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70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2复习题.docx

现代汉语2复习题

现代汉语2复习题

      试卷代号:

24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汉语试题  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语言单位的分析,(A)的说法正确。

  A.短语“四点钟”中间的数词是序数词。

  B.非谓形容词受副词修饰,主要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充当谓语。

  C.“林飞喜欢唱什么歌”中的代词是活用。

  D.?

?

《英雄》这部电影我们都看过了”中的“都”总括电影和人。

2.短语(C)从第一层结构看是介词短语。

  A.从一个渔村来。

  B.向从施工任务最重的工地赶来的代表介绍。

  C.对从基层来局里汇报工作的全体同志。

  D.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向敌后插去。

3.下列句子(A)是短句、整句。

  A.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B.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下面对句子辞格的分析,只有(D)不正确。

  A·“集体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爱护”。

这个句子主要用了借代,也可理解为用了夸张。

B·“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个句子用了夸张。

C.“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

这个句子用了对偶。

  D.“像他这样的人要是多几个就好了”。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是明喻。

5.(B)对句子预设的分析正确。

  A·“他在大学是系学生会主席。

?

这句话预设是:

他现在当了领导干部。

B·“小李会下围棋了。

?

这句话预设是:

小李原来不会下围棋。

c·“他在那里干了三年了。

”这句话预设是:

他去年已经调离了那里。

  D·“胡升华小时候可听父母的话了。

”这句话预设是:

胡升华现在长大了,更听话了。

二、综合分析应用题l.分析下面多义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1页共19页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状  宾    ----------定------------------  -中-述补定中    -------述-----------宾-----      -述-----补---  2.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8分)  ①a.近年来工人写的小说越来越多。

b·近年来写工人的小说越来越多。

  ②a·虽然你没有来帮忙,但是我们还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b·即使你没有来帮忙,我们也还是能按时完成任务。

  ?

a·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工人自己写小说。

  b·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别人写关于工人的小说。

②a·这句话是转折复句,没有来帮忙是事实。

  b·这句话是让步复句,没有来帮忙不是事实,只是一种假设。

  3.按照要求变换下列句式(6分)  ①我们去戈壁荒滩,去雪山草原,还要到荆棘丛林中去。

(改成整句)②大家说到雷锋,没有一个不佩服。

(改为肯定句)  ①我们去戈壁荒滩,去雪山草原,去荆棘丛林。

②大家说到雷锋,人人都非常佩服。

  4.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辞格综合运用的情况。

  最撩人的是那一弯溪水,时而在道旁作小鸟依人,叮叮咚咚呢呢喃喃伴着游人的脚步轻歌;时而如淘气的稚童,远远地躲身山弯,久久不肯露面;而如铁骑奔腾,山后直逼而来,汹汹然不可挡,忽又一急弯,欢笑着去了。

  这段话使用了排比和比喻、比拟。

辞格综合运用是套用,排比套用比喻和比拟。

三、简答题1.“因为”和“因此”在用法上有何异同?

2.什么是主谓句?

举例说明它有哪些下位句型?

3.什么是相似点?

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

  4.什么是指称意义?

举例说明。

简要说明指称意义有哪些类别。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因为”和“因此”都是用于因果复句的关联词语。

“因为”秀于因果复句的偏句,后面要有“所以”相呼应;“因此”用于因果复句表示结果的分句,相当于“因为?

?

所以”的功能,后面不能再出现“所以”。

  第2页共19页  2.主谓句就是主谓短语构成的单句。

主谓句的下位句型包括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三种。

例如明天国庆节、我们认真学习、衣服很漂亮。

  3.相似点是比喻辞格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

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基础,本体和喻体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正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点,这样才能联系在一起,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

例如“桃花像火”,指桃花和火都具有红这一相似点。

  4.指称意义就是词、勉励在一定语境中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例如“我”是说话人自称,在不同的场合“我”表示的具体的人就是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可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定指信息和不定指信息。

  四、评改病句。

1.人们都在全神贯注地欣赏她的歌声。

  2.美丽的三亚湾,阳光的灿烂,洁白的沙滩,海水的湛蓝,真是令人神往。

3.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一本书买了回来。

  4.无论遇到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按时完成任务。

5.王师傅打发儿子到街上买了笔记本、三角板、圆规等文具。

评改病句(20分,每小题4分,改正2分,说明原因2分)1.人们都在全神贯注地欣赏她的表演。

  错误原因:

搭配不当。

“欣赏”与“歌声”不能构成述宾关系。

2.美丽的三亚湾,阳光灿烂,沙滩洁白,海水湛蓝,真是令人神往。

错误原因:

不符合整句特点,三个定中短语的中心语词性不同。

3.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把那本书买了回来。

  错误原因:

不符合把字句的特点,“一本书”属于不定指信息,而把字句处置对象必须是定指的。

4.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按时完成任务。

  错误原因:

不符合条件复句规律,这是无积极合作,表示条件的分句要使用周遍性词语。

5.王师傅打发儿子到街上买了三角板、圆规等文具。

  错误原因:

上下义词语使用不当,“笔记本”不属于文具的下义词。

  试卷代号:

24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试题  200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第3页共19页  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凡是带宾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B.助动词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C.副词不能修饰动词,不能充当谓语D.介词、量词都可以独立充当谓语2.下列有关复句的表述,()正确。

  A.多重复句一般不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

B.多重复句不是依据分句的多少划分出来的。

C.三个以上层次构成的复句是多重复句。

D.三个以上分句构成的复句是多重复句。

3.下列各种说法中,()是正确的。

  A.整句就是一组音节数量相同的句子。

B.句意是肯定的,就是肯定句。

C.句意是否定的,就是否定句。

D.所有的对偶句都是整句。

4.下列对句子的辞格的分析,只有()是正确的。

  A.“最可恨那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个句子用了借代。

B.“看见这绿油油的麦苗,我就嗅到了面包的味道。

”这个句子用了夸张。

C.“他长得很像他的哥哥。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中的明喻。

D.“关心的是老干部。

”这个句子有两种含义,使用了双关。

5.()对句子预设的分析正确。

  A.“连他都考上大学了。

”这句话的预设是:

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B.“他家现在非常富有。

”这句话的预设是:

他家现在有数十万元存款。

C.“已经是三月份了,天气还这样冷。

”这句话的预设是:

三月份不应该冷。

D.“他才二十岁,但却像个大人。

”这句话的预设是:

他是个成年人。

二、综合分析题(30分)  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昨天下午已经派别人去了  2.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

(8分)  ①a.这个问题我考虑得不成熟。

b.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成熟。

②a.一个月就下了五场雨。

b.一个月才下了五场雨。

3.按照要求变换下列句式((6分)  ①难道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吗?

(变成肯定句)  ②这祖祖辈辈的苦我们忘不了,我们也忘不了这世世代代的仇。

(变成整句)4.分析下面一段话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三、简答  第4页共19页  1.短语和句子有什么区别?

  2.动词性谓语包括哪些下位句型?

主要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语境?

对语言运用有什么影响?

4.夸张和夸大有什么不同?

  四、评改病句(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经过改进生产工艺,这种食品更营养,口感更好。

2.跑了一个下午,他把一本书买回来了。

  3.我们要不断刻苦努力学习新知识,不要像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只会混饭吃。

4.这些小体积、威力大的炸弹,如果不及时处理,仍然有爆炸的危险。

  5.他不慎跌入山洞被困一周,严重脱水,多亏采药人发现并报警,最后他奇迹逃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每小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B2.B3.D4.B5.C二、综合分析(30分)  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  昨天下午已经派别人去了状  中定中状  中  连  述  述宾2.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

(8分)  ①a.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考虑,有了结果。

b.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在考虑之中,尚没有结果。

②a.这句话有雨水多和雨水少两种含义,是个歧义句。

b.这句话只有雨水少一种含义。

3.按照要求变换下列句式(6分,每小题各3分)①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②我们忘不了这祖祖辈辈的苦,这世世代代的仇。

4.分析下面一段话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  这段话使用了对偶和两个比喻。

辞格综合运用是套用。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短语是备用单位,是静态单位;句子是交际使用单位,是动态单位。

句子具有表述性,既要表达主  第5页共19页

  

  

      2.这次考试场地临时改在市职工大学图书馆进行。

3.书籍就像一艘船,装载着许多货物.4.经过打听,我才弄清楚,原来反对的是他。

  5.开学了,我买了教参、练习册、铅笔、圆珠笔、三角板,量角器等文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每小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C2.B3.C4.A5.B二、综合分析(30分)  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    2.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8分,每小题各4分,每个句子2分)①a.“客人不来”说明客人的主观态度。

b.“客人没来”说明客观情况。

②a.“这个问题,我考虑得不成熟”说明已经考虑,有了结果。

b.“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成熟”说明正在考虑,没有考虑好。

3.把下面的句子变为短句(6分)  本着节约的精神,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能合并的会合并起来开,电话会能解决问题就用电话会,必须召开的会议尽量缩短会期,这样,我县今年取消了许多预定的会议,节约厂不少资金。

  4.分析下面一段话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  这段话分别使用了比喻。

比拟。

排比修辞格。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是排比套用三个比喻。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是比拟。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表述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表指表达客观现实,与客观现实有特定的联系;述是陈述主观意图,表达说话人的目的。

