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种植技术.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40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石斛种植技术.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斛种植技术.doc

《石斛种植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斛种植技术.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斛种植技术.doc

(一)繁殖技术

石斛的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石斛种子极小,每个蒴果约有20000粒,呈黄色粉末状,通常不发芽,只在养分充足、湿度适宜、光照适中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生长,一般需在组培室进行培养。

不过,尽管石斛繁殖系数极高,但其有性繁殖的成功率极低。

2.无性繁殖

(1)分株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以3月底或4月初石斛发芽前为好。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系发达、萌芽多的1~2年生植株作为种株,将其连根拔起,除去枯枝和断技,剪掉过长的须根,老根保留3厘米左右,按茎数的多少分成若干丛,每丛须有茎4~5枝,即可作为种茎。

(2)扦插繁殖:

在春季或夏季进行,以5~6月为好。

选取三年生生长健壮的植株,取其饱满圆润的茎段,每段保留4~5个节,长约15~25厘米,插于蛭石或河砂中,深度以茎不倒为度,待其茎上腋芽萌发,长出白色气生根,即可移栽。

一般在选材时,多以上部茎段为主,因其具顶端优势,成活率高,萌芽数多,生长发育快。

(3)高芽繁殖:

多在春季或夏季进行,以夏季为主。

三年生以上的石斛植株,每年茎上都要萌发腋芽,也叫高芽,并长出气生根,成为小苗,当其长到5~7厘米时,即可将其割下进行移栽。

(4)离体组织培养繁殖:

金钗石斛可采用下述方法组培快繁试管苗。

将金钗石斛的叶片、嫩茎、根经常规消毒后,切成0.5~1厘米作外植体,采用MS和B5作为基本培养基,并分别附加植物激素如NAA(0.05~1.5mg/L)、IAA(0.2~1.0mg/L)、6-BA(1.0~5.0mg/L)等不同激素组合的多种培养基,培养基pH5.6~6.0,培养温度25℃~28℃,每天光照9~10小时,光照强度1800~1900lx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

19天后,茎叶处出现小芽点,约1个月后,小芽伸长,尖端分叉,2个月后,小芽长成高约2.0~2.7厘米,具4~8个叶片的试管苗。

而叶片和根的切段无变化。

并发现,在培养基不同配方组合中,MS比B5基本培养基对生长速度具有明显优势。

(二)附主选择与选地整地

1.附主选择石斛为附生植物,附主对其生长影响较大。

石斛既不同于粮食作物,也不同于其它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是靠主根、侧根、须根在土壤中吸收水份和养分,而石斛则是靠裸露在外的气生根在空气中吸收养份和水份,粮食和其它作物的载体是土壤,石斛的载体是岩石,砾石或树干;即石斛的附主既可是岩石、砾石,也可是树干等。

若选择石斛附主(生产地)为岩石或砾石时,则应选砂质岩石或石壁或乱石头(有药农称之为“石旮旯”)之处,并要相对集中,有一定的面积,而且阴暗湿润,岩石上生长有苔藓(有药农称之为“地简皮”),周围有一定阔叶树作为遮荫树的地方作为发展石斛附主进行生产。

若选择树干为附主时,则应选树冠浓密,叶草质或蜡质,皮厚而多纵沟纹,含水分多并常有苔藓植物生长的阔叶树种为附主发展石斛生产。

若选择荫棚栽培石斛,则应选在较阴湿的树林下,用砖或石砌成高15厘米的高厢,将腐殖土、细沙和碎石拌匀填入厢内,平整,厢面上搭100~120厘米高的荫棚进行石斛生产。

石斛通常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对生长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用地栽方法是不能成活的。

如把石斛栽培于大树干上或石缝中需3~5年后才能旺盛生长,见效缓慢。

因此,研究石斛的驯化栽培方法,筛选适合石斛生长的基质对石斛资源恢复相当重要。

若将生长在大树干上或岩石、石壁、石缝及石砾等环境中的石斛移到地面驯化栽培时,必须具备其适宜的栽培基质。

经实验研究,现己对8种石斛人工栽培基质出进行了比较筛选,结果表明锯木屑及石灰岩颗粒是最优的栽培材料,为石斛新附主选择,发展石斛生产开拓了新路。

本实验研究的试验材料为金釵石斛试验苗(采自贵州赤水市长沙镇),栽培用的基质为:

