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466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docx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doc

《国学经典与教育》

第一章《论语》选读

一、原文选读

※1.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说:

“用政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教化,用礼制来整顿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各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所受环境影响习染不同,才拉远了差距。

※4.“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

“未也。

”“居!

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孔子说:

“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

”子路回答说:

“没有。

”孔子说:

“坐下!

我告诉你。

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爱玩弄小聪明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而无基础;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9.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13.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孔子说:

“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14.子曰: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孔子说:

“如果能端正自身的行为,那么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连自身都不能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1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说: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

※18.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

“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

但为此而不满足地追求,并不知疲倦地教诲他人,就可以说如此罢了。

”公西华说:

“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无法学到的啊。

※19.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

※20.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孔子说:

“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

※2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孔子说:

“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 

※2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孔子说:

“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

※23.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明事理;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就会陷于虚妄而危害身心。

※24.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但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哩。

二、学习提示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时代一些人的言行的书。

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纂、编辑之意。

语,即言语,言论。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篇与章原来没有标题,后人各取首章开头的几个字充当标题。

《论语》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在诸经中,《论语》得到的评价极高,对后世影响的时间最长久、地域最广远。

东汉经学家赵岐称“《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

”清末满族学者唐晏称《论语》“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

(一)《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2.倡导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3.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4.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二)《论语》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成为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

《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2.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5.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7.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三)《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

2.启发诱导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

3.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强调学思结合,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

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

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

4.学以致用孔子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5.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

“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

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

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

故,学而时习之。

6.诚实谦虚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书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非常丰富,认真研读《论语》,温习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从“先圣”的教育思想中获取营养,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艺术都不无裨益。

第二章《学记》选读

一、原文选读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2.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虽然有佳美的菜肴,不经过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经过学习不知道它的奥妙。

因此,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然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困惑,然后才能加强自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因此君子对于学习,心怀学习之志,不断地进修学业,休息时,游观时(也不忘学习),能够这样,才能巩固学习而又亲爱教师,喜欢学友而笃信所学的道理,因此即使离开师友也不违反师道。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的教育方法:

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萌发就注意防禁叫做预防;在学生可以教育的时候及时进行教育叫做适时;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序;互相观察学习而提高叫做观摩。

这四点,就是使教育兴盛的方法。

※6.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坏事发生了然后加以禁止,就抵触而难以奏效。

过了上学的年龄然后学习,就勤苦而难有成就。

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搞坏、搞乱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

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偏狭浅薄而见识不广。

不尊敬朋友就违背师教。

闲逛不学好就荒废学业。

这六个方面,就是造成教育失败的原因。

※7.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君子既懂得教育兴盛的方法,又知道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做人的老师。

因此君子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

诱导而强不牵着学生走,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学生就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能启发学生思索。

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易于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称为善于教育了。

※8.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容易犯四种过失,老师必须了解。

学生的学习,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过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有的失于浅尝辄止。

犯这四种过失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

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

从事教育的人,就是发扬人的长处而挽救人的过失的。

※9.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

老师的语言简约而明达,含蓄而精妙,少用比喻而明白易晓。

可算是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10.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君子懂得了进入学问之途的深浅难易,而又了解学生天资的高低差异,然后能广泛地因材施教。

能广泛地因材施教然后能做老师。

※1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提问的人,如同解劈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解树节坚硬处,时间长了,各部分就相互脱离分解开了。

不善于提问的人正好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撞钟,用小槌叩击就发出小的鸣声,用大槌叩击就发出大的鸣声,待钟声从容鸣响而散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恰恰与此相反。

这些都是增进学识的道理。

※1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预先记诵书本的内容(以备学生提问),这样的学问不足以做老师。

必须待学生提问而后加以解说,或者学生的才力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加以解说;解说了仍然不能理解,就暂时不讲解也是可以的。

二、学习提要

《学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论述相当丰富、精辟、深刻。

《学记》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一]《学记》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几条重要的教育思想:

1、“豫时孙摩”原则:

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扦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

“时”是适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指顺序,“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

“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对照分析了“豫时孙摩”的含义,大大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2、“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这四个方面的过失,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见异思迁;或浅尝辄止。

该原则的可贵之处不只是在于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这四种过失,更主要的是它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四种过失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

《学记》说: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

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才能“救其失”。

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3、“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活动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课外活动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

这一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二]《学记》中闪烁着教学艺术的光辉

1、启发诱导(善喻的艺术):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

如何启发诱导?

《学记》提出了三条要求:

一是“道而弗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强牵着学生走。

二是“强而弗抑。

”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

三是“开而弗达。

”开导学生而不要完全说透。

这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2、问答的艺术。

首先,如何提问。

《学记》认为提问应由易到难,从容易的问题入手,易的决解了,难的也就容易解决。

它认为一个善问的人应当像匠人攻伐坚木那样,“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当然,也不排斥在某种情况下,有时是需要单刀直入,提问难点的。

但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为宜。

其次,如何回答问题。

《学记》指出要注意两点:

一是教师回答学生提的问题,要大小得当。

如果学生问的问题小而浅,教师就不要小题大作,旁征博引。

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大而深,教师就要深入地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样,大小适宜。

做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二是要求从容问答。

提问题要从容,回答问题也要从容,这样才能把道理说透。

好象撞钟一样,只有从容地撞,才能“尽其声”。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这个生动形象而贴切的例子,对教学工作有深刻的意义。

[三]《学记》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素质的提升

关于教师的作用。

《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

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

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因材施教。

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含蓄而精妙,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

“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相长”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

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汲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第三章《大学》选读

一、原文选读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多多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达到最美善的道德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虑事周祥,虑事周祥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时候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

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

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直到平民,统一地都是要把修身作为根本。

※3、“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治学要像加工骨器象牙那样切磋;修身要像加工玉、石那样琢磨。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wù)恶臭,如好(hào)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欺。

如同厌恶恶臭,如同喜好女色。

这就叫做自求快意满足。

因此君子必须在独处的时候也十分谨慎。

※7.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因此君子自己具备的,而后才要求他人做到;自己不沾染的,而后才能禁止他人。

※8.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汤的《盘铭》说:

“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自新。

二、学习提示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是为朱熹《大学章句》。

后世一般认为“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

“大学”为据郑玄注为“博学”,即广泛地多多地学习之意。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教育目的论:

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

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

(二)教育的实质论:

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

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

《大学》说: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

"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

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的过程论:

修己治人

《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

"修己治人"之道。

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与"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

"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

"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

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四)教育的理念:

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

三大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个"明德"是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推衍出来的。

《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的。

从"八条目"来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起点和基础。

“格物”即格除物欲,人虽天性本善,但因后天性受环境物欲的影响,因而会丧失掉部分良知,必须格除物欲才能招致良知而后才能意诚、心正、身修。

这说的正是以存心养性为起点的自我教育,最后由内而外,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教育认识论

《大学》从“格物”的实际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实现的过程,在前后连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八条目”)里,实际存在着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

《大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认识开始的。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使人与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谐并进、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2.情感阶段。

“诚意”和“正心”讲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

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

3.力行阶段。

《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

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它们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篇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把社会的政治过程和要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既注意了社会化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