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590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docx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吊装实施细则要点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L0=460m钢管砼拱桥)

钢管拱肋无支架缆索吊装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细则

一、概述

1、桥位及桥型

重庆巫山长江大桥桥址位于巫峡入口处,设计为中承式钢管砼双肋拱桥,全桥跨径组合为6x12m(引桥)+492m(主桥)+3x12m(引桥),全长612.2m,主桥净跨径L0=460m,桥孔布置见设计图。

2、钢管拱肋的分段及横梁设置

每条拱肋共分成22个节段,节段长度(弧长)在16.997-30.011m之间,节段吊装重量在71t-118t之间(不含施工设备重量)。

全桥两条拱肋共44个吊装节段。

拱肋间横撑共20道,吊装重量约36t(不含横斜撑),长度为15.66m。

3、无支架缆索吊装系统布置

本桥无支架缆索吊装系统由扣塔(施工设计图绘出)、吊塔(置于扣塔之上)、吊锚、吊装用主绳、卷扬机、吊点系统、承索器、抗风索等组成。

4、扣索系统

各个吊装节段吊装到位后,交给扣索系统受力,扣索系统由扣索反力梁,固定端锚具、钢铰线扣索(正式扣索)、扣塔及其索鞍、扣索锚碇、张拉端锚具、张拉设备等组成。

扣索分正式扣索和临时扣索两种,正式扣段位于自拱脚起向拱顶方向的第3、5、7、9、10、11号节段,临时扣索设在第1、2、3、6、8节段。

如图1所示。

图1 吊装布置图

二、施工流程

见以下框图

巫山长江大桥钢管拱肋节段施工流程框图

 

 

 

 

 

 

 

 

 

 

 

 

 

扣塔施工

 

 

 

 

 

 

 

 

 

 

 

 

吊塔万能杆件进场

 

吊塔拼装

 

 

 

 

 

 

 

 

 

 

 

 

 

 

 

安装塔顶结构

 

塔顶结构制作

 

 

 

 

 

 

 

 

 

 

 

布设索塔抗风索

 

 

 

 

 

 

 

 

 

 

 

 

 

 

 

主索锚碇布置

 

布设吊装缆索

 

缆索进场

 

 

 

 

 

 

 

 

 

 

 

 

 

 

 

缆索系统验收

 

 

 

 

 

试吊

 

 

 

 

 

 

 

 

 

安装扣塔平稀索

 

 

主索重度、地锚位移主索受力检测

 

 

 

 

 

 

 

 

 

 

 

扣索锚碇的布置

拱肋节段加工

 

 

拱肋节段依序进入预定江面待用

 

钢筋拱肋节段吊装就位

 

 

 

 

 

 

 

 

 

拱肋节段测量标尺布设

 

 

 

 

 

 

 

 

 

 

 

 

 

 

 

 

挂拉横向抗风索

 

正式扣索拉定节段(3,5,7,9,10,11节段)

 

临时扣索扣定节段(1,2,4,6,8节段)

 

轴线、高程观测

 

 

 

 

 

 

 

 

 

 

跨中合拢

 

 

 

挂拉八字抗风索

 

 

 

 

 

 

 

 

 

 

 

 

 

 

 

三、扣塔施工

扣塔由变截面钢管格构柱组成,由业主确定的厂家制造,分节(段)制作完成运到工地后我部配合安装,安装完成检验合格后用输送泵压注立柱钢管内的砼。

扣塔塔顶设有三层索鞍轮,用于拱肋节段扣索的转向支承。

四、吊塔拼装及安装塔顶结构

吊塔即吊装用缆索系统的支撑塔。

吊塔塔身由万能杆件拼装而成,分离的截面柱身构成为2x4m,吊塔脚为特殊加工的铰脚构造,支撑放在扣塔顶的格子梁上(由工字钢组焊而成),塔身顶端设承靴,塔顶结构(由工字钢组焊而成)与支承靴焊接,塔顶结构安装焊接完成检查合格后,在其上按施工方案图要求的位置安装索鞍。

索鞍的底座搁置于塔顶纵梁(横桥向的)的顶面上,相互之间不焊接,但索鞍底板骑于纵梁上应有限位装置,使其在顺桥方向不得有超出预定尺寸的移动,并在索鞍墙板外侧面的上端(位置靠近滑轮的顶面)焊接预先弯制成型的φ32的吊环,通过吊环,用钢绳将其与塔顶结构连接牢固(用链子滑车拉紧后,再用花篮螺栓系紧),其系绳与桥轴线的平面夹角约为45°,以确保索鞍在塔顶上不纵移、不侧倾。

