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学1-4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5409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策划学1-4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策划学1-4章.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策划学1-4章.doc

《策划学1-4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策划学1-4章.doc(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策划学1-4章.doc

策划学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策划与策划学概述

一、策划的基本内涵

策划,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名词。

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各种各样的策划活动,“策划”一词在我国古籍中记载很多,如《后汉书·隗器传》中“是以功名终申,策划复得”;说它新鲜,是因为近年来才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策划活动也开始由从不刻意追求的行为状态走向自觉的行为活动,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

     ⒈策划到底是什么

人类一切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都离不开策划,大至安邦治国、拓展事业,小至推销商品,都需要策划。

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各项事业的成功更需要科学的策划。

一项好的策划可以救活一家企业,可以成就一桩事业。

在汉语中,策划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作为动词来解释时,指人们事先的策划活动,即策划者运用知识、智慧和能力,进行策划活动的过程。

当把策划作为名词使用时,则指思维活动的结果,即指策划方案。

策划具有“出谋划策”的含义,和策划具有相近含义的英文单词有:

“scheme”,“plot”,“planning”,“strategyplanning”。

笔者认为,“strategyplanning”更接近策划学中的策划涵义,在这里,“strategy”具有“战略”“策略”“计谋”“谋略”的含义,“planning”具有“规划”“策划”的含义。

虽然“策划”一词已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但目前对策划尚无一个权威性的统一定义。

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认为: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

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的事物,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

换言之,策划是找出事物因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之途径,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即策划是事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策划如同一座桥,它联接着我们目前之地和我们要经过之处。

“策划的步骤是以假定目标为起点,然后定出策略以及详细内部作业计划,以求目标之达成,最后还包括成效之评估及回馈。

而返回到起点,开始了策划的第二次循环。

策划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要策划、再策划以求计划之切实可行。

”(《公共关系策划》P3—4,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WilliamH.Newman在《组织与管理技术》一书中认为:

策划是在事前决定做何事。

因此策划是业已设计妥善之行动路线。

由此可知,策划是非常广泛的人类行为形态。

JohnM.Pfiffner和R.VancePresthus在《公共管理》一书中认为:

策划在本质上是较佳决定的手段,也是行动的先决条件。

策划包括确定某机关或事业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由于政策、组织及社会环境随时发生变化,因此策划必须具备连续性与活动性……策划应准备编拟有效的运营程序,确认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技术。

策划在其过程中,能影响管理者的决策、预算、调整、意见沟通、机构设置等问题。

简言之,策划即是管理。

HaroldKoontz和CyrilO'Donnell在《管理原理——管理功能的分析》一书中认为:

策划是管理者从各种方案中,选择目标、政策、程序及事业计划的机能。

因此策划也就是左右将来行动路线的决策。

其乃思维之过程。

是决定行动路线之意识,是以目的、事实及深思熟悉所作判断为基础的决定。

不难看出,策划的核心内容是出谋划策,即从策划方自身的情况及所处的环境出发,寻求构思能够满足策划方特定意图的目标,各种有可能实现目标的直接或间接的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筛选、修改,最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再修改、再实施,而最终达到策划方的意图和目标。

当然,在一个已实现目标的策划实施以后,又会有为了实现更高目标的策划。

所以,一项大的策划其间往往是含有很多较小的策划,即有的策划是战略性的,有的策划是战术性的,战术性的策划需服从战略性的策划,这是系统工程总体思想的反映。

     ⒉策划的特点

以上国内外各个流派对策划的内涵的揭示中,可以概括出策划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策划总是为了一定的意图和目标而进行的工作,没有意图和目标就没有策划。

其二,策划的核心内容是出谋划策,其重点是构思出达到目标的方案、计谋。

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是古代一项很有名的策划。

策划者有如连接现状和目标这座桥梁的总设计师,但非具体行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其三,策划虽然不是具体的实施工作,但是任何一项策划都必须从环境和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其四,策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项策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策划者应根据反馈的信息对策划的局部方案作相应的调整。

