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334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docx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点分析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进行了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如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池州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论文被学校图书馆收藏并被查阅。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以非赢利的方式使用,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进行汇编。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征分析

[摘要]茅盾曾经说过“人”是他写小说时的第一个目标。

在他一生创作的几十部长、中、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在他早期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小资产阶级“时代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人物系列是一个清晰而又复杂的群体。

本文旨在分析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征,透视作家创作时的共同心理机制,揭示“时代女性”特殊性格形成原因。

[关键词]茅盾;时代女性;性格特征;慧女士;静女士;

 

MaoDun'searlynovel"thetimefemale"characteranalysis

Abstract:

MaoDunsaidthatpersonisatargetwhenhewrotethenovel.Hislifetothecreationofdozensofministers,inshortstories,therehavebeenallsortsofcharacters.Especiallyinhisearlynovels,createdaseriesofbourgeoiseraofwomen"image.Theeraofwomen"figureseriesisaclearandcomplexgroup.AnalysisofthetimesfemalecharacteroftheMaoDunnovel"perspectivecommonpsychologicalmechanism,creativewritersrevealthespecialcharacteroftheeraofwomencauses.

Keywords:

MaoDun;erafemale;character;MsJing;MsHui;

引言.............................................................1

一、“时代女性”简析..........................................1

(一)“时代女性”定义.....................................1

(二)“时代女性外貌特点”...................................1

二、《蚀》与《虹》中两种类型的“时代女性“.........................2

(一)《蚀》中的“时代女性”典型..................................2

1、静女士..........................................2

2、慧女士..........................................2

3、孙舞阳..........................................3

(二)《虹》中的“时代女性”典型....................................3

三、“时代女性”性格特征................................................4

(一)茅盾的女性意识.........................................4

1、茅盾的早期生活经历.....................................4

2、《红楼梦》女性观的影响..................................5

(二)时代与环境的影响.........................................6

四、“时代女性”的价值和意义............................................6

结束语...........................................................7

主要参考文献.....................................................8

致谢............................................................10

 

茅盾早期小说“时代女性”性格特征分析

引言

“五四”以来的新女性书写中,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形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女性有着各自独特的外在形象和性格特征。

同时“时代女性”形象也蕴含着茅盾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诉说着他对女性美的独特追求。

本文试图通过对茅盾早期小说即《蚀》与《虹》中的几位时代女性进行分析,指出她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茅盾笔下虽然有很多的女性形象,但归根到底只是两种不同类型时代女性。

最后,分析时代女性的性格成因及其对茅盾小说创作的意义。

一、“时代女性”简析

(一)“时代女性”定义

“时代女性”这个概念已经有学者曾给了个明确的定义:

“所谓时代女性,通常是指这一时期走上社会舞台,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对于刚刚传入中国的社会理论有所了解,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推动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以自身的社会活动谋求新的生活道路,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女性。

她们一般正处于青年时代,具有对社会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渴望通过自身的奋斗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一分子,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在她们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

社会现实与她们理想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她们特有的悲剧”。

因此,“时代女性”不仅反映那个时代的变迁,而且还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彷徨、迷惑的心理路程。

本文所指的“时代女性”一词最早出现在茅盾1933年写的《几句旧话》中,他写道:

“终于那“大矛盾”又“暴发”了!

我眼见许多人出乖露丑,我眼见许多“时代女性”发狂颓废,悲观消沉。

[1]北伐战争开始后茅盾在革命的中心武汉,在革命形势逆转的情况下,他又“眼见许多人‘出乖露丑’,眼见许多‘时代女性’发狂颓废,悲观消沉。

”[2]所右以他在他的处女作《蚀》以及另一长篇小说《虹》中,就出现了一群“时代女性”的形象。

例如《虹》中的梅行素,《幻灭》中的静和慧,《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创造》中的娴娴,《自杀》中的张女士,《色盲》中的赵筠秋,《陀螺》中的五小姐和徐女士等。

她们有的觉醒于“五四”运动,有的亲身经历了“五卅”惨案,还有一些经受过大革命的洗礼。

因此,她们都是波浪翻腾,风雷激荡的时代的产物,“这些女性形象,既不同于鲁迅笔下辗转在闭塞落后的农村、被四大绳索绞杀的祥林嫂式的农村妇女,也不同于许地山笔下的带着宗教的虔诚和命运定论思想对待自己的不幸遭遇的城市妇女,也不同于卢隐笔下的苦闷的呼喊着人生是什么的年轻女郎,她们都是置身于大时代针织风云变幻之中的新女性。

