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401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考试真题pWord文档格式.docx

A.高处坠落

B.热辐射

C.粉尘

D.电离辐射

8.在木材加工的诸多危险因素中,木料反弹的危险性大,发生概率高。

下列木材加工安全防护的措施中,不适于防止木料反弹的是()。

A.采用安全送料安置

B.装设据盘制动控制器

C.设置反弹安全屏护装置

D.设置分离刀

9.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胚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造生产中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下列关于锻造生产危险有害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噪声、振动、热辐射带来职业危害,但无中毒危险

B.红热的锻件遇可燃物可能引燃成灾

C.红热的锻件及飞溅的氧化皮可造成人员烫伤

D.锻锤撞击、锻件或工具被打飞、模具或冲头打崩可导致人员受伤

10.人机系统可分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的人机系统和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两类。

在机械化、班机械化的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机械起着安全保证作用。

下列关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的人机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

B.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机械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

C.机械的正常运转依赖于该闭环系统机器自身的控制

D.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该系统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

11.某职工在皮包加工厂负责给皮包上拉链,工作时间从8:

00到16:

00.工作一段时间后,该职工认为作业单一、乏味、没有兴趣,经常将拉链上错。

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原理,造成该职工经常将拉链上错的主要原因是()。

A.肌肉疲劳

B.体力疲劳

C.心理疲劳

D.行为疲劳

1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保证新建或在役供水和供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降低或消除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检查检漏供水和供气管道内部结构的裂纹,腐蚀等情况。

常用的检测技术是()。

A.超声探伤

B.渗透探伤

C.涡流探伤

D.磁粉探伤

13.人机系统的任何活动实质上是信息及能量的传递和交换。

人机之间在进行信息及能量传递和交换中,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A.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操纵功能

B.传感功能、记忆功能、检测功能

C.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检测功能

D.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

14.机械伤害风险的大小除取决于机械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状态等因素外,还与人们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险的措施有关。

下列措施中,属于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是()。

A.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B.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C.减少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次数

D.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设危险部位更加醒目

15.工作场所作业面的照度会受到人工照明、自然采光条件以及设备的布置、光线反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还与工作人员的体位有关。

对于站立工作的场合,测定照度时,测点的位置应选取在其地面上方()cm处。

A.40

B.60

C.85

D.150

16.下图是某工地一起重大触电事故的现场图片,20余名工人抬了望塔经过10KV架空线下方时发生强烈放点,导致多人触电死亡。

按照触电事故的类型,该起触电事故属于()。

A.低压直接接触电击

B.高压直接接触电击

C.高压间接接触电击

D.低压间接基础电击

17.电气装置内部短路时可能引起爆炸,有的还可能本身直接引发空间爆炸,下图所示的4种电气设备中,爆炸危险性最大,而且可能酿成空间爆炸的是()。

A.直流电动机

B.低压断路器

C.油浸式变压器

D.干式变压器

18.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等特点。

下列关于雷电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坏电力设备的绝缘

B.引起电气设备过负荷

C.造成电力系统过负荷

D.引起电动机转速异常

19.对地电压指带电体与零电位大地之间的电位差。

下图为TT系统〔即配电变压器低压中性点(N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M)的外壳也直接接地的系统〕示意图。

已知低压中性点接地电阻Rn=Ω,设备外壳接地电阻Rm=Ω、配电线路电压U=220V。

当用电设备发生金属性漏电(即接触电阻接近于零)时,该设备对地电压为()V。

A.

220

B.

C.