①洋松的锯木屑;②木质中药渣;③直径1厘米以下的石灰岩颗粒;④5厘米以下的砂页岩石碎块;⑤石灰岩颗粒加锯木屑;⑥河沙;⑦碎砖块加锯木屑;⑧稻壳。

试验方法与处理:

用高约20厘米的旧木箱和砖块切成大小约1200~1330平方厘米的方格,内盛试验处理的各种基质,于3月初各栽种石斛苗1kg。

设重复3次(稻谷壳处理重复2次)。

管理方法:

主要在4~9月每半月洒施一次含有N、P、K、Ca、Mg、S、Fe、Na、Zn、Cu、Mo、Mn、B等元素的复合营养液。

11月连根拔出,抖掉根部基质后,测定产量,并观察和分析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各栽培基质处理大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与锯木屑栽培的作比较,除石灰岩颗粒、石灰岩颗粒加锯木屑2个处理外,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据观察,锯木屑栽培的石斛一直生长旺盛;石灰岩颗粒及其加锯木屑的2个处理也较好;木质中药渣栽培的石斛前期生长较好,但后来随着中药渣的腐烂,出现生长停滞、根系腐烂;砂页岩碎块基质的石斛根系生长较缓慢,是造成产量低的原因;其它基质栽培的石斛则一直处于生长不良状况。

从上研究可见,石斛驯化栽培首要因素是必须提供其根系良好的生长环境。

锯木屑因其疏松透气,又能保持水分及肥料,适合根系生长的要求。

石灰岩颗粒加适量锯木屑或单纯的石灰岩颗粒也不失为石斛栽培的较好基质,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禁伐区,锯木屑来源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石灰岩颗粒则是石斛栽培的良好材料。

另外,稻壳虽似与锯木屑差异不大而易得,但其实际保水能力极差;河砂栽培石斛也很难长根,均不宜作栽培基质[7]。

2.选地整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品种对质地的要求,栽种石斛时要先进行地块整理,其基本要求是:

在大块的岩石上栽种石斛时,应在石面上用钻子按株、行距30×40厘米的间距打窝,窝深5~10厘米左右。

打的石花放在石面上(留着压根之用),在石面较低一方打一个小出水口,以防积水引起基部腐烂,打窝时应保护好石面上其它部位的苔藓。

在小砾石上栽种石斛时,将地内杂草、杂枝除去,预留好遮荫树,将过多过密的小杂树清除,以利增加透光程度和太阳的斜晒力度。

此外,还可选择适宜场所进行树栽、墙栽、盆栽,或种于石缝、岩壁及其人工栽培基质上进行石斛种植。

(三)栽种方法

石斛栽种宜选在春(3~4月)秋(8~9月)季栽种为好,尤以春季栽种比秋季栽种更宜。

这主要是充分利用阳春三月,气候回升,风和日暖,春雨如油,万物复苏的黄金季节,适宜的温湿度,日照,雨水等条件,有利于刺激石斛茎基部的腋芽迅速萌发,同时长出供幼芽吸收养份、水份的气生根,达到先根、后芽的生长目的。

秋季种植是利用秋天的适宜温度(适宜在小阳春前)引发根系生长,但根的质量、数量,长速都不及春季。

在湿润条件满足,遮荫条件较好的地方,夏季亦可生长出一部分很、幼芽。

栽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选择最佳种植季节大力发展石斛生产。

目前,石斛栽种的方法通常采用有:

1.贴石栽种法选择阴湿林下的石缝、石槽有腐殖质处,将分成小丛的石斛种苗的根部,用牛粪泥浆包住,塞入岩石缝或槽内,塞时应力求稳固,以免掉落。

或将小丛石斛种苗直接放入已打好的窝内,然后用打窝时的石花均匀的将基部压实,以风吹不倒力度,将基部和根牢固地固定在石窝内即可。

若是在砾石上栽培,其办法是将种苗平放在砾石上,然后用石块压住种苗中下部,基部、顶部裸露在外,仍以风吹不动为度。

如栽放种苗的地方有石灰尘,应用水冲或湿布擦净,以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在石面四周种植石斛,可用钻子打一小窝,事前应踩好鲜牛粪,鲜牛粪中可参入30:

l的磷肥,加水踩混,稀湿度以手捏之手指缝中不留水为度,将石斛种苗紧紧贴住小窝,一手抓备好牛粪搭在石斛种苗茎的中下部,使种苗牢固地贴在石头上,种苗的顶部和基部都要裸露在外。

2.贴树栽种法在高山阔叶林中,选择树杆粗大、水份较多、树冠茂盛、树皮疏松、有纵裂沟的常绿树(如黄桶、乌柏、柿子、油桐、青杠、香樟、楠木、枫杨树等),在较平而粗的树干或树枝凹处或每隔30~50厘米用刀上砍一浅裂口,并剥去一些树皮,然后将已备好的石斛种苗,用竹钉或绳索将基部固定在树的裂口处,再用牛粪泥浆(用牛粪与泥浆拌匀)涂抹在其根部及周围树皮沟中。

为防止风吹动和雨水冲刷,一般应用竹钉钉牢或用竹篾等绳索捆上2圈梆牢,以固定石斛须根和植株于树干或树丫上,使其新根长出后沿树体紧密攀沿生长。

在树上栽种时,应从上而下进行。

已枯朽的树皮不宜栽种。

3.荫棚栽种法将小砾石拌小量细砂(焦泥灰和细砂),作为宽40厘米,长120厘米,高17厘米的高畦,将石斛种苗分株后栽于畦内,密度以20×20厘米一窝,在上面盖7~10厘米厚的细砂或小砾石,压紧。

畦上搭1.7米的荫棚,向阳面挂一草帘,以利调节温湿度和通透新鲜空气,并经常保持畦面的湿润。

八、田间管理

(一)浇水

石斛栽种后应保持湿润的气候条件,要适当浇水,但严防浇水过多,切忌积水烂根。

(二)追肥

栽种石斛时不须施肥,但成活以后就必须施肥,才能提高石斛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于石斛栽种后第二年开始进行追肥,每年1~2次,第1次为促芽肥,在春分至清明前后进行,以刺激幼芽发育;第2次为保暖肥,在立冬前后进行,使植株能够贮存养分,从而安全越冬。

通常都是用油饼、豆渣、牛粪、猪粪、肥泥加磷肥及少量氮肥混合调匀,然后在其根部薄薄地糊上一层。

由于石斛的根部吸收营养的功能较差,为促进其生长,在其生长期内,常每隔1~2个月,用2%的过磷酸钙或1%的硫酸钾进行根外施肥。

下述具体施肥时间、方法可供参考:

1.贴石栽培的石斛一年内可追肥2次,早春施肥一般在2~3月,早秋施肥在9~10月进行,以腐熟的农家肥上清液或多元复合肥水溶液,每亩1000㎏左右,浓度直低不宜高,以免造成烧根。

如果残渣过多,使根的伸长受阻,影响石斛的正常生长。

在干旱时可结合浇水,在水中按规定放入磷酸二氢钾、赤霉素作叶面喷施。

既达到施肥之目的,又可降低岩石温度,增加湿度,使其增加拍发新根,新芽,提高商品性能和产品质量。

2.贴树栽培的石斛可将腐熟农家肥的上清液或磷酸二氢钾,赤霉素溶液采用高压、喷雾方法作根外施肥,施肥时间与次数应视石斛生长状况,结合降雨情况而定,旱时勤施,涝时少施。

3.荫棚栽培的石斛主要施用腐熟农家肥的上清液,施肥水时间及次数主要根据棚内湿度而定,棚内湿度大时少施,久旱无雨时勤施,涝时少施,要注意棚内温、湿度变化,灵活掌握。

