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428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docx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设计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3)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2.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借助阅读材料和地图,简单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2)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东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

4.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配。

【教学难点】

1.本区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枢纽地位。

2.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为主的。

【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自制有关投影片。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都从各种媒体获知,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10时35分,美英联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了代号为“斩首”行动的第一轮空袭,标志着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

4月中旬,美军攻入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

4月下旬,美军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提出问题:

以上事件发生地“伊拉克”在哪个地区?

学生回答:

中东地区。

提出问题:

中东地区目前还有什么问题多少年一直悬而未决?

学生回答:

巴以冲突。

老师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全世界的热点地区——西亚。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

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随后请各小组派出代表以“我印象中的中东”为题进行1分钟左右的演讲。

老师评价:

同学们演讲的都非常好,说明大家在课下都认真收集了资料,希望今后大家在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将我们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哪些词语经常出现在中东的新闻报导里?

学生回答:

(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解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水资源、石油资源)

老师补充:

此外还有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哈马斯、阿以、库尔德人等。

老师承转:

中东地区国家众多,由于种种原因,多少年来,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著名的战争。

学生播音:

请一位同学模拟新闻播音员读教材有关中东的内容,向大家播报一下中东历史上的几次著名战争。

提出问题:

除了以上几次战争,最近发生的还有什么战争?

学生回答: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

提出问题:

中东为什么会战争不断?

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

板书:

中东——世界的热点地区

播放录像《今日世界系列之八——中东》第一部分:

“千年争端、今日焦点”。

(新华音像中心出版发行)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

①中东的地理概念是什么?

②中东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

③中东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

老师归纳:

同学们都提到了本区的千年争端起因有:

“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这些争端由来已久,多少年悬而未决,因此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从中东的得名开始吧!

提出问题:

同学们,谁知道“中东”的由来?

学生回答:

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划分的地理区域。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提出问题:

①中东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呢?

②中东和西亚有什么区别?

电脑展示:

图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将中东地区放大。

学生活动:

学生首先在地图以下国家(或地区)和城市,在课本上熟悉位置以后,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认,老师说,学生指认,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国家或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

城市:

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贝鲁特、麦加、麦地那。

电脑展示:

课本世界地图上找西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学生读图了解西亚范围,比较中东和西亚的范围。

学生比较后回答中东和西亚的区别。

老师小结:

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阿富汗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其中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而中东却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誉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之一。

板书:

特殊的地理位置。

电脑展示:

中东的地形图。

提出问题:

①本区联系哪三大洲?

②本区的五海指的是哪五海?

③本区沟通了哪两大洋?

学生回答:

学生甲:

本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学生乙:

五海分别指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学生丙:

本区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老师评价:

同学们答得都非常好,但我们要注意,五海中哪个海不是真正的海?

(里海)对了,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不是真正的海,由于人们有时也把湖叫做“海”,如中国的内陆湖——青海,所以这里也借用了“海”字。

板书: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提出问题:

①从地中海到黑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

(土耳其海峡)②从地中海到红海必须经过哪个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

本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体现在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电脑展示:

图——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图

学生思考:

①苏伊士运河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

沟通了哪两个海?

②土耳其海峡又是哪两大洲的分界线?

沟通了哪两个海?

学生活动:

学生首先在课本填出以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为界的大洲名称,再找出它们各自沟通的海洋,然后老师抽查两位同学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读。

提出问题:

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老师小结:

“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同为两大洲界线,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地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如从波斯湾运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7300千米,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提出问题:

中东为什么长期战争不断呢?

学生活动:

读教材相关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寻找答案(中东处在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老师讲述:

中东犹如世界的交通要冲,古代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也还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显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中东还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中东过去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都想把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十分激烈,这就造成了中东的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成为了世界的热点地区。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中东是世界的热点地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同时还有两个沟通东西方的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四)反馈练习

1.关于苏伊士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距离

B.亚、欧洲的分界线

C.运河以东为沙特阿拉伯领土,以西为埃及领土

D.埃及首都开罗位于运河西侧岸边

2.关于土耳其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通了地中海和里海

B.靠近地中海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海峡由三部分组成,即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峡

3.中东周围的海区称为“五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C.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

D.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4.下列海峡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马六甲海峡B.台湾海峡C.土耳其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5.巴勒斯坦地区西部濒临的海域是()

A.大西洋B.红海C.黑海D.地中海

6.中东处在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沟通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很重要。

参考答案:

1.A2.C3.A4.C5.D6.亚洲欧洲非洲大西印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东长期战争、冲突不断的原因除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宗教文化差异而战等。

今天我们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板书:

世界热点地区

(二)讲授新课

丰富的石油资源(板书)

电脑展示:

图“1999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

提出问题:

①中东石油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各占多少?