表述性是句子与非句子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因为句子足沿言的使用单位,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单位,所以只有句子具有表述性。

  2.条件复句偏句和正句之间是是相承的关系,有了偏句的条件,就要产生相应的结果。

让步复句偏  第11页共19页  句和正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有了偏句的条件,并不产生相应的结果,结果与条件是对立的。

  3.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活”与“死”是绝对反义词,没有中间状态,否定一方,就等于肯定另一方,所以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可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构成。

“喜欢”和“讨厌”不是绝对反义词,二者之间有中间状态,否定一方,不等于肯定另一方,“不讨厌”并不意味着“喜欢”,“不喜欢”不等于“讨厌”,还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状态存在。

  4.一般情况下,会话双方要遵循合作原则,发话人说什么,说话人答什么,这样交流才能进行下去。

而在这一段对话中,女的没有就男同志的提问内容进行回答,而是说到毫不相干的天气,说话不切题,违反了关系准则。

女的回答的话语具有会话含意,那就是“不要问这个问题”,“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故意违反关系准则,转移话题。

  四、评改病句(20分,每小题各4分,改正2分,说明原因2分)  1.多年的实践练就了他一双火眼金睛,哪怕是微小的毛病,也瞒不过他。

错误原因;词性误用。

“稍微”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2.这次考试临时改在市职工大学图书馆进行。

错误原因:

主谓搭配不当,“场地”不能与“进行”搭配。

3.书籍就像一艘船,把我们送往成功的彼岸。

错误原因:

比拟不贴切,与前面的比喻呼应不当,比喻的意义没有突出来。

  4.经过打听,我才弄清楚,原来大家反对的是他。

错误原因:

句子有歧义。

“反对的是他”施受关系不明确,容易引起不同的理解。

  5.开学了,我买了铅笔。

圆珠笔、三角板、量角器等文具。

错误原因:

上下义词语用错。

“教参”、“练习册”与“文具”没有上下义关系。

试卷代号:

240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试题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词和词组合,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___上能搭配,二是词的意义上有关联。

2.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虽然___,偶然___。

3.从功能角度看,短语\首都北京\是___短语。

  4,从结构看,\昨天下午来作报告的那个人我去年在油田见过\这个句子是___句。

5.\二胡,笛子,古筝\的上义词语是___,\苹果,西瓜,桃子\的上义词语是___。

  6.句子结构有多种变化,如\野花的芬芳,阳光的灿烂,百鸟的鸣唱,构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是___。

  第12页共19页  7.交际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如演讲按照交际时的正式程度是___。

8,\他人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却非常一般.\这句话的预设是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各组词只有()全部都是兼类词。

  A.科学热爱代表B.揭开文明突然C.思念盼望爱戴D.端正繁荣导演2.下列句子()中的数词表示序数。

  A.我买了三张电影票B.周末提前到四点钟下班C.你带五个人来帮忙D.用一个晚上编辑两篇稿子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既;和,跟,同,与,及\既是介词,又是连词B.凡是带宾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C.\并,并且\主要用来连接名词和代词D.\按照\是介词,不是动词4.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是定指。

  A.请把我要的东西带上B.他家里来了一个朋友C.她不小心摔碎了杯子D.我上街买几本杂志5.下列说法()正确。

  A.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形状相同B.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特点相同C.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类别相同D.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色彩相同三,综合分析题(30分)  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明天早晨到学校操场集合2.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8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分析下面一段话的句式特点及修辞作用(6分)  那高耸的塔尖,被誉为惊世奇钻,晨曦中银光闪亮,夕阳下金光灿烂,灯光里晶莹剔透,云雾里气象万千。

4.分析下面一段话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  春雨贵如油,井水是美酒,美酒灌麦苗,醉得麦苗绿油油。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句子同词和短语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指出下面两个复句的结构类型并分析其意义差别:

A.你学习虽然很好,但是也不应该骄傲;B,你学习即使很好,也不应该骄傲。

3.双关和歧义有什么不同。

4.句子的理解策略有哪些方面。

  第13页共19页  5.分析下面的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什么准则?

表达了什么样的会话含义?