吊塔拼装时,铰脚先与扣塔顶固结,待塔顶拉好压塔绳后解除。

吊塔拼装完成后,按施工方案中的要求设置抗风索。

五、吊锚施工

吊锚即缆索吊装用锚碇,按施工方案设置在本桥两岸的山坡上,吊锚为钢筋砼桩锚,并加设岩锚作为安全储备(见施工方案中的相关图纸)。

吊锚在每岸设两个,其中心对应于主拱肋的轴线。

每个吊锚横桥向设为2排桩,每排3根桩,桩径2m,横桥向的中心对应于吊点主索的中心,全桥设吊锚4个。

在每个桩锚后的承台下部对应于桩径范围内,预留与主索尾绳正交的圆柱形表面,用于系绳。

锚碇施工完成,砼达到设计强度,岩锚施工完成经压浆,待强张拉后即可交付使用,承受主索拉力。

六、缆索布设

1、布设准备

(1)在吊锚前端(靠江一端)附近布设专用调平滑车

主索为φ1200之调平滑车,每组主绳为4φ56的钢索,需用该调平滑车

3个,其中巫山岸上游地锚每组各用2个,下游地锚每组各用1个(各另系2根固端索;建始岸上游地锚每组各用1个(各另系2根固端绳),下游地锚每组各用2个。

为使主绳在索鞍处不交叉磨擦,4根主绳串线顺序为1、4、2、3号。

工作索为2φ47.5钢绳,用φ600之调平滑车。

每组需用1个调平滑车,巫山岸工作索调平滑车仅设在下游,上游2根均为固端,建始岸设工作索调平滑车设在上游,下游两根工作索的主索均设置为固端。

(2)索卡准备

索卡主要用于地锚处,其次用于索塔处,应根据φ56和φ47.5主索分别

准备,其中φ56主索索卡在每一个对接接头处为36个,φ47.5主索每个接头的对接索卡为14个,固端绳的接头索卡个数φ56主索为16个,φ47.5主索为7个。

索塔处用的索卡,用于主索过索鞍时的连接交换。

(3)转线及其滑车、滑车轮准备

缆索过江时,前端需要牵引,后端需要拉住,使缆索不垂入江中。

鉴于巫山岸主索在扣塔下,建始岸主索在拱座上的平台上的实际情况,拟在巫山岸引道旁(桥轴线上附近)设置转线滑车,建始岸在桥台处设置转线滑车,以通过该转线滑车牵引主索到塔顶索鞍后过江或系住主索不下江,工作天线及压塔绳的转线、收紧滑车组均设在吊锚前端,均由两岸施工处各自准备。

(4)卷扬机及其钢绳准备

在索塔下,地锚处均应组织足够的卷扬机安装好备用,并进钢绳线。

(5)拉临时压塔索

采用1φ28的,由一岸地锚处,拉上另岸地锚处卡牢,并在塔顶处与塔顶锁定(用钢索卡牢,使临时压塔索不在塔顶索鞍处发生相对移动)。

(6)人力准备(略)。

2、牵引主缆索过江

(1)由A岸向B岸牵引时,B岸牵引索先到A岸与主缆索相连,然后

向B岸牵引,同时A岸也附带一根牵引绳作回牵之用。

(2)在两主塔跨间牵引主缆索时,均采用主动放索,以确保主索离江面不小于30m的高度。

由于要求用主动放索,因此主缆索后端须用两台8-10T卷扬巡环打梢。

φ56主绳盘离转线较远,必要时,应主动放盘(放盘时绝对不允许采用抽芯或盘轴竖直放置不转动而直接抽出主缆的方式放索)。

每组主索牵引时,自上游向下游逐根进行。

3、主缆索牵引就位

(1)已牵引过江翻过索塔的某根主缆索,由经地锚处的牵引索将其拉到地锚处与调平滑车或地锚临时连接,当每组的各根主缆均已牵引到地锚处后,逐一用收紧滑轮对其进行调整,也可按下列相应垂度要求逐根调整,最后将一组绳串接起来。

(2)主缆索的垂度控制

4φ56的吊装用主缆的空载垂度为31.22m,单根张力为20.4吨;

2φ47.5的工作天线的空载垂度为31.26m,单根张拉为13.2吨;

φ47.5的压塔索的的空载垂度为10.3m,单根张拉为32吨.