”[3]在她们身上,可以看见时代的波涛汹涌以及政治浪潮的投影。

(二)“时代女性”外貌特点

茅盾《蚀》三部曲中塑造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实际上茅盾对她们的塑造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无论是从她们的年龄、容貌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气质性格等的描写,都好像是同一个形象的改头换面。

《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大都是年轻貌美,楚楚动人的年轻女子。

她们身材十分匀称,有着纤细的腰肢和丰腴的身体。

年龄上,基本是二十多岁的少妇,不仅具有少妇的魅力和风韵,而且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从容貌看,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大都是弯弯的眉毛,浓而长的睫毛,清澈流动的黑眼睛雪白的皮肤。

如《幻灭》中的慧女士就是:

“一双清澈流动的眼镜,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和稍黑的面庞对照,越显得晶莹;小嘴唇包在匀整的的细白牙齿外面,像一朵盛开的花。

”[4]衣着打扮上,她们都穿着十分合身的衣服,将全身的圆凸部分显得淋漓尽致。

如“慧穿了件紫色绸的但旗袍这软绸紧裹着她的身体,十二分合身,把全身的圆凸部分暴露的淋漓尽致。

”同样,《虹》中,对女性的描写与《蚀》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如对梅行素的描写也是美丽动人的:

“斜扭着腰肢,将左肱靠在阑干上的一位,看过去不过是二十多岁,穿一件月白色软缎长仅及腰的单衫,下面是玄色的长裙,饱满的晕着风,显得那苗条的身材格外娉婷。

她是剪了发的,一对乌光的鬓角弯弯的垂在鹅蛋形的脸颊旁,衬着细而长的眉毛,直的鼻子,顾盼撩人的美目,小而圆的嘴唇,处处表示出一个无可瑕疵的东方美人”。

[5]

二、《蚀》与《虹》中两种类型时代女性

(一)《蚀》中的“时代女性”典型

1、静女士

静女士出身书香门第,是个温柔,美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热情而又好幻想。

他将人间的一切看得很美好,但现实则不然。

因而,他到上海后,开始“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文化”,但是她也讨厌乡下的“固陋、呆笨、死一般的寂静”。

她常在矛盾的痛苦中追求美好,于是这种追求常给她带来幻灭的痛苦。

当静女士看到二房东家新少奶奶在阳台上的红衬衣时,她想到的是“女主人公”生活史上最神圣,也许是最丑陋的那一页。

同时想到了“这少妇的欢乐、失望、悲哀”,又想到了“处女的美的梦做完时,那不可避免的平凡就从你头顶照下来,直把你压成粉碎”。

进而想到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静女士内心中的无限哀愁,反映了她是一个温柔、怯弱的女性,也是一个多愁善感,好幻想的女性。

由于母亲的爱抚和娇惯,使她养成高傲的脾气。

在她的思想中,充满了同情心,常以“怜悯哲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她以为怜悯是最高贵的感情,而爱就是怜悯的转变。

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她看不清世间的真善美,分不清假丑恶,最终都为爱情所伤。

第一次,当她决定通过恋爱来打发她的无聊生活时,她很快的发现自己所热恋的爱人抱素竟是一个卑鄙军阀探子和已有妻室的骗子时,她陷入了幻灭。

第二次,在医生与同学的鼓励下,她走出了自暴自弃的泥潭。

当“北伐”节节胜利,革命不断高涨时,她迎来了新的希望,她奔向了革命的中心汉口。

但这让她遭遇了第二次幻灭当。

第三次陷入爱情时,这次她真的“恋爱”了,找到了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

她想和强连长逃避这个现实世界,当中国人陷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她却幻想着能和强连长独自过好,她的这一幻灭只能是幻灭。

2、慧女士

慧女士在《蚀》中虽然是为衬托静女士而出现的,但也是很有特点的一位,他的身上带有鲜明的现代女性色彩。

对她来说,静所经历的理想的幻灭和人生的幻灭早已是往事了。

静看不惯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不适应的社会动乱,而她却可以在其中周旋得如鱼得水。

