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3795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x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2-1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

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

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

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

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

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

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

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

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v: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3/s,m3/min,m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

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e:

PeqvgH

效率:

P

2-4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

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

1、离心泵的H、P、与qv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

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与qv先增大,后减小。

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

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

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

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

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与n-Q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

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

线均发生变化。

2-6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答:

泵出口压力变小,进口处真空度增加

2-7离心泵操作系统的管路特性方程是怎样推导的?

它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3-

答:

当离心泵安装到特定的管路系统中操作时,

若贮槽与受液槽两液面保持恒定,则泵对单位重量(1N)

 

令Ho

 

2

2-8管路特性方程HHokqv中的Ho与k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

Ho与液面高度差和静压差有关。

k与管路长度、管径、摩擦系数及局部阻力系数有关。

2-9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怎样确定的?

流量的调节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

答:

1、离心泵在管路中正常运行时,泵所提供的流量和压头应与管路系统所要求的数值一致。

安装于管

路中的离心泵必须同时满足管路特性方程与泵的特性方程,即管路特性方程HHokqj和泵的特性方

程H=f(Q),联解上述两方程所得到两特性曲线的交点,即离心泵的工作点。

2、改变口阀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并联操作;离

心泵的串联操作。

2-10何谓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如何防止发生气蚀?

答:

1、当叶片入口附近的最低压力等于或小于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在此处汽化或者是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析出并形成气泡。

含气泡的液体进入叶轮高压区后,气泡在高压作用下急剧地缩小而破灭,气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所占据的空间,造成冲击和振动。

金属表面受到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而剥蚀以及气泡内夹带的少量氧气等活泼气体对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等,使叶轮表面呈现海绵状、鱼鳞状破坏。

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2、为了避免气蚀的发生,泵的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可用泵规格表中给出的气蚀余量对泵的安装高度加以限制。

2-

11影响离心泵最大允许安装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气蚀余量,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

2-12往复泵有没有气蚀现象?

答:

往复泵一样有气蚀问题,只是相对较小,但在实际使用中一样需要满足入口压力要求。

2-13往复泵的流量由什么决定?

与管路情况是否有关?

答:

qv理ASn;往复泵的流量由泵缸尺寸、活塞行程及往复频率所决定,(即单位时间内活塞扫过的体

积)。

与管路情况(几乎)无关。

2-14往复泵的扬程(对液体提供压头)与什么有关?

最大允许扬程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

1、2、最大允许扬程由泵的机械强度、密封性能及电动机的功率等决定。

2-15何谓通风机的全风压?

其单位是什么?

如何计算?

答:

全风压:

单位体积气体流经通风机后所获得的总机械能。

单位是Pa,

Pt

gHPs2

Ps1

2

U2

2

2

U1

2

Ps2Ps1-Pd1Pd2

2

2

U1

U2

Pd1

Pd2

2

2

2-16通风机的全风压与静风压及动风压有什么关系?

答:

全风压为静风压和动风压之和。

RPs2ps1-pd1pd2

静风压动风压

2-

需要把操作条件下的全风压用密度换算

17为什么通风机的全风压与气体密度有关?

在选用通风机之间,成标定条件下的全风压。

但为什么离心泵的压头H与密度无关?

答:

因为通风机全压PgH,所以和密度有关

第三章沉降与分离

3-1固体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的阻力系数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与湍流区(牛顿区)有何不同?

24

答:

10-4

Re

湍流区或牛顿(Newton)定律区(500

3-2球形颗粒在流体中从静止开始沉降,经历哪两个阶段?

何谓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

沉降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

1、加速阶段和等速阶段

2、匀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ut称为沉降速度

3-3固体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其雷诺数越大,流体粘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如何?

答:

粘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

3-4固体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其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和湍流区(牛顿区)与颗粒直径的关

答:

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

Ut

gd:

p

18

,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系有何不同?

、、j3.03gpdp

在湍流区(牛顿区)ut..,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3-5某微小颗粒在水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试问在有何不同?

50C水中的沉降速度与在20C水中的沉降速度比较,

答:

按照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ut

gd:

p

18

,液体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密度降低,

 

所以沉降速度增加。

3-6球形颗粒于静止流体中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沉降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其沉降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答:

重力,浮力,阻力;沉降速度受dp、p、及阻力系数有关

3-7利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其分离条件是什么?

Lh

uut

3-8何谓临界粒径dpc?

何谓临界沉降速度utc?

