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567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docx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笔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

 

第一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

 

1:

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

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

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3:

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

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

这是因为:

①:

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

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1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

 

1: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为骨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现状:

研究成果有两类,一类未区分层次,只是探讨有那些主要范畴;另一类则认为应区分层次,如思教学的基本范畴、重要、具体范畴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一般从狭义上研究。

 

2:

思教学范畴与思教规律的关系: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是思教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都

是人们认识思教的思维形式,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识思教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结晶,又都是人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化对思教的认识提供认识工具。

但,思教规律对思教本质联系反应的更完整和深刻,而思教学范畴则从某一侧面、某一环节上反应四角的某系本质联系。

 

3: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和结构

 

第一,按思教范畴的性质、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

①实体:

 

反应思教客观内容、实在基础和各个环节。

②属性:

反应思教内在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特点、属性和功能性的。

③:

反应思教各种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联结关系和综合联系等普遍关系的。

 

第二,按思教学范畴作用大小不同,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据具体范畴。

 

第三,按在范畴体系中高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思教学的高层、中层次和低层次范畴。

4:

思想政治

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考察纵向关系。

研究范畴之间的纵向关系,目的在于从动态上弄清各种范畴运行和发展的历史链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

①主从关系。

②组合关系。

③连锁关系。

④互补关系。

 

考察横向关系,目的在于从静态上弄清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即弄清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

5: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性②流动性:

我们把思教学范畴的发展性、相对性、辩证性统称为流动性。

第一,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思教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认识能力的提高,不仅会丰富已有的思教学范畴的内容,而且还会提出和增加新的范畴。

第二,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思教时间的深度、广度的相对性、有限性的制约,作为主观反映的思维形式的思教学范畴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

第三,思教学范畴的辩证转化也反映了它的暂时性、过渡性和渗透性。

③抽象性:

思教学范畴的形成是在分析思教的矛盾运动中,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对矛盾运动的性质、属性、特征概括出最简单的规定、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④阶级性。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功能

 

①认识功能。

首先,表现为规范思教学科的理论知识。

其次,是认识和揭示思教的本质和

 

规律。

再次,是开拓人们的思维,起着思维再生产的作用。

②方法功能。

首先,它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

其次,它体现认识运动中个别和一般的各个思维环节。

再次,它激发思维的超越,为学科理论知识宝库增值。

③构建功能。

首先,它能指导人们构建思教学科的理论体系。

其次,它是构建思教学科体系的基本条件。

最后,它是思教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基本范畴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作系统研究的仅见徐志远所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研

究》一书。

徐志远2002年初提出:

“思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

他提出,起点范畴是思想和行为,中心范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介范畴是四对即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结果范畴是内化与外化,终点范畴是个人和社会。

 

1.思教学的起点范畴:

思想和行为。

第一,思想和行为是思教学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二,思想和行为同思教学的研究对象互相规定。

第三,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以后思想政

治教育发展剁成中一切矛盾的萌芽。

第四,思想和行为也是思教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3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心范畴: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中心范畴,是这个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我们称它为逻辑基项。

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确定为逻辑基项,这是由他在思教基本范畴系统中占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第一,作为思教学基本范畴系统的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系统中的整体性范畴。

第二,作为思教学基本范畴系统的逻辑基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对思教领域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重要因素,从而体现了基本范畴系统的本质特征。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介范畴:

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逻辑中项联结逻辑始项和逻辑终项。

处于原则、方针的重要地位。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结果范畴:

内化与外化

 

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终点范畴:

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教本质、体现思教领域特殊矛盾性的基本范畴。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建构

 

思教范畴体系的建构一是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二是要体现时代性,突出创造性,提炼新范畴。

三是要深入揭示思教范畴体系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是要大力开展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

为了

合理、科学、有效地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应当遵循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①。

------徐志

远: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及其系统的建构原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

期。

 

1.实践性原则。

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通过思教实践,使思教学范畴得到检验。

一方面,使某些思教学范畴成为过世的或是陈旧的东西;另一方面,又会使某些思教学范畴的内容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通过思教实践,使思教学范畴得到发展。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其纵向

