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607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系统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Word下载.docx

6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2)适用范围:

安全检查表适用于对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安全分析,适用范围涉及生产、工艺、

规程、管理等多方面,对检查内容的列举过程即为危险辨识的过程。

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分析精度相对较低,且检查表的质量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影响,生产中安全检查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2、使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先危险分析一般以表格形式列出,请编制PHA

的典型格式表。

1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

2对系统进行分解,按系统、子系统、系统元一步一步地进行。

突出重点,防止漏项;

3采用迭代和抽象方法进行试析,准确分析出危险因素。

同时注意突出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4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

PHA工作的典型格式表

地区(单元):

会议日期:

图号:

小组成员:

危险/意外事故

阶段

原因

危险等级

对策

事故名称

危险发生的阶段,如生产、试验、运输、维修、

产生危害的原因

对人员及设备的危害

消除、减少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运行等

3、什么是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

试采用“乘积评点法”对起重机防止过卷装置和钢丝绳两

组系统进行FMECA分析。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ailureModesandEffectsAanlysis,简称FME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它采取系统分割的概念,根据实际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

进一步分割成元件。

然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个分析,寻求各组成部分中可能发生

的故障、故障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事故后果,查明各种故障类

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防止或消除事故的措施。

适用条件是,HAZOP分析必须由不同专业人员分组完成。

按照HAZOP分析法,首

先根据工厂生产工艺划分工艺单元如下:

①物料A存储输送单元,即从盛有物料A的供料罐

到反应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A;

②物料B存储输送单元,即从盛有物料B的供料罐到反应

器之间的管道,包括泵B;

③反应器及产品输出单元,即反应器及相应物料或产品输出管道。

此处对上述①工艺单元进行HAZOP分析,见表2-26。

对关键工艺单元,由引导词进行引导,形成偏差,分析偏差可能产生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而提出安全措施建议。

对于其他

工艺单元,亦可采用类似方法进行分析,直至对该生产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分析完毕,并对结

果进行整理和记录。

5、在JHA分析中,通常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的危害进行辨识,本章列出了辨识清单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你是否有新的分类方法对辨识内容进行归类?

作业危险分析,可从三个角度对便是内容进行分类,人---机体----环境。

人的方面主要是,操作员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条件,是否先前有疾病或者心脏病等,操作员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按规范进行作业,是否存在懒惰和侥幸心理。

机体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机器部件和小零件脱落等,还有就是机器的高温和高有压可能带来危险。

环境的方面来说,在操作员状态很好和机器可靠性很高的前提下,操作时有无自然的

灾害出现,比如地震,暴风等,或者周围存在可能随时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品,给作业带来威胁。

6、某废气洗涤系统如图2-13所示,废气中主要危险有害气体包括:

HCL气体、CO气体。

洗涤流程如下:

为了稀释废气中CO气体和HCL气体的浓度,在洗涤废气之前先向废气中通入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再进行洗涤。

首先NaOH溶液反应器,会吸收混气中的HCL气体,

HCL气体处理完后,会进入到第二个CO处理的氧化反应器,在这里会供应氧气进来,跟CO起反应燃烧,然后产生CO2排放到大气。

(1)简要说明以下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及故障树分析方法各自主要适用的评价对象。

(2)从以上评价方法中选出一种最适用本例的方法对该系统中氮气流量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1)安全检查表:

整个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一种定性分

析,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评价;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采用的是系统分割的方式,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再分割成元件,所以其评价对

象是子系统元件;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工艺过程的状态参数进行评价

分析,适用有不同专业人员;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评价对象是各个

系统,采用逻辑关系将事故因果关系有方向的表示,并计算出事故的概率。

(2)我觉得采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引导词是氮气流量,氮气流

速和氮气的量可改变管道的压力以及CO的浓度,影响NAOH吸收HCL的效率,若导致废气

中的HCL没被有效吸收,废气的HCL气体排出大气,污染环境;