调整垂度时,使φ56的主绳与φ47.5主索的跨中最低点与两岸等高的

扣塔顶面在一个平面内即可(可用肉眼观测,也可由仪器观测)。

φ47.5的压塔索的重度控制,采用在相应索鞍轮顶部往下10.3m的两岸

塔身上设一水平标尺,观测跨中该索的最低点位于两岸标尺所在的平面内即可。

(3)主缆索的锚固及连接

各组主索重度调整好后,用相应的索卡连接相临一根的接头,使每组主缆钢绳形成串联线路。

φ56主索的对接接头用索卡36个,固端接头用卡子16个,卡子间间距为40cm,φ47.5主索对接时用索卡14个,固端连接时用7个,卡子间间距为35cm,所有索卡均用骑马式。

七、穿吊点滑车系统

1、安天线滑车及上下吊点滑车组

天线滑车及上吊点滑车组均为外协加工件,到现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安装。

安装时用塔顶吊点将其分别吊到塔顶待安装位置,由人工配合安装到位,安装时特别注意应将其临时固定在塔顶上,以防其主绳下滑至跨间不便处理。

下吊点同法置于预先搭好的上吊点下附近的平台上待用。

2、起吊卷扬机及牵引卷扬机进线

主吊起吊卷扬机为8T摩擦式恒力卷扬机,共使用8台,巫山岸、建始岸各4台。

巫山岸的安在主索下面附近的引道上,建始岸的安在吊锚侧面的地面上。

起吊卷扬机设置相应的机动卷盘,起吊卷扬机就位系牢,接好电源调试合格后,通过卷扬机摩擦滚筒进线至卷绳盘,该绳另端送到塔顶(本岸设及另岸设均可)备用。

牵引用卷扬机为10t慢速卷扬机,两岸各4台,安装在起吊卷扬机附近,安好后检验合符要求即可进行牵引钢绳线一端入卷扬,另一端送上塔顶备用。

3、穿线

(1)穿起吊滑车组线

起吊滑车组共8线,用预先已拉在塔顶的起吊线逐轮地将滑车组穿线完毕。

起吊线穿好后,将“活头”牵至固定端的地锚(因起吊均为“单抽”)锚固,将吊点从塔顶拉下至下吊点需要的位置(注意下拉时,卷扬机卷盘内的绳应松出来),至此该吊点穿线完毕,同法穿完全部的吊点。

工作天线吊点穿法与主吊点基本相同,可参照办理。

(2)牵引绳穿线

牵引索每组吊点每端由φ28钢绳走两线构成,在上吊点的天线滑车背离两吊点间的一侧设转线动滑车,先进牵引绳线端头至靠近塔侧的一个动滑车,拉回经索鞍转向轮进入地锚处固定,再安装好两吊点间与牵引匹配的4φ28的距离绳(长度为18mx4的闭合线),将另一吊点用单线牵引至另岸靠索塔(牵引走移时,已进线的卷扬机要松绳出来,因为双线松出较慢,单线牵引绳不时要停顿一下,注意走移时吊点配重;亦可直接安装另岸牵引绳),通过该岸天线吊点上转线动滑车、索鞍转线至该岸地锚处固定。