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栽培的石斛,其施肥水时间都要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严禁在烈日当空的高温下施用肥水,否则将会严重影响石斛的正常生长。

(三)除草

种在岩石或树上等场所的石斛,常常会有杂草滋生,直接与石斛的根部竞争养分,影响石斛的养分吸收,为保证石斛的生长,必须随时将其拔除。

一般情况下,石斛种植后每年除草2次,第1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2次在11月间。

除草时将长在石斛株间和周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除去则可。

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不宜除草,以免影响石斛正常生长。

(二)  调节荫蔽度

石斛栽培中应注意荫蔽度的调节。

例如,贴树栽培的石斛,随着附主植物的生长,荫蔽度不断增加,每年冬春应适当修剪去除其过密的枝条,以控制荫蔽度为60%左右为宜,过于荫蔽不宜石斛的生长。

荫棚栽培的石斛,冬季应揭开荫棚,使其透光。

以保证石斛植株得到适宜的光照和雨露,利于更好生长发育。

(三)  修枝

每年春季发芽前或采收石斛时,应剪去部分老枝和枯枝,以及生长过密的茎枝,以促进新芽生长。

(四)  翻蔸

石斛栽种5年以后,植株萌发很多,老根死亡,基质腐烂,病菌侵染,使植株生长不良,故应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翻蔸,除去枯朽老根,进行分株,另行栽培,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增产增收。

九、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石斛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说来病虫害较轻,通常出现的病害主要有:

1.黑斑病

(1)症状:

病害时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时黑斑在叶片上互相连接成片,最后枯萎脱落。

本病害常在初夏(3~5月)发生。

黑斑病病原。

(2)防治方法:

用1:

1:

150波尔多液或多灵1000倍液预防和控制其发展。

2.煤污病

(1)症状:

病害时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

3~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

(2)防治方法: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

3.炭疽病

(1)症状:

受害植株叶片出现深褐色或黑色病斑,严重的可感染至茎枝。

1~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

(2)防治方法: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以预防并控制该病对新株的感染。

(二)虫害防治

石斛的虫害亦不严重,目前发现的主要害虫有:

1. 石斛菲盾蚊

(1)症状:

本害虫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片边缘或叶的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叶片枯萎,严重时造成整个植株枯黄死亡。

同时还可引发煤污病。

(2)防治方法:

本害虫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以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l~3度石硫合剂喷杀效果较好。

已成盾壳但量少者,可采取剪除老枝叶片集中烧毁或捻死的办法进行防治。

2. 蜗牛

(1)症状:

本害虫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啃吃叶肉或咬金为害花瓣。

该虫害年内可多次发生,一旦发生,为害极大,常常可于一个晚上就能将整个植株吃得面目全非。

(2)防治方法:

用麩皮拌敌百虫,撒在害虫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毒饵诱杀;在栽培床及周边环境喷洒敌百虫、澳氰菊酯等农药,亦可撤生石灰、饱和食盐水;注意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枯枝败叶要及时清除场外。

十、          采收与初加工

(一)  采收

野生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后采收的质量为佳。

家种者则通常于栽培2~3年后便可陆续采收。

采收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以立冬至清明前植株未萌芽前收获的为佳。

此时,石斛已停止生长,枝茎坚实饱满,含水量少,干燥率高,加工质量好。

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剪刀或镰刀从茎基部将老植株剪下来,注意采老留嫩,使留下的嫩株继续生长,以便来年连续收获,达到一年栽种,多年受益之目的。

据试验,有每丛石斛可收鲜石斛250~750克,少数大丛者可收1500~2500克的记录。

(二)  初加工

石斛入药应用一般分为鲜石斛和干石斛两大类。

1.鲜石斛加工采回的鲜石斛不去叶及须根,直接供药用。

或将采回的石斛除去须根和枝叶,用湿沙贮存备用,也可平装竹筐内,盖以蒲席贮存,但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致腐烂变质。

