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3472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docx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译自:

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杂志2014年第5-6期

作者:

N·巴什基洛夫,Z·哈伊尔贝科夫

编译:

知远/舒克

译文信息表

标题(中文)(必填)

美军后勤保障理论研究

稿件来源(中文)(必填)

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杂志2014年第5-6期

原文作者(中文)(必填)

N·巴什基洛夫,Z·哈伊尔贝科夫

译者(必填)

知远/舒克

军种

陆军

兵种

文中涉及国家地区(必填)

美国

主题词(必填)

美军,陆军,军事理论,后勤保障

字数(必填)

8800

原外文标题(外文)(必填)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ыеосновытыловогообеспеченияВооружённыхсилСША

原文来源(外文)(必填)

Зарубежноевоенноеобозрение.2014.№5,№6

原文来源网址(必填)

pentagonus.ru/publ/konceptualnye_osnovy_tylovogo_obespechenija_vooruzhjonnykh_sil_ssha_2014/19-1-0-2519

原文作者外文名称(必填)

Н.Башкиров,3.Хаирбеков

原文作者单位或简介

N·巴什基洛夫:

俄海军上校,军事学副博士。

Z·哈伊尔贝科夫:

俄军上校。

[知远导读]

本文原载于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杂志2014年第5、6期,作者俄罗斯海军上校N·巴什基洛夫、上校Z·哈伊尔贝科夫,原文标题: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ыеосновытыловогообеспеченияВооружённыхсилСША。

文章介绍了美军参联会条令、国防部和陆军文件中所阐述的后勤保障概念原理,给出了“联合后勤”定义,研究了“联合后勤”的功能以及其影响其活动效能的因素。

介绍了美国“陆军-2020”构想框架内陆军后勤保障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改革措施,美军联合司令部(联合作战部队)后勤保障模式,并展望了美军后勤保障构想发展方向。

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军事领导人认为,在武装力量在现代军事冲突过程中执行任务时,后勤保障发挥首要作用。

同时,五角大楼认为,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甚至在“低强度”行动(如维和行动、向民事当局提供帮助、抢险救灾、道主义援助)中起决定性作用,后勤保障分队的活动正在成为部队(兵力)的主要行动之一。

美军认为,正是后勤保障系统为国家武装力量对全世界的危机做出灵活反应,确保武装力量的战略行动纵深和长期遂行远征行动的能力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许多条令和各军种的条令一样,美国武装力量建设与作战使用的一些共同构想和功能构想都是后勤保障领域的。

以参联会条令原理和在各种后勤保障方面拥有最多资源的美国陆军的构想文件的演变为例,可以对美军后勤保障概念原理进行清楚的观察。

参联会在该领域的一部关键条令是JP4-0《联合后勤》(JointLogistics)。

在该系列其他同类文件中明确了后勤保障的组织问题。

例如,JP4-02《医疗保障》(HealthServiceSupport)、JP4-06《丧葬事务》(MortuaryAffairs)等。

这些文件的规定涉及整个武装力量,各军种和联合司令部都必须执行。

美国陆军主要的概念文件是条令出版物(ArmyDoctrinePublications:

ADP)。

其中后勤保障方面的条令出版物是陆军参谋部手册——《保障》(ADP4-0Sustainment)(ADRP4-0Sustainment),其最新版本是2012年7月版。

该文件所阐述的概念规定在美国陆军野战条令FM4-0《后勤保障》中经过修改。

同时,其关键规定在陆军其他文件中得到了发展,这些文件包括:

FM4-01.30(FM55-10)《运输保障管理》(MovementControl),FM4-94《(战区)保障指挥》(TheaterSustainmentCommand-TSC),FM4-02.1《作战医疗保障》(CombatHealthLogistics)等。