氮气的量若过多,因氮气的密度比氧气小,漂浮在上层,累积过多,影响CO和氧气的反应,进而导致反应停止进行。

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1补充【例3-11]的详细计算过程。

T=A1A2A3=(A4+A5)(X7+X8)(X9+X1O+X11)

=[(Xl+X2)+C1(X3+X4+X5+X6)](X7+X8)(X9+X10+X11)

=(X1+X2+C1X3+C1X4+C1X5+C1X6)(X7+X3)(X9+X10+X11)

2、石棉瓦是一种大量应用在简易房屋、临时工棚的屋面结构上的轻型建筑材料。

它的优点是页面大、重量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缺点是强度差、质地脆,受压易破碎,故在搭建或检修施工中踏在石棉瓦上极易发生坠落伤亡事故。

当踏破石棉瓦坠落,且高空作业、地面状况不好时,则导致坠落伤亡事故。

事故是由于

安全带不起作用和脚踏石棉瓦所造成的。

而未用安全带、安全带损坏、因移位安全带取下、

支撑物损坏等是造成安全带不起作用的原因;

而脚踏石棉瓦发生坠落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脚下滑动踏空、身体不适或突然生病、身体失去平衡、椽条强度不够、桥板倾翻、未铺桥板、桥板铺得不合理。

(1)画出事故树,求最小割集,并画出事故树等效图。

⑵画出成功树,求最小径集,并画出成功树等效图。

(3)结构重要度分析。

(4)求顶上事件的概率。

基本事件的概率值见表

表3-6基本事件的概率值

代号

名称

qi

X1

未用安全带

0.15

X7

0.005

身体大去平衡

X2

安全带损坏

0.0001

X8

椽条强度不够

5X10-5

X3

因移动而取下

0.25

X9

桥板倾翻

1X10-4

X4

支撑物损坏

0.001

X10

未铺桥板

X5

脚下滑动踏空

X11

桥板铺得不合理

X6

身体不适或突然发病

1XI0"

5

X12

高度、地面状况

0.3

(1)事故树:

{X1

{X2

X6}

{X3

{X4

T=M1X12M2=(X1+X2+X3+X4)X12(X5+X6+X7+X8+X9+X10+X11)

事故树的最小割集:

{X1,X12,X5}、{X2,X12,X5}、{X3,X12,X5}、{X4,X12,X5}、

X6}、

X12,X6}、{X3,X12,X6}、{X4,X12,X6}、{X1,X12,X7}、{X2,

X12,

{X4,X12,X6}、{X1,X12,X7}、{X2,X12,X7}、{X3,X12,X7}、

X12,X7}、{X1,X12,X8}、{X2,X12,X8}、{X3,X12,X8}、{X4,X12,X8}、{X1,X12,X9}、

{X2,X12,X9}、{X3,X12,X9}、{X4,X12,X9}、{X1,X12,X10}、{X2,X12,X10}、{X3,

X12,X10}、{X4,X12,X10}、{X1,X12,X11}、{X2,X12,X11}、{X3,X12,X11}、{X4,X12,

X11}。

(2)成功树:

■J4

KU4-1

最小径集为{X12}、{X1,X2,X3,X4}、{X5,X6,X7,X8,X9,X10,X11}等效图:

IX%)[畑畑){別」

(3)结构重要度排序:

l(12)>

|

(1)=|

(2)=l(3)=l(4)>

|(5)=1(6)=1(7)=1(8)=1(9)=1(10)=1(11)

(4)lg

(1)=lg

(2)=lg(3)=lg(4)

=q12q5+q12q6+q12q7+q12q8+q12q9+q12q10+q12q11

lg(5)=lg(6)=lg(7)=lg(8)=lg(9)=lg(10)=lg(11)

=q1q12+q2q12+q3q12+q4q123、某反应器系统如图所示。

该反应是放热的,为此在反应器的夹套内通入冷冻盐水以移走反应热。

如果冷冻盐水流量减少,会使反应器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以致反应失控。

在反应器上安装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并与冷冻盐水入口阀门联结,根据温度控制冷冻盐水流量。

为安全起见,安装了温度报警器,当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以便操作者及时采取措施。

