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9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docx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心理健康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  定义——社会化,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

即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特点  ①社会化以个体生物遗传物质为基础。

②社会化对个体具有强制性。

  ③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④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

  再社会化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基本类型  1、主动再社会化。

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动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新的社会生活。

一般出现在社会急剧变动或移民生活中。

  2、强制再社会化。

是一种社会性的强迫教化,对背离当时社会规范的人,通过特别机构在强制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化。

再社会化不同与继续社会化,后者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常在不知不觉间进行。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

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

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部分推知全部”,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1  光环效应:

于对人的某种品质右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

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情人眼里出西施”.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  印象整饰,有时又称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印象整饰的形式  第一种是常模下的印象整饰  比如,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外形,那么,都来减肥瘦身吧,或者见面的之前化妆打扮吧。

若在常理范围内,适当地减肥瘦身以及梳妆打扮并无不妥。

予人欢喜,自己欢喜。

第二种印象整饰是戴上面具掩饰自我  比如,一个常常急噪虚浮的人,在特殊场合,为了掩饰自己,会装得斯文柔和,很多人在这个场合温文尔雅,在另一个场合就颐指气使了,因为,温文尔雅是他的面具,而颐指气使是拉下面具后他的习性。

很多外表彬彬有礼的人,内心也许禽兽不如,外人看他完美无缺,家人看他可能诸多重要毛病。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人的面具根深蒂固地长在脸上。

这种人很难识别,需要造化。

第三种印象整饰是抬高自我  通常,抬高的自我都懂得自夸,更高明的抬高自我的人会在自夸之前先自贬,露出自己一些无关紧要的弱点与瑕疵,再抬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那往往会使对方对自己印象更深刻更真实。

这种人相当危险,城府太深。

第四种印象整饰是投其所好  比如顺从、诌曲、逢迎、恭维、施惠,这些都是很多人喜好的,但不表示就是人们自己喜欢的,所以,那个笑眯眯地听你说话的人,也许心里在骂你傻瓜,而那个送给你金钱的人也许心里在嘲讽挖苦你。

  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

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

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

韦纳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其他因素,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维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2  3、可控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  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对另外一些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

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

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个体对自己的控制点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对控制点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动机和行为,从而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产生间接的影响。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归因判断标准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特异性信息:

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他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

  2、一贯性或一致性:

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如,这人总对。

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行为人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时间和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

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

  3、共同性信息:

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

如,每个人都对。

不同人在面对相同刺激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

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

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

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

    3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

  高特异性:

马力只对一个小丑笑,没对其他笑。

高共同性:

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丑笑。

高一致性:

马力总对这个小丑笑。

归因于刺激物小丑。

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归因偏差  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

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而且在估计信息资料并加以综合做出结论的过程中是相当客观的。

但是,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因此会出现归因偏差。

这里主要介绍三类比较典型的偏差。

1.认知性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

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

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

例如,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学生本人来说,他可能以试题太难、范围太广等外在因素来解释考试失败的行为;但就教师来说,他往往以学生不用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或者基础太差等内在因素来解释这种考试失败的行为。

换句话说,对于考试失败,行动者本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外在的、情境的因素,而一般人对于别人的行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内在的、个人的因素。

  导致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作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相反,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

例如,如果问你,你的朋友甲为什么喜欢乙,你会列举甲的一些个性品质去说明。

但是,如果问你,你为什么喜欢乙,你可能更多地描述乙的个性品质,而不是你自己的个性品质。

  第二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他们的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这种信息是观察者难以获得的。

旁观者于对行动者过去的行为方式了解较少,他们往往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方式与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

  当然,如果行动者和观察者通过移情,采取对方的观点,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斯托姆斯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项研究中,他让成对的男性被试进行简短的交往谈话,另外两个被试在旁观察。

随后问这些人,个性品质和情境特点在交谈的行为表现上的重要性如何。

结果,被试表现出通常的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

然后,让部分行动者和观察者观看谈话录像。

这时,每个行动者看自己就像观察者看他一样。

而每个观察者则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情境。

通过这种移情转换,结果,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差异大大减少了,更多的行动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内部归因。

  显著性与获得性。

显著性主要指刺激引起注意的特点。

例如,一只火烈鸟在一群乌鸦中是显著的。

显著性的影响有助于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显著的;而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显著的。

什么东西显著,什么东西就被认为是主要原因。

    4  认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一般人在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常常因为相关信息是否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而有所不同,越容易被想起、被记起的刺激,在决定某一事件的原因上越是具有重要性。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的三种简单的启发:

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

〔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

〕  所谓表征性启发,是指人们往往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据之进行推论。

所谓获得性启发,是指利用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事件易于进入头脑,人们就会认为它是可能的。

