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画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6215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世界动画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动画史.docx

《世界动画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动画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动画史.docx

世界动画史

•第一章动画的起源

•动画,顾名思义,“运动的画面”,根据英文“Animation”(活泼、有生气的)一词的原意,指赋予生命力,使画面中的失误“活起来”。

•简单地说,动画就是利用短时间内播放连续动作序列的画面,凭借人的视觉残留原理造成画面中角色运动起来的假象。

•距今2万年前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的壁画奔跑的野猪,是人类试图捕捉动作的最早证据。

它的前腿及后腿被创作者重复地绘制,这样就使这个原本静止的画像在视觉上产生了动感。

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最原始的动画图像。

•在约2000年前的埃及的墙饰上,描绘着两个摔跤的一小段连续动作。

其动作分解准确,过程表现完整,类似今天的连环漫画。

•在我国青海马家窑发现的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舞蹈纹彩陶盆”上面绘有手拉手在河边舞蹈的人物,这是我们的先民试图表现人物连续运动最早的动画形式。

•在古希腊的陶瓶上也发现了连续动作的绘画。

•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一位法老为Isis女神建造了一个有110根柱子的神庙,每根柱子上都画着女神连续变换的动作图,当人们驾驭马车经过这里时,就好像看到女神活动起来,也许这是最古老的多帧动画。

•在一张图上把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画在一起,这种“同时进行”的概念无不体现出人们记录“运动着的画面”的愿望。

•著名的男性裸体画《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根据当时罗马杰出的建筑家马克·维特鲁威的名字而命名的,这幅画在羊皮上有四只胳膊和四条腿的人体黄金分割比例图给了我们关于动画的很好启示,这些胳膊和腿的组合可以变化出许多不同的姿势,若将这些姿势通过时间进行排序,再将排序的结果进行逐帧拍摄和播放,一个活动的“维特鲁威”便产生了。

•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与动画有联系的事实依据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考证,但根据历史上几种艺术起源说,我们可以认同动画艺术源自人们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记录各种生产活动着的、不断变化的事件,产生了描绘活动图画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直到19世纪末电影技术的逐渐成熟才得以真正的实现。

•第二章动画的分类

•按照形式类型可分为:

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

•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

水彩画动画片、水墨画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泥偶动画片等。

•按照文学体裁可分为:

叙事拟人、幽默讽刺、科幻教育等类型的动画片。

•按照传播途径可分为:

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

•根据播放时间可分为:

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

•一、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

•1、平面动画

(1)单线平涂动画

•《白雪公主》《大闹天宫》《猫和老鼠》《樱桃小丸子》

•一、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

(2)剪纸动画

•.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1958年)《猪八戒吃西瓜》

•《狐狸打猎人》

•(3)水墨动画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0年)《小蝌蚪找妈妈》

•《山水情》《牧笛》

•(4)、其他艺术形式的动画

•例如用普通铅笔,粉笔,钢笔,蜡笔,油彩,水粉,水彩,沙子等工具制作的动画片。

•《老人与海》(俄罗斯)《种树的人》(加拿大)

•2、立体动画

•立体的动画形象主要是指偶动画,按制作技术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偶动画、现代偶动画及材料偶动画。

(1)传统偶动画

•《曹冲称象》(1982)《神笔》(1955)

•《阿凡提》(1979-1989)

(2)现代偶动画

•《圣诞夜惊魂》(1993)《小鸡快跑》(2000)

•《僵尸新娘》(2005)

•(3)材料偶动画

•利用材料质地或特性,进行个人化的创作,带有一定的即时性和偶然性,如《钢丝圈的恶作剧》作者用掉了298米钢丝。

•3、电脑动画

•电脑生成的虚拟动画片,是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产生的一种动画形式。

•二、叙事与拟人类、幽默与讽刺类、科幻与教育类动画

(1)叙事与拟人类

•指的是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动画片。

(2)幽默与讽刺类

•以滑稽幽默的情节、动作、语言和一连串的戏剧小品组合成的动画镜头,制造爆笑情境而是观众得到娱乐的动画片

•《大闹画室》《南郭先生》《超级肥皂》

•(3)科幻与教育类

•以科学幻想故事为主题的动画片,其基本特点是对科学原理做周密细致的推断,以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对宇宙或自然界的认知和外星生物与地球人的矛盾,以及考古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对未来世界的巨大影响。