3-9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当临界粒径dpc与临界沉降速度Ute为一定值时,含尘气体的体

积流量与降尘室的底面积及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

成正比

3-10当含尘气体的体积流量qvs—定时,临界粒径dpc及临界沉降速度Ute与降尘室的底面积WL有什么关系。

答:

成反比

4-11如果已知含尘气体中的临界沉降速度Ute,如何计算多层隔板式降尘室的气体处理量qvs?

答:

qvsnIWLute

3-12何谓离心分离因数?

提高离心分离因数的途径有哪些?

r2

答:

离心分离因数:

同一颗粒所受到离心力与重力之比Ker一;

g

3-13离心沉降与重力沉降有何不同?

答:

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力沉降速度是一定的,而离心沉降速度随着颗粒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3-14对于旋风分离器,提高离心分离因数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3-

答:

过滤速率方程

dVd

Ap

rVVe/A

15要提高过滤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16恒压过滤方程式中,操作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答:

V22VVeKA2

q22qqeK

3-17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K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四章传热

4-1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有哪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他们的传热机理有何不同?

答: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热传导(简称导热):

热量不依靠宏观混合运动而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发生。

对流传热:

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只能发生在有流体流动的场合。

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

可以在完全真空的地方传递而无需任何介质。

plx

4-2傅立叶定律QA—中的负号表示什么意思?

d

答:

热量传递的方向沿着温度梯度下降的方向。

4-3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热导率比较,哪个大,哪个小?

答:

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4-4纯金属与其合计比较,热导率哪个大?

答:

纯金属大于合金

4-5非金属的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什么与密度有关?

答:

密度小,则所含的空气越多,气体的导热系数低于固体。

4-6在厚度相同的两层平壁中的热传导,有一层的温度差较大,另一层较小。

哪一层热阻大。

答:

温差大的热阻大,热导率低。

5-7在平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平壁总面积A的导热速率Q,也可以计算单位面积的导热速率(即热流密

Q

度q—)。

而圆筒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圆筒壁内、外平均面积的导热速率Q,也可以计算单位圆周长

A

度的壁面导热速率ql,为什么不能计算热流密度?

答:

圆筒壁的传热面积和热流密度不再是常量,但传热速率在稳态时是常量

4-8输送水蒸气的圆管外包覆两层厚度相同、热导率不同的保温材料。

若改变两层保温材料的先后次序,

其保温效果是否改变?

若被保温的不是圆管而是平壁,保温材料的先后顺序对保温效果是否有影响?

答:

圆筒壁:

Q丄心丄lnB丄有影响

1斤2「23「3

[流体有无相变化、流体流动的原因、流动状态、流动物性和壁面情况(换热器结构)等都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4-10流体在圆管内强制对流时对流换热系数a的计算式中,Pr的指数n由什么决定?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

及管径对a的影响有多大?

管长、弯管的曲率对管内对流传热有何影响?

就愈大。

曲率越大,就愈大。

在传热管的长度小于进口段以前,管子愈短,则边界层愈薄,

4-11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比空气大,为什么?

4-12为什么滴状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的大?

由于壁面不容易形成滴状冷凝,蒸汽冷凝多为膜状冷凝。

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哪些?

答:

在滴状冷凝过程中,壁面的大部分面积直接暴露在蒸汽中,在这些部位没有液膜阻碍着热流,故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可比膜状冷凝高十倍左右。

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

(1)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当液膜呈滞流流动时,若温度差加大,则蒸汽冷凝速率增加,因而液膜层厚度增加,使冷凝传热系数降低。

(2)流体物性由膜状冷凝传热系数计算式可知,液膜的密度、粘度及导热系数,蒸汽的冷凝潜热,都影响冷凝传热系数。

(3)蒸汽的流速和流向蒸汽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和液膜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若蒸汽和液膜同向流动,则摩擦力将是液膜加速,厚度减薄,使传热系数增大;若逆向流动,则相反。

但这种力若超过液膜重力,液膜会被蒸汽吹离壁面,此时随蒸汽流速的增加,对流传热系数急剧增大。

(4)蒸汽中不凝气体含量的影响若蒸汽中含有空气或其它不凝性气体,则壁面可能为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层所遮盖,增加了一层附加热阻,使对流传热系数急剧下降。

因此在冷凝器的设计和操作中,都必须考虑排除不凝气。

含有大量不凝气的蒸汽冷凝设备称为冷却冷凝器,其计算方法需参考有关资料。

(5)冷凝壁面的影响若沿冷凝液流动方向积存的液体增多,则液膜增厚,使传热系数下降,故在设计和安装冷凝器时,应正确安放冷凝壁面。

例如,对于管束,冷凝液面从上面各排流到下面各排,使液膜逐渐增厚,因此下面管子的传热系数比上排的要低。

为了减薄下面管排上液膜的厚度,一般需减少垂直列上的管子数目,或把管子的排列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冷凝液沿下一根管子的切向流过,

4-13液体沸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从外部吸热。

4-14为什么核状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沸腾的传热系数大?

