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50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果树听瀑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特点。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果树瀑布是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省镇宁布依族苗

族自治县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米,落差米。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

所、所、所,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大自然的对人的的陶冶。

五、积累。

1.除了黄果树瀑布以外,我还知道瀑布、瀑布、瀑

布、瀑布,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2.两首描写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宋・王安石)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三请诸葛亮”和“三气周瑜”的故事。

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红楼梦》。

4.我还知道书名带“三”字的作品:

《三个火枪手》、《三字经》、《三国演义》

篇二:

百泉村家阅读题答案

五年级选读课文斗笠阅读练习五年级选读课文木笛阅读练习五年级选读课文百泉村阅读练习_XX作业帮五年级选读课文斗笠阅读练习五年级选读课文木笛阅读练习五年级选读课文百泉村阅读练习语文穗穗12tb2021-11-111窃读记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3走遍天下书为侣4我的“长生果”5古诗词三首6梅花魂7桂花雨8小桥流水人家9鲸10松鼠11新型玻璃12假如没有灰尘13钓鱼的启示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5落花生16珍珠鸟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17地震中的父与子18慈母情怀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21圆明园的毁灭22狼牙山五壮士23难忘的一课24最后一分钟25七律・长征26开国大典27青山处处埋忠骨28毛主席在花山选读课文1黄果树听瀑2斗笠3太空“清洁工”4鞋匠的儿子5剥豆6你一定会听见7木笛8百泉村(四章)篇二:

发布时间:

2021-7-710:

12:

39山你爱我们这里的山吗你看这四周的群山,你会发现,南山像一把怒刺云霄的剑,北山像猴儿捧着蜜桃,东山像两座驼峰,西山像雄鹰展翅。

你不觉得你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么这儿,山高谷狭,阳光和月光,常把山影儿描画在对峙的山峰上。

你走在这峡谷道上,仰望青蓝的天,像一条带子;

两面的高山,像碧绿的屏障。

我们这儿的每一座山,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那是储存在我们心底的财富。

我想,你会爱我们的山的。

百泉村一、初读1、今天我们要来读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百泉村》,出示课题,生读题。

2、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不同,给人以清新秀丽,眼前一亮的感觉。

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些什么?

揣摩一下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读准词语:

对峙、载着、屏障、瓣儿、房檩、衣襟、青苔,指名读――齐读板书:

山水村家爱二、再读1、再一次读课文,画出每一章的首句和尾句。

2、指名读四个章节的首尾句,同学们发现什么了?

(每个章节结构相同,都是首尾呼应的)3、默读课文,百泉村是一个什么样的村?

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

4、交流●品山a、你看这四周的群山,你会发现,南山像一把直刺云霄的剑,北山像猴儿捧着蜜桃,东山像两座驼峰,西山像雄鹰展翅。

(看出山的高大、形状有趣而多样)b、你走在这峡谷道上,仰望青蓝的天,像一条带子;

(山势高大而险峻)山给你的总体感觉是――大。

(板书:

大)●品水a、山涧里流着小溪。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桃花花瓣儿、杏花瓣儿会随风飘洒在水面上,让小溪流带着它们,像载着一只只小船,漂到山外去。

(山涧里流着的小溪,向山外述说着大山的信息。

)b、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亮亮的;

喊几声儿,嘤嘤嗡嗡的。

(就是和一个孩子在捉迷藏啊,那快乐的情形。

)(水清、水活)c、每当听到这泉水中的声响,我就这样想,那深山里一定藏着鸟儿的歌声,那歌声就顺着山泉流进了我家的泉眼吧!

(那深山里啊,还藏着许多声响呢!

)(树页飘落的声音、滴答的泉水、风的声响)d、冬天里,山中静的很,但你可以听见泉水一滴、一滴,滴落在深潭里的声音。

(很静和听见泉水的声音,是否矛盾?

来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作者笔下的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美)●品村a、它那么小,即使你走进群山的怀抱,你也不容易发现它。

它坐落在深深的山谷里。

b、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c、这就是被大山怀抱的小山村呀!

