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85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docx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详细版

2020年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篇合集

(详细版)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

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

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融合专业。

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

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目标任务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

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

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组织“爱父母”的家庭劳动,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加强劳动基地建设,让学生在基地劳动实践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1、学校拟将校内规划绿化面积分片划拨给各班自主经营管理。

通过一系列的种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种植班级四年级组、初一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三年级组,地点教学楼后的绿地,以种植各季蔬菜、瓜果等作物为主。

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每学期进行“动一动比一比”活动。

3、大队部和团总支将对各班的实践基地命名为“XX班少先队劳动实践基地管理”或“XX班团支部劳动实践基地管理”。

4、劳动基地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以“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进行种植实践,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通过写观察日记和科普小作文,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5、通过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感。

6、教师深入劳动基地,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撰写科普小论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并评出“种植小能手”。

教师通过亲身参与,真正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科的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保证措施

1、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成立学校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2、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3、各部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劳动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XXXXXXXX中学

2020年月日

2020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培育劳动兴趣、磨练劳动品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将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注重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二、组织领导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XXX

成员:

XXXXXXXXXXX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

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融合专业。

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

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

为有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养成劳动习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题劳动活动,我们八都学校将推出各类劳动教育举措,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指导。

1、设立“劳动周”

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学校将五一劳动节的所在周设立为“劳动周”。

在劳动周,学校会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活动,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成为生活,使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技术。

在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感情。

2、开辟“爱心农场”

在学校里,劳动教育并非纸上谈兵,为使同学们能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收获的乐趣,在校园的东南角,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属于他们的“爱心农场”,春天播种、挖土、施肥,浇水;秋天收获,拔萝卜、摘黄瓜……每位学生都能化身“小农夫”,也能让他们在种植活动中得到学习、劳动、体验、探究的机会,并感知生命的成长。

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设立“家庭劳动日”

家庭是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最好的基地,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让劳动融入生活中。

我们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设成“家庭劳动日”。

家长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觉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逐步掌握洗碗、洗衣、扫地、床铺整理、叠衣服、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我们应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一份力,为彼此分担。

刚开始孩子们可能不会做到很完美,我们的要求也不能太苛刻,应给予适当的、具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能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中茁壮成长。

XXXX学校

2020年月日

附件:

小学生居家劳动教育劳动指南

小学低年级

1.每天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洗漱。

2.会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会自己清洗小件衣物。

4.自己会穿衣、系扣、系鞋带等。

5.会叠衣被,主动整理个人物品。

6.吃饭不挑食。

7.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将碗筷放到洗碗池。

8.饭后清洁桌面、地面。

9.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10.养一盆绿植,学会给它浇水。

11.制作讲卫生、安全劳动等小提示。

12.给家长敲敲腿、捶捶背等。

13.和家长一起做一件事,如:

唱一首歌、做手指操、做手工等亲子活动。

14.家长下班回到家,送上一杯温水。

小学中高年级

1.作息有规律,保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

2.坚持每天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能主动保持个人卫生。

4.能主动协助家长将衣物分类,自己的小件衣物自己洗。

5.能主动叠衣被,整理房间,将物品摆放整齐。

6.能主动帮助家长扫地、擦地。

7.能主动饭前盛饭、摆碗筷,饭后洗碗、擦桌子。

8.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9.能主动准备、整理、收拾学习用品。

10.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各类厨具、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11.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1—2道简单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12.在家长指导下,学会给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

13.养一盆水培植物并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

14.在家长指导下,学会组装和修补简单的物品,如:

制作收纳盒、钉扣子等。

15.学唱几首喜欢的歌,或学习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16.动手进行科学小制作,如:

制作自动浇花装置。

17.每天做一件关爱长辈的事情,如:

敲敲腿、捶捶背、剥水果等。

18.家长下班回到家,送上一杯温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