应该强调的是,美军的后勤保障在传统上是各军种的责任范围,在跨军种联合行动中,也是这样。

参谋长联席会议条令JP4-0是上世纪90年代美军在后勤保障领域“联合”进程的一个成果。

该条令使用了“联合后勤”(JointLogistics)概念,创造这一概念的目标是在美军联合集团框架内将各军种后勤资源整合入联合后勤保障空间(JointLogisticsEnvironment-JLE),后者包括信息空间和陆、海、空-天组成部分。

联合后勤保障系统(JointLogisticsEnterprise-JLEnt)在联合后勤保障空间中运行。

前者是后勤领导机关、其所属后勤保障分队与由共同目标、构想、合同、协议和法律法规文件联系在一起的其他物资器材和服务供应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多层级综合体。

“联合后勤”努力的效能取决于在美军各军种司令部、地区联合司令部、联合作战司令部、五角大楼后勤管理局以及美军战略运输联合司令部和其他指挥机关、组成后勤保障系统的后勤保障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功能。

后者还可以包括国家民事机关和部门、私营民事组织、多国部队集团后勤机关等。

联合后勤保障空间是跨军种部队(兵力)集团内两个和两个以上军种努力同步化、共同使用相关资源的领域。

在后勤仍主要是联合集团各组成部分(军种)的责任范围的同时,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条令JP4-0,还存在着只在联合部队(兵力)集团层次上就可有效完成的后勤保障任务。

“联合后勤”功能如下:

·为联合部队(兵力)集团提供物质保障;

·对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进行技术维护和修理;

·运输保障(展开兵力,运输物资器材);

·医疗保障;

·工程保障;

·为全体人员提供保障(给养,住房,野战条件下安置,分队驻扎保障,洗浴和被服保障等);

·合同管理等。

在措施清单中可能包括未爆炸弹药无害化处理和其他危险物品的排除、销毁,为难民(被扣留人员)和战俘提供生活保障,为冲突区域内的美国及其他国家(民事)机构、政府间机构、非国家组织和跨国组织等提供后勤保障。

地区司令部司令(联合作战部队司令)可指派一部兵力承担一项或多项后勤保障功能,或负责对其他部分兵力提供保障。

例如,在联合集团中兵力占优或拥有后勤保障潜力最大的军种可承担此功能。

还可将对全部后勤分队的战役和战术指挥权赋予该部。

联合集团中在后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军种的后勤机关和分队可得到其他军种相应机构的加强。

后勤保障的一般功能可在战役个别阶段或战区范围内确定。

根据美军自适应计划和领导机制,在跨军种战役共同战役计划框架内制定“联合后勤”措施计划。

根据美国国防部和武装力量在军事行动准备与实施领域的指导文件,为了说明全面保障,还使用“后勤”(Logistic)、“战斗勤务保障”(CombatServiceSupport)等术语,最近开始使用“保障”(Sustainment)这一术语。

“战斗勤务保障”被定义为一般后勤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术语被理解为在所有领导层级上为正在战场上展开的部队(兵力)集团的各组成部分提供保障所需的重要措施、功能、能力和任务。

作为国家后勤保障的战场同类系统的一部分,战斗勤务保障不仅限于为军种作战部队提供供应、维护、运输、医疗和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其他服务。

它还包括在战争各阶段影响战场上已展开部队(兵力)全面保障的那些行动。

为部队(兵力)集团各分队进行“保障”是指维持其物质技术准备水平,在长期执行任务期间确保干部和医疗保障(Sustainment)。

根据这一构想,“保障”包括后勤保障和干部及医疗保障。

因此,“保障”这一术语的本质在于确保战备水平和部队(兵力)集团的战斗力。

美国陆军FM4-0后勤保障野战条令名称发生了改变。

如果说,2003年版的这一文件名称是“战斗勤务保障”,那么从2009年起已经修改为“保障”。

同时,在第一版中部队(兵力)集团的后勤保障包括两个阶段:

保障部队(兵力)集团的展开和建立,对行动进行持续保障。

这一情况要求改变这一领域的重点,将注意力集中于“战斗勤务保障”和“保障”这两个术语的内容所揭示的方面。

并且,目前“保障”是陆军六大作战功能之一,其它五大功能是:

机动、侦察、指挥、部队(兵力)防护和火力。

在“保障”框架内首次将有相应部门参加的扣留和转移民间人员行动列入陆军后勤保障功能。

同时,集合和后送民间人员(如难民)是主要措施。

此外,通常陆军对维持战俘生活和战区军事监狱以及统计战俘承担主要责任。

在这方面还广泛动用后勤保障部门。

美国陆军后勤保障系统的发展是在其总体建设构想框架内进行的。

在2000年代以前,美国陆军根据“21世纪陆军”构想,确定了在不同战区同时进行一至两场大规模战役的目标。

该构想要求组建具有充分态势感知能力、主要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的高机动性兵团。

对后勤保障系统提出了基于没有预先储备大量备品但有漫长补给交通线的全球物资器材分配系统提供近实时后勤保障的任务。

同时要求全部储备和在运资源透明。

从2000年代初开始实施“陆军-2020”构想,该构想要求向模块化兵团(主要是旅)转型,并以在各种规模冲突中在远方战区进行远征军事行动为主要方向。

象作战行动信息化和机器人化这些方面也在得到深化。

在集团军和师一级,后勤保障系统正在向勤保障部门模块化后和消除后勤保障多余领导环节转变,并在旅级及其以上层级进一步集中指挥后勤。

大幅度减少陆军前沿存在及其主要在美国本土驻扎提高了对物资器材运输和保障和支持系统的要求。

对后勤保障系统的主要要求之一是,陆军应能够在到达预无物质技术后勤准备的远方战区后,以最短的时间集结、整合部队进而推进至任务区域,立即展开和投入使用。

洗浴、被服、丧葬、给养补充和给水部门在野战服务框架内运行。

为作战分队空运物资器材的功能也被列入此框架。

按照“陆军-2020”构想,后勤机关与后勤分队分为三类:

战略级服务与物资器材供应;战区部队战备及其轮换保障;部队(兵力)运行保障。

战略级服务与物资器材供应者包括:

美国军工企业;五角大楼后勤管理局;美国战略运输联合司令部;国防部财务监察部门;美国陆军人力资源和财务司令部。

战区部队战备与轮换保障后勤机关包括:

陆军器材司令部;陆军医务司令部;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

同时,器材司令部的部分部门属于第二类,部分属于第三类。

在地区司令部编成中展开的运行保障机关包括:

保障司令部(战区后勤);远征保障司令部(战区);保障旅和其他后勤保障分队,后者包括隶属于三个司令部(陆军器材司令部部队保障司令部、陆军器材司令部合同司令部、陆军部队运输司令部)的其他分队。

此外,(战区)陆军人力资源中心(HumanResourcesSustainmentCenter)、(战区)财务管理中心(FinancialManagementCenter)和其他机构也属于运行保障部分。

在陆军器材司令部改革过程中,在其编成中展开了:

部队保障司令部(下辖驻扎在各地区司令部的野战保障旅)、合同司令部(下辖驻扎在各地区司令部的合同保障旅)、部队运输司令部(下辖驻扎在各地区司令部的运输旅)。

合同保障旅中编有合同保障营(ContingencyContractingBattalion),而野战保障旅中编有野战保障营(ArmyFieldSupportBattalion)。

合同保障旅对联合作战部队中的陆军司令部后勤局(处)制定战区后勤保障计划和将承包商整合入旅的工作提供支持。

合同保障旅旅长与司令部在战区联合作战部队后勤保障计划框架内对承包商的行动进行指导,计划的实施还要求保障司令部(战区)的所有措施直接与合同保障旅进行密切协调。

美国陆军后勤保障系统在“陆军-2020”构想框架内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

·2004年9月,批准保障司令部(战区)编制;

·2005年4月,确定保障司令部(战区)驻扎地点;

·2005年6月,在器材司令部框架内展开部队保障司令部;

·2005年7月,通过了地区司令部陆军部队新的“陆军兵力生成”(ARFORGEN)方式;

