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474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docx

医院协定处方集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定处方集成

痔瘘外洗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6

【别名】zlwxtj、alwxtj

【药品名称】痔瘘外洗汤剂

【处方组成】大黄30g、红花10g、桃仁10g、芒硝30g

【功能与主治】内外痔疮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3次,外用。

 伸筋透骨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4

【别名】sjtgtj、ujtgtj

【药品名称】伸筋透骨汤剂

【处方组成】生艾叶20g、当归20g、川椒20g、灵仙20g、牛膝20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海桐皮20g、红花20g、川芎20g、白芷20g、元胡20g、

【功能与主治】消肿止痛、活血通络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3次,外用。

 排石止痛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7

【别名】pszttj、puattj、pstj

【药品名称】排石止痛汤剂

【处方组成】白茅根30g、冬葵子15g、车前子12g、牛膝9g、川楝子9g、香附9g、炒蒲黄9g、木通6g、乳香6g、没药6g、甘草6g

【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排石止痛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止咳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5

【别名】zktj、aktj

【药品名称】止咳汤剂

【处方组成】炙麻黄10g、元参10g、桔梗10g、杏仁15g、炙杷叶15g、黄芩15g、炒枳壳15g、鱼腥草30g、生石膏30g、厚朴30g、甘草6g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脂肝消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4

【别名】zgxtj、agxtj

【药品名称】脂肝消汤剂

【处方组成】丹参15g、大黄5g、炒白术10g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降脂保肝,主治痰湿阻络之脂肪肝、腹满纳差、肝区疼痛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益气养阴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3

【别名】yqyytj

【药品名称】益气养阴汤剂

【处方组成】太子参5g、麦冬9g、五味子15g

【功能与主治】补气生津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益明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2

【别名】ymtj

【药品名称】益明汤剂

【处方组成】菊花30g、当归10g、枸杞子15g、丹参15g、女贞子10g、太子参10g

【功能与主治】益气血、补肝肾、通目、增视明目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咽必舒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21

【别名】ybstj、ybutj

【药品名称】咽必舒汤剂

【处方组成】银花20g、连翘20g、荆芥10g、苏梗10g、黄芩15g、元参20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小儿定风汤剂 

【编号】40020

【别名】xedftj

【药品名称】小儿定风汤剂

【处方组成】大黄12g、干姜12g、生龙骨12g、桂枝6g、白芍15g、生牡蛎6g、滑石粉18g、天麻12g、当归15g、生石膏18g、甘草6g

【功能与主治】清热平肝、镇惊熄风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消岩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9

【别名】xytj

【药品名称】消岩汤剂

【处方组成】炙黄芪30g、郁金10g、蕲蛇5g、党参15g

【功能与主治】解毒祛瘀、扶正抗癌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痛风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6

【别名】tftj

【药品名称】痛风汤剂

【处方组成】茯苓120g、车前子60g、黄药子10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通经活络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湿毒净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5

【别名】sdjtj、udjtj

【药品名称】湿毒净汤剂

【处方组成】黄芩15g、生栀子15g、茵陈10g、建泽泻10g、生地15g、牡丹皮10g、赤芍15g、甘草10g、生石膏15g、车前子10g、板蓝根30g、黄柏15g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乳增康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3

【别名】rzktj

【药品名称】乳增康汤剂

【处方组成】柴胡45g、郁金10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黄药子15g、煅牡蛎15g、菟丝子10g

【功能与主治】舒肝行气、活血散结,主治乳痛症、乳腺增生、乳腺囊性增生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清热解毒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2

【别名】qrjdtj

【药品名称】清热解毒汤剂

【处方组成】银花30g、连翘15g、甘草10g、白芍15g、牡丹皮15g、当归15g、黄连6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散结,主治痈疽疔疮、热痛红肿、外科感染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清感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1

【别名】qgtj

【药品名称】清感汤剂

【处方组成】银花15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0g、黄芩10g、淡豆豉10g、桔梗10g、甘草6g、生石膏30g、芦根30g、炒栀子10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治疗感冒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虑烦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10

【别名】lftj

【药品名称】虑烦汤剂

【处方组成】柴胡10g、黄连6g、莲子心10g、茯苓20g、远志10g、生地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炒枳壳10g、煅磁石30g、首乌藤30g、白芍10g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烦,主治焦虑症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化瘀通脉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9

