1同一组刷握应均匀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4.4.10.2刷握的排列一般应使用相邻不同极性的一对刷架彼此错开,以使换向器均匀的磨损;

4.4.10.3各组电刷应调整在换向器的电气中性线上;

4.4.10.4带有倾斜角的电刷,其锐角尖应与转动方向相反;

4.4.10.5电刷与铜编带的连接及铜编带与刷架的连接应良好。

4.4.11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动机,安装转子时,不可将吊绳绑在滑环、换向器或轴颈部分。

4.4.12电机接线应牢固可靠,接线方式应与供电电压相符。

4.4.13电动机安装后,应做数圈人力转动试验。

4.4.14电机外壳保护接地(或接零)必须良好。

4.5电动机抽芯检查:

4.5.1电动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抽芯检查:

4.5.1.1出厂时间已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无保证期限的已超过出厂时间一年以上;

4.5.1.2外观检查、电气试验、手动盘转和试运转,有异常情况。

4.5.2抽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4.5.2.1电动机内部清洁无杂物;

4.5.2.2电机的铁心、轴颈、滑环和换向器等应清洁,无伤痕、锈蚀现象,通风孔无阻塞;

4.5.2.3线圈绝缘层完好,绑线无松动现象;

4.5.2.4定子槽楔应无断裂、凸出及松动现象,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不应超过

1/6,端部槽楔必须牢固;

4.5.2.5转子的平衡块应紧固,平衡螺丝应锁牢,风扇方向正确,叶片无裂纹

4.5.2.6磁极及铁轭固定良好,励磁线圈紧贴磁极,不应松动;

4.5.2.7鼠笼式电机转子导电条和端环的焊接应良好,浇铸的导电条和端环应无裂纹;

4.5.2.8电机绕组连接正确、焊接牢固;

4.5.2.9直流电机的磁极中心线与几何中心线应一致;

4.5.2.10电机的滚珠轴承工作面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滚动体与外圈接触良好,无松动;加入轴承内的润滑脂应填满内部空隙的2/3。

4.6电机干燥:

4.6.1电机由于运输、保存或安装后受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达不到规范要求,应进行干燥处理;

4.6.2电机干燥工作,应由有经验的电工进行,在干燥前应根据电机受潮情况制定烘干方法及有关技术措施。

463烘干温度要缓慢上升,铁芯和线圈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70〜80C。

4.6.4当电机绝缘电阻值达到规范要求时,在同一温度下经5h稳定不变时,方可认为干燥完毕。

4.6.5烘干工作可根据现场情况、电机受潮程度选择以下方式进行:

4.6.5.1采用循环热风干燥室进行烘干;

4.6.5.2灯泡干燥法。

灯泡可采用红外线灯泡或一般灯泡使灯光直接照射在绕组上,温度高低的调节可用改变灯泡瓦数来实现。

4.6.5.3电流干燥法。

采用低电压,用变阻器调节电流,其电流大小宜控制在电机额定电流的60%以内。

并应设置测温计,随时监视干燥温度。

4.7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

4.7.1电机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安装前应检查是否与电机容量相符。

4.7.2控制和保护设备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一般应装在附近。

4.7.3电动机、控制设备和所拖动的设备应对应编号。

4.7.4引至电动机接线盒的明敷导线长度应小于,并应加强绝缘,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套保护管。

4.7.5直流电动机、同步电机调节电阻回路及励磁回路的连接,应采用铜导线。

导线不应有接头。

调节电阻器应接触良好,调节均匀。

4.7.6电动机应装设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应根据设备需要装设相序、断相和低电压保护装置。

4.7.7电动机保护元件的选择:

4.7.7.1采用热元件时,热元件一般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倍来选择.

