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474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华文明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史.docx

《中华文明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文明史.docx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复习资料(“***”----为可了解内容)

第一章

一:

简要分析中国地理与中国文明发展的关系:

答、一)、地理空间辽阔与中国文明生存空间

中国文明有广阔的发祥、生存空间。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面积大,在古代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丰富,为中国文明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文明广阔的活动区域、为中国文明发展多样化提供了空间条。

腹地纵深宽广,回旋余地很大,便于文明的吸纳与整合,不至于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

(二)、地势与与文明独立发展、内陆性文明,水利工程

1、中国地理整体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形成独立地理单元。

——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原生性内陆性文明。

内陆性文明:

相对隔绝的地理状态,于中国古代的人们,有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中国历史文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内陆性文明。

内陆性文明突出特征:

内向的体系整合组织化,而不是外向发展;走文化独特与独立的发展之路(自成体系)。

文明独立发展具有双重功能(表现):

一使中华文化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陈相应的延续性;二使中国古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文化观念,形成“世

界中心”意识:

地理上认为中国处于世界中心位置,“中国”与“四夷”等;文化自认为处于中心地位。

2、中国地势“右高原、左大海”(三字经),西高东低,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交错,山脉、河流多东西走向。

——地域文化。

灵渠、大运河等。

三)、气候与文明发展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1、地形、地貌等繁复,气候南热北温寒、东湿西干,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形成不同经济类型;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

2、不同的经济类型:

东部发达的农业经济;北方与西北游牧经济——形成农耕与游牧经济的互补与对垒,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

四)、正确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

二、概述中国文明发展的总的历史特征?

****中国大一统文明模式:

国家大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官僚体制(皇帝制度、中央

集权、郡县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独尊儒家意识形态+强调德治,实质外儒内法

中国文明发展的总的历史特征(历史独特性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2.大陆内陆型文明(从地理基础看)。

起源的多元性与发展中的趋同性。

在发展的空间上,呈现四边向中原核心地带的内聚运动。

3.以农耕文明为主(从经济环境看)

4.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存)。

5.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官僚体制长期延续。

(家国同构—专制)

6.中华文明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并有极强的包容性。

7.修建了长城、大运河等规模巨大的实用性工程。

8.无数科技发明,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阴阳观念(阴阳调和)、人文精神(对人的尊崇)、崇德尚群(重视人的修养节操,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中和(和谐)、“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

第二章

一:

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情况?

答、1、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比较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骨骼特征,发现70%的中国人在头骨上有3个特征和北京猿人是一致的。

A、特有铲形门齿、面部较扁、鼻部较宽等,从旧石器时代就一脉相承;

B、中国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的连续性—工具模式;

C、无几万年前外来人群大规模移民取代土著人群的迹象。

2、从距今200万年——1万年前,中国古人类由猿到现代人,自身进化发展三阶段:

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

直立人(猿人):

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

早期智人(古人):

金牛山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等;

晚期智人(新人):

山顶洞人、资阳人、柳江人等。

直立人(猿人):

200万前到距今20-30万年;

早期智人(古人):

距今20-30万年到5万年前,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中国经历了一次庐山冰期,其后气候变暖,人类体质形态开始向早期智人过渡;

晚期智人(新人):

距今5万年到前1万年:

距今5万年以后,人类体质特征发展到晚期智人时期。

此时,世界上三大人种已基本形成。

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人类化石,均具有蒙古人种的体制特征;

前1万年到前3千年: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人类始迈入文明。

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

距今五、六千年,辽河流域的农业文化;龙山文化:

公元前3000-前2000年,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二、古代农业文明的南北特色?

****公元前1万年,农耕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也是文明确立的根基。

中国是世界稻作、粟作农业起源中心。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是3条线并行发展的新模式:

北方地区旱作、长江流域稻作、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显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

答、1.黄河流域的旱作(粟作)农业文明(栽培粟、黍为主)华北地区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粟原产地。

2.长江流域的稻作文明(注意江南、华南之别)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线路已十分清晰。

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是稻作农业经济的代表遗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线路:

公元前1万左右,栽培稻出现。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标本。

公元前7000年,稻作农业形成,位于淮河流域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是早期稻作农业起源的代表遗址;公元前7000至前6000年,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已相当普遍。

公元前5000至前4000年,稻作开始在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普及,南到南岭、北到淮河。

三、远古人类婚姻与家庭形态的演变状况?