【别名】hytmtj

【药品名称】化瘀通脉汤剂

【处方组成】丹参10g、川芎10g、当归10g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脉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3次,口服。

化痰清肺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8

【别名】htqftj

【药品名称】化痰清肺汤剂

【处方组成】炙麻黄5g、生石膏30g、黄芩10g、甘草6g、炒薏米30g、郁金15g、芦根30g、厚朴10g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风湿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7

【别名】fstj、futj

【药品名称】风湿汤剂

【处方组成】独活10g、寄生15g、防风10g、生黄芪15g、细辛3g、桑枝30g、灵仙15g、鸡血藤30g、元胡30g

【功能与主治】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消肿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定神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6

【别名】dstj、dutj

【药品名称】定神汤剂

【处方组成】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黄芩10g、大黄10g、丹参15g、生栀子10g、远志10g、川芎10g、煅磁石30g、钩藤15g、莪术10g、三棱10g、首乌藤15g

【功能与主治】除痰开窍、理气活血,主治精神分裂症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畅郁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5

【别名】cytj、iytj

【药品名称】畅郁汤剂

【处方组成】柴胡10g、白芍10g、炒枳壳10g、甘草10g、生黄芪15g、茯苓20g、远志10g、元胡10g、川芎10g、砂仁10g、首乌藤30g

【功能与主治】舒肝解郁,主治抑郁症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补血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4

【别名】bxtj

【药品名称】补血汤剂

【处方组成】炙黄芪30g、当归15g、枸杞子10g、阿胶15g、党参30g、首乌15g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诸症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鼻渊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3

【别名】bytj

【药品名称】鼻渊汤剂

【处方组成】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6g、生石膏40g、黄芩15g、桔梗6g、甘草6g、藿香10g

【功能与主治】芳香通窍、清热解毒、祛湿排脓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鼻敏康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2

【别名】bmktj

【药品名称】鼻敏康汤剂

【处方组成】生黄芪25g、党参10g、防风6g、炒白术10g、柴胡10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辛夷10g、

【功能与主治】补肺固表、敛肺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板青汤剂说明书

【编号】40001

【别名】bqtj

【药品名称】板青汤剂

【处方组成】银花15g、连翘1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喉

【用法与用量】150ml,每日2次,口服。

中医骨伤敷药方子

一、消瘀止痛类

  【一】消瘀止痛膏

  【药方组成】生木瓜、生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30克,生大黄15克,蒲公英60克。

  【功效】消瘀退肿,凉血止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肿痛剧烈者。

  【用法】共为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二】定痛膏

  【药方组成】芙蓉叶4份,紫荆皮1份,独活l份,生南星l份,白芷1份。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水、酒调煮热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三】兰色敷药

  【药方组成】黄荆子(去皮,炒黑)8份,紫荆皮(炒黑)8份,全当归2份,木瓜、丹参、羌活、赤芍、白芷、片姜黄、独活、天花粉、怀牛膝、威灵仙、木防己、防风、马钱子各2份,甘草半份,秦艽、川芎、连翘各l份。

  【功效】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病证】寒湿痹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敷于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四】乳香膏

  【药方组成】乳香、松香、枫香、五倍子、狗骨(煅)各30克,锅底墨、小麦面各150克。

  【功效】消瘀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等。

  【用法】研为末,好酒调糊,热敷痛处。

  【说明】处方源于《证治准绳》。

  【五】紫荆皮散

  【药方组成】紫荆皮、天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20克。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仆伤肿痛未破者。

  【用法】共研细末,用饴糖调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六】消肿散

  【药方组成】黄柏、川黄连各60克,侧柏叶150克,透骨草、穿山龙、骨碎补、芙蓉叶、天花粉、紫荆皮、菊花叶各90克,煅石膏240克,木南星180克。

  【功效】消肿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蜜水各半,调成糊状,每日敷贴1次,每次8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七】活血散

  【药方组成】乳香、没药、三七、沉香各30克,无名异、赤芍、血竭、桂枝、白芷、羌活、紫荆皮、续断、栀子、骨碎补各60克,楠香150克,五加皮90克。

  【功效】疏风散结,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中期。

  【用法】共研成粉末,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敷贴患处,每日敷1次,每次5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八】跌打祛伤散