《机器猫》《铁臂阿童木》《超级特工队》《自古英雄出少年》

•三、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

(1)影院动画片

•影院动画片的长度和常规电影的标准相同。

•《狮子王》《功夫熊猫》《千与千寻》《梁山伯与祝英台》

(2)电视动画片

•电视中经过组接形成的分集动画片。

•《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喜羊羊与灰太狼》

•(3)实验动画片

•艺术性的动画片。

其实,实验动画片包含两个含义:

形式上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

•《一个滑稽面孔下的幽默姿态》《乔治·史威兹贝尔实验动画集》

•第三章动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一、早期的动画制作技术

•1、“手翻书”

•16世纪,在孩子游戏中发现“手翻书”,在每页书的边缘画

•上动作、表情相近的人物,随着书页的翻动,静止的画面就

•运动起来了,这和动画的概念也有相通之处。

•2、视觉暂留现象理论

•1824年彼得罗杰发表的一本谈眼球构造的论文《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

书中提出了视觉暂留现象理论,加速了卡通和影视的发展进程。

•“视觉暂留理论”指出:

人的眼睛在观看运动过程中的形象时,每个形象消失后,仍将在视网膜上滞留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1828年法国人保罗·罗盖特他发明了留影盘,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

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

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

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3、诡盘

•1833年比利时人约瑟夫·普拉图发明了“转盘画面影像镜”

•也叫“诡盘”。

•4、走马盘

•1834年,英国的威廉霍尔纳发明了“走马盘”。

•5、多重反光镜

•法国艾米尔·雷诺,法国发明家、艺术家,第一部动画电影的创造者。

•1877年,雷诺发明了“多重反光镜”

•1888年12月发明光学影戏机。

•1892年,他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可怜的皮艾罗》在巴黎蜡像馆放映。

这部电影也是第一部胶片边上打孔的电影。

•光学影戏机

•可以容纳500张手绘幻灯片,他把人物画在透明的纸上,在每幅画中间打了些小孔,使每个孔都和那个大齿轮吻合,与中间的36面镜子以相同的速度转动,这就是现代电影的雏形。

•《可怜的皮艾罗》

•皮艾罗向科隆宾娜求爱,却遭到了阿尔甘的嘲笑和打击,

•二、动画技术的童年时期

•1906年,美国人布莱克顿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实验影片,片名叫《一个滑稽面孔下的幽默姿态》。

他经过反复地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的短片。

这种拍摄方法为1907年逐帧拍摄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14年,美国人温瑟·麦凯创作了动画片《恐龙葛蒂》,每一帧的背景和前景人物都要重复地画,全片动画张数超过了5000张。

虽然画面会有一种抖动感,但是整片看起来生动、自然、而且这种手绘抖动的效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实验动画艺术家所迷恋的手法之一。

•动画技术的童年时期

•1914年,布雷创立了第一家动画公司,并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得动画电影技术专利的人。

1914年1月,布雷首先取得了“多层摄影法”的专利权,这种看上去“科技含量很低”的发明因其非常实用而一直沿用至今。

他在1914年7月和1915年7月又分别取得了“绘画影调”以及“赛璐珞动画制作工艺”的专利权。

•“赛璐珞动画制作工艺”以赛璐珞胶片取代以往的动画纸,结合“多层摄影法”,动画师们不用再重画每一格的背景,而是将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珞片上,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加拍摄。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影片的画质,更使制作动画影院长片在人力和财力上成为可能。

•在彩色胶片技术没有诞生之前,许多黑白动画片只能利用手工逐格上色的工艺达到彩色片的效果。

20世纪20年代,布雷创作了彩色动画片《托马斯猫的首次登场》,影片使用了一种在胶片上染色的技术—双色双底着色法。

•1915年佛莱雪兄弟发明了“转描机”它可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完整地转描到赛璐珞片或纸上。

1916年他们利用转描机创作了《逃出墨水井》,影片是由真人与动画结合的。

•1928年,迪士尼推出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卡通动画片《蒸汽船威力号》,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

同时,移动背静的拍摄技术首次运用在这部动画片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29年,世界上第一部交响乐配音动画片《骷髅舞》诞生,在这部动画片中第一次将音乐作为电影的基本元素,全片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内容,主要表现了几个骷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动作动画。