      ⒊构成策划的三个层面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概括,可以看出对于策划而言,观念、操作和现实三个层面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嫦娥奔月”作为一个异想天开的美好的幻想,可能是一个金子般的创意,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而不将这一创意落实到操作层面和现实层面,则肯定不能成为一个策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之所以被称为一个策划,并且是一个成功的策划,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集观念层面、操作层面、现实层面于一体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策划的势在必行和实现,是策划三要素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相互依赖、步步推进的结果。

所谓“策划就是点子”或“策划就是创意”之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眼光、点子、创意、奇思妙想等属于策划的观念层面,点子或创意只是策划的初始阶段。

事实上,中国当代策划发展史上的“点子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不可否认,策划的观念层面即策划的创意,是决定策划处于高级层次还是低级层次的首要因素。

策划的操作层面包括手腕、手段、技巧、措施、预案等。

策划特别强调可操作性和可执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晚宴的餐桌前也不忘“比试”一番,看看谁能使用眼前的餐具(叉子、餐刀、餐勺)将鱼缸中的一条小金鱼捞出来。

斯大林用叉子猛地向金鱼扎下去,尽管用力不小、水溅得到处都是,小鱼却悠闲地游来游去。

接下来轮到罗斯福了。

他试图用餐刀将金鱼一下子挑出水面,但无奈小金鱼太机灵了,还没等刀挨到身体就逃开了。

前面两人都失败了,让我们再看看丘吉尔吧!

他并不像前面两人那样急于求成,而是用餐勺一勺一勺地将鱼缸里的水舀出来。

结果,小鱼无助地挣扎在干涸的鱼缸底部,只有束手就擒了。

这个传说生动地说明了策划的操作层面即策划的可执行性,是决定策划成败的关键要素。

策划的现实层面的最直观表现则是时势、机缘等。

时势、机缘等现实层面的因素,对于策划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脱离客观的现实条件的策划,无异于纸上谈兵。

天才睿智的诸葛亮,其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天衣无缝的赤壁大战策划,尚且未能算出华容道的漏洞而让曹操逃遁。

俗话说得好:

人算不如天算。

抛开其中的神秘或迷信的成分不谈,这里的“天算”,即指现实层面的要素,指现实条件的制约、客观规律的约束。

可见,策划的现实层面即策划的客观现实性,是决定策划可行与否的根本要素。

总而言之,策划融观念、操作和现实于一体,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行为;是一种以观念层面上的某种思想,尤其是某种创意为起点的执行指南。

这种指南性的智力行为是在现实层面上的客观规律的约束范围内,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给操作层面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策略、计谋、方法、程序、措施、手段、预案等。

二、策划的历史流源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人类从很早就开始自觉地运用策划,研究策划。

在今天,在世界各国的各个领域,策划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

所以说,策划的历史,源远而流长。

             1.古代策划

可以说,打从有了智能人,便有了策划。

现代考古表明,原始群居生活及群猎活动都遗留着人类有意识策划的痕迹。

原始人类的群居生活,从乱婚到群婚,继而又进化到族外婚。

这种婚姻制度的改变,是原始人类在总结近亲繁殖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策划出来的伦理规范。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策划,而是人类婚姻制度的自然演化。

其实不然,因为性的需要是一种自然需要,依人的本性而为之,乱婚、群婚是最自然而无须改变的。

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的自觉的策划,才使大多数人自觉地有意识地遵守下来,才最终促使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进步的婚姻制度的形式。

围堵狩猎、群居村落、火的利用、谷黍等粮食作物的培育,实际上也都是原始人对生活策划的结果。

原始社会后期的这些策划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生存策划。

从这个意义上讲,策划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不可磨灭的。

随着社会有意识的策划活动大量涌现,策划成了人类生存所必备的条件。

由于受到技术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资源奇缺,部族的矛盾和冲突接连不断。

与此同时,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类不得不同自然灾害做殊死搏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取得族群的生存空间和改善生存环境,各种各样的改变人类生活的策划便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大禹治水、部落首领的禅让等事例,都是中华民族的远祖们的策划杰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个体生产的劳动成果开始出现剩余,为剥削创造了条件。

