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57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湘教版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

 第一部分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设计分析: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而从学生生活的扩展来看,他们开始关注到民族生活,正如教材引言中所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因而将本单元主题确定为“民族大家庭”,把有关民族的内容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

本单元教学目的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

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会,教材编者作了努力尝试,引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历史资料和典故,把民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紧扣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设计分析:

本单元重在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

在教材具体内容的选择设计上,注重了:

序言选择中学生的事例切入,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关注民族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欲望,由此导人到教学主体内容中去。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重在感受和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代表性地了解一些民族的具体情况,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中,让学生重在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各民族彼此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文化相连。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该节主要是围绕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展开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而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和睦的。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从静态角度了解我国的民族,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关注我国的民族。

教材设计了“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两个小主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传承民族精神,并以实际行动为伟大的祖国做贡献。

教学中要适当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然后自己进行阐述或展示,最后要落实到第68页的课堂讨论:

“热爱祖国,我们中学生可以怎样做”上来。

三、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新课程探究与学习,从学习策略来看,学生们对新课程的理念与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在7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草原风情》内容,对民族的概况有了初步的知识积累;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帮助学生通过事例和活动参与,用尽可能多的材料和事例及阅读拓展内容,来帮助和启发学生认识我国的多民族状况,了解各民族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实效性。

四、本单元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主要落实以下课程标准:

1、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节)

2、 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第二节)

3、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第三节)

五、本单元知识体系框架和课时安排: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突出民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在结合教与学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材框架,定为3节: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和单元活动课。

单元

内容

课时

民族大家庭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课时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

2课时

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

1课时

单元活动主题班会

1课时

 

第二部分每课时具体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2、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3、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

教学难点:

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

通过对引言中事例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民族问题,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老师引入教材的歌曲,要求学生一起唱。

老师:

你熟悉这首歌吗?

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

《爱我中华》。

老师:

歌曲中唱到我国有56个民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

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说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地理分布。

要求:

老师将一幅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要学生将少数民族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地方。

可以分组进行。

如果有错的地方,老师可以选择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老师:

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我们把教材打开到第56页,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请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也可另选其他民族)的内容”。

学生填写,教师指导,补充完整

老师:

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

我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总称。

信息平台:

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

说一说: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名称由来和表达的含义

学生发言:

略。

教师:

小结引申

观察教材57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祖国大家庭灿烂的民族文化。

全班朗读《祝福祖国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围。

课堂巩固,学生交流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和睦的大家庭”——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教学难点:

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旧知呈现,导入新课:

老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

略。

老师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老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师板书:

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活动安排:

以教材第60页的“昭君出塞传佳话”为引子,要学生进行相关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接龙,完成教材第61页:

“说一说:

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的人和事吗?

”(也可以将故事的时间延伸到当代甚至当前。

或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来开展活动教学)

学生回答:

略。

老师总结:

将上述学生所举的事例进行讲评。

老师安排播放电视剧《孔繁森》片段,介绍孔繁森的事例,要同学们进行讨论:

孔繁森的行为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略。

老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l页的有关信息平台的资料,要学生谈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重要举措的认识。

学生回答:

略。

老师总结:

可以适当讲解相关举措的内容,但不要展开,重在要学生了解我国党和政府对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体会建立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

当前在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最敏感的莫过于“台独”分子的猖狂活动了,请同学们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回答:

略。

老师总结:

注意该问题要把握正确的尺度,不要过于展开,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老师:

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略。

课堂回顾:

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第三课时“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

情感目标:

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共同发展言行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教学难点:

学生对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积累较少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嘉兴日报》6月30日报道:

昨天,嘉兴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卓卫明、金中一、陈其根返禾,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办的吕亚军、桐乡市环保局的王正华、秀城区检察院的吕金胜赴藏工作。

市领导徐士珍、朱伟、王新民出席会议。

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

嘉兴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学生阐述发言:

教师小结,引出我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话题。

导入新课;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板书)

教师: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讨论探究其原因:

学生:

教师:

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怎样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阅读信息平台:

了解国家民族委员会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四项要求。

教师介绍: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

说一说:

你还知道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学生回答: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总结。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实际是在阐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课外拓展:

给《嘉兴日报》报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写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

由本课时内容较少,建议将P63—64页的〈民族大团结的世纪欢歌〉作为第二节内容结束后的教学复习与回顾使用。

第四课时“传承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

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

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

学生:

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老师: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

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

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

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

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

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

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

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

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

略。

老师:

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

略。

老师:

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

略。

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

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学生:

交流教材中:

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

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

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

老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

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第五课时单元活动课

“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讲民族故事演讲、民族名称接龙、参观展览的感受、《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的团结,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在过去、现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同学评价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族人民情感,树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而发奋勤学的志向;

活动准备:

①学生准备:

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②《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思路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主持人:

同学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今天,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被震撼。

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正是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平等团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共和国的繁荣,今天,我们班“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班会活动,正式开始!

