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501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6课美丽的书Word文档格式.docx

认知目标:

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学习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

为自己喜爱的一本书重新设计封面、封底与书脊。

情感目标:

感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树立创意为先的设计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封面、封底、书脊的设计表达出书的内涵,恰当地使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以及构成关系。

教学难点:

书籍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映衬关系。

三、教学准备

各类书籍图片、A4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

四、教学要点

1.书的形态:

书是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产物。

最早的书是两河流域文明时期刻在湿泥板上的埃及楔形文字书。

中国人发明造纸术前,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丝帛。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对书的形成、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书籍形态设计的第一语言就是视觉传达,需要给读者传达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感官喜好。

书籍形态的多元探索,要求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呈现多元化的书籍形态,让读者参与到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书的要素:

一本书的形式构成,包括开本、纸张、页码、封面、印刷、装订等,它们构成了一本书基本的物质形式和外观状态。

特别是书的开本大小、页数的多少和封面设计是影响书籍外观视觉样式的重要因素。

书不一定是矩形的,可以根据内容尝试多样设计,而精装书籍,就像穿着盛装的人,显得富丽堂皇。

3.书的封面:

封面集中地体现书籍的主题精神,它既是书的保护层,又是书的面孔。

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的封面起着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购书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一般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介绍文字、定价和条形码等文字和符号,以及体现书籍内容、性质、体裁的装饰形象、色彩和构图。

现今,书籍已不单纯是文字的载体,也不仅仅提供阅读的功能,它已成为全方位展示设计者美学追求,满足人们多元化需要的艺术作品。

4.书的装帧方法:

古籍书有经折装、蝴蝶装、卷轴装、包背装、线装、旋风装等。

现代书装帧方式有精装、平装。

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的、静态的艺术,然而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感觉。

书籍装帧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产生律动美。

5.楔形文字:

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的一种文字,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板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

6.东巴文: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兼备表意和表音的成分。

7.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

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牍,统称为简。

8.线装书:

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将零散的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书。

9.圈装书:

圈装书运用了专门的工具、材料,可以自己装订。

10.插图:

插图也称为插画,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有趣的插图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插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于唐,盛于宋、元,到了明代,插图的数量十分惊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分析讨论

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是什么?

一本好书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优秀的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丽的书。

二、欣赏感悟

书的形态千变万化,美丽的书籍封面如何设计?

需要哪些元素?

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纸质文化的魅力,探究从平面纸张——翻阅——视觉的流动——立体的空间转变构成,形成设计意识。

三、实践探究

动手制作手工书,通过个人的创意和简单的技术,认识、体验书籍装帧。

可以通过封面、环衬、扉页、目录、版权页、页码和书眉、版式设计、文学插图等完善一本书的装帧。

可以选择身边的多种材料,探究书籍的形式,表达个性风格。

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运用小组讨论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书籍设计的看法;

运用问题探究法,深化讨论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对书籍内容的熟悉及创意要求,对自己喜爱的书重新设计,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建议

学生小组展示各自设计的书籍作品,通过设计对话,让设计理念有机地融汇于日常行为,体验艺术的“视觉性、审美性”。

教师应该从感受、运用、创新等角度进行点评学生的学习全程,建议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交流,强调评价的多主体。

参考案例

一、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A4纸、画笔等。

学具:

彩纸、画笔、颜料等。

二、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讨论:

每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时,是否会仔细地品味书的包装是否漂亮、触感是否舒服、内文编排是否合理有效?

是否具有美感?

这种印象使我们喜欢上了美丽的图书。

揭示课题:

“美丽的书”。

(二)新授课程

1.分析讨论

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

莱比锡提出的评判标准值得借鉴:

第一是设计和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

第二要有创造性;

第三,它是给人以阅读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独到的地方。

2.欣赏感悟

书籍设计重在对文化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朱熹千字文》一书,探究书的要素。

观察:

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

分析:

构成这本书基本的形式要素,古朴的形式和外观气息的要素正是一本书必备的。

思考:

一本书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3.探究分析

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书的内在精神的形象化体现,让读者阅读起来方便、易懂、有趣,并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好的书籍设计。

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其形式充分体现了纸文化的魅力。

其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传达,在翻页阅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的阅读体验,也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

4.探讨交流

《小蓝和小黄》封面由黄色、白色、黑色大块面分割而成,环衬由黄、蓝圆圈相隔而成,非常形象地点题,突出书的主题。

这本认识色彩的图画书由色彩、文字、构图构成愉悦、轻松的风格,非常吸引小朋友阅读。

一本书的封面又该如何设计呢?

交流:

一本书的封面就是书的外衣,它既保护了书籍,又是书籍的脸面,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此书的内容。

构图——封面艺术的构图,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相互作用的反复渗透,巧妙结合,凸显设计者的审美意趣。

书名——一目了然,有先声夺人之势。

色彩——封面色彩要富有装饰性,简洁强烈,给读者以视觉、心理上的冲击。

艺术手法——写意、比拟、象形、象征、变形等手法进行艺术处理,揭示书稿主题。

空白——空白是一种特殊艺术手法,画面中空白是意象的空间,给读者留下联想与思索的余地。

小组分析朱赢椿的《蚁呓》、教材P27页的《奇斯马的侦探故事》等。

《蚁呓》这本书是尝试从设计到内容具有自主性和实验性价值的书籍,设计者想借此传达一种特别的书籍理念:

阅读的乐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

书中大量留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向读者发出一个诚挚的邀请:

这是一本需要与读者共同补充、创造和书写的图书。

5.学生作业

作业内容:

为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设计封面、书脊、封底。

基本要求:

合理运用材料,完成一本书的装帧设计。

个性要求:

为自己的作品集进行装帧设计,将民族性和科学性有机结合。

6.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书籍,与小组成员分享设计的过程及设计思路,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