•1932年,迪士尼推出《花与树》,首次使用彩色电影胶片进行拍摄,使这部动画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这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

•动画制作技术的成熟

•1937年,迪士尼推出的《老磨坊》,第一次使用了多层摄像机进行拍摄,这种拍摄方法成功地营造出不同层次的画面深度。

•1937年推出了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院动画长片《白雪公主》。

•“多重景深”拍摄技术首次得以应用。

•该片的成功上映,改变了迪斯尼长久以来只创作短片的模式,进而迪斯尼开始把目光转向影院长片,这也标志着主流商业动画技术趋于成熟。

•1950年,麻省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制作了第一部计算机动画。

•1974年出品了彼得福德斯导演的动画片《饥饿的人》应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1989年,动画长片《小美人鱼》成为迪斯尼公司最后一部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片。

•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欧美和日本的动画工作室中得以普及。

数字图像技术成为电影和动画工业复兴的催化剂。

迪斯尼自1990年的《救难小英雄》以来就利用数字技术降低成本和营造更加美轮美奂的画面。

•1994年的《狮子王》成为迪斯尼公司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一部动画长片。

第四章中国动画发展史

•第一节中国动画艺术的诞生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动画的成长之路

•中国最早的动画创作者“中国动画之父”

——万氏兄弟

中国动画艺术的诞生

•1922年,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万氏兄弟四人为中国第一台中文打字机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活动广告制作成功,在电影史和广告史上都是大事,它为美术动画片开辟了一个时代。

•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

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

•1926年,万氏兄弟绘制黑白默片《大闹画室》(也称《纸人捣乱记》)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

•20世纪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涉及的创作题材逐渐广泛。

他们为联华公司绘制了《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兔竞走》等六部短片,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狗侦探》。

•1935年拍摄完成的《骆驼献舞》首次完成了由省对白,该片成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对中国美术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抗日救亡的热潮中,他们先后辗转武汉、重庆,为当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绘制了四集《抗战标语卡通》和七集《抗战歌辑》

•1940年后,国民党当局推行消极抗战政策,凡是与抗战有关的动画或影片被勒令停拍。

万籁鸣和万古蟾两兄弟回到上海,到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工作。

•1941年9月完成了当时乃至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满洲国灭亡。

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满洲映画协会”

•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木偶片《皇帝梦》随后又拍摄了《瓮中捉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动画的成长之路

•1949年以来,中国的动画创作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比较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西方各国对我国采取孤立政策,年轻的中国动画更多地受到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1950年到1955年间,我国先后拍摄有《谢谢小花猫》、《小铁柱》、《小猫钓鱼》、《采蘑菇》、《小小英雄》、《好朋友》、《夸口的青蛙》、《东郭先生》、《神笔》

•1956年,钱家骏等人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外首次获奖。

•自1956年起,中国动画的拍摄进入了全色彩片的阶段,并摸索出发扬民族风格的创作道路。

1956年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和1958年王树忱导演的《过猴山》,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万氏兄弟先后返回上海加盟美影厂。

1958年,由钱家骏导演的《一副僮锦》长达60分钟,本片于1960年获第十二届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自美影厂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中国动画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创作高峰,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1957年,万古蟾带领一组人组成剪纸片实验小组,开始筹拍剪纸片。

1958年,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猪八戒吃西瓜》这部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终于于1958年9月试制成功。

•1960年,虞哲光在儿童折纸和手工劳作基础上首创了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

•1961年,美影厂的动画师们从齐白石作品的笔法入手,集体创作出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21世纪60年代初,万籁鸣和唐澄导演的《大闹天宫》。

历经四年完成的鸿篇巨作把民族风格推向了极致。

•70年代末,《大闹天宫》通过电影节等渠道在欧洲各国放映,并先后荣获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这一时期还有张松林导演的《没头脑和不高兴》、钱运达导演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华君武编剧、王树忱导演的《黄金梦》等动画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截至“文革”前夕,我国共有15部影片在国际影坛荣获21项殊荣,开创并发扬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

