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466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9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docx

所配送中心投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物料存储配送中心项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物料存储配送中心项目设计施工图。

3.施工现场情况。

4.本公司施工力量(人员技术素质、机械设备、工种配置等)。

5.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手册》、《标准工作程序文件》及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6.国家、地方现行施工规范、标准、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采暖与给排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03G101-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JGJ145-2004)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物料存储配送中心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开发区昌盛大街21号,54所西区院内。

建筑面积为16205.8m2,占地面积为5080.5m2,地下1层,地上4层。

建筑高度为27.9m。

楼长76.3m,楼宽为66.8m,室内外高差1m,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部分钢结构。

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2.2结构工程概况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部分钢结构。

结构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强度等级:

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15混凝土;主体结构中基础为C30P8,首层及二层以上柱、主梁、次梁及楼梯为C30混凝土。

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填充砌体: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砂浆最低要求为Mb5;烧结页岩砖砌体或蒸压灰砂砖实心砌体,强度等级MU15,用于承重墙及±0.00以下墙体及基础构件时,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用于地面以上防爆墙时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烧结空心砖砌体,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门式钢架结构:

采用钢结构的部位为立体仓库,主要跨度为19.8米,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主钢构采用Q235B钢。

普通螺栓采用4.6级C级螺栓,锚栓采用Q235圆钢,经粗加工制成;檩条采用Q235型钢。

2.3装饰工程概况

外墙为干挂铝塑板、灰白色树脂涂料、玻璃幕墙及部分干挂石材墙面。

大型物品存放区、出入库区、AS/RS出入库区,成品区等为耐磨混凝土楼面,耐擦洗内墙和顶棚。

空压机房、软化水间、测试区、试验区等采用防静电环氧稀胶泥自流平地面,吸音内墙面,耐擦洗涂料顶棚。

配电间、备用间等采用水泥砂浆楼面,大白浆内墙和顶棚。

厕所为防滑地砖楼面,内墙面砖,铝合金方板顶棚。

楼梯间、电梯厅为石材面层地面,耐擦洗涂料内墙,矿棉吸声板吊顶。

2.4给排水、暖通工程概况

给排水工程设有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

暖通工程设有室内采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

其中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循环水工程,压缩空气系统工程,我单位不负责施工,只负责配管的安装,其余由专业公司施工。

2.5电气工程概况

电气工程设有照明及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网络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其中弱电工程: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门禁出入口控制系统,网络布线系统,电话系统,自控系统,UPS电源、电梯设备控制柜等工程我单位不负责施工,只负责配管和盒箱的安装,其余由专业公司施工。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3.1.1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组织图纸会审。

3.1.2由技术科组织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并在分项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模板设计、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钢结构工程的预制安装。

明确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本工程各分部分项的详细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3.1.3开工前应熟悉图纸,组织技术交底、办好一次性洽商、加工定货工作,编制工程预算、施工预算、提出工料分析及材料供应计划,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1.4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及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

3.2施工材料、机具准备工作。

3.2.1编制材料使用计划,落实三大材料并做出材料进场计划,做好模板、水泥、钢筋等材料和堆放场地准备,并组织提前进场。

3.2.2提出施工机械的使用计划,组织调拨、购置、运输和安装。

3.2.3完成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做好临水、临电的布置和安装。

3.3施工管理准备工作。

3.3.1中标后,立即组织调集各类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制定管理制度,行使各自职责,作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3.2邀请建设单位与有关部门接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3.3场区内要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材料堆放、构件预制、施工道路、场地排水、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等,并尽早搭设材料仓库、机械棚、办公室、食堂等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并应做好防火、防雨、防电设施。

3.3.4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保证双方按合同条款执行。

3.3.5工程所用材料需做复试的钢筋、水泥、砂、碎石、砼外加剂等材料,更应尽早采购,并送试验室试验,砼、砂浆须提前进行试配。

3.3.6根据施工进度及工程量合理地安排劳动力计划,特别是特殊的作业人员,要提前向分公司劳资科上报需用量计划,以便能合理调配劳动力。

四、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4.1施工部署

4.1.1工程总体目标

质量目标:

省优质工程

工期目标:

总日历天数274天,预计2011年4月1日开工,2011年12月31日竣工。

安全目标:

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创建省级文明工地。

4.1.2施工规划及施工顺序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具体安排见施工网络图。

主体施工中水、暖、电、通风空调、动力等预埋、预留同步进行,各作业班组进行交叉作业,以充分利用作业面。

4.1.3劳力的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劳动力配置,主要以木工、混凝土工、钢筋工为主,主体阶段最高峰配备木工80人、混凝土工35人、钢筋工60人、瓦工40人、钢结构安装工30人、其他配合工种20人。

具体劳动力安排见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4.1.4工期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为274天,预计2011年4月1日开工,到2011年12月31日竣工,其中计划:

基础工程40天;主体工程110天,;装修工程115天;修补、竣工验收9天。

4.2施工平面布置

4.2.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道路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其中临建主要安排有:

警卫室、管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食堂、水房、临时宿舍、厕所、机械设备防护棚、电气焊操作棚、木加工作业棚、材料库、工具库、水泥库以及施工用的供水、供电系统等,临建全部采用轻型保温彩钢板安装搭设而成。

4.2.2在建筑物东西两侧各设塔吊1台,南侧设物料提升机2台,用于垂直运输。

4.2.3施工现场用水采用自来水,水源处设在场区东侧,临水管线采用埋地敷设,埋置深度满足抗冻要求。

4.2.4现场施工用电电源设在场区东侧,施工现场设一个总配电柜,各用电点设配电箱,引线均用胶皮电缆,满足三相五线制要求和一机一箱要求。

4.2.5砼均采用商品砼。

在现场设砂浆机2台用于砌筑工程以及装修阶段抹灰工程,砼搅拌机2台用于小型预制构件、零星砼以及地面工程。

4.2.6场地排水在施工现场做不小于2%的有组织排水并设置相应的集水井,机械棚及机具冲洗处、大门出入口均设置沉淀池,现场排水经沉淀后排入排水沟内。

4.2.7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制作、加工、安装。

4.2.8严格按照文明工地标准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场区内设立专用垃圾场,不得在施工区内任意堆放或乱倒垃圾,定期将建筑垃圾清理外运。

4.2.9临时设施用地表(见附表7-5)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5.1定位放线

5.1.1总则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及标高准点进行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水准网的布设,以此为基础进行轴线定位控制和标高传递。

本工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与各类钢卷尺,按ISO9002标准及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定,均需经标准计量局检测认可,并做好相应标识、记录。

所有的仪器均经检测,必须在检测有效期限内。

做到定人、定机、定时。

5.1.2平面控制网:

5.1.2.1定位依据:

依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

5.1.2.2定位程序:

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5.1.2.3定位方法及要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定位依据,分别测出控制线,作为轴线测设依据,各条控制线采用经纬仪测设,以确保控制轴线的精度。

主要轴线在离建筑物边线不小于10米处埋设控制桩,作为结构施工时的测量依据。

各控制轴线投到结构层上之后,要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控制轴线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后,根据控制轴线测设其它细部轴线及柱、梁等轴线。

各楼层放线:

各楼层中的标准柱、梁均按各控制线按图纸尺寸放线。

5.1.3定位放线的验收

5.1.3.1定位放线点和水准控制点应妥善保护,工程放线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规定。

5.1.3.2所有定位放线测试工具、有关物件以及定位放线图,经工程监理验收符合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并办妥签证手续后,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1.4场区高程控制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永久性水准控制点,以组成高程控制网络。

各高程点两次观测之误差不得大于1m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设立一个水准控制点,该点设置在建筑物的东侧。

5.1.5标高控制

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至少两点),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出不少于四个点形成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网(水准点原则上布设在坐标控制点上以便于保护),定期进行复测。

5.1.5.1基础阶段的标高均由基准水准点向下引测至各柱的钢筋上,并随时与基准点复核;点位用红油漆清晰标注,以此控制楼层标高。

5.1.5.2上部楼层施工时,先由基准点引至建筑物的混凝土柱上+50cm,以后施工均由此两点用钢尺进行精确引测,并与下一层的标高进行复核。

5.1.5.3各楼层施工时,先将下一层标高引测出三个点(楼层的不同部位)与从+0.500引测上的标高进行复核,无误后,按相对楼层面+50cm的标高引至每个柱钢筋的上角上,借此控制楼层板面标高及混凝土标高控制(浇筑砼时,标高控制点可适当加密)。