2.干石斛(黄草)加工在石斛主产区,干石斛的传统加工法主要有下述2种:

(1)水烫法:

将鲜石斛除去叶片及须根,在水中浸泡数日,使叶鞘质膜腐烂后,用刷子刷去茎杆上的叶鞘质膜或用糠壳搓去质膜。

凉干水气后烘烤,烘干后用干稻草捆绑,竹席盖好,使不透气,再烘烤火力不宜过大,而且要均匀,烘至7~8成于时,再行搓揉一次并烘干后,取出喷少许沸水,然后顺序堆放,用草垫复盖好,使颜色变成金黄色,再烘至全干即成。

(2)热炒法:

将上述依法净制后的鲜石斛置于盛有炒热的河沙锅内,用热沙将石斛压住,经常上下翻动,炒至有微微爆裂声,叶鞘干裂而撬起时,立即取出置放于木搓衣板上反复磋揉,以除尽残留叶鞘,用水洗净泥沙,在烈日下晒干,夜露之后于次日再反复搓揉,如此反复2~3次,使其色泽金黄,质地紧密,干燥即得。

在石斛不同主产区,对不同品种的石斛尚有不同传统加工法。

还有“枫斗”加工,更是石斛类药材特殊加工的具体表现。

此从略,请参阅有关文献。

十一、质量标准及监测

(一)质量要求

1.干石斛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无泡杆,无枯朽糊黑,无膜皮、根蔸者为佳。

2.鲜石斛以有茎有叶,茎色青绿或黄绿,叶草质,气清香,折断有粘质,无枯枝败叶,无沤坏、泥沙、杂质为合格;以色青绿或黄绿,气清香,肥满多汁,咬之发粘者为佳。

(二)商品规格

根据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石斛药材规格等级,见表2。

表2石斛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品别等级标准

环草石斛一级足干,色金黄,身幼细坚实,柔软,横直纹如蟋蟀翅脉,无白衣,无芦头,无须根,无杂质

二级标准与一级基本相同,但有部分质地较硬

三级足干,色黄,条较粗,身较硬,无芦头,无须根,无杂质

马鞭石斛小马鞭石斛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坏条粗,直径0.3厘米以内

大马鞭石斛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坏,条粗直

径超过0.3厘米

黄草石斛黄草节足干,色黄结实,不捶破,无枯死草,无芦头,无须根,无霉坏,条长1.5厘米左右,直径0.3厘米以内

小黄草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左右,直径0.3厘米以内

大黄草标准宴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以上,直径0.3厘米以上

耳环石斛一级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结实,全部具有“龙头凤尾”,黄绿色或金黄色,无杂质,无霉

二级足干,螺旋形稍松散,不紧贴,2~4个旋纹,身稍粗较结实,其余与一级一级相同

三级足干,螺旋形较松散,不紧贴,身粗不甚结实,不具“龙头凤尾”,其余与一级相同

金钗石斛统庄足干,色黄,无须根,无枯死草,不撞破,无霉坏

圆钗石斛统庄足干,色金黄,茎圆形,无须根,无霉坏,条长30厘米以下

圆石斛统庄足干,色淡黄或黄色,质松泡,无须根,无霉坏,不捶破

金黄泽统庄足干,大瓜饱满,金黄色,无须根,无霉坏,无捶破

有瓜石斛统庄足干,有瓜,色金黄,不捶破,无枯死草

鲜石斛统庄全株,色鲜,无枯死草,无腐烂茎叶,无泥杂

(三)性状

1.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厘米,直径0.4~1.2厘米。

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

肉质,多汁,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稍性。

2.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5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1~2厘米。

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

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

无臭,味淡。

3.马鞭石斛呈长圆锥形,长40~120厘米,直径0.5~0.8厘米,节间长3~4.5厘米。

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

质疏松,断面是纤维性。

味微苦。

4.黄草石斛长30~80厘米,直径0.3~0.5厘米,节间长2~3.5厘米。

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具纵沟。

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

嚼之有动性。

5.耳环石斛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3厘米。

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

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嚼之有劲性。

6.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厘米,直径0.4~0.6厘米,节间长2.5~3厘米。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