答、1.原始群与血缘群婚

2.氏族公社

(1)氏族与族外群婚

(2)母系氏族公社族外群婚到对偶婚(3)父系氏族公社与一夫一妻制

*******:

1.原始群与血缘群婚:

原始群:

最早社会组织形式,由一群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组成。

很松散。

猿人、古人生活在这种社会组织之中。

血缘群婚:

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同一群体内部同辈互为婚姻对象。

2.氏族:

起源于一个共同始祖母,有特定名号,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单位。

母系氏族公社:

距今10万年—距今5千年。

仰韶文化之半坡遗址最具代表性。

突出特征:

“母权制”。

父系氏族公社:

距今5千年左右进入。

父权制确立标志:

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

、按父系计算财产和子嗣。

四、哪几大要素被看成文明起源的标志?

城市的形成、文字的出现、金属铜的发明和礼制的出现这四大要素被看成文明起源的标志。

***“禅让”背后的真实:

民主推选的背后充满着血与火,禅让是对武力征服的认可。

五、名词解释:

血缘群婚:

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同一群体内部同辈互为婚姻对象。

族外群婚:

禁止内部婚配。

对偶婚:

一个氏族单个女子与另一氏族单个男子互为婚姻对象。

氏族:

见上面。

对偶婚:

一个氏族单个女子与另一氏族单个男子互为婚姻对象。

第三章

****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兴盛概述:

一、夏商西周—中华文明由肇始走向初步发展

二、春秋与战国时期:

图强与争霸—中国社会的转型

三、秦汉—中国统一时代的文明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性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五、隋唐时期—繁荣(发达)的中国文明

六、宋辽夏金时期——汉文明与少数民族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七、元明清时期—中国文明新的发展与挑战八、变革图强:

近代文明的催生

1、商代文明基本状况?

商朝辉煌的青铜文化:

商:

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商人尊神事鬼,延续了上古以来浓厚的神意观念。

人殉人祭是商代文明的一大特点。

青铜制造业反映了商代文化创造与繁荣的独特成就,青铜礼器也是当时政治理念及其制度原则的器物表征。

商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的甲骨文使中国文明开始有册有典。

殷墟:

华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文物遗址,它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第二个古埃及”。

由都城、文字、青铜器、妇好墓和“商文化”五历史要素构成,2006年入世界文化遗产

2、西周初步形成的中国文明模式的表现?

答、1.突出君权、神化王权、强调宗统与君统合一的方式‘严格嫡长子继承权。

完整的宗法制度。

2.政治上提倡德治。

“德”成了衡量政权合理性的标准,也成评价君王标准。

周人提出明德、保民、革命观念。

3.强调孝道,崇敬祖先。

4.华夏族于西周末形成

3、春秋战国时代精神之异?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轴心时代”

中国文明第一次定型:

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答:

中国古代文明于此时发生巨变,春秋战国两阶段时代精神不同:

春秋:

礼崩乐坏、国家由一体走向分裂、旧的社会秩序及其观念瓦解的时代。

战国:

由分裂走向统一、新社会秩序和新观念形态逐渐形成时代。

时代三大主题:

诸侯争霸、变法改革和思想争鸣。

丰富地域文化。

4、秦汉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秦汉—中国统一时代的文明:

秦汉时代明显特征是国家大统一政治的展开。

中国大一统文明模式在汉代正式定型:

国家大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官僚体制(皇帝制度、中央集权、郡县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独尊儒家意识形态+强调德治,实质外儒内法

答:

秦始皇立皇帝制度,确立了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的基本政治框架——皇权政治;

秦王朝奠定中国版图和民族的初步基础;秦是中国的文明正源主要是统一文明的正源;秦开始统一文明形态,中国进入统一文明时期。

汉代——大一统文明模式完全形成。

汉武帝的贡献:

汉武帝的经营,使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中国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国人至今仍称“汉人”。