该系统各安全功能故障率见表,试以冷冻盐水减少为初始事件编制事件树,并计算出现反应失控的概率。

表3-7某型号反应器安全功能故障率

安全功能

温度报警器报警

操作者发现超温

操作者恢复冷却剂流量

操作者紧急关闭反应器

故障率

0.01

0.1

 

当温度升到报警温度时,如果报警仪失效,操作者将不会发现,反应系统没有采取及

时的措施,系统失败。

如果报警器正常工作,操作者未能发现超温警报,系统失败。

如果报警器正常工作,操作者也发现了警报,但是采取增加冷冻水措施失败,且关停系统也失败,系统失败。

(A)冷冻盐水流量减少,温度升咼到超温报警线

(B)超温报警仪报警,提醒操作工超温

(B)报警仪失效,未报警

(C操作工发现超温

(Cj操作工

未发现超温

(D)操作者恢复冷却剂流量

(D)操作工米取的增加冷冻水流量措施失败

(巳操作工紧急关停反应系统_

(巳未能关停反应系统,失败

#TO*

F(s)=0.01+0.99X0.25+0.99X0.75X0.75X0.1=0.31319

4•火灾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全盛阶段和衰减阶段。

假设一个建筑防火分区失火,如果灭火器和自动水喷淋系统灭火失败,就会导致火灾进一步发展,这时灭火器或自动水喷淋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扑灭火灾,火灾就会超过阶段I而发展

到阶段n。

在阶段n火灾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可以使用室内消火栓将火灾扑灭。

这个阶段影响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室内消火栓和排烟设备的工作状况。

在阶段n,室内温度逐渐

升高,同时会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的烟气,这些高温、有毒的火灾烟气对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扑救火灾十分不利。

所以,排烟设备的及时起动是保证人员使用室内消火栓成功扑灭火灾的关键。

(1)试以火灾发展超出阶段I为初始事件,考虑排烟设备和室内消火栓的情况,用事件

树方法分析阶段n火灾发展的可能结果。

(2)假设排烟设备成功开启的概率为P1,室内消火栓成功灭火的概率为R,试计算阶段

n火灾发展的可能后果的概率。

(1)排烟设备启动失败,直接导致浓烟蔓布,操作人员无法接近消火栓,灭火失败。

排烟设备启动成功但消火栓灭火失败,也将导致灭火失败。

(A)排烟设备启动成功

(A)排烟设备启动失败

(B)消火栓灭火成功

(B)消火栓灭火失败

(Bhi

(A)4

(2)灭火成功的概率:

P(S)=PP2

灭火失败的概率:

P(F)=1-Pi+Pi(1-P2)=1-P1P25•已知某事件T的事故树如图所示。

(1)试计算此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进行分析。

(2)用qi表示各基本事件Xi发生的概率,qi=0.01;

q2=0.02;

q3=0.03;

q4=0.04,计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3)分析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概率重要度。

图3-49某事故树示意图

(1)T=MlM2=(M3+Xl)(X4+M4)=(XX3+Xl)(X4+M5Xl)

=(X?

X3+Xl)[X4+(X2+X4)Xl]

=X1X2+X1X4+X2X3X4

最小割集为{Xi,X2}、{Xi,X4}、{X2,X3,X4}

(2)T'

=Mi'

M2'

=MX+XM'

=(X2‘+X)X+X(M+X)

=(X2'

+X1X+X(X^X+X)

=[(Xi+X2)(X1+X3)(Xi+X4)(X2+X4)]'

T=(Xi+X2)(X1+X3)(X什X4)(X2+X4)

最小割集为{X1,X2}、{X1,X3}、{X1,X4}、{X2,X4}

⑶利用最小径集分析结构重要度1

(1)>

1

(2)=1(4)>

1(3)

概率重要度:

lg

(1)=q4+q2=0.03

lg

(2)=q1+q3q4=0.0112

lg(3)=q4q2=0.0008

lg(4)=q1+q2q3=0.0106

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

1、什么是安全评价?

它包括哪些内容?