•1966年,“文革”运动开始,短暂的中国动画辉煌时期匆匆结束。

一批优秀的动画片被斥为“毒草”,遭到批评。

1966年到1972年,中国中断了6年的动画片拍摄。

•1972-1976年间,美影厂共拍摄了17部动画片,如《放学以后》、《小号手》、《骏马飞腾》等,但大多都因为政治色彩过分强烈而被否定。

•动画创作一度陷入了写实主义和说教目的的僵局。

•1978年,中国迈出改革开放的步伐。

中国动画产业逐渐进入了第二次繁荣时期。

动画短片的创作也进入了个高峰期。

•《画廊一夜》《哪吒闹海》《雪孩子》《三个和尚》《九色鹿》《鹿玲》《鹬蚌相争》《山水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一时期的优秀动画影片还有《狐狸打猎人》、《我的朋友小海豚》《猴子捞月》《南郭先生》《天书奇谭》《蝴蝶泉》《火童》《金猴降妖》《草人》《夹子救鹿》《女娲补天》《不射之射》等

•此外,我国这一时期开始生产电视动画系列片,也产生了一批深受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

•这时的题材更为广阔,出现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的艺术动画片,如《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等,对纠正“动画片即儿童片的偏见,扩大动画片得观众群。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大,中国动画片得发展也发生了转折。

传统的独立生产力方式渐渐终止,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国产动画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向了电视动画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并形成了从策划、创作、传播到系列产品开发的全新“大动画体系”概念,从而推动了动画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生产的动画影院长片有:

《宝莲灯》《熊猫小贝》《马可波罗回香都》

•动画短片有:

《鹿与牛》《雁阵》《医生与皇帝》《抬驴》《眉间尺》《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麻雀选大王》《鹿女》

•优秀系列动画片有:

《大盗贼》《舒克和贝塔》《葫芦小金刚》《蓝皮鼠与大脸猫》《哭鼻子大王》《海尔兄弟》《怎么来的》《西游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动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业动画片,形成几个具有较强原创性和制作能力的大型公司,使中国动画走出国门,并积极开发相应的动画衍生产品。

•商业动画片和艺术动画短片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中国动画才能继续健康发展,再续曾经的辉煌。

第五章美国动画发展史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今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开创阶段。

•1938~1943年是迪斯尼动画长片。

•1943~1949年战争时期短片

•1950~1966年黄金时期。

•1967~1988年是蛰伏时期。

•1989~至今是第二次黄金时期

•一、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布莱克顿:

动画雏形发明者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之后布莱克顿在《闹鬼的旅馆》(1906年)、《魔术的喷泉笔》(1907年)以及其他一些动画影片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溶叠、重复曝光等技术。

•2、温瑟·麦克凯:

为动画着色、设定动画情节、发展全动画第一人

•麦克凯1911年制作的第一部动画《小尼姆》,1912年又完成了《蚊子的故事》

•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葛蒂》《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这部影片在动画史上的意义,在于其现实性的题材,可称为动画史上第一部具有纪录性质的影片,作者绘制了将近2万5千张的素描画,是当时突破性的创举。

•3、佛莱雪:

最富有创造力的动画家

•1915年佛莱雪兄弟发明了“转描机”1916年他们利用转描机创作了《逃出墨水井》,之后又创作了《小丑柯柯》、《少女蓓娣·波普》、《水手波贝》波贝这个力大无穷的水手原来是由西格尔所创造,用来替菠菜罐头做广告的,从此以后,波贝就成为美国人脑海中想象的英雄主义化身了。

•4、苏利文和迈斯莫尔最有影响力的菲利克斯猫

•苏利文出生在澳大利亚,移民美国后,他在报纸上创作漫画,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菲利克斯是默片时代的动画片中最有名的动画明星。

•5、沃尔特·迪斯尼缔造美国动画王国的天才人物

•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11月5日出生于芝加哥,他带给全世界人民的不仅仅是一个迪斯尼公司,而且是一个崭新的美国动画神话的开启。

32座奥斯卡奖、7座格莱美奖、950项全球范围的奖项有利地证明了他为人类动画事业所作的贡献。

•1926年奥斯瓦尔多画出了一个与小猫菲利克斯有些相似的黑兔子。

后把他取名为“奥斯瓦尔多”,而且也是日后的米老鼠的原形,只不过把兔子的长耳朵换成了圆耳朵。

•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28年11月18日这一天也定为是米奇的生日。

•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1933年《三只小猪》

•1934年《龟兔赛跑》

•1935年《三只小猫咪》

•1936年《乡下表亲》

•1939难《丑小鸭》

•连续六年获得奥斯卡影片奖的记录是任何导演从未达到的。

•二、1938~1943年迪斯尼的动画长片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8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该片的成功鼓舞了迪斯尼,他着手再拍三步动画故事片:

《木偶奇遇记》《小飞象》,还有1940年的《幻想曲》《小鹿斑比》

•在制作长片的同时,迪斯尼并没有停止短片的制作,不断的推出9个关于米老鼠的系列短片,在第十个米老鼠系列短片中没有出现米老鼠的形象,而且另一个动画明星——唐老鸭。

•三、1943~1949年战争时期的短片

•1942年服役的军人都被派到国外,一些迪斯尼的动画片也开始采用战争为主题,把从前观众喜欢的形象作为片中的主角,例如《唐老鸭应征入伍》。

除了以战争为题材的动画片,还有一些其他影片如《如何打棒球》《普鲁托在动物园》

•1943年,由于战争原因,影片产量比1942年减少三分之一。

1944年,战争消减迪斯尼的影片产量。

•战争期间,由于条件制约,无法拍摄大型动画,历史上记载的此时的影片有《致侯吾友》《三骑士》

•1946年,因经济困难,很难凑够钱拍摄一个长的动画片(在当时长片需要3到4年才能完成),迪斯尼想了另一个办法。

他可以让艺术家制作系列短片,这些短片可以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影片合集。

•集和形式发行的影片有《为我谱上乐章》《南方之歌》《米奇与魔豆》《旋律时光》等

•四、1950~1966年黄金时期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尾声时,战况对美国越来越有利,迪斯尼终于可以计划拍摄动画长片了。

随着灰姑娘的到来,迪斯尼制片厂结束了一个长期的“干涸”阶段。

•这一时期动画影片还有:

《小飞侠》《爱丽丝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101只斑点狗》《石中剑》

•五、1967年~1988年蛰伏时期

•《森林王子》是迪斯尼参与制作的最后一部片子,1966年伟大的沃尔特迪斯尼因病去世,迪斯尼公司失去了“灵魂”公司陷入萧条时期,迪斯尼哥哥罗伊接替了他的位置。

四年后,1971年也去世了,迪斯尼公司内部为争夺控制权纷争不断,1966年到1989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并不多。

美国动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期。

•《小熊温尼历险记》《救难小英雄》《狐狸与猎狗》《黑神锅传奇》《老鼠神探》《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奥利佛游记》

•六、1989年至今第二黄金期

•迈克尔·艾斯纳的出现,迪斯尼公司才得以重新振作起来。

艾斯纳是一个商业奇才。

在他的领导下,迪斯尼转亏为盈,成就了商业意义上的美好童话故事。

他本人于1998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收入最高的首席执行官。

公园,而且内部矛盾重重,企业在走下坡路。

艾斯纳在1984年接任迪斯尼首席执行官时,迪斯尼只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动画制作公司和到1999年,迪斯尼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从原来的30亿美元激增到700亿美元。

•迪斯尼之外的动画流派

•梦工厂

•华纳

•派拉蒙

•米高梅

•哥伦比亚

•福克斯

•梦工场—迪斯尼最大的敌人

•“梦工场”是在1994年初由原迪斯制片部总裁杰夫利•卡森伯格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音乐巨子大卫•格芬筹组而成。

•其中卡森伯格曾让迪斯尼动画达到一个高峰。

他从1984起十年间担任迪斯尼制片部总裁,曾制作出《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阿拉丁》等动画片,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梦工厂是唯一能与迪士尼抗衡的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包括《埃及王子》,《怪物Shrek》,《小马精灵》,《辛巴达七海传奇》,《小鸡快跑》等。

•2005年,派拉蒙收购梦工厂经过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派拉蒙电影公司“最后一刻”击败NBC环球,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与梦工厂敲定收购协议。

梦工厂改名为“派拉蒙梦工厂”

• 2008年10月派拉蒙和梦工厂正式宣布分家,斯皮尔伯格和斯塔西·斯奈德离开派拉蒙,成立一个全新的梦工场,电影发行则交给环球影业。

后因与环球不和,于是与迪士尼共同合作。

•派拉蒙虽历史悠久,而迪斯尼是动画王国中的巨人,他们不可同日而语,但派拉蒙近几年推出的动画片《棉球方块历险记》、《天才小子:

吉米》连获好评,其中以《天才小子:

吉米》最为著名,它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提名。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