早期杀戮战俘的做法逐渐被剥削战败部落成员劳动的做法所取代,奴隶也便由此而产生了。

应该说,剥削的出现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最早提出利用战俘的人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策划人,为早期的策划家当之无愧。

进入奴隶社会,人类对于策划的应用更为广泛。

从土地制度上分析,早期夏商时期的井田制发展到商后期的分封制。

这种土地分配制度上的变化,是古人运用聪明才智策划的结果。

策划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盛行。

这一时期,上至君侯贵族、将相公卿,下至学者、谋士乃至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策划。

此时的谋士,如张仪、苏秦等人,以所谓的“纵横家”名噪一时,为各诸侯国所器重。

和纵横家一样,当时的儒家、道家、法家等的创始人和杰出弟子,实际也都是策划家。

在战乱不断、竞争激烈的年代,稍有学问的人都千方百计地提出一套自己的治国方案,用策划学中的术语讲,也就是策划方案,从而使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

百姓和文人学者重视策划研究,王侯将相更是如此: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用美人计打败吴王夫差等,都是很典型的事例中的典型。

除了儒、道、法以及纵横家之外,春秋战国时期以孙子为首的兵家也在当时策划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兵家中许多策略至今仍然是策划人所乐于使用的招式。

比如,他们在以力量取生的战争条件下,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出奇制胜”等策划观点,至今仍然大放异彩。

就中国策划史而言,春秋战国之后,策划学说仍然随处可见,但在理论派别上趋于同一。

如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诸葛孔明策划三分天下、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策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群臣鱼水之论、宋太祖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等成功历史事件,无一不是策划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华彩乐章和绚美光辉。

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策划思想及其理论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其他民族的许多具有卓越策划才能的杰出人物,也运用他们的超凡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工程浩大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不仅外形壮观雄伟,而且巨石之间叠砌的角度、线条等都事先经过周密的策划计算。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立者拿破仑·波拿巴以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独特的策划思想,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拿破仑纵横驰骋欧洲战场20余年,常常奇计迭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多次战胜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创造了一次次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军事神话。

              2.现代策划的兴起和普及

我国的策划业在经历古代的辉煌后,进入近代,由于经济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却没有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而远远落后于西方。

当美国人艾维·莱德贝特·李于1904年开办第一家公共关系策划宣传顾问事务所的时候,我国还处在水深火热的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社会中。

当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L·伯纳斯将策划全面引入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时,这时的中国却正在忙于恢复战争中受到创伤的国民经济和热衷于搞阶级斗争。

这一时期在社会制度上的策划,是照抄照搬教条化的苏联模式。

这一时期,许多符合实际的、有创意的策划动议都被当作反动思想而被打倒批臭。

1987年改革开方以后,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思想的指导下,策划开始被重新提了出来。

特别是进入建设市场经济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策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有关策划学的图书,层出不穷;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类书籍和文章数目众多,蔚为大观。

策划在当代的一个很重要特点是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也越来越凸现。

企业作为经济生活中的独立活动主体,毫无疑问,离不开策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企业一方面获得了日益增多的经营自主权,活力增强;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而临着新的考验。

企业要处理好经营问题,降低风险,经受住考验,单纯依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方法已难以适应了。

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科学地进行策划已成为解决企业生存问题的当务之急。

企业策划,应在充分调查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具有创新的规划、设计、决策,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付诸实施,对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本国和优化组合,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立足于企业现在,放眼于未来,才能使企业在产品差异、产品质量、技术性能、生产成本和公关宣传等方面,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具有鲜明的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百战不殆”。