她总是不放弃追求一种热烈而动荡的生活。

如果说静女士还保留着明显的温婉贞静等传统德性,在新与旧之间徘徊犹豫,那么慧女士则是旧礼教、就道德的无所顾忌的叛逆者;如果说静女士显得天真幼稚,慧女士则是尝过酸甜苦辣,而显得泼辣、精明能干、通晓世情;美丽安静的环境,养成了静女士善于独处思考而又充满无限幻想的习性,导引着她对人生意义的严肃追求,而惠女士则更深地感觉到时代的痛苦,社会的不安,她很少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她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向黑暗实现挑战,而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她到法国留学两年,结果在两性关系上受到了欺骗,于是她展望未来,前途是“一片灰色”,这使得她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种虚无注定使她“确信世界上没有好人,人类都是自私的,想欺骗别人,想利用别人。

”她时时处处都以这种眼光观察现实,权衡得失,保护自己,应付环境。

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使她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反而对男性实施报复主义。

她对静说:

“男人都是坏人!

他们接近我们,都不是存了好心!

用真心去对待男子,犹如把明珠丢在粪窖里!

”“我就用他们对待我的法子回敬他们。

”因为这样,她对于男性“只是玩弄,从没有想到”。

在上海时,她在冲动之中同抱素在“法国公园”里上演了一幕“文明戏”,事后可以“只当没有”;在武汉,她在一群庸俗无耻的军官、政客之间周旋,她对静说:

“我高兴的时候,就和他们鬼混一下,不高兴时,简直不理”。

就连静女士都认为她思想变态。

虽然她表面艳丽乐观,但她内心痛苦不堪,她的生活态度背后,隐藏着许多愤世嫉俗的怨恨,当然也免有过多消极、阴暗、痛苦的成分。

因此,她的理想:

“幻灭”最终走向颓废。

3、孙舞阳

在动摇中孙舞阳并不是主要人物,作者也没有为她花费太多的笔墨,然而,她的独特地位却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孙舞阳从大城市来到小县城,有着青春的朝气,对政治的热忱,勇于投身于革命和跟着时代潮流奔跑的毅力。

她和其他“时代女性”一样,以为“不进革命党便枉读了几年书”,于是“愤愤然要革命了”。

孙舞阳一投身到这个小县城的革命运动中,就不知疲倦地从事着各项革命活动,如顶着烈日参加“五七”纪念会,到处发表演说,教育鼓励群众;在不同场合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物色推荐妇女革命干部,始终如一的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

这些都可以看出她对于革命的态度是多么的坚定。

孙舞阳对待忠贞革命很执着,但是她对待爱情却没有那么的不渝,她可以随意地玩弄任何一个爱慕她的男人,她对待自己的身体也不会觉得是吃了亏。

在张小姐等传统女性的眼睛里,孙舞阳是放荡,妖艳,玩着多角恋爱,使许多男子疯狂似跟着跑的妖女,甚至还被称为是“公妻榜样”,在男人堆里叱风云。

孙舞阳对待忠贞革命很执着,但是她对待爱情却没有那么的不渝,她可以随意地玩弄任何一个爱慕她的男人,她对待自己的身体也不会觉得是吃了亏。

在张小姐等传统女性的眼睛里,孙舞阳是放荡,妖艳,玩着多角恋爱,使许多男子疯狂似跟着跑的妖女,甚至还被称为是“公妻榜样”,在男人堆里叱风云。

茅盾通过塑造陆梅丽的形象来反衬孙舞阳的形象。

“以陆的消沉反衬孙的活泼,以陆的暮气反衬孙的朝气,以陆的心胸狭窄反衬孙的开朗大方,以陆的拘泥于礼节反衬孙的豪放不羁,以陆的多疑嫉妒反衬孙的通情达理,以陆的半解放反衬孙的大解放,以陆的倔傲反衬孙的豁达”。

[6]

(二)《虹》中“时代女性”典型

《虹》实际是《蚀》的姐妹篇。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梅行素是一个东方美人的形象,而且性格坚定。

用茅盾的话来说:

“如果从后影看来,它是温柔的化身;但是眉间携着英爽的气分,而常常紧闭的一张小口也显示了她坚毅的品性。

她是认定了目标不回头的那一类人。

”[7]梅行素在家乡出了名是因为她的恋爱和婚姻。

十八岁时爱着生肺病的韦玉,但是父亲却要她嫁给浪荡的柳遇春。

青春期的梅行素相当煎熬。

韦玉爱着她而不愿意带她离开,因为担心自己的病会拖累爱人。

梅开始是想解开韦玉思想的谜团,遇上了徐琦君后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为了替父亲偿还欠柳遇春的债务,她决定嫁给柳遇春。