发展和横向联系,即对其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

全面的认识对象,这是思维的本

质所在。

而“要真正的认识事物,就必须包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我们

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列宁

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全面性原则的基本逻辑要求是:

第一,从整体出发考察思教学范畴的纵向发展过程,反对那种脱离整体而孤立地考察对象的部分或要素的做法。

第二,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考察思教学范畴的横向连理,反对形而上学地割裂成对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

 

4

3.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充分认识它同社会环境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遵循开放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时代性。

第二,坚持全面性和联系性

 

4.创新性原则。

是指在研究和建构思教学范畴体系时,必须具有敢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追求独到和最佳的精神,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开拓性的现代思维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思教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思教的方法理论研究,思教管理理论研究。

思教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研究自身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

包括思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教的功能和价值研究,思教的过程和规律研究,思教的对象和接受研究,思教的目的和任务研究,思教的内容及方针、原则研究,思教与社会环境的研究等。

思教的形成和发展,这部分研究思教在阶级社会的普遍性和历史发展,研究在马义指导下批判继承、批判借鉴的问题。

思教的方法理论,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在哲学方法的指导下,恰当运用一般方法去创造、总结、掌握、运用思教自身的科学方法。

思教的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岁思教活动的全过程实行有效调控,包括思教信息的调查分析、思教的预测、决策、实施和评估的研究,思教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领导研究,思教队伍建设研究,思教者的素质及修养的研究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

 

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确立思教学科的二级学科地位,对思教学科建设、发展和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思教学科建设,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认清思教学科与马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思教学科的作用。

马克思早就指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

 

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其二,重视

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大力建设思教新的分支学科。

与思教直接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及其分支学科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①:

参见郑永廷、张国启: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研究。

在思教中运用心理学,重点是研究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心理现象与发展变化规律,其直接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保持思想健康,做到由思想自发到思想自

 

5

觉,更好地开发个人的潜能。

②婚恋规范与婚恋道德研究。

③事业理想与职业选择研究。

④现代人际交往研究。

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现代思教的理论基础是马义,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义科学体系为根本指导思想,是现代思教学能够得以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思教科学化的根本保证。

以完整、准确的马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义中国话的最新伟大成果为指导。

 

1.坚持以整体性的马义科学体系为指导。

要理解马义的整体性,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马义,怎样坚持马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即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马义,如何坚持马义。

”要全面理解和回答“坚持什么样的马义”,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最根本的要坚持马义的本质规定性。

直接体现了马义性质、实质,对坚持马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确、全面的马义观对马义本质规定性的认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马义的根本性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马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这是马义的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这四点是马义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是保障马义不变质、不变色的根本,是区分真假马义的分水岭和试金石,也是揭示马义中国化客观规律的关键躲在。

 

(2)要坚持马义基本原理。

是马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义本质规定性的生动表现。

包括:

一是马义哲学中的基本原理。

二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

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所有制理论。

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基本原理。

 

(3)坚持马义的基本特征。

是马义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原理的外在表现,是马义与其他思想体系根本区别的标志。

第一层次是列宁所说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这是马义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层次是指开

放性、创新性、动态性,这是第一层次特征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如何正确坚持马义:

一是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是必须坚持和巩固马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敢回应种种挑战和攻击,旗帜鲜明地捍卫马义。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马义中国化。

 

2.坚持以马义中国话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

所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要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当前,我们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当然,也必须用科观来统领思教并推进思教学科建设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6

思教学主要借鉴吸取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①政治学是研究以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③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④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⑤社会学是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吸收现代西方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理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有益成分。

 

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现代思教学在马义指导下,是中共思教丰富经验的理论升华,不仅具有科学性,反映了思教的客观规律,而且具有价值性,在它指导下的思教实践,能够满足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它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高度一致的。

 

(二)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三)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综合性:

第一,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

第二,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第三,思教具有全程性。

第四,思教具有全员性。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

 

思教发展的历史,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思教建设实践、思教学科化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

 

思教概念是其在特定的时空境遇下,实现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拓展行,思教概念将在既定的阐释之上,沿着内涵和外延而不断发展,从而经历了从历史到当下、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阐释