  【药方组成】大黄、栀子、桂枝、姜黄、骨碎补各150克,海风藤、白芷、防风各90克,楠香180克,三七60克。

  【功效】祛风消肿,散结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肿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每日敷1次,每次6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九】破瘀愈伤散

  【药方组成】泽兰、楠香各150克,血竭90克,儿茶45克,赤芍、乳香、白芷、紫荆皮、无名异各60克,三七30克。

  【功效】活血破瘀。

  【主治病证】内伤局部肿痛者。

  【用法】共研细末,用酒、水各半调拌敷贴患处,每日1次,每次6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十】硬吊散

  【药方组成】三棱、边桂、莪术、红花、川三七、木香、乳香、没药各30克,栀子、归尾、桃仁各60克,北芥子15克,楠香90克。

  【功效】舒筋散结,化瘀止痛。

  【主治病证】陈旧性损伤局部瘀结痛者。

  【用法】共研成粉末,用黄酒调拌成糊状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3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十一】软吊散

  【药方组成】郁金、姜黄、生草乌、生川乌各30克,栀子、归尾、泽兰、五加皮、苏木、穿山龙各60克.紫荆皮90克,楠香50克。

  【功效】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初期损伤局部瘀肿疼痛。

  【用法】共研成粉末,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每日敷1次,每次4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二、清热解毒类

  【一】金黄膏(散)

  【药方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克,制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500克,天花粉500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病证】跌打肿痛,疮疡阳证。

  【用法】共研细末。

用酒、油、蜜、菊花、金银花露、丝瓜叶或生葱等捣汁调敷,或凡士林8/10、金黄散2/10调制成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医宗金鉴》。

  【二】四黄散

  【药方组成】黄连l份,黄柏、大黄、黄芩各3份。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损伤热毒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制成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证治准绳》。

  【三】五黄散

  【药方组成】黄丹、黄连、黄芩、大黄、黄柏、乳香各60克。

  【功效】消瘀清热。

  【主治病证】挫伤热毒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调油或水蜜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四】芙蓉散

  【药方组成】木芙蓉叶500克。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病证】损伤局部红肿者。

  【用法】研极细末,用水、蜂蜜调煮热敷,或调麻油、菊花露冷敷。

亦可用凡士林8份,芙蓉散2份调成芙蓉膏外敷。

  

  【说明】处方来源于<中医伤科学>。

  【五】消毒定痛散

  【药方组成】炒无名异、木耳、大黄各15克。

  【功效】泻火,解毒,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局部红肿者。

  【用法】共研为末,蜜水调敷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医宗金鉴>。

  【六】消毒散

  【药方组成】木香、蒲黄各60克,乳香、没药、炮山甲各45克,金银花、白芷、黄柏、天花粉各120克,大黄、黄芩各90克。

  【功效】清热消肿,化瘀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局部红肿者。

  【用法】共研成粉末,茶水调拌成糊状贴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6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七】消炎散

  【药方组成】煅石膏1500克,儿茶、血竭、黑蒲黄、川连、黄芩各30克,炉甘石、侧柏各60克。

  【功效】清热消肿,止血化瘀。

  【主治病证】创伤局部肿痛,出血或感染者。

  【用法】共研成粉末,茶油调拌,外敷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八】消炎膏

  【药方组成】儿茶、朱砂各30克,黄柏、黄连各60克,煅石膏1000克,冰片15克,炉甘石90克,蜂蜡500克,茶油3000克。

  【功效】清热,收湿,消炎。

  【主治病证】创伤后局部肿痛发炎。

  【用法】配制成软膏,摊于油纸上,贴敷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三、温经通络类

  【一】温经通络膏

  【药方组成】乳香、没药、麻黄、马前子各30克,饴糖或蜂蜜适量。

  【功效】散寒利湿,祛风通络。

  【主治病证】损伤兼有风寒湿邪,伤处疼痛,经络不利者。

  【用法】共为细末,饴糖或蜂蜜调成软膏或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讲义》。

  【二】舒筋散

  【药方组成】磁石、升麻、生川乌、生草乌、防风、丹皮、血竭、泽兰、煅自然铜、红花、续断、苏木、羌活、独活各60克,大黄120克,白芷、五加皮各90克,木香45克,楠香240克。

  【功效】舒筋活络,祛风理湿,化瘀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疼痛经久未愈或挟有风湿痹痛者。

  【用法】研末,用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6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