被水环绕的就是百泉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小)●品家出示句子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

山村人家,平常)三、升华1、被这样的大山美水环抱着的小山村里,有着作者的家,熟悉而平常,但是却倾注着作者无限的爱。

2、再读四个章节的首尾句。

我要五年级语文的一些题目不要阅读题修改句子那些的,语文镜音双子4362021-12-12第1组;

《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第2组;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第3组;

《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第4组;

《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

《珍珠鸟》第5组;

《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第6组;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第7组;

《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第8组;

《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选读课文;

《黄果树听瀑》《斗笠》《太空“清洁工”》《鞋匠的儿子》《剥豆》《你一定会听见的》《木笛》《百泉村(四章)》请选我,我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的.请勿抄袭8、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分裂与动摇2021-12-138、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

”长颈鹿问。

篇三:

黄果树听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选读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赏诗激趣,品题导入。

(1)谈话激趣

(2)赏诗话情

(课件出示)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望”,体会作者观察点的变化,从而引出“移步换景”]

(3)品题导入

师:

诗人李白啊,用一个“望”字,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真面目”,那么现代的作家又是怎样描绘

瀑布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课题)――黄果树听瀑

那么“黄果树瀑布”在哪儿呢?

(课件出示“地理知识贴”:

黄果树瀑布简介)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之称。

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飞流而下,势如翻江倒海。

二、理头绪,初知大意。

简简单单一段话,就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

那么课文如何通过一个“听”字来描绘出“黄果

树瀑布”的呢?

昨天同学们预习过了课文,文中有没有遇过特别难读或不会读的地方?

现在会读了吗?

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着“听”字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三、快读课文,定位中心。

(1)初识“瀑布”,定位中心

作者提纲挈领,文章开篇之处,就用了一句话,最精炼地概括了这条瀑布。

找一找,把它划下来,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

中心句)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梳理主问题

同学们,结合着“听”字,我们也来读读这句话!

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作者听到了怎样的瀑布声,让他感叹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对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至6自然段,划出文中直接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一想句中的什么地方让人感受到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用笔圈出句中关键的字词,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

把它简单地记在书本边上。

(学生读文)读完,划想,想完以后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四、精读课文,从“听”入手,品味“杰作”。

模块一:

句子一:

(感受瀑布气势)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A1:

自谈感受

句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A2:

感受“瀑声”

读着读着,透过文字,你听到的是什么?

这声音像什么?

听着“哗哗”的瀑声,作者就把这份想像表达了出来!

(点红)谁来读!

(课件点红:

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

此刻,天地之间除了水声,你还听得到其他什么吗?

这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课件出示:

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只”字)

是啊,这就是奔泻不止的瀑布。

奔泻)

A3:

定位“入口”

这样的水声,作者是在哪儿听到的呢?

(入口初听瀑)这一听,就听懂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

自然的杰作!

句子二:

(感受瀑布魅力)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B1:

初谈感受

你感受到了什么?

B2:

听觉冲击

“低音提琴”的声音会是怎么样的呢?

低音提琴声)

要是千百架一起奏响,会是怎样?

你来读!

是啊,听着轰响不止的瀑声(板书:

轰响),作者有了这番的想象(手指句子),于是不由得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B3:

寻根“石阶”

同学们,此时作者又在哪儿“听瀑”呢?

(石阶再听瀑)句子三:

(感受瀑布风采)

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漂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C1:

是啊,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作者仿佛还听出了什么?

C2:

视觉震撼(视频直击瀑布,给学生震撼)

透过作者的万千想象,我们听出了怎样的瀑布声?

诱人)

C3:

感情朗读

作者不由得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C4:

寻根“谷底或瀑边”

同学们,此时作者“听瀑”又在哪儿呢?

(瀑边三听瀑)

模块二:

作者三听瀑布三变地点,这就叫――移步换景。

作者刚进景区,初听瀑布,第一组读――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作者来到群山环抱的谷地,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二、三组读――

作者来至谷底,三听瀑布,感想万千,一起来――

就是这三听瀑布,听出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五、感悟“沉醉”,读写结合。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的呢?

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D1:

感悟“沉醉”

此情此景之下,作者不禁流露出了此番心迹(课件出示)――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

痴,如迷。

(抓住“醉、痴、迷”)――请几个学生读读

D2:

隐而不发,读写结合

看来此刻,作者已――醉(板书)

此刻我们也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又会听到什么?

想象到什么呢?