它和安全分析有何联系?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

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内容包括:

危险性识别和危险度评价。

安全分析是对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找出危险来源,而安全评价不仅要分析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还要提出安全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2、按照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请举例说明(每种类型至少三例);

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答:

三类。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

1)定性安全评价:

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定量安全分析: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

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3)综合评价:

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

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可分: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3、简述安全评价的原理。

1)相关性原理:

相关性原理是系统工程的原理之一。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

在分析和处

理问题时,要恰当地分析和处理系统内外因素、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即相关性),以达到强化

整体效应的目的。

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2)类推原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

3)惯性原理: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

4)量变到质变原理:

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同样,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在评价一个

系统的安全时,也都应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4、简述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

(1)准备阶段。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⑶定性、定量评价。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戈U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4)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5)评价结论及建议。

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

⑹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5、对危险物质加工处理进行安全评价一般采用哪几种安全评价方法,各自的安全评价程序如何?

(1)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F&

EI)评价法。

评价程序如下:

(2)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蒙德法),评价程序如下:

(3)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评价程序:

1)有关资料整理和讨论

2)定性评价。

3)定量评价。

4)安全措施

5)由事故案例进行再评价

6)用事故树进行再评价。

(4)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法评价程序:

1)企业危险指数D

2)企业安全系数C

3)企业危险等级划分

4)企业安全等级划分

(5)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法,评价程序如下:

(6)化工企业保护层分析(LOPA法,评价程序包括:

1)场景识别与筛选。

2)初始事件确认。

3)IPL评估。

4)场景频率计算。

5)评估风险,做出决策。

6)重复步骤2)~5)直到所有的场景分

析完毕。

7)后续跟踪和审查。

具体如下:

场龄讯别与篩选

6、在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某一工艺单元物质系数MF为10,—般工艺危险系数F1为2.5,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为4.0,请计算该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和火灾爆炸指数。

已知工艺单元物质系数MF=10,—般工艺危险系数F1=2.5,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4.0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得

F3=2.5X4.0=10.0

火灾爆炸指数F&

EI=MFXF3,得

F&

EI=10X10=100

7、选择你熟悉的生产工艺过程,应用LEC法、MES评价法及MLS评价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

答:

在一间生产车间里,有一台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器,有时不注意会把手挤伤,以往曾

经发生过这类事(大约是五年前),造成一只手残疾,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下面应用LEC法进行安全评价:

D=LEC

式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属于“相当可能发生”,L=6;

人员暴露情况属于“逐日暴露于危险环境”,E=6;

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属于“致残”,C=3

所以,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D=LEC=6<

6X3=108;

危险分级,属于显着危险

下面应用MES法进行安全评价:

R=MES

式中一控制措施的状态属于“无控制措施”,M=5;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属于“永久失能伤害”,S=4;

所以,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分值R=5X6X4=120;

参考危险分级,属于二级危险。

下面应用MLS法进行安全评价:

R=LMiLi(Si1+Si2+Si3+Si4)

i-1

式中一属于一种危险因素,n=1;

控制与监控措施的状态M=5+5=10;

事故发生的频率属于“5年生过1次”,L=15;

该事故发生可能的一次性伤亡损失属于“重伤”,S=10

所以,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的分值R=10X1/5X10=20

参考危险分级,属于二级危险8、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ICImond法有何区别和联系?

联系:

都是针对化工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且都是因为涉及大量参数的选取,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区别:

ICImond(蒙德法)突出了毒性对评价单元的影响;

在考虑火灾爆炸、毒性危险方面

的影响范围及安全补偿措施方面都较道化法更为全面。

9、已知对某化工装置“冷却水无流量”偏差的HAZOP分析结果如表4-27所示,请采用LOPA法对此进行风险分析(IE典型频率值、典型IPL的PFD请查阅《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应用导则》(AQ/T3054-2015)。

表4-27某化工装置部分HAZOP分析表

序号

偏差

原因

后果

保护措施

后果严重性

1

冷却水无流量

冷却水泵故障停

反应器超温超压,可能发生爆炸

1反应器温度咼报警和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