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01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docx

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大纲

 

职业观与职业基本素养

教学大纲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第一讲素质与职业素质

一、题目:

素质与职业素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当前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包括个人素质;

2、了解职业素质的含义及构成,并学会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素质状况进行评估。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并结合目标职业的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三、重点和难点:

1、职业素质的含义、特征及构成。

四、教学提纲:

(一)素质

1、通过一组漫画和校园不文明现象从不同角度诠释素质含义;

2、结合素质冰山模型分析素质构成;

3、通过案例讨论知识与素质的区别。

(二)职业素质

1、含义;

2、基本特征;

3、构成(各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

(三)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四)培养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五、活动备案:

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教师、模特、警察、接线员等职业,讨论职业的特征、怎样有目的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

六、作业设计:

分析自己职业教育素质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不足,制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计划。

第二讲职业理念与职业能力

一、题目:

职业理念与职业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职业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未来发展的特点;

2、了解职业理想的概念;

3、了解职业兴趣的分类与特点;

4、熟知本专业对应职业的类型、发展前景;

5、了解职业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6、熟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方法;

7、熟知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意义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依据职业的基本内涵、特征、分类和未来发展的相关知识思考本专业对应职业的类型与发展前景;

2、能够根据本专业职业的类型与发展前景制定自己的能力训练计划;

3、能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对过去的规划进行进行评估与修正;

4、能够结合职业能力相关内容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

(三)情感目标: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

2、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并能够主动的进行评估与能力训练。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本专业对应职业的类型与发展前景。

(二)难点:

2、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修改。

四、教学提纲:

(一)职业理念

1、职业的基本认知;

2、职业理想;

3、职业兴趣。

(二)职业能力

1、职业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评估

1、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型、发展前景和能力需求;

2、职业生涯规划与评估。

五、活动备案:

1、职业理想展示;

2、职业生涯评估展示。

六、作业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修改。

第三讲职业道德

(一)

一、题目:

职业道德

(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掌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能判断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符合职业生活中道德规范的要求,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三)情感目标:

1、感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现实意义、增强敬业和诚信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三、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基本要求,感悟诚实守信现实意义。

(二)难点:

2、在实际中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基本要求,培养高尚职业精神。

四、教学提纲:

(一)道德

1、通过演示一些现象让学生感悟道德与不道德,引出道德的含义;

2、道德的特点。

(二)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含义;

2、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3、职业道德的特征;

4、职业道德的作用。

(三)职业道德规范

1、对规范的理解;

2、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

3、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a例体现爱岗敬业

b敬业的意义

c敬业的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

a通过案例体现诚实守信

b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五、活动备案:

列举同学中一些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及影响。

分组辩论到底生活中要不要坚守诚信。

六、作业设计:

调查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有哪些规范要求。

要求做好记录,并整理成书面资料。

七、其他材料:

1、机械工人职业道德规范:

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第一。

遵规守纪,安全生产。

爱护设备,钻研技术。

用心为用户服务,不谋取私利。

2、维修电工职业道德规范:

维修及时,认真负责。

.遵守纪律,服务热情。

安全作业,文明施工。

按章办事,不谋私利。

3、电子工人职业道德规范: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质量第一,用户第一。

遵章守纪,严格操作。

钻研技术,精通业务。

第四讲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道德修养

(二)

一、题目: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道德修养

(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三条基本规范的含义、基本要求;

2、认识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中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的不同要求;

3、理解道德修养的含义、重要性、具体内容、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对生活中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分析,说明职业道德修养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能坚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修养。

(三)情感目标: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五条基本规范的后三条内容。

(二)难点:

1、职业道德修养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提纲:

(一)导入新课: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中有关“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劳模、标兵。

(电影《法官妈妈》)

(二)办事公道

1、案例体现办事公道;

2、办事公道基本要求;

3、怎么做到办事公道?

(三)服务群众

1、案例体现服务群众;

2、服务社会基本要求。

(四)奉献社会

1、案例体现奉献社会;

2、奉献社会基本要求。

(五)职业道德修养

1、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重要性;

2、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3、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1)学思结合

(2)慎独

(3)省察克制

(4)积善的方法

五、活动备案:

电影《法官妈妈》

六、作业设计:

举例说明目前社会上存在哪些道德缺失问题,这些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及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五讲职业心理

(一):

认识自我

一、题目:

职业心理

(一):

认识自我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学生职业选择面临的压力;

2、了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趋势;

3、熟知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常见的误区;

4、了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

5、了解职业选择理论与基于自我认识的职业选择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反思自己的择业心理;

2、学会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3、能够运用职业选择理论和自我认识的相关知识进行职业选择;

4、能够运用本课知识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情感目标:

1、能够正确对待择业压力;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正确评价自己。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常见的误区;

2、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二)难点:

1、运用本课知识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学提纲:

(一)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

1、大学生职业选择面临的压力及职业选择的趋势;

2、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常见的心理误区;