三、策划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比作一个大系统,那么策划就是加速社会大系统,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策划不仅创造了社会财富,刺激并保持了社会的适度竞争,而且挖掘了人类的才智,创造了先进文化。

社会的发展孕育了策划,而策划的出现和繁荣,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1)策划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策划是人类活动的高级层次,通过策划特有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发挥了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通过策划,商家获得了利益,从而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通过策划,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增加了社会的消费并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正是策划刺激了竞争,活跃了市场,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策划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人类总是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而进行社会活动的。

竞争是必然的,也是必须和必要的。

在竞争发展中,策划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就历史而言,每一次重大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策划的帮助。

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社会变革;是“核电泄漏”之类的应变,还是“克隆人”,都说明了进行科学的策划是必要的。

   (3)社会发展需要策划

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矛盾、竞争、冲突和对立是必然的,在这样一个由对立、交叉或平行的各种社会力量组成的大系统中,策划起着润滑和激励的作用。

策划使社会各种力量在竞争与合作的对撞中,推动着社会进步。

少了策划的引导,社会资源将遭到极大的浪费,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有序的策划和竞争。

  (4)策划加速了社会大系统的运转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也一直在进步,而社会的每一次改革和发展,每一种进步,都离不开策划。

策划从整体上协调各种矛盾和冲突,优化革新方案,从而保证系统优化,加速社会的有机运转,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行驶。

   (5)策划的地位越来越高

根据美国作家约翰·耐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分析,现代社会从整体上趋向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有:

重视高新技术、经济全球化、利益长远化、社会权力进一步分散、个人行为更加独立、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等。

显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联系日益复杂而紧密,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面对着经济不断增长和全球化、网络化的总体压力,策划越来越被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个人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四、策划的基本功能

所谓策划的功能,就是指策划的功效和作用。

它是由策划的本质决定的,或者说,策划的功能是策划本质聚集点的放大和扩散。

策划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计划功能

策划很容易被人误解为一种短期计划,事实上,虽然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计划是对未来目标的确认的话,那么策划则是制定计划和实现计划的行动方案。

策划的计划功能表现在计划制定的具体程序上,策划为生成计划提供事先的构思和设计,保证切实可行的计划的产生。

               2.管理创新功能

策划者遵循科学的策划程序,从寻求策划主体的问题或缺陷入手,控索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过程,就是管理创新的过程。

处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竞争者的生存条件大致相同。

竞争者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和挖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缺乏系统的管理,缺乏的创新意识;而成功者正好相反,他们通过策划来合理配置和调整资源,大胆创新,开拓进取。

这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一个好的策划方案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方案。

              3.预测功能

实现未来某一特定目标而运作是策划的目的,因此策划必须具备预测未来的功能。

预测功能是指通过对事物长远发展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和测定,来确保策划主体创造未来的主动性和最终胜利的可能性。

              4.决策功能

决策的前提和准备,是策划,决策只有建立在策划之后有可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策划为决策提供了各种经过论证、模拟甚至是实验过的备选方案,是决策正确性的有力保证。

              5.竞争功能

激烈的竞争必然产生策划,没有竞争就没有策划。

策划是竞争的手段。

为了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赢得胜利,策划者必须协助策划需要者,使其稳操胜券或有所作为,从而最终赢得竞争。

总之,策划为人们提供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起到改善管理、增强竞争力的作用,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计划的可行性、管理的科学性。

策划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的过程,策划的行动目标、途径、方法等都是在策划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策划通过对策划需要者内外部生存条件的合理调整和科学管理,确保策划需要者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取得并保持成功。

五、策划的运作要素

策划的运作要素主要包括策划的主体策划的客体和策划的环境三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在策划的运作中缺一不可。

             1.策划的运作主体

所谓策划运作的主体,亦称作策划主体策划者,它是指参与策划的人。

任何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可能脱离这种社会关系所确定的社会组织而独立存在,人们所进行的策划活动通常都是代表某一组织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策划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判定策划主体仅仅是社会组织,因为任何组织都是由许多具体的个人的集合体,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出于个人利益需要而进行着个人的策划活动。