·2006年5月,批准了保障旅的组织编制;

·2006年6月,在器材司令部框架内展开了联合军需品与致命性武器全寿命周期管理司令部(JointMunitions&LethalityLifeCycleManagementCommand);

·2006年8月,在陆军器材司令部、陆军部队运输司令部的基地演练了战区后勤准备的典型措施(接收、集结、整合集团并推进至远方战区);

·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展开了6个野战保障旅(第401至407旅),隶属于陆军器材司令部部队保障司令部,在地区司令部编成中展开,任务是为部队(兵力)集团各分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保障;

·2007年1月,展开了陆军部队运输司令部;

·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展开了7个合同保障旅(第408至414旅),隶属于陆军器材司令部合同司令部,在地区司令部编成中展开,任务是为部队(兵力)集团各分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保障;

·2008年10月,合同司令部、远征合同司令部(ExpeditionaryContractingCommand)、任务与设施合同司令部(Mission&InstallationContactingCommand)在陆军器材司令部框架内开始运行;

·2009年5月,前沿战区港口建设与展开小组开始运行;

·2012年2月,陆军器材司令部被指定为美国陆军物质技术支持一体化主导组织者。

在美军后勤保障概念原理中,战区保障司令部(TheaterSustainmentCommand)构想是中心构想之一。

已被取消的集团军、师的后勤司令部的功能被赋予该司令部。

战区保障司令部在美军联合司令部(联合作战部队,包括该集团军和师)司令责任区内集中行使各指挥级别的作战行动的全部保障功能。

这是中心协调机关,调度后勤机关和分队为其作战行动提供保障的活动。

同时组建模块化后勤保障分队:

保障旅(SustainmentBrigade)和旅后勤保障营。

如果说陆军是联合部队(兵力)集团的基础,那么保障司令部(战区)就是整个集团关键的后勤保障管理机关。

它下辖模块化后勤保障分队,后者执行以下任务:

分配物资器材;医疗、技术、运输、财务和其他保障;管理合同等。

保障司令部(战区)能在不同的作战区域展开多个远征后勤保障司令部,以长期为联合(跨军种)部队(兵力)集团的分队提供保障。

保障旅承担以前由师和集团军后勤司令部承担的职能,即制定旅战斗队责任区内后勤保障计划,协调、管理和监督、领导后勤保障。

保障旅将承担战斗旅的物资器材保障和技术、医疗、运输及其他保障任务。

在得到加强后,保障旅能对兵力相当于集团军(师)的战区联合部队(兵力)集团的后勤保障进行管理。

目前的“陆军-2020”构想要求作战分队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自持力。

计划将以前战区战役层级的保障资源调拨给旅和旅以下层级。

个别保障功能在战区集中反复使用。

例如,物资和运输工具管理中心被从师后勤司令部移交给战区保障司令部。

得益于信息技术、现代化通信工具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发展,对物资器材和运输工具的保障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可能。

给水、弹药储存、运输能力和两级技术维护与修理系统是应在战斗旅中实现和扩展的新功能。

战斗旅有编制内的后勤分队——每个战斗营中的前沿保障连(ForwardSupportCompany)和旅中的后勤保障营。

以前,根据“21世纪陆军”构想,在师、集团军指挥部及以上层级曾设立弹药保障系统,负责从集团军仓库向在旅和师后方地域内展开的弹药转运点给用户运送杀伤武器,以及向配置在接近师后方边界的军后方地域内的弹药保障点运送武器弹药。