D.36

20.直击雷、闪电感应(雷电感应、感应雷)、球形雷(球雷)、雷击电磁脉冲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下列关于避雷针安全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避雷针能防闪电静电感应

B.避雷针能防直接雷

C.避雷针能防闪电电磁感应

D.避雷针能防雷击电磁脉冲

21.为防止静电危害,在装、卸油现场,应将所有正常时不带电的导体连通成整体并接地。

下图是装油鹤管的示意图,下列装油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先断开接地线后停止装油

B.先接地后开始装油,结束时限停止装有后断开接地线

C.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限停止装油后断开接电线

D.先开始装油后接地,结束时先断开接电线后停止装油

22.绝缘是防止直接接地触电击的基本措施之一,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应经常检测,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定。

下列关于绝缘电阻测定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动机满负荷运行情况下进行测量

B.在电动机空在运行情况下进行测量

C.在电动机断开电源情况下进行测量

D.在电动机超负荷运行情况下进行测量

23.漏电保护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在保障用电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运行中的漏电保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

下图为一微型漏电保护断路器,图中圆圈内的按钮是()。

A.复位按钮

B.试验按钮

C.分闸按钮

D.合闸按钮

24.特种设备中,眼里管道是指公称直径>

25mm并利用一定的压力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道。

下列介质中,必须应用压力管道输送的是()。

A.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

(表压)的气体

B.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化气体

C.最高工作温度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D.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5.水在锅炉管道内流动,因速度突然发生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发生变化,形成压力波在管道内传播的现象叫水击。

水击现象常发生在给水管道、省煤器、过滤器、锅筒等部位,会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下列关于预防水击现象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快速开闭阀门

B.使可分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温高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40℃

C.暖管前彻底疏水

D.上锅炉快速进水,下锅筒慢速进汽

26.压力容器的原件开裂、穿孔、密封失效等会造成容器内的介质泄漏,当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切断泄漏处相关联的阀门

B.堵漏

C.打开放空管排气

D.控制周围明火

27.安全附件是为了使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安装在设备上的一种安全装置,应根据压力容器自身的特点安装不同的安全附件。

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上,应用最广发的安全附件是()。

A.爆破片

B.易熔塞

C.紧急切断阀

D.减压阀

28.某单位司炉班长巡视时发现一台运行锅炉的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刻度,同时有人报告锅炉水泵故障,已停止运行,司炉班长判断锅炉已缺水,立即按紧急停炉程序进行处置。

下列紧急停炉处置方法中,正确的是()。

A.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启动备用泵给锅炉上水

B.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开启空气阀及安全阀快速降压

C.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启动备用泵给锅炉上水,并开启空气阀及安全阀快速降压

D.立即停止添加燃料和送风,减弱引风,同时设法熄灭炉膛内的燃料,灭火后即把炉门、灰门及烟道挡板打开

29.对一台在用压力容器的全面检验中,检验人员发现容器制造时焊缝存在超标的体积性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缺陷发展或扩大。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规则,该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为()。

A.2

B.3

C.4

D.5

30.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包括审查技术文件、检查安全保护装置等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内容的是()。

A.力矩限制器检查

B.液压系统检查

C.额定载荷试验

D.静载荷试验

31.做好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可是使压力容器保持完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压力容器使用寿命,下列项目中,属于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项目的是()。

A.容器及其连接管道的振动检测

B.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C.进行容器耐压试验

D.检测容器受压元件缺陷扩展情况

32.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汽水共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下列锅炉运行异常状况中,可导致汽水共腾的是()。

A.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B.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C.锅水含盐量太低

D.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33.火灾可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进行分类,也可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分类,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C.E类火灾的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D.F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火灾

34.根据燃烧发生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将燃烧现场分为闪燃、自燃、和着火。

油脂滴落于高温部件上发生燃烧的现象属于()。

A.阴燃

B.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35.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换过程,是系统蕴藏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端的时间内,突然释放或转换的现象,爆炸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A.周围介质发生持续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

B.爆炸瞬间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高

C.爆炸点附近产生浓烟

D.爆炸瞬间附近温度急剧升高

36.天然气的组分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与纯甲烷气体比较,天然气的爆炸可能性()。

A.低于甲烷

B.高于甲烷

C.与甲烷一样

D.随甲烷比例减小而降低

37.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可以发生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机理比气体爆炸复杂的多,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B.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C.粉尘爆炸的感应期比气体爆炸短