4.7.7.2采用熔丝(片)时,熔丝(片)一般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倍来选择

4.8试运行前的检查:

4.8.1土建工程全部结束,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4.8.2电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

4.8.3冷却、调速、润滑等附属系统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分部试运行情况良好。

4.8.4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励磁等回路的调试完毕动作正常。

4.8.5电动机应做下列试验:

4.8.5.1测定绝缘电阻:

1KV以下电动机使用1K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兆欧;1KV及以上电动机,使用K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值在75C时,定子绕组不低于每千伏1MQ,转子绕组低于每千伏MQ,并做吸收比试验。

4.8.5.21KV及以上电动机应作交流耐压试验。

485.31000V以上或1000W以上、中性关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

组应分项作直流耐压及泄漏试验。

4.8.6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的接触应良好。

4.8.7盘动电机转子应转动灵活,无碰卡现象。

4.8.8电机引出线应相位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4.8.9电机外壳油漆完整,保护接地良好。

4.8.10照明、通讯、消防装置应齐全。

4.9试运行及验收:

4.9.1电动机试运行一般应在空载的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为2h,并做好

电动机空载电流电压记录。

4.9.2电机试运行接通电源后,如发现电动机不能起动和起动时转速很低或声音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原因。

4.9.3起动多台电动机时,应按容量从大到小逐台起动,不能同时起动

4.9.4电机试运行中应进行下列检查:

4.9.4.1电机的旋转方向符合要求,声音正常;

4.9.4.2换向器、滑环及电刷的工作情况正常;

4.9.4.3电动机的温度不应有过热现象;

4.944滑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C,流动轴承温度温升不应超过95C。

4.9.4.5电动机的振动应符合规范要求。

4.9.5交流电动机带负荷起动次数应尽量减少,如产品无规定时按在冷态时可连续起动2次;在热态时,可起动1次。

4.9.6电机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4.9.6.1设计变更洽商。

4.9.6.2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等技术文件;

4.9.6.3安装记录(包括电机抽芯检查记录、电机干燥记录等);

4.9.6.4调整试验记录。

5质量控制

5.1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

零(PEN)。

5.2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Q。

5.31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各项直流电阻值,相互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2%;

5.4电气设备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

防水防潮电气设备的接线入口及接线盒盖等应做密封处理。

5.5需抽芯检查的电动机抽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5.5.1线圈绝缘层完好、无伤痕,端部绑线不松动,槽楔固定、无断裂,引线焊接饱满,内部清洁,通风孔道无阻塞;

5.5.2轴承无锈斑,注油(脂)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正确,转子平衡块紧固,平衡螺丝锁紧,风扇叶片无裂纹;

5.5.3连接用的紧固件的防松零件齐全完整;

5.5.4其他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特有要求。

5.6电机接线端子与导线端子必须连接紧密,不受外力,连接用紧固件的锁紧装置完整齐全。

5.7电机试运行转向、转速、启动电流、运行电流、温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5.8在设备接线盒内裸露的不同相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最小距离应大于8mm,

否则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

6质量标准

6.1主控项目

6.1.1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

接零(PEN)。

6.1.2电动机、电加热器几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Q。

6.1.3100kW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各相直流电阻值,相互差不应大于最小值

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电动机,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值,相互才差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

6.2.1电气设备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

防水防潮电气设备的接线入口及接线盒盖等应做密封处理。

6.2.2除电动机随带技术文件说明不允许在施工现场抽芯检查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电动机,应抽芯检查:

6.2.2.1出厂时间已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无保证期限的已超过出厂时间一年以上;

6.2.2.2外观检查、电气试验、手动盘转和试运转,有异常情况。

6.2.3电动机抽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6.2.3.1线圈绝缘层完好、无伤痕,端部绑线不松动,槽固定、无断裂,引线,焊接饱满,内部清洁,通风孔道无堵塞;

6.2.3.2轴承无锈斑,注油(脂)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正确,转子平衡块紧固,平衡螺丝锁紧,风扇叶片无裂纹;

6.2.3.3连接用紧固件的防松零件齐全完整;

6.2.3.4其他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特有要求。

6.2.4在设备接线盒内裸露的不同相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最小距离应大于

8mm否则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

7成品保护

7.1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在机房内,机房门应加锁。

未经安装及有关人员的允许,非安装人员不得入内。

7.2电机及附属设备如安装在室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控制设备的箱、柜要加锁。

7.3施工各工种之间要互相配合,保护设备不受碰撞损伤。

7.4

7.5

电机安装后,应保持机房干燥,以防设备锈蚀

电机及电机拖动设备安装后,应保持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