汉武帝统治期间取得的领土和确立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一直维持到20世纪。

此后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整合运动始终没有停止。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

答:

1.民族融合规模空前巨大,持续时间特别长久。

2.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少数民族政权控制之下。

少数民族政权有主动汉化运动。

中华文化整体形态更为丰富起来。

3.长期的动荡与分裂中,中国文明呈现区域性发展局面。

汉人南迁,汉文明重心南移。

4.晋代,家族体制与政治体制重合,形成门阀士族制度。

使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等级因素被强化起来。

5.意识形态领域,儒尊受挑战,出现玄、佛、道并立现象。

佛教、道教发展,中国化的宗教文明形成。

***魏晋风度:

魏晋时士大夫率性自然的生活、精神风貌,又被称为名士风范。

展示魏晋名士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人生观。

鲁迅把魏晋风度归结为药与酒、姿容、神韵。

具体:

清谈、放达、风神、服药、高隐

6、唐文明发展基本特征?

***隋唐文明是中国文明史上最辉煌时期,在国家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精神等方面都呈现

出更为明显的继承性。

答、1.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国家政治体制。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唐朝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反省了历史上的国家政治观念,肯定了以安民为本的

立国哲学,对后世君主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3.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中华民族大家庭初步形成。

4.公元8世纪前后,中国成为亚洲历史舞台主角,中华文化圈形成。

5.在文化发展中,唐代文明充满包容气度和创造精神。

7、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对中国后世社会发展的影响?

***宋辽夏金时期—汉文明与少数民族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特征):

1.宋文明一改汉唐开放雄风,趋向内敛、稳健而成熟。

守内虚外、崇文抑武。

宋代科技发达。

2.中国被区域性的政权所分割;并存各政权间的接触始终是以战争与和平两种方式交叉进行;3.随着南宋国家中心的南移,推动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各少数民族政权都以较强的活力走向与中国核心文化(主要是汉制)融合。

答:

政策内容:

(1)重用士大夫。

(2)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影响:

形成开放的“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指君臣共定国事)士大夫政治。

专制君权与忠君观念逐渐强化;国家重文风气,养育出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之气、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8、元朝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

****元明清时期—中国文明新的发展与挑战:

(1)元明清时期由于民族融合,中国文明的地理区域与国家行政范围形成基本重合的局面,中国文明具备了新的发展条件

2)、中西方文明的接触逐步演变为直接的撞击,中国文明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直接组成部分。

(3)、明清时期的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在许多方面取得超越前代的辉煌成就,但与西方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比,我国的文明发展状态呈现出滞后状态。

答:

A、蒙古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战争方式实现中国政治大统一的民族;

B、蒙古人建立元朝,它给中国文明的再发展注入游牧民族特有的进取与开放气息;

C、元朝以强大和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中国文化最后一次西传;

D、蒙古人(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政策带有极强的民族隔离和民族歧视色彩。

9、明清知识分子对西学的态度?

答、1、主张禁绝西学。

从维护传统的思想出发,严“夷夏之防”,“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2、主张全盘接受。

视之为挽救时弊,富国强兵的良方。

徐光启、李之藻 

3、主张有选择地吸收西学。

方以智承认西洋科学支柱确实比中国高明。

王锡阐、梅文鼎“证古法之误,而存其是,择取西说之长,而去其短”。

10、郑和下西洋及其影响?

答:

郑和下西洋目的:

明成祖为了追求“帝王居中、抚驭万国”的局面,让中华帝国皇恩远扬四方。

影响;

(1)、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显示了中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亚洲文明的中心。

在当时的世界无人能出其右,郑和所带领的船队航行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好像泛舟于中国的内湖。

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

(2)、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古代海上丝路达到繁荣的颠峰;

(3)、直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扩大。

中国的瓷器、丝等,东南亚的香料、珠宝、植物海棠等进入贸易中,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4)、中外贸易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沿海工商业发展。

(5)、中外文化得以交往,丰富中国文化。

11、名词解释:

郑和下西洋魏晋风度

郑和下西洋:

公元1405年-1433年,郑和指挥他的宝船船队,七次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

第四章

1、简述中国古代农业工具与耕作技术的进步情况。

什么是“三才”理论?