例如,在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心理学家卡罗尔进行了一项研究。

他让某些被试想象卡特取得胜利,让另一些被试想象福特取得胜利。

然后,让被试预测谁将取胜。

结果,那些曾想象卡特取胜的人倾向于预测卡特将取胜;而那些曾想象福特取胜的人则倾向于预测福特将取胜。

获得性启发也可以解释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

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的行为被记住了,从而易于回忆。

歪曲的思维方式。

歪曲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

譬如,歪曲会使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事件做出判断之前就给人或事件贴上标签;歪曲会使人们的认识不准确和不精确;歪曲会使人们把一个具体的环境和特征无限地扩大;歪曲会使人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歪曲还会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判断。

歪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魏运华著:

《自尊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5页。

〕●泛化  泛化是一种与科学方法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要求人们通过考察所有可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可以用来解释所有信息的规律,然后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

而泛化则是只根据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事件来形成一般的规律,并且从不检验这个规律的合理性。

  譬如,某部门的男经理邀请某女职员下班后一起出去吃晚饭,结果那位女职员拒绝说,她从不与老板一起外出吃饭。

于是那位男经理便下结论说,部门里的所有女职员都不愿意与他一起外出吃饭。

在这里,这位男经理就是犯了泛化的错误,仅仅根据一个女职员的拒绝就推论所有女职员都会拒绝,从而不再去邀请别的女职员泛化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

例如,看到某个人一次做了一个摇摇晃晃的桌子便认为这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木匠;看到某个人一次偶然地删除文件便认为这个人是个电脑盲;等等。

人们的这些泛化习惯不会让他再去检验这些规律。

人们在泛化时会经常使用“从不”“永远”“所有”“每个”等词汇。

●综合标定  所谓综合标定,是指对整类人、整类事、整类行为、整类经验等贴上定型式的标签。

习惯于进行综合标定的人生活在一个各种固定角色聚集成的世界里,而这些固定角色在现实世界里根本不存在。

  这种思维方式与泛化很相近,但是在这里,歪曲是以标签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以规律的形式出现的。

在制造定势的过程中,综合标定比泛化更加绝对。

譬如,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在某次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于是他就给自己周围的一切都贴上标签:

老师们都是一些恶魔,同学们都是一群虚伪的家伙,父母都是自私的人,自己是个十足的大笨蛋。

他喜欢的词都是带有贬义的。

他有无数的口号,但是这些口号都充满了失望和不满。

于他给自己的生活贴上了太多的标签,所以,他被这些标签紧紧地束缚着,难以做出任何改变。

  当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表、行为、智力、社会关系等的评价信息都是一些带有贬义的内容时,人们就应该怀疑自己是否在进行综合标定。

譬如,“我只是一个失败者”“我的家像个猪窝”“我一钱不值”“我是个笨蛋”等。

    5

  

      ●过滤  所谓过滤,就是指人们通过有色眼镜看世界,他只能看到和听到某些事情,而不能看到和听到其他事情。

在过滤的过程中,人们只注意到那些特殊的刺激,如失败、拒绝、不公平等,只选择现实世界中的某些特定事实进行注意,而忽视所有其他事实。

  譬如,一对年轻夫妇正在共进晚餐。

妻子夸丈夫买了她喜欢的葡萄酒和鲜花,还夸他做的菜也很好吃,只是暗示他下一次可以在汤里少放些盐。

丈夫突然感到自己是个无能之辈,因为妻子不喜欢自己做的汤。

他无法从妻子的赞扬中安慰自己,因为他完全听不进那些赞扬的话,他只是忙于过滤,只注意到谈话中带有批评的内容。

过滤就像一个蹩脚的政治评论家一样,只根据自己的喜欢或者只从他所属团体的角度来评论事实,而完全不考虑他人的喜欢和其他团体的立场。

过滤挡住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不到自己有价值的方面,就像驾驶一辆所有窗户都已被涂上黑色的汽车一样●极化思维所谓极化思维,就是指人们往往根据绝对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和经验做要么有要么无、要么好要么坏的二分评价。

习惯于极化思维的人生活在一个没有彩色只有黑白的世界里,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好人就是坏蛋,不是成功者就是失败者,不是英雄就是懦夫等。

譬如,某公司女职员在一次周末聚会上饮酒过多喝醉了,星期一没能去上班,待在家里。

为了这一偶然事件,她一个星期都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因为,她认为人们要么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要么就是酒鬼。

在她的眼里,人们一旦开了酒戒,就会堕落为酒鬼。

  极化思维的问题在于,人们最终必然会走向正负两极中的消极一面。

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旦犯错误,极化思维的人便会对自己全盘否定。

●自责所谓自责,是指人们无论对于什么事情不管是否真是自己的错误都要责备自己。

自责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错误的世界里,并且认为自己处于这个错误世界的中心,一切错误都源于自己。