至此,该组天线的牵引索布设完成,如法完成全部的牵引索。

工作天线牵引为单线牵引,方法基本相同,不重述。

只是要注意上吊点两起吊滑车间要拉开距离至4m左右,以防吊篮在空中旋转。

4、安装吊点分配梁及配重

主吊点分配梁置于吊每节段梁的两组吊点的上下游吊点之间,前后吊点各设置一个分配梁,其配重配在下吊点上,各由2T的砼块(或同等的其他构件)来实现。

工作天线下设吊篮,因无承索器,其跨度大,考虑配重为3T。

八、安装承索器

承索器仅在主吊缆索天线上设置,以两主吊点之间为界,靠两岸跨间各设一组,其牵引设置成巡环线,用5t单筒慢速卷扬机,在滚筒上设2个马鞍,每岸各需此卷扬机2台。

承索器牵引位于主缆索天线的上方,在尾绳段也相同,因此,在锚碇的转线处应高于主缆索。

承索器的构造见方案图,安装时与天线吊点牵引、起吊等同时安装。

九、缆索吊机试吊

为检验缆索吊装系统的性能,须进行此项工作,试吊重的构件由万能杆件拼成框架,在其内加载配重。

加载按75%、100%、110%三种工况来进行,试吊前在地锚处,钢绳接头卡子处,做好标记,并派人专门进行观测,发生超出规定的变形要及时报告,以便处理。

当吊重运至跨中时,观测各级荷载的工作重度,作好记录以检验计算的正确性,如误差较大时,则需调整。

试吊作业的详细内容见详见实施细则。

十、拱肋节段吊装

1.吊装前的准备

(1)吊点捆绑绳

用φ28的钢绳穿接而成,每一捆绑处与吊点连接均为4线,长度约为72m,捆绑方式见另图。

(2)绑连用卸扣

每一捆绑处需用20T及10T连接卸扣各1个。

(3)扣索的准备

1,2,4,6,8节段的扣索为临时扣索,由φ47.5钢绳连接;3,5,7,9,10,11节段上扣索为正式扣索,由多根(6、8、9、10根)一束的钢铰线组成,定长准确下料后用14#铁丝捆扎,外表用两层胶带防护,使用时扣索锚固端系于节段上端,张拉端锚在扣锚处,通过250T穿心式千斤顶调节受力,详见另图。

扣索准备依序进行。

(4)拱肋吊装用观测点的设立

肋轴线测量的置仪点设于两岸的能通视拱肋上弦的较高处,后视点在对岸,肋上的观测用标尺在工厂设立好。

高程观测采用三角高程法,用2秒级全站仪分别置于两岸,以对吊段进行测量,测点位置见平面图。

(5)前平衡索张拉

控制张力为100吨(每岸4×3φj15.24钢绞线之合力)。

2、拱肋节段吊装

吊装次序见下图(1-44为拱肋节段吊装的先后次序):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41  43 39 35 31 37 23 19 15 11 7 3

2 6 10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4 40 36 32 28 24 20 16 12 8 4 

↓长江        

(1)捆绑起吊

钢管拱肋在靠岸边的节段,均在靠建始岸岸边的桥下江面停放节段运输船,船定位后,由我部快速用捆绑绳将节段吊点处捆绑并与主吊点连接,同时还应捆绑上连接横向抗风的钢绳。

连接完成后由现场指挥指令起吊拱肋节段。

江水面之间的节段在其正下方停泊运输船后起吊节段。

此项工作由起吊落位组、八字抗风组的人员(详后)来完成。

(2)运输就位

拱肋节段捆绑起吊后,作纵向运输到欲安装的位置,运输走移过程中,可适时调整前、后吊点到节段安装时的大致倾斜度。

当接近铰座(第1段)或接头法兰盘(其他节段)位置时,测量人员须及时进行观测,反馈测量的资料给总指挥,以便进行后期作业,此项工作由起吊落位组的人员操作完成。

(3)测量控制

节段运输到位前在测点置仪并读取后视点数据,接近到位时应主动观测并报观测资料给指挥人员。

在精确调整时,要仔细观测,并应有他人复核,准确后及时报告观测资料,以便指挥下令将吊点受力转给扣索及铰座受力或转给扣索及接头螺栓受力。

测量过程应有监理旁站,并应与监控单位的人员一道,对扣定后的位置作出认定。

此项工作由测量组完成。

吊装期间,控制吊塔最大相对位移为20cm,扣塔最大相对位移为7cm。

吊装期间,主索的工作垂度为46.08m。

(4)扣索张拉

节段吊装到位后交给扣索及相应的下接头受力,1,2,4,6,8节段为临时扣索,用φ47.5的钢绳受力,3,5,7,9,10,11号节段为正式扣索,由每段4束不同根数的钢铰线来张拉。

扣索受力及所有扣索用料见下表。

扣索受力及扣索材料表

节段号

计算受力(KN)

所用材料

实际受力(KN)

张拉方式

1

360

1φ47.5(钢绳)

360

滑车组

2

920

2φ47.5

920

滑车组

3

5045

8x6φj15.24

 

250型千斤顶

4

980

2φ47.5

980

滑车组

5

4656

8x6φj15.24

 