②为什么说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

学生回答:

①中东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

②因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比重较大。

老师评价小结:

回答得非常好,从储量、产量和输出比重可以看出,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板书:

地位重要

电脑展示:

图“波斯湾石油海上运输的路线”。

提出问题:

①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

②中东石油主要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

学生A: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学生B:

中东石油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

板书:

分布集中

过渡:

中东石油是通过哪些航线到达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呢?

板书:

输出路线

投影表格: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航线B

航线C

学生活动:

将学生分成3个大组,在图上分别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或地区,并派各组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

A组代表:

航线A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

B组代表:

航线B经过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到达西欧各国与美国。

C组代表:

航线C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大西洋到达日本。

投影正确答案进行评价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同学们认真读图,并在图上找出了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提出问题:

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航线B的差异何在?

学生齐答:

航线A比航线B近。

设疑提问: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航线?

(老师提示:

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地狭水浅)

学生回答:

苏伊士运河通过的轮船吨位低。

老师补充:

A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距离最短。

比绕道非洲好望角可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它的深度和宽度虽然经过加深和拓宽,但现仍不能通过25万吨以上的油轮,B航线经非洲的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所以载重在25万吨以上油轮驶往西欧仍需绕道非洲好望角。

学生讨论:

为什么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

(提示:

石油能源地位上升,燃料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发言:

老师总结:

中东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地区是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西欧进口的石油中50%、日本进口的石油中65%、美国进口的石油中20%来自中东。

随着世界能源日趋紧张,大国对中东的石油争夺将更加激烈。

伊拉克是世界上的石油生产大国,美英希望自己在美伊战争后伊拉克重建中起主导作用,联合国只起重要作用,而法德俄极力主张由联合国起主导和核心作用,否则他们在伊拉克的利益将受到损害,由此可以看出本区争端另一起因:

石油之争。

板书:

世界的热点地区

转折提问:

本区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

经济水平如何?

电脑展示:

读“中东的地形”图

学生活动:

学生对照图例了解本区地形特点。

(高原山地为主)

复习旧知:

本区大部分属于什么气候?

学生回答:

干旱、半干旱气候。

提出问题:

受自然条件影响,本区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

经济水平如何?

学生回答:

本区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以灌溉农业及牧业为主,经济落后贫困。

提出问题:

石油属于哪一类资源?

学生齐答:

非可再生资源。

引申提问:

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

学生活动: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发散讨论,并个别发言。

过渡:

同学们想象力都非常丰富,说的都非常好,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课下查阅资料,继续帮这些国家寻找出路。

从目前来看,本区多的是石油,那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提示:

学生从本区的地形、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考虑)

学生齐答:

水。

老师讲述:

由此可以看出水是中东地区最稀缺的资源,它既是和平的保障,亦可能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世界上最早争夺水源的战争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南部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的两座古城,为了争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控制权而互相宣战,在50余年阿拉伯同以色列的对抗中,由水资源引发的冲突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因此,中东地区因水而战,也就不足为怪了。

板书:

因水而战

引申思考:

如果不依靠战争,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提示:

学生可结合我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来思考)

学生发言:

他们可以实施海水淡化工程,还可以发展节水农业,或者实行跨流域调水。

老师总结过渡:

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可行性也非常强,说明同学们确实将我们的地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啦!

我们接着要了解中东地区的人种、民族及宗教信仰。

老师问,学生答:

阿拉伯人分布——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分布——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波斯人分布——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提出问题:

说到阿拉伯人,我们会注意到电视中经常出现“阿拉伯国家”这个概念,那中东地区是不是都是阿拉伯国家呢?

学生回答:

不是,以色列是犹太人,伊朗是波斯人。

老师补充:

土耳其人多信仰基督教,不是阿拉伯国家;此外,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也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所以阿拉伯世界是指本区除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其他大多数国家。

过渡:

阿拉伯国家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学生朗读:

阅读材料“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

过渡:

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板书:

文化差异→多民族汇聚

播放录像:

阿以冲突片断。

学生活动:

学生边看录像边结合材料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中东哪个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看作是圣城。

(耶路撒冷)

②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③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实质是什么问题?

(领土问题)

④为什么阿以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

老师小结:

本区一些国家除了土地之争,还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根源,有些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导致了本区宗教纷争。

板书:

宗教纷争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归纳小结,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焦点地区,除了上节课提到的特殊地理位置,还与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密不可分。

第二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