柳遇春的赌、嫖,让她彻底失望,民国女子的婚姻是弱势的,被动的。

她一会对柳遇春有好感,一会又厌恶他,她的欲望、困惑与迷惘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然而,理智战胜了感情,她决定离开,解除婚姻的束缚。

民国时期,对于离婚案件仍是树立男性特权,限制女性离婚自由。

梅行素对丈夫提出离婚在当时是出格的,为社会所不容的。

感情上的梅行素超越了一般的五四青年,她顽强,自信,既不留恋过去,也不幻想未来。

与之前几位女性相比,《虹》中的梅行素没有经历大革命失败后的苦闷,而是在大革命前被革命的风暴喊醒后,从苦闷、仿徨中清醒过来,初步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克服自己身上的惰性和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从个人的痛苦中走出来,在“五份”运动的革命洪流中去经受锻炼,终于从一个旧民主主义的新女性,变成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女战士。

在梅行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受过“五四”时代个性解放思想熏陶的一代女性,在民族解放的洪流中的新的觉醒。

中国女性终于跨过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心灵历程,从对爱情至上主义的追求,到为爱情至上主义而献身;从愿意做一个“忘记了自己的‘女性’的女人”,到将个性解放和民族的解放融一体,在时代浪潮中喊出了“我准备把身体交给第三个恋人—主义!

梅行素形象的成功塑造,说明了中国的新女性将个性解放和时代解放融为一体,在革命的洪流中克服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弱点,她们闪出了时代的火花。

(三)两型“时代女性”

虽然茅盾早期小说中塑造了很多资产阶级时代女性形象,不仅仅是上文中的慧女士,章秋柳,梅行素等。

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女性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连茅盾自己也曾说过“我所写的不过是两种女性,一种是静女士型的,另一种是慧女士型的”。

本文将慧女士概括为外向型的,而静女士型则是内向的。

1、外向型的慧女士型

这一类型的女性主要以慧女士,章秋柳和孙舞阳为代表,《虹》中的梅行素,《创造》中的娴娴,《诗与散文》中的桂奶奶,还有《腐蚀》中的赵惠明都属于此类。

这类女性虽然在外貌、年龄和生活经历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性格上却极其相似,给人以雷同的感觉。

她们都是活泼刚强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安慰。

慧女士们的可悲在于时代已经为她们开辟了战斗的途径但是她们却浑然不知,或者是虽然踏上了革命的新道路,却没有勇气和毅力继续前进。

慧女士时常感觉青春易逝,容颜易老,总是感到悲哀,她玩世不恭,生活态度背后,隐藏着许多愤世嫉俗的怨恨,当然也免有过多消极、阴暗、痛苦的成分,最终走向颓废,幻灭。

孙舞阳的斗争并不为人们理解,还落得个“公妻榜样”的骂名。

章秋柳的悲剧色彩其实更加浓厚,作品中的她斗争越来越猛烈,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但其实她的内心越来越脆弱。

她们的命运是可悲的。

为了反抗黑暗的,污浊的现实社会时,她们稚嫩而脆弱的灵魂受到腐蚀,对生活的美好信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丧失。

像慧女士、孙舞阳和章秋柳以及梅行素等人本来可以在革命的熔炉中锻炼成钢的,可是资产阶级的弱点使得她们害怕革命,但是正直倔强的灵魂又使她们不愿意与社会同流合污。

她们为着自身的解放投身革命,却没有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当革命深入发展时,就中途游离出来,徘徊在泥泞的狭路上。

这就难以抵御腐朽社会的压力和庸俗的势力。

尽管她们个性刚毅,精明能干,但是离开了人民和革命,她们根本无力自救。

慧女士们的性格特征中,既有小资产阶级的烙印,也折射出了大革命时代的浓重阴影。

在这种矛盾与重压之下,只有走向幻灭。

2、内向的静女士型

静女士型主要指的是静女士,方太太,还有《自杀》中的环小姐,《昙》中的张女士,《一个女性》中的琼华以及《子夜》中的林佩瑶。

这一类型的女性的典型性格就是娴静怯懦,时刻思有所动,动则裹足不前,软弱消极。

与慧女士们相比,她们缺少倔强和刚毅。

《幻灭》中的静女士,表现了传统女性在现代社会的迷茫、不适应,她怯懦、温婉、多愁、且没主意。

静女士的性格有自己的特点,即孤傲有脆弱,几天针又糊涂,及热情又怯懦,既向往革命又害怕革命的艰辛,即充满幻想又躬身实践。

她在探讨人生的路上,备受爱情和革命的悲哀但她仍然不倦的去憧憬革命和爱情。

虽然他想躲避斗争,渴望宁静甜美的生活,但是又常在生活中挣扎。

尽管静不是爱情的至上主义者,但对于爱情也充满了陶醉与神往。

静女士丰富复杂的性格中一方面是由于她从小生活在大家庭的保护下,不懂世间的人情世故,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的时代环境所决定。