下面第一个节目《民族故事讲演会》

我们请同学来讲讲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学生代表讲演:

同学倾听、交流,主持人、老师点评)

节目二、击鼓传花少数民族名称接龙活动

全班同学参与,每人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名(一般不允许重复),最后,由多媒体展示我们56个民族的名称。

节目三、观看视频《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及相关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主持人、老师点评,感受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成就、感悟“载人航天”精神

节目四诗朗诵《祖国,我为您自豪》

节目五、群英会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

思想品德老师总结讲话,评议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提出要求

结束:

全班师生齐唱《光荣啊!

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

第五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           教材分析:

1、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本单元围绕“依法治国”展开,由三个课题“从尊重宪法开始”“树立法律的权威”“我们也有监督权”组成。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简图如下:

从尊重宪法开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树立宪法意识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建设社会主义

树立法律的权威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治国家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

我们也有监督权

法律实施与司法公正需要监督

我们行使监督权

 

 

 

 

 

2、课程标准依据:

【课程依据】: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法律与社会秩序”。

【课程目标】:

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本课程的“内容标准”目标】:

3.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4了解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3、分类目标分析: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能力: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比较资料等方法,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树立宪法意识。

知识:

让学生知道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地位,知道“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违宪行为的表现。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法律,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

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守法、护法。

能力:

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能运用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不法现象做斗争。

知识: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认识依法行政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材料、活动让学生感悟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法律监督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要自觉守法,而且作为一个公民积极实施法律监督的能力。

能力:

让学生懂得通过行使监督权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并依法与社会生活中的违法和不公现象作斗争。

知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以及公民根据监督权客体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适宜的方法。

二、           学生分析:

“宪法是什么?

”“怎样依法行政?

”“中学生的监督权怎样实施?

”这几个问题可能是大多数学生感觉比较遥远的知识,尤其是对宪法的认识,学生只知道有宪法这部法律,而不知道宪法究竟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学生普遍认为宪法不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运用的法律,因此也会认为没有必要去了解宪法知识。

加上由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对依法治国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会认为现在有很多的事情是“权”大于“法”,那么行不行使监督权,也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还不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及其作用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           本单元课时安排:

共6课时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2课时

第二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2课时

第三节:

我们也有监督权1课时

单元活动1课时

第一节          从尊重宪法开始(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宪法有关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图片;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张图片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提问:

要使一个国家井井有条,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依法治国”的内容和目的。

(二)、新课学习:

猜谜游戏: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这是我国的哪一部法律?

出示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一条、第二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

提问:

(1)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与你所知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普通法律的内容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如果用上面的这个谜语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应该用哪一句话?

教师归纳:

宪法规定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在内容上大于其他的普通法,因此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根本法的地位。

即“国法之根本”。

议一议:

阅读教材P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的规定,说一说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有什么联系?

你可以用谜语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联系?

教师归纳:

宪法为普通法提供了立法原则,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即“子由母产生”

案例分析:

(1)、阅读教材P73“某县公安局设卡收费”

提问:

该县公安局在国道上的设卡收费的行为是否合法?

为什么?

教师归纳: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2)、阅读教材P74“周恩来总理的事例”

提问:

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遵守了宪法中的什么规定?

教师归纳:

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提问:

谜语中的哪句话是以上两个案例的概括?

(“排行我老大”)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P72“苍茫村村委会的村规民约”的事例

提问:

1、村委会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什么规定?

2、法庭的判决印证了谜语中的哪句话?

教师归纳:

违法了宪法的“公民婚姻自由”的规定。

印证了“冲突我有效”。

讨论: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宪法与普通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归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过渡:

因为宪法所具备的权威性,要求宪法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宪法的修改程序与其他普通法也不一样。

出示材料:

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的修改程序

提问:

宪法的这种修改程序说明了什么?

教师提示:

宪法的制定或修改比普通法严格。

课堂小结: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简单回顾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所学的内容。

说一说: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种?

一般违法行为中的违宪行为指的是哪种行为?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导入“违宪行为”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

案例分析:

出示案例:

“佘祥林案件”:

1994年1月20日,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村民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

1994年4月11日,雁门口镇吕冲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特征相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

佘不服提出上诉,同年9月22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5年3月28日,张在玉的突然归来证明佘祥林当年被冤枉了。

2005年4月13日,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度过了1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