5.1.5.4钢结构标高控制,柱安装时,可在柱子底板下的地脚螺栓上加一个调整螺母,螺母上表面的标高调整到与柱底板标高齐平,放上柱子后,利用底版下的螺母控制柱子的标高,精度可达±1mm以内。

柱子底版下预留的空隙,可以用无收缩砂浆以捻浆法填实。

5.2土方工程

由于本工程土方开挖及基础处理由专业公司施工,所以我单位只承担回填土工程

5.2.1回填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5.2.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如在基坑(槽)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5.2.3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坑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5.2.4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采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灰土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优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量过多或过少,可采用翻松、晾晒或洒水润湿等措施,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

5.2.5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夯打设备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2.6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2.7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5.2.8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5.2.9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5.3模板工程

5.3.1模板体系的选择

按照我单位的质量目标承诺,混凝土结构需要达到外光内实的效果,模板体系的选型关系到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因此,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如下设计:

5.3.1.1柱模板

框架柱柱拟采用竹胶板木模,接缝处拆模后稍作打磨处理,保证梁柱节点的清水效果。

5.3.1.2梁、板及楼梯模板

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面板为12mm厚竹胶板,龙骨为50mm×100mm木方,当板厚b≥180mm时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150;当板厚b<180mm时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木方下主龙骨为2φ48钢管间距1000,楼板模板应尽量采用整张模板,局部采用小条模板,模板边沿应平直、无毛边,模板拼缝处应加1×10mm密封条。

5.3.1.3门窗洞口模板

采用易于拼装的钢木组合模板,以确保门窗洞口阴阳角线条顺直。

5.3.1.4电梯浅基坑模板一次支设到位,模板通过基坑内的钢管支撑进行加固。

5.3.2施工缝位置的确定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以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施工缝位置确定如下:

a.框架柱:

各层楼面标高。

b.楼梯:

每个楼面一梯段的中间1/3踏步处。

c.楼面结构:

每个流水段中楼层不设置施工缝。

5.3.3安装前准备工作

a.模板的堆放场地设置在塔吊工作半径范围内,便于直接调运。

b.技术交底: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c.测量放线:

柱模安装之前,在楼层上依次弹出墙体、柱子轴线,柱模的安装位置线和门洞口位置线。

轴线引测后,测量员复验。

d.刷脱模剂:

刷脱模剂对于保护模板、延长模板寿命、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洁净和光滑,均起着重要作用。

e.柱模、梁模安装之前,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且相关资料完毕。

f.已做好施工缝的处理。

5.3.4立模施工顺序:

a.柱钢筋绑扎结束后,开始支作柱子模板。

b.浇灌完毕立即施工框架梁、现浇平板模板。

5.3.5模板施工

a.柱模板采用木模、单管钢柱箍,间距约为500mm。

b.梁高大于800、柱宽大于600的砼构件均需设置M12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外套硬质PVC管来控制梁、柱的宽度尺寸。

保证不胀模,以及混凝土构件的精度。

c.框架梁、现浇平板模板:

框架梁侧模采用定型木模,现浇平板采用竹模板。

d.梁、板模板施工:

梁板模施工时先测定标高,铺设梁底板,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

较浅的梁(一般为450以内)支好侧模,而较深的梁先绑扎梁钢筋,再支侧模,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梁、板交接处的节点模。

e.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底板采用胶合板,踏步侧板及挡板采用50厚木板。

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以使混凝土浇捣后的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

5.3.6钢管排架搭设要求

由于钢管排架高度>3m,为了保证钢管排架的稳定,在钢管排架下方设置通长扫地管和设置剪力撑,确保钢管排架的稳定性。

模板钢管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模板支架的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c.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d.为了保证模板形式尺寸正确,防止模板下滑,排架上端扣件采用双扣件形式。

5.3.7模板安装误差的控制

模板除按图施工外,还须严格控制模板安装的误差。

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本工程各部位偏按下执行:

a.轴线位置:

5mm。

b.标高:

±5mm。

c.柱、梁断面尺寸:

+4~-5mm。

d.现浇楼面底模表面平整度在2m范围内允许误差5mm。

e.模板铺设缝隙不得超过2mm,否则要采用油毡条补缝。

5.3.8拆模时间

a.梁侧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的原则下,便可拆除;其余构件依拆模试块强度数据为准。

b.混凝土柱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

c.现浇板与次梁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

d.框架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5.3.9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a.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的承受所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b.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进行拼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c.浇筑砼时专门派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d.由于钢筋绑扎和模板施工是穿插进行,施工安全难度将会很大,故必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时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5.4、钢筋工程