答:

1.先秦时期

(1)原始时代:

刀耕火种—木石农具—撂荒耕作制

(2)三代:

青铜农具耒耜:

先秦时主要农耕(耕播)工具。

(3)战国时代:

铁农具牛耕

2.秦汉以后:

水碓和水磨、耧车、水排、铁犁、耖、秧马等工具。

(1)铁犁:

汉代直辕犁与“耦犁”、唐朝江东犁(曲辕犁)。

(2)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为主。

农业连作制,轮作倒茬方式。

A、隋唐前,北方耕—耙—耱—压—锄相结合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和成熟。

汉代代田法与区田法。

B隋唐后,南方耕—耙—耖—耘—耥相结合水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和成熟。

梯田圩田、

农业“三才”理论—精耕细作的指导思想“三才”理论派生出“三宜”原则:

“时宜”、“地宜”、“物宜”

2、分析大运河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意义

***大运河的开凿·隋朝:

(1)、时间与分段:

隋朝584年到610年;分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四段。

(2)、架构: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达余杭。

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3)、开挖原因:

一是服务于战争,为前线输送军队和给养;二是服务于京师,向京城运送粮食和其它物资。

答:

(1)、政治:

连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纽带。

南粮北运的大动脉。

(2)、繁荣了经济。

A、使运河区域成为繁荣昌盛的新的经济带。

B、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区域工商业的发展。

(3)、大运河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合、统一。

3、概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答、1、数量巨大,见其青铜产业规模巨大。

2、品种繁多,最多的是酒器。

(青铜器多为贵族需要而生产)

3、工艺高超:

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

商代青铜器的纹饰厚重,花纹繁杂;西周的青铜器纹饰多简朴的带状花纹,且多刻有铭文。

4、铸刻铭文。

铸刻有文字,即金文是中国青铜器一个显著特点。

5、青铜器中礼器具有价值层面的内核,它是国家政权与政治权力等级制的象征。

****.中国瓷器在古代个阶段的基本特色:

1.陶瓷发明:

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或农业时代。

2.“秦砖汉瓦”与成熟青瓷的出现

建筑用陶:

商:

最早的建筑用陶——陶水管。

西周:

创制了建筑用瓦和瓦当。

筒瓦、板瓦春秋时期:

砖战国时期:

砖瓦大量使用、制作水平提高。

秦砖:

用量大(万里长城)、画像砖。

汉瓦:

瓦当(瓦挡)。

纹饰有动物纹: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植物纹、文字(单于和亲、长乐未央、千秋万岁等)。

3.“唐三彩”与“南青北白”瓷器格局的形成:

唐三彩:

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陶器制品。

釉彩:

黄、绿、白三色为主。

釉色互相侵润交融,自然而又斑斓,缭绕变幻

唐三彩兼为明器,满足唐人厚葬之风。

(1)、唐代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唐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的盛行

(2)、“南青北白”瓷器格局的形成:

南方:

越窑青瓷如冰似玉北方:

邢窑白瓷类银似雪

4.、宋瓷的民族风格和工艺成就:

宋瓷的民族风格:

(1)、各大瓷窑体系形成,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各种单色瓷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拥有一种共同的崇高、冷峻、凝重、紧张、清纯的理智感和美感。

(3)、造型上,继承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仿古意识很强烈,既不失古器物造型的典雅精美,又体现出端庄、肃穆、恢宏的气魄。

(4)、瓷苑新秀影青瓷,是中国古瓷中富有民族素养的名品。

它是古人喜爱青色、追求淡泊宁静生活的寄托,也是人们摒弃华美浮躁、追求朴素无华的结果。

宋瓷的工艺成就:

瓷窑体系发展:

各窑系瓷器和釉质色彩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造型与工艺:

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青瓷工艺:

炉火纯青、釉色美之顶峰。

瓷苑奇葩:

景德镇影青瓷——“饶玉”。

黑瓷生产:

建州窑兔毫盏

5.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

青花瓷——中国瓷器的主流产品,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

6.明代彩瓷的巨大发展

(1)、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

“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2)、彩瓷生产的突飞猛进。

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斗彩

7.登峰造极的清代制瓷业

(1)、景德镇制瓷业的空前发展:

清代彩瓷在明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创新,工艺精益求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超过以往各个时代。

景德镇制瓷业盛况空前,器物胎质细腻,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

(2)、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各色彩瓷:

康熙时,青花、五彩(纯釉上彩);雍正、乾隆时,粉彩、珐琅彩以及其它五光十色的颜色釉品种,达到了彩瓷艺术的最高峰。

****中国陶瓷的文化特征:

1.丰富的艺术手法2.广泛的艺术题材;两大类题材:

一是抽象或理想题材;另一是客观现实题材3.独特的民族风格

4、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答、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影响:

马克思评论: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5、名词解释:

代田法圩田唐三彩

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防风抗旱耕作方法。

技术特点:

半面耕作垄沟。

“用力少而得谷多”。

它对农具和牛力要求较高,适于大规模经营。

圩田:

也叫围田或湖田,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水利田。

三国时出现,唐末五代以后大规模兴起,两宋时盛行于江淮、钱塘江流域。

唐三彩:

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陶器制品。

釉彩:

黄、绿、白三色为主。

第五章

1、简述古代居民的几种类型?

*****中国传统民居由门、塾(门房)、堂(主体建筑,建在高台上)、厢、寝组成。

最早期民居以洞穴式或半地穴式与干栏式为主。

民居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

古代民居常用的是悬山顶和硬山顶。

答:

(1)、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2)、“四水归堂”式住宅(3)、“一颗印”式住宅(4)、土楼

(5)、窑洞式住宅(西北窑洞)(6)、干阑式住宅

其它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藏族典型民居:

“碉房”石头房;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内蒙民居:

帐幕式住宅—蒙古包

2、反映周礼的三种文献?

答:

反映周礼的三文献:

《周礼》、《仪礼》、《礼记》

****西周礼乐制度:

《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

周礼:

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

乐:

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

西周以礼乐文化发达著称。

礼乐制度:

具体五礼:

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兵役);

宾礼(贵族间的往来);嘉礼(生活喜庆)。

*****简要的概述历代道路建设情况?

答:

道路:

康衢-路-道-途-畛-径-驰道-驿道-大道-大路。

交通工具:

车-船-轿

郊外道路:

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

我国古代桥梁按结构分:

有梁桥、拱桥和索桥三种基本形式。

“茶叶之路”一条连结中国东部和俄国西部的商路。

3、名词解释:

丝绸之路邮政

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开通的、经西域通往西方的道路,即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邮政:

以车传递称作“传”、“驲”;边境上传书为“邮”;

*****春秋战国邮驿制度逐渐完备:

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

秦王朝:

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邮驿统一为“邮”;汉邮驿制度:

少府中的尚书令和符节令专管政府公文收发和符节的分发。

地方设“督邮”一职。

驿和邮的分流;曹魏制定《邮驿令》,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邮驿法。

隋唐:

驿传合一的制度。

驿兵;宋朝:

邮驿走向了军事化。

急递铺;元朝站赤制度。

广泛设置“急递铺”。

站户;明清沿袭旧制。

第六章

1、概述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变迁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答:

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变迁:

(1)井田制:

本质特征为平均分配土地。

所有权属于国有。

(2)辕田制:

春秋鲁国定期(1次/3年)分配的土地。

(3)授田制:

战国时按户籍授田制。

以顷为单位征收税。

(4)商鞅变法中“名田制”,国家向立有军功者授田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

公田与私田开始分离。

(5)汉代,国有土地有两,一公田,二屯田。

(6)三国全面推行屯田制。

(7)西晋占田制、课田制度。

(8)北朝到唐中期,实行均田制。

(9)宋代土地制度:

“不抑兼并”与“田制不立”政策

土地制度变迁的特征:

(1)、土地国家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以土地利用为中心。

土地分配采用平均分配方式。

(3)、历代土地制度的目的是实现人与地之间合理配置。

(4)、国家授田制的实施结果是出现普遍性个体农民。

*****土地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土地制度的缺陷也是历史上农民流亡、起义的原因之一。

2、评到述唐朝清明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