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8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第六章第七章课后题含答案

 

4、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

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5、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

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9、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

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

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为多少?

(4)判断

(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不完全竞争市场P206

6.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

,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求:

(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

(1)和

(2)的结果。

10.某寡头行业有两个厂商,厂商1的成本函数为

,厂商2的成本函数为

,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52-0.6Q。

求:

该寡头市场的古诺模型解。

(保留一位小数。

11.某寡头行业有两个厂商,厂商1为领导者,其成本函数为C1=13.8Q1,厂商2为追随者,其成本函数为C2=20Q2,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00-0.4Q。

求:

该寡头市场的斯塔克伯格模型解。

补充练习:

3、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LS=5500+300P。

试求:

(1)当市场需求函数D=8000-200P时,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当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200P时,市场长期均衡加工和均衡产量;

(3)比较

(1)、

(2),说明市场需求变动对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个均衡产量的影响。

3.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求:

(1)利润极大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

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即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

时垄断者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

(3)假设政府限定国内最高售价

,垄断者会提供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国内市场是否会出现超额需求引起的短缺?

完全竞争市场P172-173

4解答:

(1)因为STC=0.1Q3-2Q2+15Q+10

所以SMC=

=0.3Q3-4Q+15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且已知P=55,于是有:

0.3Q2-4Q+15=55

整理得:

0.3Q2-4Q-40=0

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20(负值舍去了)

以Q*=20代入利润等式有:

=TR-STC=PQ-STC=(55×20)-(0.1×203-2×202+15×20+10)=1100-310=790

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20,利润л=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即PAVC时,厂商必须停产。

而此时的价格P必定小于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

根据题意,有:

AVC=

=0.1Q2-2Q+15

,即有:

解得Q=10

故Q=10时,AVC(Q)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AVC(Q)有:

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0.1×102-2×10+15=5

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3)根据完全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有:

0.3Q2-4Q+15=p

整理得0.3Q2-4Q+(15-P)=0

解得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

的要求,取解为:

考虑到该厂商在短期只有在P>=5才生产,而P<5时必定会停产,所以,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Q=f(P)为:

,P>=5

Q=0P<5

5.解答:

(1)根据题意,有:

且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根据已知条件P=100,故有MR=100。

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得:

3Q2-24Q+40=100

整理得Q2-8Q-20=0

解得Q=10(负值舍去了)

又因为平均成本函数

所以,以Q=10代入上式,得:

平均成本值SAC=102-12×10+40=20

最后,利润=TR-STC=PQ-STC=(100×10)-(103-12×102+40×10)=1000-200=800

因此,当市场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Q=10,平均成本SAC=20,利润为л=800。

(2)由已知的LTC函数,可得:

,即有:

,解得Q=6

解得Q=6

所以Q=6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

以Q=6代入LAC(Q),得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

LAC=62-12×6+40=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6。

(3)由于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相应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单个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题的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固定为P=4。

以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Q=660-15P,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长期均衡数量为Q=660-15×4=600。

现已求得在市场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均衡数量Q=600,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Q=6,于是,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600÷6=100(家)。

9、解答:

(1)由已知条件可得:

,且已知P=600,

根据挖目前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LMC=P,有:

3Q2-40Q+200=600

整理得3Q2-40Q-400=0

解得Q=20(负值舍去了)

由已知条件可得:

以Q=20代入LAC函数,得利润最大化时的长期平均成本为

LAC=202-20×20+200=200

此外,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值为:

P·Q-LTC=(600×20)-(203-20×202+200×20)=12000-4000=8000

所以,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0,平均成本LAC=200,利润为8000。

(2)令

,即有:

解得Q=10

所以,当Q=10时,LAC曲线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LAC函数,可得:

综合

(1)和

(2)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判断

(1)中的行业未实现长期均衡。

因为,由

(2)可知,当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的均衡价格应等于单个厂商的LAC曲线最低点的高度,即应该有长期均衡价格P=100,且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应该是Q=10,且还应该有每个厂商的利润л=0。