5.4.1钢筋采购、加工和材料检查

5.4.1.1钢筋的采购

钢筋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算出钢筋用量,分出规格和型号,由公司物资部负责采购并运到现场,钢筋采购严格按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一式两份,随料到达。

尽量是原件,若使用复印件,须加盖材料专用章,注明原件存放地,复印人姓名,复印时间。

材料员收到后,验收货与证是否符合,符合,则在质量证明书右上角,写明进货时间和数量,作原材料登记台帐,然后交资料员存档。

钢筋采购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

5.4.1.2钢筋的加工

钢筋加工包括调直与除锈、断料、弯曲、直螺纹套丝。

钢筋加工前由技术部门做出钢筋配料单,经反复核对无误后下料加工。

A.钢筋加工机具设备

盘条钢筋先行用卷扬机拉伸拉直后,用钢筋钳剪段;一般钢筋断料使用钢筋切断机QJ-40;钢筋成型使用钢筋弯曲机WJ-40;

B.钢筋加工

钢筋按部位、分构件分别码放,钢筋上挂牌,牌上写明规格、部位、数量、长度等。

C.钢筋接头位置及接头形式

a.钢筋的接头方式为底板、基础梁、楼板、框架梁水平纵向直径>20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底板、基础梁、楼板、框架梁水平纵向直径≤20采用绑扎搭结,剪力墙分布筋、框架柱竖向钢筋直径>18采用气压焊焊接;剪力墙分布筋、框架柱竖向钢筋直径≤18采用绑扎搭结,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b.基础底板钢筋、柱、梁、墙体竖向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

c.基础底板钢筋接头位置:

上层钢筋应在支座附近搭接,下层钢筋应在跨中搭接。

d.墙体钢筋接头位置:

钢筋接头应错开,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搭接,在同一断面内不得超过同向钢筋的50%。

e.楼板:

下层筋在支座范围搭接,上层筋在跨中范围搭接。

加工好的成品钢筋要严格按照分楼层分部位、分流水段和构件名称分类堆放在使用分项工程周边堆料场。

5.4.1.3钢筋运输与存放

a.因施工现场场地有限,钢筋半成品的运输就不可避免,因此钢筋半成品在运输时一定要按规格、品种分类堆放,防止混乱造成错用。

b.钢筋半成品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出现钢筋半成品变形,影响钢筋的施工质量。

c.钢筋运输时要提前计划好施工中所需的各种规格和数量,以便能及时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不出现窝工现象。

d.钢筋半成品的存放要按种类堆放,地面要硬化过,防止钢筋被污染。

5.4.1.4钢筋的检验

钢筋进入加工场地后,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号;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60T作为一个检批量,检验内容包括资料核查,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

A.资料核查

钢筋出厂时,应在每捆钢筋注明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时应进行复试。

B.外观检查

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得大于4mm。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

C.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有发现脆段,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它各项检验,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该批钢筋能否使用。

D.钢筋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屈强比要求。

本工程框架为三级抗震,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当按一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25;所以框架、抗震墙钢筋的屈服强度比不应大于1.25。

E.钢筋取样及性能检查

a.取样方法

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取样1组。

b.见证取样送样

钢筋取样和送样,要有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在场,填好报表,然后监理人员跟随试验工到有资格的试验室去送试。

c.试样判定

在拉力试验中,如有1根达不到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这三者中任一项规定值,应从同一批中重新取双倍试样复试。

如仍有一根达不到规定值,则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合格,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品。

5.4.2施工方法

5.4.2.1施工工艺流程

a.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断料→钢筋弯曲成型→挂牌堆放。

b.钢筋如有锈蚀应采用钢丝刷或调直过程中除锈。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c.钢筋调直时,其调直冷拉率Ⅰ级钢不大于4%,Ⅱ级钢筋不得大于1%,钢筋拉直后应平直,且无局部曲折。

d.钢筋切断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有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如出现钢筋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及时向质量、技术部门反映,以采取措施。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现象,长度允许偏差小于±10mm。

e.钢筋弯曲成形后,弯折点处不得有裂纹,Ⅱ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全长小于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允许偏差小于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允许偏差±小于5mm,箍筋边长允许偏差±小于5mm。

f.Ⅰ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g.Ⅱ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箍筋的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