妈妈:

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孩子:

我语文考得特别好。

五,评改病句(每小题2分,共20分)  1.她的听觉极为敏锐,哪怕是稍微的动静,她也能听出来。

2.经过努力,我把你要的东西终于买齐全了。

  3.不论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4.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职工的午饭问题。

  5.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未成年的工人的女儿误人歧途,最后觉悟。

6.只有人民大众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7.大部分热水器已经使用了消除烟尘的装置和其它简易措施。

8.这次比赛,队员们无论是思想作风还是技术,都发挥得比较正常。

9.他特别喜欢文学,在高中三年中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戏剧等。

10.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一段话,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要仔细斟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语法功能2.连词形容词3.名词性4.动词性主谓谓语句5.乐器水果6.变位7.正式型8.聪明的人学习成绩就好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三,综合分析题(30分)  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    2.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8分,第一层4分,第二层各2分)  第14页共19页  ①Ⅱ②Ⅰ③Ⅱ④条件并列条件  3.分析下面一段话的句式特点及修辞作用(6分)。

  这一段话主要运用了整句,连续运用了四个结构一致,音节整齐的句式。

其表达作用是使句子均匀和谐,琅琅上口,四个结构一致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形成一种气势,增强了话语的艺术感染力。

  4.分析下面一段话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  这段话使用了三个个比喻一个比拟。

辞格综合运用是连用,每个句子使用了一个辞格。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词和短语是备用单位,不具有表述性;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不是备用单位,因此人们运用句子表达思想,总是要与客观现实相联系,表达自己的目的,或陈述,或发问,或请求,具有表述性,这是句子同词和短语的本质上的区别。

  句是转折复句,B句是让步复句.(2分)转折复句正句和偏句的关系是已经实现的或已经证实的,A句说学习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让步复句正句和偏句的关系是尚未实现或尚未证实的,B句说学习好,是一种假设,并未成为现实。

  3.双关和歧义都有多种含义,但双关是一种修辞方式,具有积极作用,是说话人有意识地使话语具有表里两种含义,表面上说甲,实际上说乙.(3分)歧义不是说话人有意设置的,它往往造成误解,影响表达,具有消极作用。

  4.第一,词语提取策略;第二,词语预测策略;第三,尝试组合策略;第四,模式对照策略。

  5.这里的会话,孩子的回答违反了量的准则,妈妈问考试成绩,是询问所有科目,而孩子的回答显然没有满足这一点。

孩子违反量的准则,其会话含义是说明只有语文考试成绩好,而别的科目考试不理想,但是又怕妈妈责怪而不愿意直按说明  五,评改病句(20分,每小题各2分,改正1分,说明原因1分)  1.她的听觉极为敏锐,哪怕是细微的动静,她也能听出来。

错误原因:

词性误用.\稍微\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2.经过努力,我终于把你要的东西买齐全了。

错误原因:

不符合把字句特点.副词作状语要放在\把\前面。

3.不论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错误原因:

这是无条件句,表示条伺:

的分句要使用周遍性的词语  4.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职工的午饭问题的对策。

错误原因:

成分残缺.原句动词\找到\缺少宾语。

  5.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工人的未成年的女儿误人歧途,最后觉悟的故事。

错误原因:

语序不妥,\未成年\容易误解为是指工人。

  第15页共19页

  

      6.人民大众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错误原因:

述宾搭配不当,\担当\不能与\命运\搭配。

7.大部分热水器已经使用了消除烟尘的装置,并采取其它简易措施。

错误原因:

述宾搭配不当.\使用\不能与\措施\搭配。

  8.这次比赛,队员们技术发挥得比较正常。

错误原因:

主谓搭配不当.\思想作风\不能与\发挥\搭配。

9.他特别喜欢文学,在高中三年中阅读了大量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

错误原因:

上下义词语使用不当.\文学作品\与\小说,诗歌,戏剧\之间具有上下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

  10.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一段话,一个句子,一个词,都要仔细斟酌。

错误原因:

不符合层递特点.成分排列应该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07年秋期开放教育《现代汉语》期末复习指导  2007年12月修订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现代汉语基本理论运用于日常语言分析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张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代汉语》

(2)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文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填空、名词解释、综合、问答。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与要求  第四章语法  一、重点名词  虚词指称意义短语主谓句整句二、重点掌握  1.实词与虚词的区分。

2.单句与复句。

  3.六种短语类别,复杂的句法结构辨析。

4.单句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区分复句类型。

三、一般掌握  第16页共19页  1.句式类别。

  2.句子的歧义现象。

  第五章  修辞  一、重点名词  双关对偶预设上义词语二、重点掌握  1.几种常见修辞格。

三、一般掌握1.修辞概说。

2.词语修辞。

3.句子修辞。

  4.同义词语和反义词语。

5.上下义词语和模糊词语。

  6.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运用。

  第六章  语言运用  一、重点名词  交际角色独立语变位语法规律  二、一般掌握1.语言与交际。

2.语言与信息。

3.语言与文化。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的词类根据功能首先可以划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代词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类,例如“大家”是______________,“怎么样”是______________,“这些”是______________。

  3.词和词组合,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上能够搭配,二是______________有联系。

4.划分词类的语法标准是词的______________,即词与词的______________。

  5.助词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