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核状沸腾,气泡的生成速度、成长速度以及浮升速度都加快。

气泡的剧烈运动使液体受到剧烈的搅拌作用,增大。

膜状沸腾传热需要通过气膜,所以其值比核状沸腾小。

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有:

液体物性;温度差;操作压力;加热面状况;设备结构、加热面形状和材料性质以及液体深度等。

4-15同一液体,为什么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

答:

因为相变热比液体的热容大很多,所以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

4-16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在变温条件下操作时,为什么多采用逆流操作?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并流操作?

答:

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大,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小,其它流向的平均温度差介于逆流和并流两者之间,因此就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优于并流和其它流动型式。

当换热器的传热量Q即总传热系数K一定时,

采用逆流操作,所需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小。

在某些生产工艺要求下,若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得超过某一温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则宜采用并流操作。

4-17换热器在折流或错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差如何计算?

答:

①根据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算出纯逆流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②按下式计算因数R和P:

口V憑流悴的温降

A

r2-h怜流悴的温升

口巾F冷流嵐的湼升

「乔不—购涼体的最初淑匪差

④将纯逆流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乘以温度差校正系数匚」,即得所求的'陀。

4-18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总传热系数?

答:

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传热过程的操作条件及换热器的类型等;

K值总是接近于a小的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关键在于提高a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减慢污垢

形成速率或及时清除污垢。

4-19在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在换热管外冷凝发热,加热管内流动的空气。

总传热系数接近哪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壁温接近哪种流体的温度?

忽略污垢和管壁热阻。

要想增大总传热系数,应增大哪个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

总传热系数接近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要想增大总传热系数,应增大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4-20何谓透热体、白体、黑体、灰体?

答:

能透过全部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透热体;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白体;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灰体。

4-21何谓黑度?

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在同一温度下,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定义为灰体的黑度。

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

物体的性质、温度及表面情况(如表面粗糙度及氧化程度)。

4-22黑度大的灰体对投射来的热辐射能的反射率是大还是小?

他的辐射能力是大还是小?

答:

小;大

4-23保温瓶的夹层玻璃表面为什么镀一层反射率很高的材料?

夹层抽真空的目的是什么?

答:

减少热辐射;降低热传导;

4-24两个灰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它们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形状和大小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和距离等因素。

4-25常用的强化或削弱物体之间辐射传热的辐射有哪两种?

答:

改变物体表面的黑度;采用遮热板。

4-26两物体的温度分别是200C及100C,若将温度各提高300C,维持其温差不变,其辐射传热的热流量是否变化?

答:

增大

4-27有的列管式换热器为什么做成多管程的?

答:

可以增大管程流速,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4-28下列流体在列管换热器中宜走管程还是壳程?

答:

(1)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避免同时腐蚀管程和壳程

(2)高压流体宜走管程,避免制造较厚的壳体

(3)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宜走壳程,以利于排出冷凝液

(4)温度不太高,需要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有利于散热

(5)需要提高流速的无相变流体宜走管程

4-29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总传热系数K,如何增大K值?

11bd1

答:

根据公式Rd1亠丄Rd2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K11dm2

(1)提过对流换热系数,尤其是提高较小一层的对流换热系数

(2)降低污垢热阻,及时清洗换热器,

(3)降低热传导热阻,选择导热率大的材料,降低换热壁的厚度。

第五章吸收

5-1选择吸收剂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溶解度吸收剂对溶质组分的溶解度越大,则传质推动力越大,吸收速率越快,且吸收剂的耗用量越少。

(2)选择性吸收剂应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其它组分溶解度甚微,否则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

(3)挥发度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尾气往往为吸收剂蒸汽所饱和。

故在操作温度下,吸收剂的蒸汽压要低,即挥发度要小,以减少吸收剂的损失量。

(4)粘度吸收剂在操作温度下的粘度越低,其在塔内的流动阻力越小,扩散系数越大,这有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

(5)其它所选用的吸收剂应尽可能无毒性、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且化学性质稳定。

5-2对于物理吸附,在一定温度下,如何判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难与易?