D.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大

38.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多方面。

下列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

B.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功能

C.具有防排烟、通风空调功能

D.具有自动检测和灭火功能

39.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的一种灭火器具,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作用机理是利用降低氧气含量,造成燃烧区域缺氧而灭火。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二氧化碳液体可在常温压下生成1000L左右的气体,足以使1m3空间范围内的火焰熄灭

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氧气含量低于15%时燃烧终止

C.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于扑救600V以下的带电电器火灾

D.二氧化碳灭火器对硝酸盐等氧化剂火灾的扑灭效果好

40.某加工玉米淀粉的生产企业在对振动筛进行清理和维修过程中,发生淀粉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初步调查,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具使用不当,造成该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是使用了()工具。

A.铁质

B.铁铜合金

C.木质

D.铝制

41.在工业生产中应根据可燃易爆物质的燃爆特性,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避免爆炸事故。

下列关于爆炸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炔管连接处尽量采用焊接

B.用四氯化碳代替溶解沥青所用的丙酮溶剂

C.天然气系统投用前,采用一氧化碳吹扫系统中的残余杂物

D.汽油储罐内的气相空间充入氮气保护

42.为了保证烟花爆竹在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烟火药组分除了氧化剂和可燃剂之外,还有()。

A.还原剂和黏结剂

B.黏结剂和阻化剂

C.安定剂和还原剂

D.黏结剂和安定剂

43.粉状乳化炸药是将水相和油相在高速的运转和强剪切力作用下,借组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而形成乳化基质,在经过敏化剂得到的一种油包水型的爆炸性物质。

粉状乳化炸药生产中,火灾爆炸主要来自()的危险性。

A.物质

B.环境

C.气候

D.管理

44.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标准,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这个安全距离称做()。

A.内部安全距离

B.外部安全距离

C.扩展安全距离

D.适当安全距离

45.爆炸过程表现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物质的(或系统的)潜在能以一定的方式转化为强烈的压缩能;

第二阶段,压缩物质急剧膨胀,对外做功,从而引起周围介质的变化和破坏。

下列关于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低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

B.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C.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性往往会引起反复较长时间的地震波

D.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导致地面上的粉尘扬起引起火灾

46.露天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使用各种大型移动式机械设备和大爆破,导致作业现场尘毒污染,为控制尘毒,新建露天矿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B.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C.采用局部排风除尘措施

D.采用文式除尘器

47.高温作业对劳动者职业健康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应加强预防措施,判断作业场所是否属于高温作业的主要指标是()。

A.温度

B.相对湿度

C.绝对湿度

D.WBGT指数

48.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即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下列四种粉尘中,属于有机性粉尘的是()。

A.水泥粉尘

B.石英砂粉尘

C.木材粉尘

D.金属粉尘

49.某露天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运输主要采用间断-连续运输系统,其中连续运输系统主要由多部胶带运输机组成,胶带运输机转载处的粉尘控制措施主要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局部通风除尘系统主要由()组成。

A.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

B.局部排风罩、密闭罩、风管和风机

C.局部排风罩、密闭罩、净化设备和风机

D.密闭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

50.在工业生产中散发的各种粉尘,有害气体和蒸汽等有毒有害物,如果不加控制,会使室内、外空气环境收到污染和损坏,对人的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生态造成危害,在上述情况下,有毒有害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血液

B.消化道

C.皮肤

D.呼吸道

51.某炼油厂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烃类、有机硫化物,为了止危及人身安全,需要对炼油厂尾气进行净化,常用的净化方法是()。

A.直接燃烧法

B.高空排放法

C.袋虑法

D.静电法

52.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下列关于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密闭空间进行强制通风

B.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

C.提供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D.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53.在生产中,由于机械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

生产性噪声一般可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磁性噪声三类。

下列设备产生的噪声中,属于空气动力噪声的是()。

A.球磨机

B.汽轮机

C.冲压床

D.砂轮机

54.在生产中,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其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下列作业中,不会导致手臂振动病的是()。