 

7

思教概念的理解,是在对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相近概念的比较研究中逐渐澄明。

政治工作是这群概念中的最高概念,它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阻止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思教的概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思教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2)思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思教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进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实践内涵的发展,其发展首要的是重新审视交往实践在思教中的基础作用,真正实现思教在交往实践中生成“人”的价值关怀,以回应对思教“人学空场”的误读。

 

(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

其发展,首要的是用要与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教活动的方式回归教育并只想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践行,尤其是当代的教育理念及其发展与思教活动相结合,如生活世界教育、建构主义教育、体现思教的价值关怀和人文观照的维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优秀文化传统等积极内容和德治、教化、修身为本、知行合一、见贤

思齐、慎独等方法,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这份优秀的精神遗产,并在思教活

动中不断予以创新和发展,赋予其时代特质。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3.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进

从马到列宁的社会主义灌输论和政治教育,全面开展理论建设和政治教育工作再到斯大林在联公布

17

大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

 

4.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期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教,尤其是把思教渗透到工农运动中。

秋收起义把党

8

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期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教主要是对军队的思教,同时也包括对最广泛的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

育,思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进一步发展,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

“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①,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②,从而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到了第一位。

这是我军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我党我军思教形成的重要标志。

 

(3)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期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4)思想政治教育成熟期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思教的“生命线”、“中心环节”、“重要政治优势”江泽民用“四个如何认识”深刻阐

述了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

①---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9-1339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思教的学科化,既是思教体系化、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教学科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学科主体确立---分支学科发展---综合深入发展”的三个阶段。

 

1.学科主体确立阶段(1978-1995)

 

这一阶段主要探索学科主要理论框架与学科的基本理论,确立并建设学科理论体系与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这一阶段经历了全面探索期和系统建设期,思教学科在这一阶段中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

 

全面探索时期(1978-1984)思教工作者就如何建立思教学科、实现思教科学化这一重大课题开展了开拓性的探索,为现代思教学科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9

系统建设阶段(1984-1995),首先,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教学的教学和研究队伍。

其次,思教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

 

2.分支学科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

 

这一阶段,思教学科的主干课程从不同层面上得以延伸,形成了理论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教管理学、思教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3.学科综合深入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思教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渗透,并应用相关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进行思教基础理论建设,形成颇具特色的思教研究领域,这种综合性、交叉性研究使思教学科建设始终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从而显示出学科的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视阈

 

思教发展的本质是思教现代化的问题,其动力来源于思教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

对思教发展的本质、动力和特征的回答,旨在展示思教发展的应然性和合理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空境遇

 

思教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它呈现出全球化、现代性、科学技术等相互交织的时代图景。

江泽民“四个认识”对其进行了精辟的勾勒: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以及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1.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由于经济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它的改变必然影响并反映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因此,全

 

球化逐渐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从而形成政治和文化交往的全球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话语权的争夺。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使思教面临多重挑战,促使思教予以回应。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选择、吸收“他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向“他文化”输出自身的文化特质。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不均衡激化了文化冲突。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思教发展

10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具有健全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它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思教改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模式和民主参与模式,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市场经济是以个人为活动主题和利益本位的经济体制,个体总是追

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以自我利益为核心的个人主义。

同时,对外开放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也将呈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尖锐对立:

“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事甚至是十分尖锐的。

这就要求思教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一方面,思教要培育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思教应发挥在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协调和主导功能,既要充分尊重个体价值取向多样性,又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进行引导和建设,维护社会主义一是形态的主导权,坚持价值导向一元性和个体价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思教发展

 

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世界“解蔽”塑造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理智能力,它不仅培育了人的主体性,而且充分开发了人的自由自觉特性。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标准化、集权化、理性化等基本原则缺乏人文关怀的维度,它容易因科技至上而失去人的意义和精神观照,引发人类的道德危机和意义缺失。

 

这就要求思教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自我建设,建构思教运行并得以介入到新的社会群体的平台。

另一方面,思教应积极介入到新空间和新的社会群体中,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