答:

溶液浓度相同时,难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平衡分压大。

5-3亨利定律中的E、H、m三者与温度、压力有什么关系?

答:

由p;Ex;ymx;pACa可得Emp—

HHMS

5-4气液相平衡关系中,

(1)若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将如何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气相总压升高,

相平衡常数m如何变化?

若气相组成y为一定值,总压升高,液相x将如何变化?

答:

(1)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增加

(2)总压增加,m减小;x增加

5-5若溶质分压为p的气体混合物与溶质浓度为c的溶液接触,如何判断溶质是从气相向液向传递还是从

液向向气相传递?

答:

根据公式p;与cA的关系来判断,如果pA>cA,从气相向液相传递

5-6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何关系?

液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粘度有何关系?

答: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的1.5次方成正比,总压力成反比;液体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

成反比。

5-7何谓对流传质的有效膜理论?

如何根据有效膜理论写出传质速率方程式?

答:

单相对流传质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一层虚拟的膜层内,膜层内的传质形式仅为分子扩散。

有效膜

厚zG由层流内层浓度梯度线延长线与流体主体浓度线相交于一点E,则厚度zG为E到相界面的垂直距离。

5-8何谓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

其基本论点是什么?

答:

(1)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膜内为层流,A以分子扩

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

(2)相界面处两相达平衡,无扩散阻力。

(3)有效膜以外主体中,充分湍动,溶

质主要以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5-9在稳态传质过程中,若气液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如何应用双膜理论推导出总传质速率方程式?

气相总传质系数Ky(或液相总传质系数KX)与气膜传质系数ky及液膜传质系数kx有何关系?

答:

气相传质速率方程NaKy(YY*),Y*mXb

1m1

Kykxky

6-10在气液两相传质过程,什么情况下属于气膜阻力控制,什么情况下属于液膜阻力控制?

答:

当kxkY时属于气膜阻力控制;当kxkY时属于液膜阻力控制

5-11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

当进塔气体组成丫1及进塔液体组成X2已定,最小液气比G与溶质的

Gmin

吸收率有何关系?

5-12传质单元数与传质推动力有何关系?

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阻力有何关系?

答:

传质推动力越小,则意味着过程的难度越大,此时所需的传质单元数也就越大。

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有效比表面越小,则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大。

5-13气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气相总压力p有何关系?

液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液相总浓度c有何关系?

答:

5-14吸收因数L/mG的大小对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有何影响?

如何说明其原因?

5-15吸收率对Nog有何影响?

5-16在Nog—定的条件下,若L、G、温度t、总压p、吸收剂进口组成X1等改变,对混合气的出口组成丫2有何影响?

答:

第六章蒸馏

6-1何谓拉乌尔定律?

答:

溶液中溶剂A的蒸汽分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其液相组成的乘积。

6-2何谓理想溶液?

答:

在全部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6-3在一定总压p下,理想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相组成x与平衡温度的关系式如何表示?

气相

组成y与平衡温度的关系式如何表示?

6-4何为泡点、露点?

对于一定的压力与组成,二者大小关系如何?

答:

冷液恒压加热,溶液开始沸腾起泡的温度称为泡点;过热蒸汽恒压冷却,开始冷凝而析出像露珠似的液滴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

露点高于泡点。

7-5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若已知平衡温度t与液相组成x,如何计算气相组成y?

之,若已知总压P与气相组成y,如何计算平衡温度t与液相组成x?

0

答:

y

Pax;xpy

00x0

6-6双组分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

如何计算?

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大小对两组分的分离有何影

PaXPb1xPa

响?

0答:

卑;与组分种类、系统总压有关;数值越大,两组分就越容易分离。

Pb

6-7如何应用平均相对挥发度表示平衡条件下的液相组成x与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

答:

y—,x—y—

11x1y

6-8在一定的总压p下,双组分理想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是如何计算的?

答:

取最低温度的值与最高温度的值之几何平均值。

6-9相对挥发度=1时,用普通精馏是否能分离混合物?

答:

不能

6-10何谓非理想溶液?

在什么条件下出现最低恒沸点或最高恒沸点?

答:

各组分的蒸气压不服从拉乌尔定律;

当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有最大正偏差时,出现最低恒沸点。

6-11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

答:

简单蒸馏过程为不稳定过程。

平衡蒸馏为稳定连续过程,生产能力大。

6-12精馏塔的塔顶液相回流及塔底的气相回流对溶液的精馏起什么作用?

答:

提供系统所需的热量和冷量;改变产品的组分浓度。

6-13在板式精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