相关链接

创造书籍之美在于了解书籍传播这一载体的特点与本质,必须掌握书籍的设计规律。

书籍不是静止的装饰之物。

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

书成为一个驾驭时空的能动的生命体。

读者从中领悟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幻想的诱发;

体会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规则、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营造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到细节、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抽象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过程。

吕敬人设计的《中国记忆》被评为2008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

一本《中国记忆》,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空间对立的概念,低调雅致,回味悠长。

书页开处,一幅幅精美优雅的图片和古典韵味的文字相依相融,千年历史风尘扑面而来。

从书匣的外封到图录的书衣,在视觉质感上层层体现出阳刚与阴柔的变幻。

柔软的纸质及形式上类似中式装帧,让中国符号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图录的特征与质感。

朱赢椿设计的《蚁呓》这本书,使他再次获得了世界性的赞美和奖励,德国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最美的书”评委做出了如下评语:

“这本双语书以高雅的美取胜,它体现在高超的设计水准和极少的设计介入。

以蚂蚁的角度切入,把蚂蚁的渺小和它与人类的相似性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这本书中,中国的传统元素和当下现代主题得到有趣的结合。

空白页和极少的文字体现了佛教对创作者的影响,促使人们去反思,对生命应报以怎样的态度。

书的设计创意

开窗口的精装书

线装书

可以捆扎的书

附录:

教师设计2

教学目标

了解书的发展历史及书的形态;

学习书的构成要素及书的结构。

激发学生创造出个性新颖的书及热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书的构成要素、书的结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新颖、个性风格的书。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问题:

你认为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哪些事物对于文化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回答——语言、文字、书

是的,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记载和传播人类各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和各种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书”。

首先我们来回顾书的历史足迹:

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书,各种信息只有靠口头传达。

后来先人会在岩石上刻录记载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景,我们称之为“岩画”,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

再往后逐渐就有了竹简,但是其笨重也不方便携带。

丝帛因其贵重也都无法普及。

直到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有了纸张后,书才开始真正普及起来。

(二)赏析书的形态

书的发展距今有很长的一段历史,那么随着时代发展,书的形态也经历着各种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书的各种形态?

图片举例或者实物举例:

图1:

我国云南丽江地区东巴文是现存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古老的纸或动物的皮革手绘成书,是“线装书”。

图2:

这书称为“叶子”,好多纸张重叠在一起,上下以厚纸板相夹。

图3:

很明显这是几本线装的书。

图4:

这本书因为装订的手法不同,书的形态变的有趣起来,风吹时书页的展开犹如旋风一样。

我们称为旋风装订。

图5:

书函、书盒

有没有见过类似书盒的同学?

同学们能感受到包装精美,书的封面很厚、很华丽,我们称其为精装书。

图6:

这类书采用什么手法呈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折叠”,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方式。

它是从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开合都较为方便。

凡经折装的书本。

都称"

折本"

我们称其经折书。

应该说21世纪是一个概念化的时代,人们的创新意识、设计理念的不断提高,书的形态也愈发精彩,各种形态的书应运而生:

图7:

这本书名为《画魂》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

我们可以关注它的细节设计。

图8:

这是一本鸽子形态的书,装订手法简洁恰到好处。

还有一些立体书的出现,另外随着互联网和现代通信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应运而生,甚至包括有声音的书。

通过刚才我们对于书的历史及形态的回顾,你认为书应该有哪些要素构成呢?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一本书的形式构成,包括开本、纸张、页码、印刷、装订、封面等。

我想请同学来给书的构成要素做一个解释?

看看大家的理解如何?

开本是指纸张的大小。

纸张生产部门按国家标准规定生产的纸张称作全开纸,把一张全开纸裁切一次我们称对开,裁切两次我们称4开,分割的次数越多书本就越小。

我们用的书都是遵照黄金比例的开本。

纸张是纸的总称,纸以张计,所以称纸张。

纸张以其厚薄和品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纸的厚薄一般是以克度来确定重量的。

而纸张的品质是指其松软、厚实的程度。

老师这里有不同的纸张,大家来感受一下,是不是不同呢?

页码是书页上表明顺序的号码或者数字。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装订就是把书页装订成册,装订的方法很多,我们刚才讲到书的形态时就提到了书的装订,方法不同、书的效果不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你对于封面的认识。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封面等于是书的外衣,我们请这本《小蓝和小黄》来帮忙,请你说说封面包括哪些内容?

封面、封底、书脊、封2、封3。

你认为封面的设计应该要做到什么?

能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效果来吸引读者。

我们来欣赏几幅优秀的封面设计作品。

书名与图画的统一,感觉很贴切。

书的封面设计延伸做到斜面的切口上,使书变得很有特色。

设计书,就要牢记书的要素,这样在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说到设计书,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我自己设计的书,不过只是设计了书的结构,其他的工作还没有做。

请一位同学说说两本书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

学生说,得出结论:

书的结构是由纸张材料、内页的关系、和装订的方式形成的。

装订手法也是很讲究的,一般讲,32页以下的书我们用骑马订。

比较厚的书就应该先缝后胶,这样才比较牢固。

有趣的结构能表达你的创意和特殊的意思,来增添读者阅读获观赏的兴趣。

动手创作

1.教师:

课上到这儿,同学们的眼神告诉老师你现在就想动手制作书了,对吗?

“对”大家要记住,我们自己做的是手工书,他不同于机器印制装订的书,她可以更好的展示你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出示作业:

选用身边的材料,创意设计,动手制作一本书。

要求形式新颖,富有情趣。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出个性的风格各异的书。

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大家既制作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书,也充分展示出你们独特的设计想法。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青年伴侣,”今天老师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愿我们的一生都有美丽的书相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