只有在个别情况下能把弹药从港口或者从卸载地不经军仓库运到师或旅。

弹药被旅属运输工具运至营(有时用营属运输工具),用营属运输工具直接运至战斗队形中。

该系统要求除旅战斗队和航空旅以外的所有分队前往弹药保障/转运点补充弹药。

而在以“陆军-2020”构想为依据的模块化组织的情况下,正相反,每个保障旅有1个弹药转运/保障排。

在“21世纪陆军”构想框架内已经开始基于“在前沿区域更换-在后方区域修理”的原则向两级装备技术维护与修理系统转变。

根据以前的构想,技术保障直接集中在前沿后勤保障营里进行,即在这些营的前沿保障连里进行。

师保障营(DivisionSupportBattalion)的区域技术保障连直接对师各战斗分队的武器装备进行技术维护和修理。

为了提高效能,无线电电子系统、无线电通信器材和导弹武器进行技术维护和修理也集中在师保障营进行。

为了符合陆军模块化组织和提高其自我保障能力及自持力,减少对维护的需求,无线电电子系统和无线电通信器材、导弹武器的修理被移交给旅保障营。

战斗营的前沿保障连编有野战维护和修理排。

如果说以前野战维护与修理的职能由集团军和师后勤司令部的前沿分队承担,那么现在武器装备的修理工作已经转移到战区战役级别的后方地域,但根据情况也可在旅战斗队中进行。

目前正在制定和在部队推广不但能探伤、还能指示消除方法并确定修理所需备件的通用检查设备。

在“21世纪陆军”构想框架内,燃滑油料保障系统是一个多层系统,每一层次保持一定的储备水平,以周期性不断向前沿区域供应燃滑油料,为武器运载工具(作战平台)保障燃料。

同时,积极运用管道、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

从军仓库向师保障点运送燃滑油料使用军属运输工具,而从师保障点运至营使用师属运输工具。

在战斗队形中或接近配属给营的后勤分队的部署区域时直接用营属加油车为战车加油。

这要求把军和师的燃滑油料配置在有地面固定油库的旅后方地域。

只是在后方地域相对安全时可以组织这种燃滑油料保障,并且需要确保交通线的安全。

与战区战役级保障模式不同,模块化燃滑油料保障构想基于三个方面:

战斗分队较高的自持力;全部燃滑油料储备的机动性;不必确保后方地域的充分安全和防护性——这是分散式机动战斗行动所特有的。

同时,加油分队的潜力大幅度提高,其使用灵活性得到提高。

燃滑油料将直接运至战斗分队,尽可能不过渡储存。

后勤分队储存燃滑油料的潜力得到提高并实现了其机动性。

目前保障旅和旅战斗队没有必要在地面固定仓库储备燃滑油料。

由于放弃了以前的保障组织,除弹药和燃滑油料外,在其他种类的物资器材保障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该领域的所有行动要求将物资器材储备梯次配置在将其运至战斗分队的整个途中,并动用大量的相关机构。

新的保障组织要求战斗分队具有更高的自持力,对维护的需求更少,保障分队机动性更高。

目前保障分队对物资器材储备梯次配置的依赖很小,方向是将所有保障品直接运至战斗分队。

例如,前沿保障连具有更强的水净化(开采或生产饮用水)和储备能力,加上机动性提高,创造了不必梯次配置饮用水储备的条件。

因此可不必展开大量给水点,并建立了与战斗行动计划整合、旨在优化水的分配的系统。

部队的野战维护潜力还在很大程度上转移至战区战役层次。

相关分队根据需要可灵活推进至前沿地域。

以前在“21世纪陆军”构想框架内运输保障组织的基础是,取消战斗营属运输工具,将后者集中于前沿保障营和师保障营中统一使用。

这样,集团军(师)后勤司令可以指挥运输工具以满足后勤保障的需要。

但是物资器材保障系统储备的梯次配置抵消了运输工具集中使用的优势,因为必须装载、卸载物资,从而在每个阶段都浪费许多时间。

根据“陆军-2020”模块化陆军构想,其运输工具重新配给战斗旅,重型物资运输工具除外。

同时,战斗旅机动性变得更高。

一部分弹药应布置在战斗平台(武器装备运载工具)上,另一部分直接配置在前沿保障连,而其他部分配置在旅保障营。

广泛使用托盘装载系统(PalletizedLoadSystem)和其他专用装载/卸载系统。

重型战斗旅(48个中的46个)几乎全部卡车使用具有托盘系统或其他装载卸载系统的“罗-罗”型集装箱化装载/卸载平台。

轻型旅的机动性将通过营属1个连及旅属1个营的运输工具的充分运输而得到加强。

此外,减少物资器材梯次配置层级数量将使对物资转运点的需求减到最低限度,并提高运输强度,缩短将物资直接运至战斗分队的时间。

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后勤保障的概念原理在相应的指导文件中得到了阐述。

这些指导文件包括:

·空军基本条令(条令出版物)(AirForceDoctrineDocuments);

·海军基本条令(条令出版物)(NavalDoctrinePublications)和战斗条令(NavalWarfarePublications);

·海军陆战队基本条令(条令出版物)(MarineCorpsDoctrinePublications)和战斗条令(MarineCorpsWarfightingPublications)。

可以以美国空军条令性文件《作战行动保障》(AFDD2-4CombatSupport)、海军条令性文件《海军后勤保障》(NDP4NavalLogistics和海军陆战队条令性文件《后勤保障》(MCDP4Logistics)为例。

上述后勤保障系统的方向是为在战场上分散配置联合(跨军种)部队(兵力)集团提供保障。

由于对战斗分队的机动性和自持力要求不断提高,美军后勤保障的概念原理要求改变战区物资器材储备布置地点。

因此这些物资储备被从高级后勤保障系统移交给战斗旅和保障旅一级。

这一情况与同时保障部队(兵力)集团各分队对后勤保障的需求及提高自给力相结合,赋予其不受后勤分队限制的更大的行动自由。

美军后勤保障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将发生在2015-2025年,亦即未来后勤保障信息环境的最终形成阶段。

例如,目前正在推广的自动化后勤管理信息系统能远距离集中收集对各战斗分队武器装备系统技术状况的诊断信息,并评估其各部件的功能指标,获得关于每个战斗平台(武器运载工具)的燃料和弹药消耗强度的准确信息。

因此正在为真正自适应的后勤保障系统奠定基础,这种后勤保障系统能够高度准确地预估各战斗分队的需求,并预先采取措施予以满足。

美国专家认为,后勤保障将成为两级保障和联合保障。

显然,在美国本土专门成立国家级联合后勤司令部将解决这一问题。

估计该司令部将包括由各军种代表组成的联合参谋部和承担目前国防部和参联会后勤管理机关某些职能的联合机构。

该司令部的主要功能是,整合美国本土的后勤保障过程。

美国军事专家认为,后勤保障系统发展构想的方向应是建立联合(多兵种、跨军种)部队(兵力)集团的远征“联合后勤”系统。

这要求进一步整合各军种的后勤保障功能,完善兵力集团展开和物资器材保障管理机构,消除功能重复,实现相应资源的共同使用的最优化。

美军后勤保障系统应能够同时确保多个跨军种部队(兵力)集团在远方战区展开、作战使用和长期维持战斗准备与战斗力。

要求加强后勤保障分队与作战行动计划的可整合性,建立共同的信息空间,以生成后勤保障系统近实时运行能力,灵活地满足战斗分队的需求。

必须确保在指定时间将保障物资运至用户,并保证所有库存和在运资源的透明性。

可进一步优化各军种统一的战区物资器材分配系统,这要求重新研究五角大楼和各军种所属机构的业务和责任,并集中信息流。

通过分析美军后勤保障构想可了解其理论基础发展水平,后者决定着对后勤保障的要求。

其进一步发展取决于以下主要因素:

·削减美军在前沿地区的军事存在规模;

·军事领导人努力实施不展开大规模保障性基础设施的远方战区军事行动后勤保障;

·以远距离保障品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发展后勤保障资源全清晰化能力;

·以结构模块化和使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包括武器装备机器人化)为基础,提高自持力,从而减少军队集团对作战行动后勤保障的需求;

·坚持生成部队(兵力)集团到达战区后用最短的时间集结、整合和推进至任务区域并立即开始作战行动的能力这一方向。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