3、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二)认识自己与职业选择

1、认识自己的个性倾向;

2、认识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经典求职案例

五、活动备案:

案例讨论。

六、作业设计:

案例读后感。

第六讲职业心理

(二):

适应社会

一、题目:

职业心理

(二):

适应社会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生角色与工作者角色区别;

2、了解顺利度过适应期的内容与方法;

3、了解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4、了解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认识到学生角色与工作者角色的区别,并在将来能够进行社会角色转换;

2、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3、能够制定发展计划;

4、能够应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三)情感目标:

1、恰当的自我定位。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

(二)难点:

2、能够认识到学生角色与工作者角色的区别,并在将来能够进行社会角色转换。

四、教学提纲:

(一)适应社会,走向成功

1、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

2、顺利度过适应期;

3、谋求进一步发展。

(二)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方法

1、心理暗示法;

2、游戏训练法;

3、拓展训练法;

4、头脑风暴法;

5、角色模拟法。

五、活动备案:

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模拟。

六、作业设计:

关于社会角色转换的看法。

第七讲职业交往:

职业素质之要

一、题目:

在职业中实现有效的交往与沟通

二、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在实践中践行职业交往的原则;

2、能及时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违背职业交往原则的事情;

3、在交往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个性魅力,改正错误的交往方法;

4、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错误的交往心理。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人际关系和职业交往的基本内涵;

2、掌握并理解职业交往的原则;

3、掌握增进职业交往个性魅力的方法和途径;

4、了解调试职业交往中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在职业交往中如何牢牢把握职业交往的原则;

2、如何加强自身职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自身事业发展。

(二)难点:

1、及时发现和调整职业交往中的弊病;

2、在工作中真正去践行有效的职业交往。

四、教学提纲:

(一)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职业交往?

1、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形成

(1)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问题:

现在你的人际交往包括哪些?

(2)人际交往的形成和必要性

为什么进行交往?

——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

2、职业交往应该把握的原则

(1)什么是职业交往;

(2)职业交往应该把握的原则。

(二)你有魅力吗?

1、阳光的心态;

2、拥有自信心;

3、学会听与说;

4、行立坐卧走;

5、健全的人格;

6、为事业着装。

(三)你在交往中有哪些不良心理?

又是如何克服呢?

1、孤独与自卑;

2、自我为中心;

3、消除嫉妒心;

4、团结是力量。

五、作业设计

(一)总结一下你自己在交往中是不是有一些不良的弊病?

如何去改正?

(二)除了我所讲的几点做法,你认为在交往中如何提高自身魅力?

第八讲职业礼仪:

职业素质之形

一、题目:

礼仪就在你身边

二、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在职业交往中把握职业礼仪的原则;

2、在言谈举止中有意识的规范自身职业礼仪。

(二)知识目标

1、掌握职业礼仪的概念;

2、把握职业礼仪的原则;

3、职业礼仪包含的内容。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职业交往中去践行职业礼仪。

(二)难点

1、将规范的职业礼仪运用于职业交往;

2、牢记职业礼仪中包含的众多内容。

四、教学提纲

(一)浅谈职业礼仪

1、“礼”和“仪”:

东西方“礼仪”的起源和含义。

2、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的概念。

3、职业礼仪遵守的原则。

(二)丰富的职业礼仪

1、姿态与表情;

2、交谈的艺术;

3、分场合着装;

4、握手和介绍;

5、如何打电话;

6、其他礼仪。

四、作业设计

1、设计不同场景,让学生说出或写下一些职业礼仪应注意的事项。

2、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事情?

举例说明。

第九讲创新与创业

一、题目:

积极思考善于创新努力拼搏敢于创业

二、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练习;

2、积极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4、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二)知识目标

1、明确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内涵;

2、掌握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能力的方法。

3、掌握创业素质的内容。

4、了解培养创业素质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创业素质包含的内容。

(二)难点

1、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2、培养全面的创业素质。

四、教学提纲

(一)创新

1、创新永无止境

(1)什么是创新?

a创新的含义;

b创新的特征。

(2)创新的作用

a生存与发展;

b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2、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创新思维的内涵和类型;

(2)创新能力的含义和特征;

(3)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a善于抓住机遇

b破除消极思维定式

c训练培养发散思维

(二)创业

1、工作难找?

——让我们一起创业吧!

(1)创业素质的含义和构成:

a什么是创业素质?

b创业素质的结构

(2)创业者应具备的品质:

a诚信

b预见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c善于创新

d务实

e学无止境

f勤奋

g领导才能

h执着

i直觉

j冒险

2、创业能力

(1)决策能力;

(2)经营管理能力;

(3)专业技术能力;

(4)交往协调能力;

(5)创新能力。

3、创业心理品质

(1)独立性;

(2)合作性;

(3)敢为性;

(4)克制性;

(5)坚韧性;

(6)适应性。

五、作业设计

(一)自己是否有过创新的经历?

举例说明。

(二)假如你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要在吉林市创业,你会做什么?

如何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