250型千斤顶

6

1450

2φ47.5

1000

滑车组

7

6365

8x8φj15.24

 

千斤顶

8

2020

2φ47.5

1000

滑车组

9

7725

8x10φj15.24

 

千斤顶

10

8745

8x10φj15.24

 

千斤顶

11

7246

8x9φj15.24

 

千斤顶

备注

表中计算受力为工况中的最大受力,实际受力为钢丝绳张力,而钢铰线束的实际张力将与理论值有所不同,以监控指令为准。

 

 

 

 

 

A、临时扣索

由φ47.5的钢索来张拉,1#临时扣索用1根,前端通过捆绑绳和动滑车

连接,后端用10线滑车组与扣塔脚相连,滑车组用5t单筒卷扬机作动力。

其余临时扣索用φ47.5的钢丝绳来张拉,节段端用捆绑绳捆绑,通过滑车与其相连,张拉端与扣塔脚用滑车组相连(2#)或通过扣塔顶与扣锚用滑车组相连,滑车组均为12线,用5T单筒卷扬机作动力,当临时扣索受力调整到位后,扣索滑车组的抽头钢绳应卡牢固,防止随后松动,并应有专人看守,不得乱动。

B、正式扣索

由6-10φj15.24的多束钢铰线组成。

其固定端即钢管节段上的锚固端,采用多孔锚具,外车丝口,用P型锚具锁定单根钢铰线,丝口外旋锚环,锚环支撑在反力梁上,扣索通过扣塔顶的索鞍轮后拉至扣锚,再通过预留孔进入锚墙后用特制锚头与其相连,在相应反力架的后端设250型穿心式张拉千斤顶,张拉到位后将张拉端锚头片锁定。

调位时,通过解开锁定装置,实现钢铰线束的放松。

扣索的安装须用卷扬机牵引或工作天线吊兰配合进行,扣索外表应进行防护,具体细则另详。

扣索的张拉在调整阶段,均采用定长的收绳法,通过调整从张拉端张拉出扣索长度的方法来达到调整节段控制标高的目的。

(5)后平衡索张拉

当第二根正式扣索扣定后,张拉靠岸边的后平衡索,张力为80吨(每岸),此时,原前平衡索张拉不调整。

(6)拱肋合龙

条拱肋共44个钢管当两拱肋节段及相应相向联系吊装完成后,进入拱肋

合龙阶段,根据当时的温度、标高、轴线及临控要求,调整需调的索力(线型),经设计代表同意后,进行合龙,具体操作是对拱顶合拢接头的间距进行调整,到位后锁定。

十一、劳动力安排

吊装期,成立:

起吊落位组、卷扬机组、扣索组、横向抗风组、测量组、安全检查组、现场协调组,各个组设组长2人,两岸各1人;成立吊装领导小组,由组长1人,成员6人组成;设总指挥1人;成立现场指挥组,设现场总指挥2人(两岸各1人);成立现场协调组,设组长1人,成员若干人,名单如下表。

拱肋吊装作业人员分组名单

分组名称

巫山岸人员

建始岸人员

总指挥

王明琪

王明琪

指挥组

总指挥:

段继伦

总指挥:

蔺永锋

起吊落位组

组长:

郑方平

组员:

张长江、江礼平、张和平、吕忠利等14人

组长:

刘波、党永成

组员:

蒲发勇、李兴彦、田小兵等10人

扣索组

组长:

张恩仲、张平

组员:

廖兴辉、李太平、何博等23人

组长:

杜德东、沈明国

组员:

赵国兴、赵士兵、文光明、赵远洪等18人

抗风组

组长:

何现成、段明昌

组员:

邓勇、姜平、李小军、曾庆华等54人

组长:

李大锋、胡长忠

组员:

刘光明、赵刚、陈冬、王海元等17人

卷扬机组

组长:

夏忠银、张茂林

组员:

岳小彪、罗雄伟、李立新等7人

组长:

王子福

组员:

党永禄、常洪明、邓伟等4人

安全检查组

组长:

唐建志

组员:

、董恩承

组长:

陈开第

组员:

缪吉斌、邓开权

测量组

组长:

杨定军

组员:

辛铃、陈学锋、包崇超

组长:

雍祥

组员:

、胡坤、谢泽琳、曹永德、王春红

现场协调组

组长:

何利

组员:

陈显福、汪碧云、杨定军、罗有荣、蔡建国、江昌敏、王勇刚、张佐安、卢伟、于志兵、邹宇、罗俊、李光义、李宣、高建平

组长:

何利

组员:

沈国清、刘洪、姚德波、唐诗贵、冯清平、张佐安、卢伟、于志兵、邹宇、罗俊、李光义、李宣、高建平

 

 

 

十二、吊装的通讯联络

吊装期主要采用无线对讲机进行指挥联络,各作业组长、指挥人员各持性能优良的对讲机一台,并应有备用电池。

指挥发出指令后,相关的操作者应予回复确认。

除对讲机外,在扣塔上设置高音嗽叭,在落位调整抗风时段或紧急情况时使用。

同时,操作者及指挥者还应配置口哨、指挥旗,备紧急情况用。

吊装期间,两岸共需对讲机60台,请持有者精心使用,并及时充电,对讲机应与衣物上的扣系牢,避免丢失或损毁。

十三、工期安排

预计2002年12月18日进行吊装,至2003年3月底结束,共吊装拱肋节段44段,横撑20件,计划每天吊装一个节段(件),另需用21天调整索力,铰脚段砼待强4天,其余为机动时间。

每一个拱肋节段吊装平均耗时约6h,其中:

挂钩0.5h,起吊运输到位2h,定位及连接头螺栓1h,安扣索及千斤顶(或滑轮)1h,扣索张1.5h。

由于冬天雾的影响,上午长江过船的高峰期避让的影响,吊装作业安排在每天的11:

00-18:

00之间进行。

由于各节段重量、运输远近、扣索安装的难易不同,各个节段的吊装时间的耗用也不同,但应确保11:

00-18:

00之间完成。

十四、设备配置

巫山长江大桥钢管拱肋最重达118T(不含施工设施),最长的节段达30m,属于大型构件,吊装用缆索跨度达576m,起吊高度达255m,施工难度大,尤其是运输船在长江上狭窄的巫峡口停泊后起吊拱肋节段更增加了吊装施工的难度。

为了确保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桥添制或购置了专用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

添制的专用设备包括:

φ56的专用主缆索,承重为170t的专用吊机等;添制的专用设备包括:

8t的摩擦式卷扬机(提升用)和10t的摩擦式牵引卷扬机,并配置专用的自动卷绳盘,以确保受力时的安全。

缆索吊装主要设备见下表。

索吊装主要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部位

吊装索塔

承载力10000KN

2台

巫山岸、建始岸扣塔上

承重吊机

承载力1700KN

2套

吊装上、下游拱肋钢管节段

主索

φ56

4X4

上、下游吊点各2组,每组4根

专用调平滑车

φ1200

12个

每组主索各用3个

吊装用地锚

受力9000KN

4座

两岸对应于上、下拱肋延线的山坡上各1座

摩擦式卷扬机

80KN

9台

作起吊用,两岸各4台,备用一台

摩擦式卷扬要

100KN

8台

作牵引用,两岸各4台

工作天线

φ47.5

4根

上、下游各2根

工作天线吊具

承重40KN

2套

上、下游吊点各1套

压塔索

φ47.5

4套

布置于吊塔顶,限位用

钢索扣索

φ47.5

10根

临时扣索段用,含滑车组

钢铰线扣索

Φj15.24

350t

正式扣索处

钢铰线扣索张拉设备

250t千斤顶反力架等

16套

扣索锚碇处

扣索锚碇

受力25000KN

2台

两岸各1座

全站仪

2”级

2台

两岸各1台

水准仪

N2

2台

两岸各1台

发电机

200-315KVA

2台

两岸各1台

 

 

 

 

所用的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均需标定,安装调试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使用时严格遵守其操作规程。

十五、拱肋吊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本桥拱肋节段的吊装属大型吊装,吊装前将本实施细则和以下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吊装作业由专人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人员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分工明确;

3、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使用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4、各种起重机不得超负荷运行;

5、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主索≮3,起重索≮5,牵引索≮3,抗风索≮3.5;

6、地锚要牢固,缆风索应系在专门设置的锚桩(点)上;

7、作业中遇停电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将重物降至地面,不得悬吊在空中;

8、卷扬机的各部机件、电气元件、安全防护装置、钢丝绳等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9、卷扬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操作位置应视野开阔,联系方便;

10、卷扬机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发现故障应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