A.操作风钻

B.操作凿岩机

C.操作冲压机床

D.操作空气锤

55.电磁辐射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其频率、波长、量子能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

射频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种。

下列电磁辐射中,属于射频辐射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微波

D.X射线

56.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在()℃以上并有较强辐射热的作业。

A.25

B.30

C.35

D.40

57.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复杂路面,易积水地点应设置()。

A.警告牌

B.指示牌

C.信号灯

D.指路牌

58.隔离栅是阻止人畜进入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之一,可有效的排除横向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事故,保障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和效益的发挥,隔离栅按其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网、钢板网、刺铁丝和()等类型。

A.常青绿篱

B.混凝土墩

C.尼龙绳网

D.高粱秸秆

59.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

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与相邻线间距为()mm.

A.4500

B.5000

C.5500

D.6000

60.船舶的舵用于控制航向,螺旋桨用于推进与制动船舶。

在控制船舶的航向、位置、速度、回转角度等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船舶的()。

A.定位方法

B.导航方式

C.操作特性

D.轮机特征

二、多选题

61.机械伤害的危险性与机器的类型、用途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预防机械伤害包括两方面对策:

一是实现机械本质安全,二是保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安全。

下列措施中,属于保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安全的措施是()。

A.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

B.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C.采用多人轮班作业的劳动方式

D.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E.通过培训,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62.冲压(剪)作业是靠压力机械和磨具对棺材、带材等施加外力,使之变形或分离获得所需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剪)事故可能发生在冲压(剪)机械的各个部位。

冲压(剪)作业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A.操作者使用弹性夹钳送进工件

B.关键零件磨损、变形导致机器动作失控

C.控制开关失灵导致机器错误动作

D.模具缺陷导致意外状态

E.刚性离合器一旦接合运行,将完成冲压(剪)的一个循环

63.金属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压入或吸入铸模的空腔中使之成型的加工方法。

铸造作业中存在着火灾及爆炸、灼烫、高温和热辐射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因此,铸造作业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列关于浇注作业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有()。

A.浇注前检查浇包、升降机构、自锁机构、抬架是否完好

B.所有与铁有接触的工具使用前烘干

C.浇包盛铁水不得超过容积的90%

D.操作工穿戴好防护用品

E.现场有人统一指挥

64.铸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胚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造的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加热炉等。

下列关于锻造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位不得有棱角

B.蓄力器应装有安全阀,且安全阀的重锤应位于明处

C.控制按钮有按钮盒,启动按钮为红色按钮,停车按钮为绿色按钮

D.启动装置的机构和安全应能防止锻造设备意外开启或自动开启

E.外露的齿轮传动、摩擦传动、曲柄传递、皮带传动机构有防护罩

65.机械安全是指机器在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功能和在对其进行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拆卸和处理时,不致对操作者造成损伤胡危害其健康的能力。

机械安全的特性包括()。

A.系统性

B.友善性

C.防护性

D.局部性

E.整体性

66.根据能力转移论的观点,电气危险因素是由于电能非正常状态形成的。

触电是电气危险因素之一,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

下列关于电击、电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部分触电死亡既有电击的原因也有电伤的原因

B.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或电流转换为其他形态的能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C.电伤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D.电击都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电伤都发生在高压设备上

E.单纯的电伤不会致人死亡

67.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以及电气装置上发生的电火花或电弧是两个重要的电气引燃源。

电气装置的危险温度指超过其设计运行温度的异常温度。

下图所示5种电气装置中,正常运行于操作时会在空气中产生电火花的有()。

A.节能灯

B.控制按钮

C.插座

D.接触器

E.绝缘电线

68.正确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和范围是电气防爆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下列关于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固定顶式油管内上方的空间应划为爆炸性气体环境0区

B.正常运行时偶然释放爆炸性气体的空间可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

C.正常运行时偶尔且只能短时间释放爆炸性气体的空间不划为爆炸性气体环境

D.良好、有效的通风可降低爆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