自责的人会责备自己的所有缺点,如自己的粗俗、肥胖、懒惰、浮躁、无能等。

自责的人会因为有些错误只不过与自己稍微有点关系而责备自己,如自己身体不好、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等等。

但是,如果自责成为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的话,那么,人们会对那些与自己明显毫无关系的错误也要承担责任,如天气、运程、同伴的心情,等等。

当然,人们乐于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地自我责备,那就是一种病态的责任感了  自责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没完没了地道歉。

服务员烤糊了面包,自责的人要向她道歉;配偶不想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自责的人也要向她道歉;邮局的职员说没有贴足邮票,自责的人会对职员说:

“哦,我真笨,对不起!

”  自责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成就。

譬如,某男士养育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成了勤勤恳恳的社会工作者,另一个成了优秀的化学家,最后一个成了吸毒者。

于是,这位父亲的后半生一直对自己没有培养好第三个儿子深深自责,他完全忽视了自己还培养了另外两个成功的儿子。

  ●个人化  所谓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

不幸的是,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力和能力来控制这一切。

相反,更多的情况是,他们往往处于其周围人的压力、包围和监视之下。

个人化具有一定的自恋成分。

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一旦走进人群中,便立即会开始把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看看谁比自己更聪明,谁比自己更漂亮,谁比自己更有能力,谁比自己更受欢迎,等等。

具有个人化倾向的人,如果其室友抱怨房间狭窄,那么他立即会认为室友是在抱怨自己的东西太多;如果朋友说心里很烦,那么他立即会认为朋友是在讨厌自己。

    6  个人化的最大弱点是使得人们以不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人们可能因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矛盾与室友发生争执。

人们可能会试图通过开一些无聊的玩笑来使自己变得不那么令人讨厌,结果真的变得令人讨厌了。

这些不恰当的反应会使人们与其周围的人产生隔阂。

人们的敌意和否定刚开始时也许只是想象,但是渐渐地可能会变成现实,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

●看透他人心思所谓看透他人心思,是指人们自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

这是一种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在投射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样的人认为,别人都会以与自己一样的方式行事。

他们往往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不管实际上是否存在,人类的特性和经验都是共同的。

于看透他人心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每个人都同意自己的消极观点,所以,这种歪曲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尊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这样的人经常会这样想:

“他一言不发是因为我迟到了,他很生气。

”“他正在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包括最微小的错误,他想开除我。

”等等。

看透他人心思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譬如,有一对年轻夫妇,当妻子脸上皱着眉头嘴里嘟哝着房子时,丈夫推测妻子是在生他的气。

于是,他以少言寡语和冷漠来处理这一情况。

事实上,妻子皱眉头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太忙了,或者正在为房租发愁,等等。

但是,丈夫的冷漠很难使妻子告诉他皱眉头的原因。

她以为丈夫的冷漠是因为缺乏兴趣所以才一言不发的。

此可见,正是丈夫最初的看透他人心思破坏了夫妻双方真正的沟通机会。

●控制错觉所谓控制错觉,是指人们或者是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或者是错误地认为其他人都能控制而只有自己不能控制。

  过度控制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万能的错觉,错误地认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事物的各个方面。

譬如,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对参加晚会的每个客人的行为负责,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负责,应该对送报人的准时负责,应该对母亲的更年期负责等。

于是,当客人把脚放到椅子上时,当孩子在数学考试不及格时,当送报人迟到时,当母亲情绪失调时,具有过度控制错觉的人会有一种失控感,会产生怨恨、愤怒和强烈的失败感。

  如果人们经常这样思考问题:

“我必须让她听我的。

”“她应该照我说的去做。

”“我确信她能准时到达。

”而实际上人们根本没法控制这些事情,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是一种过度控制错觉。

  控制无能的错误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们产生自己对一切都无法控制的错觉,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任何人都不受自己影响。

  譬如,莫莉是一家电话公司的接线员,经常陷入这种控制无能的错觉。

她因为经常迟到而被老板训斥,银行账户也开始透支,男朋友也不理她。

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似乎是老板、银行、男朋友他们一起在合伙攻击她。

于有控制无能的错觉,她不会去制定一个早起的计划,不会到银行存钱,也不会想办法与男朋友改善关系。

●情绪性推理所谓情绪性推理,是指人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

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在于没有把自己的思维综合起来考虑,从而使得思维大打折扣。

情绪性推理的人只依赖于情绪来解释现实。

譬如,苏珊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她就是那种习惯于情绪性推理的人。

如果今天她感到很愉快,那么她会推想她的生活将是幸福的。

可是,如果明天她很沮丧,那么她会告诉人们她的生命将是一场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