而事实上,由

(1)可知,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P=600,产量Q=20,π=8000。

显然,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利润都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对单个厂商的要求,即价格600>100,产量20>10,利润8000>0。

因此,

(1)中的行业未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3)由

(2)已知,当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10,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有P=最小的LAC=100,利润л=0。

(4)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

(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其理由在于:

(1)中单个厂商的产量Q=20,价格P=600,它们都分别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在LAC曲线最低点生产的产量Q=10和面对的P=100。

换言之,

(1)中的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组合发生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即LAC曲线处于上升段,所以,单个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不完全竞争市场P206

6.解答:

(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

于是:

关于第一个市场:

根据MR1=MC,有:

120-20Q1=2Q+40即22Q1+2Q2=80

关于第二个市场:

根据MR2=MC,有:

50-5Q2=2Q+40即2Q1+7Q2=10

由以上关于Q1、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

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

л=(TR1+TR2)-TC

=P1Q1+P2Q2-(Q1+Q2)2-40(Q1+Q2)

=84×3.6+49×0.4-42-40×4=146

(2)当该厂商在两个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有:

64-4Q=2Q+40

解得Q=4

以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得:

P=56

于是,厂商的利润为:

л=P*Q-TC

=(56×4)-(42+40×4)=48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л=48。

(3)比较以上

(1)和

(2)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作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他在两个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实行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

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10.参考答案:

对于寡头1来说,其利润等式为:

寡头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从而得出寡头1的反应函数为:

同理可得寡头2的反应函数为:

联立寡头1和寡头2的反应函数,可得:

从而得到价格

11.参考答案:

先考虑追随型厂商2,其利润函数为

其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从而得出寡头厂商2的反应函数:

将寡头2的反应函数代入寡头1的利润函数,可得:

整理得:

,即

解得:

则寡头1的利润

将Q1=115.5代入厂商2的反应函数式,

得Q2=100-0.5Q1=100-0.5×115.5=42.25,寡头2的利润

最后,将Q1=115.5,Q2=42.25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市场价格P=100-0.4×(115.5+42.25)=36.9。

补充练习:

3.解答:

(1)在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有LS=D,既有:

5500+300P=8000-200P

解得

=5。

=5代入LS函数,得:

×5=7000

或者,以

=5代入D函数,得:

所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5,

(2)同理,根据LS=D,有:

5500+300P=10000-200P

解得

=9

=9代入LS函数,得:

=5500+300×9=8200

或者,以

=9代入D函数,得:

=10000-200×9=8200

所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9,

=8200。

(3)比较

(1)、

(2)可得:

对于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而言,市场需求增加,会使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即由

=5上升为

=9;使市场的均衡数量也增加,即由

增加为

=8200。

也就是说,市场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也成同方向变动。

3.

(1)垄断者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

,已知

,则

又知TR=(90-0.5Q)Q=90Q-0.5Q2,所以MR=90-Q。

MR=MC,即90-Q=Q+10,所以Q=40。

把Q=40代人P=90-0.5Q中,

得P=90-0.5⨯40=70,

利润π=TR-TC=PQ-(0.5Q2+10Q),

把Q=40代入上式中,得π=70⨯40-(0.5⨯402+10⨯40)=1600。

(2)当P=55时,即90-0.5Q=55,解得Q=70。

当Q=70时,TC=0.5⨯702+10⨯70=3150,TR=55⨯70=3850,

利润π=TR-TC=3850-3150=700。

(3)假设政府限定国内最高售价P=50。

这实际上就是对垄断厂商采取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即P=MC,在这里就是50=Q+10,

因此,厂商会提供的产量Q=50-10=40。

厂商的利润π=50⨯40-(0.5⨯402+10⨯40)=800。

然而,当价格P=50时,市场需求量Q=80。

这是因为市场需求函数为P=90-0.5Q,将P=50代入此函数即得Q=80。

可见,市场需求量大于厂商按边际成本定价提供的产量,故这时国内市场会出现短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