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709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docx

自学考试03706《思修》简答题

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新版》简答题精选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容与其意义。

答:

富强、、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那么,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容,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试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答: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

如果没有健康的生理,就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甚至会为一些疾病困扰,根本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

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经常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样不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和开展。

所以,协调好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是科学把握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根本前提。

3、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答: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根底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在人生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简述理想信念的根本类型。

根据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

(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择业时和从业中的理想追求;

(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

(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对理想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追求。

5、如何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

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

(1)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一致;

(2)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理想信念有一样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同一个人的不同理想信念之间往往有在联系,从而形成理想信念的体系。

如果一个人的许多理想信念相互矛盾,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他在行为选择时就会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理想信念在大小和层次上是不同的,有的处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

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系统。

6、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缺少支柱就会倒塌,而理想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的支撑作用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表达的。

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有时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自己,人就会垮下来。

而理想信念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和时候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而且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困难险阻。

中国革命就是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下进展的,革命的理想信念是使革命者坚持斗争、直至最终胜利的精神力量。

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也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决,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想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想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

(3)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

8、试述共产主义社会的涵义和衍征。

〔1〕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2)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禕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开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3)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剥削,消除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异,社会生活实现真正的和谐。

作为暴力统治工具的国家走向消亡,战争不复存在,人类不再划分为不同的国家,而实现世界。

(4)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由于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由于教育的高度开展和广泛普与等,每个人都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开展。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

信仰现象十分庞杂,不同信仰的精神境界和济世胸怀有所不同。

有的信仰只是对某种现实异己力量的盲目崇拜,本身比拟庸俗和低级,缺少精神性价值,比如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等。

有的信奉超越的精神存在,表现出崇高的道德要求和境界,但其崇高性往往又是以虚幻为代价的。

有的信仰也讲人的超越和解放,但注重的是个人痛苦的解脱,而不是社会的解放和开展。

有的信仰只是对小团体尽忠,并成为这个小圈中的人们的感情纽带。

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境界和救世胸怀那么崇高、博大得多。

它追求的不是单个人的解脱,而是所有人的解放即人类解放。

10、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决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展区分和选择。

1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走出两个片面性误区。

①用理想来否认现实,当发现现实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②用现实来否认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3)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付诸行动。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理想才可能化为现实。

如果只是想象得很美妙,却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就永远不可能化为现实。

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12、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1)社会历史的前进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以浓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断进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开展。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爱国主义在推动祖国的全面开展和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辛奋斗,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险阻,多少代人企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13、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必须弘扬其新时期的主题,这就是建设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简述时代精神的定义与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时代精神是在继承民族精神的根底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开展的,表达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严密相连。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根底和依托。

在任何时代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都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

15、简述爱国主义包含的三个根本方面以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根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根底,思想是灵魂,行为是表达。

只有做到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培育爱国情感,树立爱国思想,履行爱国行为,做忠诚坚决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根本追求。

16、简述如何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团结和统一。

(1)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凡事都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和大局出发,既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强调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动力,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事情办好。

(2)要在思想上对西方遏制我国开展的战略图谋保持高度警觉,充分认识不同开展模式、价值观念比赛的长期性、复杂性,谨防成为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传声筒和马前卒。

17、试述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部安全,对求开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根底;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开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强调开展是安全的根底,安全是开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18、简述民族自尊的表达。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这就是民族自尊的表达。

19、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与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它决定着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20、简述人们对待人生的两种态度与其影响。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得起风险和困难的考验。

〔2)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否认人的积极能动作用,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无志气、无激情,悲观厌世、痛苦绝望。

21、什么是人生价值?

联系实际论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1)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意义。

(2)在社会生活中,人生价值表达在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贡献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也是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最根本的标志。

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实现自我价值。

(3)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应该树立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的人生价值观,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祖国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力服务。

22、“能力大的人就能实现较大社会价值〞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但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对他人、社会所做贡献的绝对量也就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较大的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就实现了较小的社会价值,或者没有实现社会价值。

一个人也许并不具有突出的才能,但具有敬业的精神、勤勉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在现有能力根底上实现了社会价值。

另外,一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不仅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在精神方面做出贡献,同样能够实现社会价值。

比如,雷锋的品格是高尚的,为别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劳动态度和精神面貌就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实际上已经向社会提供了精神价值尤其是道德价值。

23、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1)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确立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3)进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4、试述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通向成功交往的桥梁。

只有在遵循交往原那么的根底上,灵活运用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才能获得交往的成功。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开展真挚的友谊。

〔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

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这个第一印象常常鲜明、强烈,影响深远,能够在以后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势的作用。

注意第一印象,应从仪表、言谈、举止做起,做到仪表大方、言谈不俗、举止得体。

(3)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形式,一般划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大类。

其中,语言沟通的运用最广泛。

精练而准确的表达、热情而真诚的话语,不仅能使语言信息得到完整的传递,而且能为我们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人际交往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用语言沟通借助语气、眼神、手势、表情、空间距离、身体姿态等来传递感情、交流信息,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5、试述社会经济根底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经济根底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历史上出现的不同道德体系,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根本原那么和主要规。

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较为固定的道德原那么和规。

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不同,形成的道德原那么和规也就不同。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展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4)社会经济关系的开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当旧的经济关系日益腐朽,新的经济关系日益形成时,旧的道德体系也必将为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

人们的道德水平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开展而不断进步。

但道德在依赖经济关系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科学解释。

26、为什么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调节方式?

道德不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这种特殊性表现为道德是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和引导、规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道德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是非强制性的,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心信念来维系,通过说服、劝阻、示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外部强制力量来维持。

而政治、法律是强行规定“必须怎样〞,“不准怎样〞。

政治和法律规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强制执行的方式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由于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主要靠自觉,但也必须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

(2)道德规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道德规比政治规、法律规等其他意识形态变化速度更慢,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

某种道德规一经形成便会长期存在,它比政治、法律规的作用时间更长,围更广。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围具有广泛性。

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

27、简述道德的认识功能。

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成效和能力。

道德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

这种反映表现在道德观念、道德准那么、道德理想等形式中,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

从道德认识的现实性而言,道德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那么,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根底上,从而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积极创造完美的社会关系,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28、简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条件。

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开展的动力。

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开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

29、试述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其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面开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正确的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全面论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以艰辛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八荣八耻〞为主要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达,是社会主义道德本质要求的反映,它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抓住了经济开展和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从法律、操守和信念的髙度,提出了我们时代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是衡量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2)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与我国在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行为准那么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表达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开展,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3)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引领风尚。

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的精神涵,为全体社会成员科学规定了应具备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社会成员进德修业的根本要求和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思想道德基础。

30、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什么?

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31、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在要求。

(2)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

32、如何理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围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必须以规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视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视、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究行为。

3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那么的根本涵是什么?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主义要求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因为它表达着全体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

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辅相成。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难免发生矛盾,甚至可能发生激烈冲突。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人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

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开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集体主义不仅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提倡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和贡献,而且更包括集体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维护和追求正当个人利益,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集体主义的应有容。

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

34、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开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