《动摇》中的方太太也是如此,她玲珑,端庄,文雅,生活的雍容华贵,算得上平静,然而在那种时代下,她也只好感叹“实在这世界变得太快、太复杂、太矛盾,我真真的迷失在那里。

”[8]张女士虽然想反抗,但是她采用的是逃避的方法,对抗压迫,环小姐最后是偷换自尽来表示她的不满与反抗,她们的命运看似更加凄惨。

静女士型在新的时代没有出路,她们被时代吞噬了。

三、“时代女性”性格特征成因

(一)茅盾个人的女性意识

1、茅盾对早期生活经历

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都来自作者亲身的生活,是他对大革命前后的时代、社会认识和体验的产物。

首先,茅盾长期关注妇女问题。

他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就介入妇女解放问题的理论讨论,并写了大量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

茅盾在他的第一篇评论文章《解放的妇女与妇女解放》中写道:

“我是极力主张妇女解放的一个人”,“妇女解放者要求是根据人类平等的思想来的。

因为凡是人类都是平等的;奴隶要解放,所以那些奴隶的妇女也应得到解放。

”这[9]意味着茅盾将妇女解放纳入全人类解放的范围。

茅盾不仅在理论上支持妇女解放,他还长期从事妇女运动和革命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少新女性,这也为其创作时代女性提供了有力的素材。

再加上茅盾的夫人后来也从事妇女运动,这就增加了茅盾接触“时代女性”的机会。

茅盾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说:

“‘五卅’运动前后,德芷从事妇女运动,她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女学生、中小学教师、开明家庭中的少奶奶、大小姐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她们常到我家中来,我也渐渐与她们熟悉、对她们的性格有所了解。

大革命时,我在武汉遇到不少这样类型的女性。

她们有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但是性格又不相同,有静女士型的,有慧女士型的。

其次,茅盾的母亲对形成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有重要的作用。

茅盾的母亲年轻时就是远近闻名的能女子,将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协助父亲掌管药房账务,嫁入沈家后,知书达理,相夫教子。

这一切都注定了她在茅盾心目中伟大而完美的形象。

因此他笔下的女子总是独立的,个性的,绝不做衣服男人的凌霄花。

2、《红楼梦》女性观的影响

早在青年时代,茅盾就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甚至对里面的许多章节达到了熟读成诵的地步。

《红楼梦》对茅盾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女性观对茅盾的影响尤为深远。

《红楼梦》中描写了一大群女性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追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悲壮颂歌,具有反封建意义。

《红楼梦》在描写男人和女人时,总是偏向于展示女子的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就曾宣称: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同样在茅盾的小说中,女强男弱,女美男丑。

在茅盾看来,女性的个性张扬,性格叛逆大胆都是值得赞美的,而男人要不懦弱无能,要不可耻可恨。

(二)时代与环境的影响

在大革命发生之前,我国相继发生了众多的革命事件。

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革命运动都存在这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的思想文化,也就是说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直接或间接收到了西方文化的洗礼。

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传统文化的国度,是一个被2000多年封建文化压制国度,传统封建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理根深蒂固,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脑海里。

很难在短时间接受西方的文而变化,这样就造成在中国的思想界两种文化激烈的相互碰撞,所以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思想的大矛盾时代。

中国自古男尊女卑,女子活在男权之下。

但是,在这一时期,女性也接触到了西方民主开放的思想,她们开始试图摆脱男权,做独立的女性。

因此,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性格是这个时代造就的。

茅盾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很多新的感触,没有法子不流露出来。

尤其是1927年,猝然到来的革命高潮以及突然之间的惨痛失败,都给人以迷茫之感。

政治生涯的渺茫极大的影响了茅盾积极入世的热情,而陷入悲观,幻灭之中。

他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