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51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S管理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6S管理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S管理内容.docx

《6S管理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S管理内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S管理内容.docx

6S管理内容

6S管理的内容

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

一、整理

1、整理概述

(1)整理的含义。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

(2)整理的目的及作用。

①目的。

A.腾出空间,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B.现场无杂物,人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

C.防止误用、误送。

D.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②整理的作用。

A.消除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B.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效地防止误用、误送。

C.有效地利用空间,可以使现场无杂物,通道顺畅,增大作业空间面积。

D.对物料、物品进行分类、有序的放置,减少找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E.减少碰撞,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F.有序的工作场所更便于管理,大大降低管理难度。

G.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

③因缺乏整理而产生的各种常见浪费。

A.空间的浪费。

B.零件或产品因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资金的浪费。

C.场所狭窄,物品不断移动的工时浪费。

D.管理非必需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

E.库存管理及盘点时间的浪费。

2、整理的要点

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

(1)“要不要”的基准。

(2)“明确场所”的基准。

(3)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基准。

“要与不要”的基准应当非常明确。

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有利于改正。

(2)“明确场所”的基准

保管场所确定表

使用频率

处理方法

建议场所

不用

全年一次也未使用

·废弃

·特别处理

待处理区

少用

平均2个月~1年用1次

分类管理

集中场所

(工具室、仓库)

普通

1~2个月用1次以上

置于车间内

各摆放区

常用

·1周使用数次

·1日使用数次

·每小时都使用

·工作区内

·随手可得

如机台旁

流水线旁

个人工具箱

注:

应视企业具体情况决定划分几类及相应的场所。

3.整理的推进步骤

如图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现场检查、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7个步骤。

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

现场检查

分类

归类

制定基准

现场的改善

处理

判断“要”与“不要”

二、整顿

1.整顿的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

2.整顿的目的

(1)工作场所清楚明了。

(2)工作环境明亮、整洁。

(3)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4)工作秩序井然。

3.整顿的作用

整顿是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立即放回原位。

(1)整顿有以下作用。

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非必须的作业。

②将寻找时间减少为零。

③出现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④创造一目了然的现场,即使非本岗位的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

⑤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一样的(已经标准化了)。

⑥缩短换线、换工装夹具的时间。

⑦标识清楚,保障安全。

(2)因没有整顿而产生的浪费。

①没有标识导致寻找时间的浪费。

②摆放不合理导致停止和等待的浪费。

③认为没有而多余购买的浪费。

④现场混乱导致计划变更而产生的浪费。

⑤现场混乱导致交货期延迟而产生的浪费。

⑥没有定点、定量导致场地的浪费。

4.整顿活动的要点

(1)彻底落实前一步的整理工作。

(2)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放置场所明确,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3)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4)物品摆放目视化,昼使物品做到过目知数。

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如地板画线定位、对场所物品进行标识等。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5.整顿的三要素

整顿的过程是:

分析情况明确场所、明确方法、明确标识,其中我们把场所、方法和标识说成是整顿的三要素。

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

如表:

场所

什么物品应放在哪个区域都要明确,且一目了然。

方法

所有物品原则上都要明确其放置方法:

竖放、横放、斜置、吊放、钩放等。

标识

标识是使现场一目了然的前提。

好的标识是指:

任何人都能十分清楚任何一堆物品的名称、规格等参数。

6.整顿的三定原则:

定点

明确具体的放置位置。

定容

明确使用容器的大小、材质。

或者引申为颜色管理。

定量

规定合适的数量。

三、清扫

1.清扫的含义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彻底地清扫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转,因此我们常说清扫就是点检。

清扫过程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

2.清扫的目的

(1)提升作业质量。

(2)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令人心情愉快。

(3)干净亮丽的环境,创造“无尘化”车间。

(4)是零故障的基础工作。

3.清扫的作用

(1)提高设备性能。

(2)贯彻保养计划。

(3)减少设备故障。

(4)提升作业质量。

(5)减少脏污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6)减少工业伤害事故。

清扫不充分可能带来的影响:

故障原因

回转部、空压、油压系、电气控制系、传感等处脏污或混入异物,产生摩擦、阻抗、通电不良等,导致设备精度降低或误动作。

品质不良的原因

制品内混入异物或设备误动作,导致品质不良。

设备劣化的原因

因异物、脏污产生松弛、龟裂、摩擦、断油,导致设备劣化。

速度低下的原因

因脏污引起松弛、摩擦、颤动增加,导致设备能力下降或空转。

4.清扫实施要点

清扫就是使现场达到没有垃圾、没有污脏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用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处于被正常使用的状态才行。

达到这种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

(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执行例行扫除以清理脏污,对设备的清扫应着眼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相结合,清扫即点检。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清扫也是为了改善。

(4)建立清扫基准作为作业规范,一个好的作业基准是使明亮整洁的工作场所得以保持的依据。

5.清扫的推进步骤

第一步:

员工教育。

对员工的教育是做好清扫工作的第一步,也即是清扫的准备工作。

许多人认为清扫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是单纯的大扫除而已。

其实并非如此,清扫工作的前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员工实施教育,培养员工安全意识、设备保养、技术准备等方面的知识,让员工明白清扫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员工才会自觉地完成清扫工作。

(1)安全教育。

对员工进行的安全培训是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剖析。

(2)设备保养教育。

有效的设备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最好的方法。

(3)设备基本构造的知识培训。

(4)技能提升教育。

指导并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的清扫标准,提升员工的基本工作技能,明确清扫工具、清扫的位置、清扫应该达到的标准及作业方法。

第二步:

实施区域责任制。

对于清扫应进行区域划分,实行区域责任制,责任到人,不可存在无人负责的死角。

第三步:

彻底的清扫。

从工作场所扫除一切垃圾灰尘,作业人员要自己动手清扫而非让清洁工来代替。

第四步:

清扫点检机器设备。

设备应是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的,并且要时时保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保证。

细致的清扫是最能发现问题的,我们应边清扫边改善设备的状态。

把设备的清扫与检查,保养与润滑结合起来。

清扫就是点检,通过清扫把污秽、灰尘,尤其是原材料加工时剩余的那些东西清除掉。

第五步:

整修。

对清扫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修。

第六步:

制定相关的清扫标准。

清扫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

明确清扫的对象、方法、重点、周期、使用的工具、责任人等各种项目。

这个区域是谁负责清扫、保管,多长时间清扫一次,会议室、电视机、计算机、机器设备等也都要明确责任人。

6、清扫的注意点

清扫的注意点包括责任化、标准化和污染源处理。

(1)责任化。

所谓责任化,就是要明确责任和要求。

(2)标准化。

(3)污染源处理。

四、安全

1、安全的含义

所谓安全,就是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灾害的发生。

2、安全管理的目的

(1)保障员工的安全。

(2)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3)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

(4)减少经济损失。

3.安全管理的作用

(1)无安全事故,生产更顺畅。

(2)让员工放心地投入工作。

(3)没有伤害,减少经济损失。

(4)有责任有专职,万一有灾害发生时可以紧急对应。

(5)管理到位,客户更信任和放心。

4.安全管理的实施要点

(1)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

(2)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

(3)实行现场巡视,排除隐患。

(4)创造明快、有序、安全的作业环境。

5.构筑安全企业的六个方面

(1)彻底推行3S管理。

现场管理中有一句名言:

安全自始至终取决于整理、整顿和清扫(3S)。

如果工作现场油污遍地、凌乱不堪,不但影响现场员工的工作情绪,最重要的是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推行6S管理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认真做好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

(2)安全隐患识别。

(3)标识(警告、指示、禁止、提示)。

在安全管理中,能够用标识管理好的事情就尽量用标识来处理。

(4)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

在安全管理中,警告、指令、禁止、提示等标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对于难以用安全标识或安全标识效果不佳的安全隐患,企业管理层还必须定期制定出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

(5)建立安全巡视制度。

(6)细化班组管理。

五、清洁

1`、清洁的含义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管理工作之后,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其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并将整理整顿、清扫、安全进行到底,使之制度化、标准化。

2.清洁的目的

(1)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维持前面4S的结果,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2)形成卓越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3.清洁的作用

(1)美化工作场所。

(2)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

(3)增加客户的信心,创造明朗、整洁的工作现场。

(4)维持已经取得的成果并持续改善。

4.清洁活动推进的要点

(1)职责明确。

公司里所有的区域或设备都应有明确的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的责任者,没有无责任者的区域或设备。

(2)重视标准化工作。

对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工作,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员工就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做,实施的深度就会很有限,就只能进行诸如扫扫地、擦擦灰、摆放整齐一点之类的事情。

要彻底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工作,就应该重视作业的标准化工作,以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工作必要的实施水准,避免由于作业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实施水准不高、工作效率过低和可能引起的对设备和人身造成的安全事故。

(3)形式金多样的考核检查。

目前,推行6S管理的企业在清洁时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红牌作战、3U-MEMO、目视管理以及查检表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推动6S管理的顺利开展。

(4)新人教育。

对新人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些企业新人上班前三天全天都在在进行6S管理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非常有效地传递了本企业十分重视6S管理的理念,以及必须接受的心理准备。

不能对新人及时灌输6S管理理念,6S管理就容易受新人的“坏习惯”的影响,久而久之又回到启动前的状况。

5.清洁的注意点

(1)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工作热情。

(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

(3)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4)要使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

六、素养

一个企业在推行了整理、整顿、清扫、安全四大内容,并做到清洁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后,能让企业所有的人都养成一种习惯。

1.素养的含义

所谓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促使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并按规则去执行。

6S管理始于素养,也终于素养,它的核心是提高参与者的素质。

2.素养的目的

(1)促使人人有礼貌、重礼节,进而形成优良风气,创造和睦的团队精神。

(2)让企业的每个员工,从上到下,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3)创造一个充满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

素养强调的是持续保持良好的习惯。

它是一个延续性的习惯,就好像一个人每天早上起来,都习惯刷牙、洗脸,如果哪一天没刷牙、洗脸,就会感觉极不舒服,这就是一种习惯。

3、素养的作用

(1)教育培训,保证人员的基本素质。

(2)推动前面5个S,直至成为全员的习惯。

(3)使员工严守标准,桉标准作业。

(4)形成温馨明快的工作氛围。

(5)塑造优秀人才并铸造战斗型的团队。

(6)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

4.素养的表现

(1)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认真而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作业。

①从早会开始维护及培养“有规定按规定做的习惯”。

②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遵守出勤和会议的时间。

③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工作应保持良好的状态。

2每一个员工,衣着要得体。

正确的佩戴厂牌或工作证,待人接物诚恳。

3认真、敬业。

4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

(2)遵守社会的公德,热心公益事业。

(3)有责任感,敬老爱幼,关心家人。

(4)信任别人,有宽阔的胸怀。

5.培养员工素养的三个注意事项

(1)形似且神似。

所谓“形似且神似”,指的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做到位。

(2)领导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在推行任何政策的过程中都需要领导层的表率作用。

(3)长期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