拿起笔,学着文中作者描绘声

音的样子,在书本空白的地方写上一写。

六、情感回归,再品“听瀑”。

这节课我们就从“听”的角度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与魅力。

文中还有从其他角度展现瀑布神韵的

地方。

愿同学们与美文相伴,再来一回――黄果树听瀑。

板书设计:

入口奔泻

黄果树听瀑石阶轰响醉

瀑边恢宏

【说课】

(嘉兴市实验小学周亮)

《黄果树听瀑》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

记述了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亲身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的一段游览经历。

课文原本的课题为《黄果树瀑布》,与现在的文章相比,少了“据当地人介绍――银雨洒金街”及“徐霞客诗句”两段文字。

那么课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变动,我猜测编者的意图在于,一方面突出作者欣赏瀑布的方式是“听觉――听”,另一方面是试图从多角度展现黄果树瀑布的魅力与风采。

基于这样的猜测,我又看了几篇课文,发现课文的层次和结构,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文章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瀑布,从课文一开始,作者“车刚到景区,初听瀑布”,到作者“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最后到作者“坐到潭边,三听瀑布”,文章的“听”字线索清晰,经纬分明。

直至最后,作者由“听”到“醉”,文字有情有境,有意有韵,令人回味无穷。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认字识文能力,而本文又是一篇选读课文,所以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引领学生感受美,激发学生追求美――自学”。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本课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的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像描写景物的方法。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本课在教学环节上,我采用了六步走的操作策略:

1、赏诗激趣,品题导入。

2、理头绪,初知大意。

3、快读课文,定位中心。

4、精读课文,从“听”入手,品味“大自然杰作”。

5、感悟“沉醉”,读写结合。

6、情感延伸,再品“听瀑”。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自己认为的几个关键点,跟大家作个交流。

一、咬文嚼字,读文学句,展开教学。

开头以李白诗《望庐山瀑布》导入,通过对望字的品味,引出对课题中“听”字的初步感悟。

而全篇教学的展开更以“听”字为基本立足点,以“大自然杰作”为基本感悟点,对“三听”瀑布过程进行深入细读。

比如第一句抓住“只”字展开多层次体悟,感受水声之大。

第三句,紧扣“听”字,作者仿佛还听出了什么?

让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和充分感悟,补充文本不足,拉动了情感,训练语言。

二、潜移默化,渗透学法、写法指导,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成长。

(1)第一句中“深抓这声音像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告诉学生作者也有想像,并把这份想像写了出来,继而通过多层次的读,感受这份想像美,声音美,作者的文字美,从而渗透写法指导:

通过想像描绘事物。

(2)课前导入中,复习引入概念“移步换景”,并通过对三听瀑布的解读,感受观察点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学习感悟“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渗透着写法指导。

(3)培养“阅读审题能力”,“阅读概括能力”。

课题是文本的文眼所在,它最浓缩地反应了文本的精神内涵。

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课题,直接读文本。

所以应当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品读课题。

教学中从《望庐山瀑布》的望字出发,抓准课题中的“听”字,有节奏,抑扬顿挫地读,教学学生抓住重点,品读课题。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其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形成,是相当要紧的。

教学中从“听的地点”、“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三个角度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

教学中通过多个层次的读,有个体读,有引读,有男生读,女生读,更有整体读,以达到文本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魅力与风采。

四、读写结合,升华感悟。

写应是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特别是小学高段读写更应当有机结合。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想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想像,学着课文描绘声音的样子,自己来写写你听到了什么?

想像到了什么?

以期达到读写的真实结合。

五、多角度围绕“听”字,感悟“大自然杰作”魅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给学生多个语言训练的冲击点,有眼到的“文字冲击”、“视频冲击――瀑布视频”,有耳到的“听觉冲击――低音提琴”,共同震撼人心,达到心到,再促成口到――多层次、多方式地读,最后到达心灵的回归――沉醉。

六、教一半,学一半,引领学生自学。

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中,我有这样一段引领语:

“这节课我们就从“听”的角度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与魅力。

其实,文中还有从其他角度展现瀑布神韵的地方。

”这样说,是设计思路中“激发学生追求美”的体现,试图由此引导学生再去自学美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意识,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真去再读读这篇美文,恐怕也得有我前面的教学是否吸引住学生来决定。

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比较急,自我感觉教学一直在赶着走。

2、对于瀑布声音的概括,感觉太生硬,还有老师牵得太牢,可以更开放一些。

3、写的环节,原来试图是通过想象来写自己听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可能是因为自己说得不够清楚,

或环节设计上尚有不足,今天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同学是在模仿课文最后一句话来写。

所以这一点是比较遗憾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