由于社会组织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以及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一般来说,按层次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大群体、小群体和个人。

推而论之,策划主体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社会主体(如一个国家、一个阶级);单位、组织主体(如一个旅游团体、一个电影协会、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商场等)以及个人。

以前有这么一种观点:

策划是上层领导者的事,策划的主体只能是组织的上层领导,管理、组织工作者是中层干部,而执行、贯彻上层策划方案的则是基层群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将广大基层群众排斥于策划主体之外。

其实,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的推动者,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应成为策划主体。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上述观点将逐渐被人们遗弃。

如今社会中的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增强自身企业的实力,普遍认为不能只同上层最高领导来进行策划工作,而应该让更多的基层职工参与进去,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使策划工作更加完善。

这种让基层人员参与到策划工作中的做法,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以整个组织作为策划主体,其内部又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主体,由于不同层次的策划主体的构成具有复杂性,所以,它们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不同层次的主体,由于所处的地位、利益各有千秋,故他们所策划的动机和目标是不一样的。

从而也就形成了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之间,常常会出现的不相协调的矛盾。

在策划某一方案时,这些矛盾因素是策划者必须考虑进去的。

以上我们具体分析了策划主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醒人们在策划某一方案时,不仅要认识到策划主体是策划运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直接影响着策划运作的效果,而且要认识到策划主体的复杂性,不能把其简单化。

              2.策划的运作客体

策划所指向的对象称策划的运作客体,又称之为策划客体。

纵观任何策划运作都是有所指向的,指向的对象是策划运作的必要条件,如若不然,就无从进行策划运作了。

策划客体有以下的特征:

   

(1)策划客体的本质特征是对象性

策划客体对象的范围非常广泛。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成为策划的客体,它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只有符合了这个条件,才能称为策划客体。

这个条件是:

事物必须是处于人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控制的范围之内;事物必须和人们的策划活动建立策划与被策划的对象性关系。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如此,对于精神和物质活动也是如此。

  

(2)策划客体具有人的参与性

策划的客体体现了人的主观愿望和将要采取的行动,这其中的每一具体过程都需要人的参与,只有人的参与,策划客体才会变得有意义。

策划者把握策划客体进行微划时时,就必须将与人有关的因素都作为客体因素考虑进去。

  (3)策划客体具有动态的系统性

策划的所指对象不管属于哪种类型的事物,无一不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动态系统,无不具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总之,社会中事物的发展,是由各个系统层次的发展变化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况。

在策划某一方案时,策划者要重视各种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趋势的分析,注意各个结构层次,各个因素的作用。

从全面分析中抓住要点,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使策划运作更趋完美。

              3.策划的运作环境

策划的外部条件称为策划的运作环境,也叫策划环境。

策划环境是策划运作的必要条件,任何策划运作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策划环境如何,对于策划的进行和实施,具有巨大的影响。

策划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可细分为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等。

这些因素都对策划运作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环境因素的多样性,因此,对于某项具体的策划运作,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对此,策划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同一而论。

六、与策划意义相近词的辩析

在汉语中有许多词汇同“策划”一词的意义很接近,或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里从几方面作出相对的区分,见表1-1:

 

策划

决策

战略

计划

运筹

预谋性

一定有

不一定有

一定有

基本有

不一定有

创新性

基本有

不一定有

不一定有

不一定有

不一定有

研究的问题

有受限制

不受限制

具有长远

意义的问题

不受限制

具体的

战术问题

最主要的

研究内容

方案

选择方案

方案

方案

方案

思维方法

强调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

强调逻辑思维

强调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强调逻辑思维

强调逻辑思维

相近的

英文名词

Strategyplanning

Decision

strategy

plan

Operational

research,

表1-1策划的同义词辨析

 

可以看出,策划不同于决策、战略、计划和运筹,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把这几类行为相混淆。

细究起来,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