味苦。

(四)鉴别

1.本品横切面环草石斛、黄草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

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近似,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3~4圈。

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缘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较大。

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马鞭石斛表皮细胞扁圆形,外壁及测壁增厚,木化,有层纹。

耳环石斛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

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多见于近表皮处。

金钗石斛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

维管束略排成7~8圈。

(六)检查

1.重金属残留量经检测,按本规程生产出的石斛商品中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经检测,按本规程生产出的黄柏商品中的六六六(BHC)、滴滴涕(总DDT)、五碌硝基苯(PCN)、艾氏剂(Aldrin)均未检出,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0]。

十二、包装、储藏与运输

(一)包装

将晒干的石斛,一般按40~50千克打包成捆,用无毒无污染材料严密包装。

在包装前应检查是否充分干燥、有无杂质及其它异物,所用包装应符合药用包装标准,并在每件包装上注明品名、规格、等级、毛重、净重、产地、批号,执行标准、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二)储藏与运输

石斛存储仓库要通风、干燥、透光,最好有空调及除湿设备,石斛入库前应按药品监管部门要求对仓容进行消毒处理。

并注意防虫防鼠措施,防止虫蛀、霉变、腐烂等。

鲜品应置于阴凉潮湿处,防冻。

石斛批量运输时,不应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中保持干燥,遇阴雨天时要严密防潮。

有条件者可按标准箱设计入箱贮运。

如作生产用种的种苗,应随采随运,即时栽种,以减轻水份损失,提高成活率。

十三、生产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生产发展现状

在贵州22种1变种的石斛植物中,黔西南州的种类最多,高达19种;黔南次之,达13种;其次为黔西北7种,黔东南6种,黔北5种。

黔西南州的兴义市现以马鞭石斛、粉花石斛等为主、黔北的赤水市以金钗石斛为主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共约0.3万亩。

特别是在以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专项“杜仲、石斛、淫羊藿等三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已总结并探索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貌和林地规范化种植的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该项目己于2002年6月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验收。

现在,在赤水市己建成石斛丰产栽培技术示范生产基地100亩,并将良繁基地研究成果应用到示范推广上,研究总结出金钗石斛野生变家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及栽培方式,如贴石法、贴树法、营养土栽培法。

尤其采用了贴石栽培法种植,石斛长势良好,深受药农欢迎,带动了石斛种植产业的发展,对推动西部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药和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主要存在问题

1.石斛资源破坏严重,铁皮石斛等已濒临灭绝。

在大批量收购过程中对物种的种群数量造成极大影响。

特别是经济价值高的种类影响较大,如铁皮石斛(黑节草)、霍石斛等己造成物种濒危,在原有分布区内已较难找其野生植株。

2.石斛良种筛选与繁育技术尚待深入研究,种源供应困难。

特别在石斛规模化基地的建设中,其优质种苗的来源与供应已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

3.石斛生产产量低、生长量小,难以满是市场需求与获取更佳效益。

石斛植物属于慢生植物,每年所发新芽数量少、生长量小。

如粉花石斛茎的年生长长度仅为5~15cm,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

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每年所发的新芽数量亦少,甚至铁皮石斛新芽的生长量尚比粉花石斛。

4.不同石斛价格差异大,综合开发与利用亟待开拓。

石斛属植物种类中,不同的物种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在不同的药用与保健等价值中,不同种之间价格悬殊较大,现以铁皮石斛的价格最高,如铁皮枫斗的价格,每千克在国际市场可达1300~3000美元,而金钗石斛的价格,每千克仅为几元到几十元,粉花石斛的价格与金钗石斛相近,但其产量低于金钗石斛,其效益更低。

十四、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

石斛药用久负盛名,是我国中医传统补阴圣药。

如仅从临床应用来看,本品对热病伤阴、胃阴不足等症确有良好效果。

对西医感到很棘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心脑疾患、防癌抗癌、防老抗衰等方面,石斛却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