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6761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急救知识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知识培训.docx

《急救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知识培训.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救知识培训.docx

急救知识培训

一经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

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

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

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

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

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

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 错误处理:

】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

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

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

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

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七、中暑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

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1、孩子中暑时,尽快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脱去孩子衣物,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

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

给孩子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设法降低室温。

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   

 3、多让儿童喝水。

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八、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

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

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

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oC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

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使我们摆脱困境: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

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

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

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

(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九、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

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孩子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十、眼内有异物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十一、呼吸道 气管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孩子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后,应该先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

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让孩子俯倾并拍背。

如怀疑异物吸入孩子气道,应将其道呈倒立状态,头部下垂,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4、挤压腹腔喷出异物。

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

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5、阻塞缓解心肺复苏 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十二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

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

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

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十三、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并马上通知联系家长。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

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